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42 679名学龄前儿童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现状调研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5-25 10:19巫慧敏朱帝玲张素华秦成洁罗映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男童女童患病率

巫慧敏, 任 妍, 朱帝玲, 陈 月, 张素华, 秦成洁, 罗映娟, 杨 柳

(1. 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保健部, 四川 成都, 610073;2.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保健部, 四川 成都, 61006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在儿童期发病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和损害性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甚至可持续到成年期[1]。全球范围内儿童ADHD患病率为5.3%[2],中国儿童ADHD总体发病率为5.7%, 且呈上升趋势[3]。长期随访研究[4-5]显示,ADHD患儿社会功能、神经心理功能等受损严重,成年后发生反社会障碍、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较高。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未阐明,为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儿童ADHD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1年3—4月开展问卷调查,旨在为该地区儿童ADH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评估工具

调查问卷内容: ① 基本信息,包括儿童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方式、睡眠问题、进食问题、家庭年收入和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填写人。儿童是否肥胖,通过身高与体质量进行判定。② 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父母版),该问卷作为父母用儿童行为评定工具,主要测查3~17岁儿童与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状态,可判断孩子心理与行为是否正常和发现可改善之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筛查,特别是多动表现。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4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中位数描述连续性变量,频数、构成比和率描述分类变量,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ADHD检出作为因变量,性别、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睡眠问题、进食问题、肥胖作为自变量,采用向后Wald法,自变量的纳入标准为0.10,剔除标准为0.15,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分析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42 679份,其中男童22 174名(52.0%),女童20 505名(48.0%); 儿童父亲填写的问卷有6 706份,儿童母亲填写的问卷有35 639份,儿童其他监护人填写的问卷有334份,分别占15.7%、83.5%、0.8%; 儿童、父亲、母亲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55月龄、35岁、33岁; 儿童父亲、母亲的文化程度均以本科及以上最常见,分别为18 249、16 874名; 21 935名儿童的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占51.4%; 6 066名儿童有睡眠问题,占14.2%; 15 788名儿童有进食问题,占37.0%。

2.2 不同特征的学龄前儿童ADHD检出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共有1 010名儿童Conners 简明症状问卷筛查结果异常, ADHD检出率为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父亲文化程度、不同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家庭年收入、有无睡眠问题、有无进食问题的儿童ADHD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的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检出情况比较[n(%)]

2.3 学龄前儿童发生ADHD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中,肥胖儿童共7 411名,肥胖检出率为17.4%。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肥胖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家庭年收入高(10万~<20万元人民币、20万~50万元人民币)是男童发生ADHD的保护因素(OR=0.71、0.73、0.55,P<0.05或P<0.01), 有睡眠问题、有进食问题、肥胖是男童发生ADHD的危险因素(OR=2.74、4.43、1.24,P<0.05或P<0.01), 见表2; 有睡眠问题、有进食问题是女童发生ADHD的危险因素(OR=2.44、2.83,P<0.01), 肥胖是女童发生ADHD的保护因素(OR=0.16,P<0.01), 见表3。

表2 学龄前男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学龄前女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调查研究[6-8]发现,ADHD患儿犯罪行为是未患ADHD同龄儿童的2~3倍,自杀风险则是同龄人的6倍。目前, 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关[9-10]。既往研究[11]发现, ADHD的遗传率高达40%。产前和围产期缺血缺氧或胎儿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12], 饮食因素和肥胖[13]等均会增加ADHD的发病风险。

本研究共收集到42 679名学龄前儿童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学龄前儿童ADHD检出率为2.4%。该结果低于史良俊等[14]报道的乐山市儿童ADHD患病率4.29%和方敏等[15]报道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儿童ADHD患病率4.81%, 亦低于李小玲等[16]报道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ADHD总体患病率3.85%。不同地区儿童ADHD患病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 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以及教育资源等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沟通方式、教育方式,并对儿童的性格养成与心理发育造成影响,进而使儿童ADHD患病率受到影响[17]; ②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均由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自行填写,但由于家长在ADHD认知程度以及严重程度感知方面存在差异,加之家长判断孩子ADHD相关表现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调查结果可能存在偏倚; ③ 各研究采用的儿童ADHD诊断标准不一致,调查对象样本量也不一致,导致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童ADHD患病率为3.7%, 高于女童的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克英等[18]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小学男童的ADHD患病率为6.65%, 显著高于女童的3.12%, 与本研究结论一致。男童、女童患病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 男童大多表现为外化性行为,如攻击、违纪等对抗性行为,而女童相对安静和内敛,大多表现为内化性行为(可能难以觉察),存在假阴性和漏诊情况[19-20]; ② 基于对子女的要求、期待和评价有所不同,家长往往对男童关注较多,期望较高,而对女童关注较少,导致男童心理行为问题较多,女童则更多见注意力缺陷问题而少见ADHD问题,可能到初中或学习任务更重时才确诊。

本研究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是学龄前男童发生ADHD的影响因素,即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男童ADHD检出风险越低。张华琦等[21]对重庆市ADHD儿童及其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ADHD儿童适应行为能力与父母ADHD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父母的受教育方式有关。北京市6~13岁儿童ADHD流行病学调查[22]结果显示,儿童ADHD的发生率与母亲文化程度有关。这可能是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态度相对越好,更懂得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如何与孩子良好沟通。

林惠芳等[23]发现多动症儿童与非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收入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亦发现家庭年收入与儿童ADHD相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男童女童,有进食问题均是引发ADHD的危险因素。PTACEK R等[24]也发现,偏食、挑食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风险高于饮食规律、饮食均衡的儿童。此外, LEROUX-ROELS G等[25]发现,颜色鲜艳、口感好的零食或快餐往往缺乏营养,且添加人造色素、防腐剂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物质,但受到大多数儿童的偏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注儿童进食情况,注意均衡营养和合理饮食。

综上所述,四川省成都市学龄前男童的ADHD检出率高于学龄前女童,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睡眠问题、进食问题、肥胖是男童发生ADHD的影响因素,睡眠问题、进食问题、肥胖是女童发生ADHD的影响因素。家长应重点关注儿童日常进食和睡眠情况,均衡营养,合理饮食,从而改善儿童ADHD状况。

猜你喜欢
男童女童患病率
4名小学生护送2岁走失男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