乡村振兴视角下让耕读教育走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时代意蕴和路径思考

2023-05-18 05:52王向阳常丽君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

王向阳 常丽君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程,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让耕读教育走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时代意义,并提出多管齐下加快让耕读教育走进高校思政课堂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耕读教育 中华农耕文明 思政课 时代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序安排劳动教育,同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溯源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安身立命。读书则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其中,“读”主要指的是读圣贤书,中华传统经典中不仅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还蕴藏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思想。这些正是当前国民教育中严重缺乏的文化自信课程。

回望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犹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瑰丽画卷。距今5500-6000年前,神农氏(炎帝)成为中华民族铲草兴锄的农业始祖。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管子》针对我国春秋时期的农业经济进行研究,其中《地员》聚焦土壤学和植物学,《度地》则聚焦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治洪灾。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问世,其中《上农》《任地》等,汇集了不少古代农业科技知识。西汉晚期的《汜胜之书》提出了耕作栽培的总原则。东汉崔扤所著《四民月令》则是农家月令类农书的代表作。公元533—544年,作为我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巨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强调“食为政要”,并对农业耕作方法和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轮作制和间作套种对于土壤修复、消灭害虫、培肥地力等作用巨大。1149年,宋朝农学家陈旉的《农书》对南方地区水稻耕作技术进行了总结。1273年出版的《农桑辑要》为元朝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作用。1313年,《王祯农书》问世,针对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耕作进行论述,并开创性地提出生态循环农业的雏形。1637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系世界上首部聚焦农业和手工业的皇皇巨著。1639年徐光启的《农政全書》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农学体系。1705年,蒲松龄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了《农桑经》,将农事活动按照每个月的周期进行了列举。

二、耕读教育走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时代意蕴

(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耕读实践的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耕读解决了如何寻找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这个大课题。他十五六岁刚到黄土地时还彷徨迷茫,22岁离开梁家河时坚定自信,因为他确立了人生的目标,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总书记是耕读教育的成功典范,七年的耕读生活造就了一个英明的领袖。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少有为青年在广阔天地中重塑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找到了快乐和幸福。

(二)是对当前科学合理安排高校思政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

新中国成立以来,急于追赶西方现代化战略目标,我国多数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主要聚焦单一农业生产的需求而设置,有关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美学等课程严重短缺。除了需要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以外,乡村还需要有理想、有情怀的组织管理人才,以及生态文明、乡土文化、自然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应用人才。

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面对新问题,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耕读教育对于落实上述理念大有裨益。当今中国亟须能够重建道德和精神的教育,而耕读教育教人从小立志、静心、自觉、注重道德心性的培养,如果能够重拾自信,必将成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先锋。作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开展耕读教育,更能讲好中国故事,能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推进耕读教育能够切实激发当代大学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热情,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有助于解决干部脱离实际的问题,扎根黄土地,吃苦实干,才能“于实处用力”;有助于解决高校教师的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将科研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落到实处,解决科研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三、让耕读教育走进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思考

(一)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耕读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

针对大一、大二、大三等的人才教育递进和成长规律,拟形成对中华农耕文明从“认知体验”到“知识技能”,再到“实践类”的系统性、层次性递进课程体系。

(二)充分利用大学校园开展“耕读结合”思政课

在校园设立“开心农场”“耕读园”,一片土地就是整合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和生动的课堂,在实践中活学、活用知识。在“耕”的方面,开设乡村认知体验课、提升实操能力的四季农耕课、乡土文化实践课。在“读”的方面,建议将中外经典、中外名著等书列为必读书目。

(三)大力开展以中华农耕文明为载体的食物教育,作为耕读教育的起点和抓手

“二战”之后,日本开始的食育成为世界上教育强国的典型案例。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食物教育有助于解决食物浪费和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目前对于食物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四)编撰中华农耕文明系列教材

活化传承中国五千年农耕智慧是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快编撰农耕文明系列教材,涵盖乡村振兴概论、生态农业概论、国学经典选读、乡村治理学、生态教育学、乡村教育学、食育养生学、乡村经济学、乡村金融学、乡村营销学、乡村社会学、乡土文化学、乡村美学、多功能农业、智慧农业、乡村发展规划与设计、国际乡村建设案例研究等。

(五)成立全国性耕读教育推进工作委员会

遴选在一线从事乡村建设和教育的专家,在实施推进、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面统筹协调各级各类的耕读教育。建议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支持组织一批具有情怀,勇于担当,有着丰富传统农耕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能力的农业乡土实践专家,以及中华经典、生态文明、乡土文化等领域的优秀专家团队对农林院校教师分批进行培训。

(六)鼓励高校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

将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融为一体。全国有2688所普通高等学校、2856个县,一个高校对口一个县,院系点对点包村。建议每个院系在定点乡村建立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在原有的科学实验站、野外台站的基础上拓展耕读内容,以天地为教室、以乡村为课堂、以农民为老师,构建“耕读教育”新模式,让耕读成为新时代农业类大学独特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思政课
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论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