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2023-05-21 13:53苏朝丽吴远祥庞巍
种子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黄瓜栽培

苏朝丽 吴远祥 庞巍

摘    要:黄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既可以当蔬菜食用,也可以当水果食用,味道鲜美、味甘,可消炎祛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夏季天气持续升温,人们对黄瓜、西瓜等蔬菜水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对蔬菜生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种植人员需要改进栽培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供需平衡。文章分析了黄瓜栽培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为我国黄瓜栽培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黄瓜;栽培;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4-008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6.421       文献标志码:B

在众多作物中,黄瓜是最常见的作物类型,种植面积广,深受消费者喜爱。黄瓜的种植过程比较复杂,只有把握栽培技术要点,才能保证黄瓜种植工作顺利进行,使种植出的黄瓜更脆、更香甜。黄瓜的生命力比较弱,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病虫害问题,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部分地区推广现代栽培技术,采取措施控制重大病害,以提高黄瓜作物种植的经济价值。

1 黄瓜种植常见问题

1.1 无瓜

在冬春茬的黄瓜种植中,黄瓜茎叶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却没有瓜纽,这与黄瓜种植品种有很大关系。例如津杂2号或保丰1号在温度高时不会有瓜,是不适宜栽培的品种。另外,黄瓜屬于短日照作物,低温、短日照、弱日照对雌花有利。冬季特别是暖冬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对雌花开花不利,会导致黄瓜种植出现无瓜的现象。

1.2 尖头瓜

近肩部结出的果实茎粗端尖,与胡萝卜形状相似,也称为尖头瓜。一般来说,尖头瓜是因为没有经过受精直接开花结果而造成的,属于单性结果。同时,在瓜条生长初期,温度过高会伤害根系,肥料不足也会出现尖头瓜。部分地块土壤积盐严重,容易导致植株老化、过度分枝,易遭受严重虫害。种植人员应选择单性结实能力较好的品种,注意土地耕作管理,保持其生长势头,合理施肥,防止植株老化。

1.3 短性瓜

短性瓜果实短且粗大,被称为“南瓜形”,这是由于嫁接方法和移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播种过程中覆膜后大面积灌溉,加之土壤干旱,根系无法深入地下,只能沿地表水平生长,不能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在这样的条件下,植物生长不好,大部分果实都是短性瓜。植物只有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结果,因此,只有使黄瓜根系生长旺盛、扎根较深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黄瓜,种植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4 蜂腰瓜

蜂腰瓜是指果实出现类似蜜蜂细腰的形状,切开果实后,即使外表没有蜂腰形状,里面也会出现凹陷甚至褐色裂痕。植株病情较重的果实从外观上可判断为蜂窝状。高温干燥、低温潮湿、多肥、多氨、多钾、缺钙均可促进病害的形成。另外,蜂腰瓜形成还与硼吸收的局限性有关,由于缺硼,核酸的代谢会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细胞分化,在子房发育过程中产生蜂腰现象。部分种植地块土壤中的硼被植物吸收,土壤缺乏足够的养分,在施硼肥时一定要注意养分的平衡。

2 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种育苗

选种和育苗环节是黄瓜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步骤。种植户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尤其是户外种植的气候会影响黄瓜的产量。选种要看种子的抗病性,也要注重研究黄瓜的品种价值,使种植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常见的优质品种有中农8号、津研1号、农大12号等。通常情况下,幼苗在保护区内种植,在霜冻后再栽培,黄瓜育苗设施有多种选择,如阳床、日光温室、塑料温室等,通常阳床的使用频率更高。播种前,要准备好苗床,一般会选择东西方向作平床,推荐宽度为1.5 m,脊的高度为15 cm,长度不受限制。在准备营养土壤时,要确保土壤肥沃,没有植物病虫害。土壤要求质地松散,使用未种植过甜瓜的田地表土,和肥料按7∶3或5∶5的比例混合,确保种植土壤的质量。如果土壤的干燥程度不合格,可以适当添加石灰;如果土壤的营养不合格,可以适当施加复合肥。育苗的土壤要做好消毒准备工作,消毒剂的配比要科学合理,均匀混合后再使用,并对土壤进行大面积的覆盖性消毒,为育苗提供足够的播种床。通常使用甲醛消毒,使用量不能过多,应不高于50 mL/m2,不低于20 mL/m2。使用甲醛时应和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均匀地喷洒在土壤上,待消毒气味完全散开后再进行后续的育苗工作。另外,育种工作应和新技术相结合,可采用浸泡方式增强种子的出芽率,将种子放在温水中,加入足够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确保整个种子均匀受热。当水温降至室温时,擦去黄瓜种子表面的胶状物质。洗涤后将种子在室温下浸泡4~8 h,浸泡后用足够的水洗涤,待干燥后放入营养土中育苗[1]。

