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征象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3-05-22 08:56孔慧然许甜李珊珊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征象肌层内膜

孔慧然,许甜,李珊珊

(荥阳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荥阳 450100)

子宫内膜癌是指病位在子宫内的恶性肿瘤,为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多见于50 岁以上女性,20%~30%的人群可发生该病[1]。阴道出血、腹部包块、阴道排液等为子宫内膜癌常见的临床症状,若干预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早期预测患者预后情况对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疾病转归具有积极意义。研究[2]表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进程与血流特征关系密切,彩超作为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仅可用于实体瘤的诊断,在测量血流特征方面同样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征象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1 年8 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病理检查确诊;②入组前未接受放化疗治疗;③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原发肿瘤;②不能接受随访观察。其中年龄43~70 岁,平均(53.67 ± 6.52)岁;BMI(22.67 ± 2.56)kg/m2;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期41 例,Ⅱ期18例,Ⅲ期15 例,Ⅳ期6 例;组织学类型:腺癌71 例,其他9例;淋巴结转移12 例。以同期80 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年龄45~69 岁,平均(52.64 ± 2.35)岁,BMI(22.50 ±2.72)kg/m2。两组的年龄、BM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入组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EPIQ5 彩色超声诊断仪,包括经阴道及经腹壁两种方式。经阴道检查探头频率5.0~9.5 MHz,检查腔内情况。经腹壁检查探头频率4.5~5.0 MHz,进行多切面扫描,观察病灶的形态、内部回声、血流特征,并记录阻力指数(RI)、博动指数(PI)。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RI、PI,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RI、PI。对患者随访12 个月,记录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F 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参数观察组的RI、PI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超声参数比较()

表1 两组的超声参数比较()

2.2 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与RI、PI 无明显关系(P >0.05);不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RI(F =4.200,P =0.008;t =3.971,P =0.000)、PI(F =7.821,P =0.000;t =7.307,P =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表2 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对8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1 年,5 例(6.25%)患者死亡。将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RI、PI 作为自变量,将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结果显示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RI、PI 可能与患者预后存在联系(P <0.05);进一步经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 =2.326)、肌层浸润深度(OR =2.129)、RI(OR =2.381)、PI(OR =2.520)为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见表3。

表3 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超过3/4的患者为绝经后女性。目前关于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3]认为女性绝经前无排卵周期雌激素替代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关系密切;此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同样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癌的早期检出率不断提高。超声作为常用的检查手段,已被用于多种妇科疾病的诊断。超声检查可通过观测病变位置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血流分布情况作为诊断妇科疾病的依据[4]。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主要依据为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正常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 mm,当厚度增加时提示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病变[5]。其次,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征象还包括病灶形态不规整、与子宫肌层界限不清晰、内膜回声不均匀等。子宫内为局限型肿块时,宫腔内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弥漫性肿块可充满宫腔,肿块发生局部浸润时,可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RI、PI 低于对照组,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的血流阻力较低,血液供应丰富。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不同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RI、PI 存在明显差异,提示RI、PI 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关系密切,可用于评估患者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为明确超声征象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RI 及PI 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超声征象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可获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流特征指标,并且血流特征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联系,可用于患者预后的评估。

猜你喜欢
征象肌层内膜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