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戏曲课程的开发调查分析

2023-05-24 05:02康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豫剧戏曲幼儿园

康玲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异彩纷呈,传统的戏曲文化更是绚丽多姿、熠熠生辉。在幼儿园大班开展豫剧赏析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可以让幼儿通过多角度认识、多感官参与,亲身感受和体验戏曲文化的丰富性,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基于此,我园开展了立足本土、以豫剧为主要内容的戏曲课程研究。

一、幼儿园戏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幼儿园戏曲活动的开展情况,课题组针对教师、家长、幼儿等三类人群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教师问卷46份、家长问卷162份、幼儿问卷152份。

(一)家长情况分析

我们对幼儿园大、中、小各两个班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家长支持在幼儿园开展戏曲活动,认同戏曲活动能提升幼儿的唱跳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丰富幼儿的文学素养;91%的家长认同在幼儿园中进行戏曲活动是必要的;89%的家长认为幼儿可以通过与教师一起欣赏、学唱、表演的方式了解戏曲文化。

(二)幼儿情况分析

幼儿问卷调查以家长辅助问答的方式进行,旨在了解幼儿认知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幼儿的各类活动。

调查发现,46.7%的幼儿接触过戏曲,看过的剧目大多数是豫剧,其中最熟悉的是《花木兰》片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半数以上的幼儿表示喜欢戏曲。他们想要了解的戏曲种类主要是豫剧和京剧,一般通过媒体和家庭了解戏曲。

(三)教师情况分析

我们对全园48名教师发放了问卷,从教师素质、对戏曲的认识、戏曲活动现状、本园戏曲活动状况、对戏曲课程的认识以及对戏曲发展的建议等六个方面做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年轻教师是新课程开发的主力军,而有经验、有能力的骨干教师主导着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多数教师较为熟悉本土戏曲,有30%的教师对名家名段比较了解;多数教師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了解戏曲信息;有74%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当开展戏曲活动,但困难在于没有戏曲课程教材。

在课程实施方面,有78%的教师会从网络上选择教学内容。令人欣喜的是,有30%的教师能够尊重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与幼儿协商共建课程内容。在活动途径方面,多数教师认同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和戏剧表演活动,而对户外活动很少涉及。对于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多数教师表示知识储备不足是主要原因,而教学材料的匮乏同样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幼儿园戏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层面

调查分析表明,幼儿园的戏曲教育资源比较缺乏,与戏曲相关的教育活动质量欠佳。因此,幼儿园应加大对戏曲课程的建设力度,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戏曲艺术,开阔眼界,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师层面

调查显示,教师认可戏曲活动的独特教育价值,知道戏曲活动需要从幼儿抓起。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身的戏曲欣赏和表现能力,并通过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幼儿层面

调查显示,幼儿对戏曲的了解较为贫乏,但多数孩子有兴趣了解各种戏曲,特别是对本地剧种——豫剧,表现得尤为积极。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备很强的美育价值,它能够矫正幼儿心理、强化幼儿的生活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拓展幼儿的视野。因此,幼儿园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来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四)家长层面

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家长都能认识到戏曲艺术需要传承和弘扬,但是在生活中很难去引领、带动孩子。因此,家长需要主动丰富戏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观看戏曲表演,以家园共育推进幼儿园戏曲课程的实施。

三、幼儿园戏曲活动现状调查的启示

我们通过幼儿园戏曲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也对豫剧课程开发有了新的思路。

(一)加强幼儿园戏曲课程的建设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2016年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等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倡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

幼儿园戏曲课程作为一种综合活动,它在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价值尤为突出。戏曲课程的开发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也能够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体现出文化传承的价值。所以,幼儿园应加强戏曲课程建设,让幼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快乐成长。

(二)有效开发和实施戏曲课程

我们通过开展豫剧赏析活动,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使其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在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大胆表现和创造,在亲身体验中喜欢上豫剧这一本土特色文化,进而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注重家园共育,开展亲子共唱活动,引导家长欣赏并熟练掌握《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七品芝麻官》中的经典唱段,和孩子一起了解豫剧文化。

我们要求教师不断丰富戏曲知识,加深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不断提升课程指导能力,借鉴戏曲中的正义、孝道等精神内涵,引导幼儿养成优良品行。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幼儿园将进一步挖掘园本资源,以戏曲课程为突破点,不断丰富创新园本课程,在幼儿心中种下“俺是河南娃,豫剧就是中”的种子,让传统戏曲文化融入幼儿的生活,滋润他们的心灵。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豫剧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JKGHYB-1569)

(责编 帕拉)

猜你喜欢
豫剧戏曲幼儿园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我爱幼儿园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欢乐的幼儿园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爱“上”幼儿园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