2.2 幼苗定植

完成育种后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定植,黄瓜芽长度不超过3 cm时最为合适。移植前用水喷洒营养盆中的营养土,使其保持湿润,为定植打造良好的外界条件。移植后盖上约1 cm厚的灭菌营养土,并轻轻按压,再盖上1层白色地膜,仔细将周围土壤封严,确保播种后的温度适宜,防止水分蒸发。种植人员可以用化学药剂处理幼苗,如果黄瓜嫁接苗有2片叶,种植黄瓜时可适当喷施乙烯液,刺激雌花生长,达到高产目的。若黄瓜秧苗长势好,长出3片叶就可以进行移栽,要严格控制黄瓜幼苗移栽后的环境温度,生长期内的生长时间和温度要适宜。同时,种植户要根据室外温度,增加小拱棚地膜、苗床外除草等附加保温措施,避免黄瓜苗冻坏。要严格把控好种植密度,做到合理密植,确保黄瓜苗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和阳光。另外,早春促苗要防寒,下午晴朗栽种时,将秧苗整齐地放入槽中,用细土覆盖,晾干后顺着凹槽浇水,不要用过多的水,确保水的高度适中,把沟槽两边封好,再盖上黑色的覆盖物,使其能在适宜的温度中生长。

2.3 加强种植管理

种植过程中要做好选地和整地工作,注意黄瓜不能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种植人员在选地过程中,应调查土地近3年是否种过黄瓜,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地。地块选择完成后,开展整地工作,翻地的深度应在30 cm左右,并施加有机肥料,最大化地发挥肥效。冬季应在土壤解冻后施加土壤肥料,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料,确保土壤储存足够的营养供黄瓜生长。在种植之前,要打沟处理土地,确保土地中间高两侧低,确保农地在大雨后能够及时排水,干旱时便于浇水,避免出现洪涝灾害。同时,要注意种植时间,选择晴朗的白天移植幼苗,一般是在冬末春初进行。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做好田地管理工作,根据地形和环境调整种植间距,使黄瓜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要翻新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提高土壤的松软度,使苗木的种植深度更合理。另外,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随时采取保温措施。

2.4 适时灌溉和施肥管理

黄瓜苗从开花到结果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肥料,且每个时期的需水量、需肥量不同,要重视种植过程中的水肥管理。黄瓜在种植过程中的需水量非常大,尤其是生长后期需水量明显增加,这一时期合理灌溉将直接提高黄瓜的产量。目前,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技术多种多样,有喷灌、滴灌和浇灌等,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黄瓜苗的生长状况合理灌溉,避免黄瓜减产。合理灌溉可以保证土壤的质量,防止土壤出现大量的泥土结块,增强土壤的渗水性能,从而促进黄瓜苗根部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在黄瓜苗种植阶段,要根据黄瓜苗情增加浇水量,可以保证黄瓜连续收获,也可以持续性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另外,黄瓜是根系不发达的作物,需要外部施加足量的营养才能更好地生长。种植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一般选择有机肥和适量的复合肥提高黄瓜的品质。要合理控制施肥量,每次施肥的量可以少,但施肥次数必须够,确保黄瓜获取足够的养分。施肥过程中可增加三元肥,也要合理施用尿素,有助于黄瓜产量持续增长,促进黄瓜开花结果。当前,在科技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很多灌溉施肥新技术研究成功,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广泛,将水肥混合通过灌溉为作物补充营养可避免水肥资源的浪费。种植户可以及时引进新技术,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黄瓜种植的综合效益。

2.5 整枝、打杈和摘心

黃瓜以藤蔓的方式生长,藤蔓太长需要搭建架子使茎蔓和叶子沿着架子生长。在栽培过程中,必须竖立藤蔓,引导藤蔓,设置的架子一般采用细木条、布条,长度控制在2 m左右,支架要扎紧,以免伤根。植株长出3~4片真叶,藤蔓长到5~8 cm时可以引种摆放在架子上,将植物藤蔓引导到最近的支架上。在瓜下有1~2个叶节处绑蔓,去掉卷须,利用藤蔓为黄瓜生长提供营养,并随时优化支架上的空间。在黄瓜生长后每月打顶1次,去掉顶部叶子,去除病枝或枯枝,使黄瓜生长更旺盛。黄瓜生长过程中,侧枝生长较快,茎叶数量增多,上层叶片将阳光挡住会阻碍下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应将黄瓜根部以下侧枝全部去掉,中上侧枝有能力成瓜,留2片叶子打顶。当1~2个瓜形成时,果位开始上移,植株下半部分的茎叶开始老化,容易发生病虫害,需要及时处理,减少养分消耗,提高通透性。

