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2023-05-22 08:56朱小鸽杨小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意向哺乳泌乳

朱小鸽,杨小燕

(江西省高安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江西 高安 330800)

母乳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更有利于婴儿肠胃吸收,且富含一定的抗体,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减少婴幼儿期疾病,是婴儿快速成长发育阶段的最佳食物[1]。母乳喂养作为现阶段推崇的最佳喂养方式,是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理想的营养来源,但多数初产妇因缺乏喂养知识和技巧,影响其母乳喂养质量和母乳喂养行为。计划行为理论是基于行为意向、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将人的思想和行为联系起来,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强调行为意向可直接影响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控制力影响行为意向,继而影响人的最终行为,越来越多研究[2-3]将其应用于护理干预中。本研究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8 月至2022 年4 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80 例产妇分为两组各40 例。观察组年龄25~35 岁,平均年龄(28.98 ± 2.59)岁;孕周37~41 周,平均(38.28 ± 1.66)。对照组年龄25~36 岁,平均年龄(28.71 ±2.68)岁;孕周35~40 周,平均(38.14 ± 1.57)周。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告知产妇开始哺乳时间、哺乳正确姿势及如何判断新生儿饥饿和吃饱,观察产妇产后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组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A)行为意向。责任护士定期利用微信群推送母乳喂养专业知识,包括如何正确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时间、促进乳汁分泌、乳房相关问题护理等贯穿整个喂养过程。(B)主观规范。病区组织母乳喂养成功的产妇分享心得和经验,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身份的转变,提升自信心,2~3 次/月。(C)知觉行为控制。①住院期间。鼓励家庭成员陪伴产妇一起加入模拟喂养的活动中,责任护士帮助指出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鼓励其进行多次模拟,增强自信心。由于伤口疼痛,需保持舒适、放松的姿势,上身可依靠枕头抬高,露出胸部,新生儿趴在产妇胸口处,不要触碰伤口位置。两边轮流吮吸,及时排出多余的乳汁,避免产褥期乳腺炎的发生。②出院后。告知产妇尽量不因工作放弃母乳喂养,正确使用储奶及解冻等方法;定期随访,首月每周一次,其后3 个月每周2~3 次,关注产妇不良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增强其母乳喂养信心。两组均干预至产后4 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不良情绪。于干预前后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从睡眠障碍、焦虑、失眠、精神运动障碍等方面评价产妇不良情绪,分为焦虑、抑郁两个亚量表,每个亚量表各20 个项目,每项分值1~4 分,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严重。②母乳喂养质量。于干预前后使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包括每次泌乳量、首次泌乳时间、纯母乳喂养率三个方面。③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于干预前后使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表(BSES)进行评价,共30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1~5 分,表示从没一点信心到非常有信心,总分150 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评分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2.2 母乳喂养质量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 =0.032)。观察组每次泌乳量高于对照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母乳喂养质量比较()

表2 两组的母乳喂养质量比较()

2.3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母乳喂养有益于婴幼儿以后的智力发育,可降低婴幼儿期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等易感疾病发生率,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4-5]。但多数产妇由于对母乳喂养的意义缺乏认知,母乳喂养经验不足,特别是剖宫产产妇由于切口疼痛、害怕奶水不足等不愿选择母乳喂养。

计划行为理论是旨在从行为意向、主观控制、知觉行为控制等三个方面对产妇进行指导,以行为改变为核心,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行为意向,改变母乳喂养行为[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每次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绪,提升产妇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率,缩短泌乳时间,提升母乳喂养信心。分析原因在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性地对产妇实施个体化指导,通过鼓励家属参与其中,提升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减轻哺乳压力,促进乳汁分泌,降低哺乳并发症发生率;通过组建微信群将产妇联系起来,推送专业知识及喂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哺乳问题,让有母乳喂养成功经验的产妇分享经验,更容易被群体接受,解决产妇疑惑,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8-9]。此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以产妇的行为改变为核心,通过对行为态度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行为意向,告知产妇正确母乳喂养知识和哺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并配合出院后定期随访干预,能够及时解决产妇产后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其信心,提升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改变母乳喂养行为。

综上所述,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利于缓解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绪,提升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意向哺乳泌乳
会哺乳的树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