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2023-05-24 12:27王荣妙
天津教育·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导图整体分数

王荣妙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落实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小学数学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育人的重要目标。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重构,关注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以课时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按照教材的内容以“一课一授”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存在零散性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构建知识框架,难以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全面认识与灵活运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责任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落实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还在于引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架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与运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单元整体教学基于构建知识框架,从整体性知识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把握单元要素,打破单元与单元间、知识与知识间的“承重墙”,关注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入性与灵活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规律思维等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比起应试考核,教育教学者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塑造,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学习体系。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分析与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整合,这一要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实现了课程设计的创新,学生在每一单元、每一课时、每一天的学习活动中都不一样,有利于为数学活动增添神秘感与吸引力,顺应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整体性教学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框架的同时,还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让学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课时为单位的学习体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发展顺应了新时代下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聚焦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与重要影响。想要让单元整体教学在实践中发挥最优作用,教师就应当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正确理解与分析这一教学策略,使其真正适用于教学内容。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运用,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在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遵循整体性原则,教师应当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整体设计,既要让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又要让个性充分体现共性,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性理解与灵活运用。

在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的运算”是这一学期的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将“数的运算”算作一个大单元,而“加与减”“乘与除”则可以算作这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帮助学生构建有关数的运算的基本框架体系,形成具有整体性且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然后再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基本框架体系对重点知识进行补充与说明,逐个击破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在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中频频出错,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将加减乘除分别看作是孤立的运算知识。而单元整体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先是让学生对四则运算建立一个整体性思维,然后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对知识的体系与框架进行丰富,最终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显著发展。

(二)优化流程,实现教材内容的重构

确定整体性教学目标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如何围绕这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教师在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时,应当摒弃固守成规的思想观念,跳出教材的课时限制与框架,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既要把握相同领域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又要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抓住其内在联系进行整合,也可以将有联系的单元内容进行合并,实现课程教学的全面优化。这种教学流程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关联,自觉建立起数学学习的思维体系,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相同领域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认知数”是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随着学习难度的深化,学生要学习数的运算、方程和代数式、正比例与反比例,这是学生关于“数”的学习的基本流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量”的学习与“数”的学习也存在着关联性,我们学到的“时、分、秒”“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等内容,都与数的运算有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这类问题与“数”的学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分类,让这些知识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切实融入到数学学习体系的框架之中。

其次,在教学流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也不要忽视不同领域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如“分数的认识”与“分数的计算”就可以与“图形的学习”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形的绘制与分析辅助理解分數的认识与计算,数形结合,触类旁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推动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总结分析,运用思维导图整合复习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在数学思维构建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片面性,缺乏条理性与逻辑性,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导致出现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果不佳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整体教学的活动中,既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优化教学流程,又不能忽略课后的复习工作,通过总结与分析,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复习,深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具体、直观地构建思维框架,整体性、全面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复习,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为例,教师可以在复习工作中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认识分数》分为“分数的基本意义”“分数的意义”“比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四大组成部分,再针对每一个组成部分展开细化,丰富相关的知识体系。同时,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及时补充思维导图,将后续所学的“分数的乘除”等内容填充在现有的思维导图中,这样学生在复习到分数相关的内容时,便能打破年级、单元间的限制,更为全面深刻地复习分数知识。

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现“个性特征”——每一个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的基本内容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学生眼中的学习难点与易错点却各不相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用特殊的标记符号标注出自己眼里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这样学生就能在复习过程中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顺应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策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确立教学主题,优化教学过程,把握知识关联性,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分析,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切实作用。

(焦  佳  左毓红)

猜你喜欢
导图整体分数
烃思维导图
分数的由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可怕的分数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