2.6 适时采收

黄瓜生长到一定阶段要及时收获,严格控制收获时间和方法。收获早会导致产量不合格,风味质量和色泽差,降低黄瓜的品质;采收过晚会影响产量,导致黄瓜无法储存和运输,影响种植户的收益。收获时注意不要损坏黄瓜,种植户应一手拿着黄瓜,一手用剪刀轻轻剪下,留下约1 cm长的茎。黄瓜的收获期与品种、气候条件、田间管理、苗龄等密切相关,应做好黄瓜的采摘计划。黄瓜种植后25~40 d即可采收,不要错过最佳收获时期,保证黄瓜苗连续性结果。同时,种植人员应注意黄瓜在结果初期每2~3 d可采收1次,盛花期每天采收1次,以增加产量,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3 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3.1 黄瓜霜霉病

症状表现为果实表面有淡黄色的圆点,在果实成熟阶段最为常见。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后期扩散形成较大的病斑,严重时病叶卷起,变黄变干,叶背上的病斑出现浓厚的紫灰色或深紫色的霉菌。黄瓜霜霉菌株的孢子主要通过空气扩散,降水和塑料温室中的滴水可以引起短程的扩散,在合适的环境下,10 d左右就会扩散到整个田间,发病速度很快。高湿是引起病害的先决条件,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3%时,极易出现霜霉病。同时,多雨、多雾、多露条件下,叶片表面出现较多的水珠或水层,或者昼夜温度较大,易导致霜霉病的发生。因此,种植人员可采用高垄覆土、滴灌、多施基肥、节后追肥等方法减少病害发生。强化播种后的病情预防工作,及早发现病害并进行药剂控制,常用的防治药物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喷洒,每间隔10 d左右连喷3~4次[2-3]。

3.2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病害,在大棚和温室中尤为突出,在露天种植中较为少见。通常在种植年限短的地块发病率5%~10%,随着种植年份的延长而恶化,严重者可达50%,甚至无法栽种。病株在病程早期由上往下逐步枯萎,病株茎基部、节间出现棕色条状斑点易发生纵裂,严重时可导致整个区域内的植株死亡。土壤中长期存在的病原体是枯萎病的主要病因,在高湿条件下,病原体的数量会增加,导致黄瓜根部吸收养分时感染病原体。因此,在播种之前,先用55 ℃的热水浸透15 min,或用50%多菌灵粉500倍液浸种60 min,也可以将种子在70 ℃的温度下烘干72 h,待凉后再发芽。种植人员应采取地膜栽培,充分施用腐熟有机肥,提高植物的抗病力,在结瓜期间不要大水漫灌,雨天要注意防涝[4]。

3.3 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主要为害黄瓜叶柄、茎干部位,而不为害果实。在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和背面有白色的近圆形粉色斑点,这种斑点会在叶片上扩散,最后会变成灰色,使叶片变得干瘪。黄瓜白粉病最适温度为16~25 ℃,高湿和高温环境更适合病因子发展。在发病早期,可以用25%三唑酮可湿粉2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间隔5~7 d喷洒1次,连续2~3次。同时,在大棚内不要种植易感型植物,施底肥要适当施磷、钾肥,提高温室的通风和透光性,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5]。

4 黄瓜种植病虫害管理建议

各地区要积极强化后期的管理,合理安排好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整个种植流程的合理性,从而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在种植过程中要采取节水、节肥措施,从而节约人力物力,提高黄瓜的种植质量。加强对黄瓜抗性育种的研发,国家需要提供一定的财政扶持政策,并安排有关的科研和技术人才加强黄瓜的抗病性研究。增强黄瓜抗病性可以提高黄瓜的成活率,增强其抗外界冲击的能力,从而提高黄瓜品质,确保黄瓜种植高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要加强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经常监测和做好有关的记录工作。如果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找到问题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防止其发展演变成更大的问题。在防治时,应注意做到重点控制,严禁过度控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6]。

5 结束语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黄瓜栽培技术也由原来的单茬栽培逐步转变为设施栽培。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茬地,要达到高产量,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当前,黄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也越来越广阔,但栽培技术问题和病虫害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黄瓜种植中,种植人员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避免病虫害对黄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从而提高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桂平.无公害蔬菜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9):111-112.

[2]王金城.黄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J].江西农业,2018(16):42.

[3]张强.黄瓜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90.

[4]张勇.露地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河北农业,2017(6):18-19.

[5]于伟红.黄瓜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23):49.

[6]姜玲成.试论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26.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黄瓜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自然栽培的味道
摘黄瓜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