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体绘本的沉浸体验与空间文化知识的建构

2023-05-26 11:11李晓杰
传播与版权 2023年9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

李晓杰

[摘要]新传播技术在儿童绘本领域的应用,给儿童图书带来了新的出版模式。儿童立体绘本以多维视角打造独特的绘本空间和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增强其观感兴趣。儿童立体绘本沉浸体验与空间文化知识的建构必须考虑儿童年龄结构特征和绘本空间结构、色彩及文化符号等的应用,并结合新技术,以打造能够强化儿童观感体验及阅读兴趣的儿童读物。

[关键词]儿童立体绘本;空间文化知识符号;沉浸式体验

有学者指出,儿童教育的关键点不是儿童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而是他们能否养成自主独立的健全品格。在此类素质教育目标的引导下,儿童立体绘本已成为儿童图书出版领域受到关注的项目。当前的儿童绘本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传统绘本形式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部分儿童绘本的内容相对缺乏时代性和教育功能,当中的一些阅读绘本需要家长花费较多时间引导儿童进行阅读,这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主动性。儿童立体绘本的出现改变了这些状况,开启了儿童立体阅读的新空间。儿童立体绘本将真实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现实内容相叠加,形成动与静、虚与实的文本内容,能提供较为独特的视觉体验和空间体验[1]。但是,关于儿童立体绘本的沉浸体验与空间文化知识的建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探讨儿童立体绘本的发展现状,对我们了解儿童立体阅读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再造儿童的阅读感知,帮助兒童健康成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立体绘本发展的概括

(一)对读者的年龄定位不够准确

儿童立体绘本能立体化呈现图画,由此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打破传统绘本的平面阅读方式,其弹出、折叠的立体结构能生动地展示绘本的物理空间,并在空间上延展绘本内容。这种立体化阅读模式能够让儿童触摸和感受图画,更能锻炼儿童的大脑思维,因此,儿童立体绘本受到儿童与家长的喜爱。从儿童立体绘本的选题上看,其选题比较新颖,契合时代发展主题。但儿童立体绘本的空间叙事模式有待改善,其色彩标识、空间设计和文化内涵等的年龄定位也不够准确。以《清明上河图》儿童立体绘本为例,其以立体翻折的方式展示6个全立体场景,一页设计有16个景层,涉及知识点超过100个,涉及宋代职业有30多种。若该儿童立体绘本不对读者的年龄进行准确定位,低龄儿童则较难自主理解这些知识。当当网、京东图书上对该绘本的推荐阅读年龄定位于6—12岁,然而,该儿童立体绘本的空间设计和知识内容对6岁的儿童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解难度,他们较难理解绘本中的空间设计呈现的文化符号。《清明上河图》儿童立体绘本虽然能够通过各种立体化场景及画面吸引儿童,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较难被儿童理解和吸收。同样,《揭秘海洋》儿童立体绘本对读者的年龄定位不够准确,其在大部分图书销售平台上的推荐阅读年龄定位于0—6岁,而3岁以下的儿童通常利用摸、看和听去感知事物,难以吸收绘本中复杂的空间文化及画面内容所要传达的知识。

综上所述,儿童立体绘本要注重对读者阅读年龄进行准确定位,并做好分类。当前,我国儿童绘本主要将6岁及以下的儿童定位为阅读对象,仅有个别儿童绘本会在封面或封底将读者阅读年龄定位在3岁及以下。幼儿智力发展规律表明,相较于6岁儿童,3岁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而现行大部分儿童立体绘本对读者阅读年龄的定位不够准确,则很难给购书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加之低龄儿童较难理解儿童立体绘本呈现的空间文化符号,使其难以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内容表现具有递次性、连贯性等特征

儿童立体绘本的阅读属于复合式阅读,与其他图书不同,儿童立体绘本内容的表现空间存在递次性、连贯性和实感性等特征。儿童在打开儿童立体绘本的那一刻,就陆续展开了绘本的空间、文字及图画,儿童立体绘本则利用空间结构、符号与色彩等培养和锻炼儿童的连贯性思考能力以及感知空间结构的能力。因此,如果儿童立体绘本空间文化符号的连贯性不够强,就难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通常而言,儿童立体绘本作为综合性艺术载体,其立体空间内容设计要紧密配合故事情节,以增强儿童的阅读效果。例如,火爆朋友圈的《我的情绪小怪兽》立体绘本线条简明、色彩明快温暖,以涂鸦方式呈现小怪兽的各种抽象情绪,帮助儿童体验情感和认识情绪,使绘本内容深入儿童内心。儿童也能在阅读中接纳和理解各种情绪,进而能够真实地表达内心感受。《我的情绪小怪兽》中的小怪兽形象通过三维立体方式得以呈现,绘本塑造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让儿童的触感与情绪形成关联,从而提升其情绪感知力。同时,该绘本通过纸质设计扩大绘本内容的理解空间,促使儿童深入理解绘本内容,了解不同情绪的匹配环境。比如,小怪兽的红色装扮表达的是愤怒情绪,一旦爆发便如燃烧的火焰,只要打开此页,便会立刻弹出红色立体的小怪兽,文本中的“愤怒”二字清晰地表现了小怪兽愤怒的情绪。《我的情绪小怪兽》能够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不同的情绪,并接纳这些情绪。

从《我的情绪小怪兽》儿童立体绘本可以看出,其在内容传达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也正是这种连贯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儿童读者,这种连续性空间表征、文化符号能进一步吸引儿童阅读,使其保持阅读兴趣。从此绘本的出圈现象来看,儿童立体绘本如果具有较强的内容递次性,且结构比较丰富,就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果儿童立体绘本的内容表现的递次性、连贯性不强,就较难持久地吸引儿童注意力。若儿童立体绘本的内容结构过于复杂,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设计多种空间场景,色彩和画面设计过于繁复,忽视故事内容的递次性和持续性,加之对读者的年龄定位不够准确,同样难以让儿童保持阅读兴趣。这些也正是当前的儿童立体绘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立体空间与阅读空间的互构

(一)立体化阅读与空间知识的内在关联

移动电子设备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情感沟通与获取信息知识开拓了新渠道。然而,信息的快餐化及碎片化阅读不利于人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图书出版同样如此。儿童立体绘本不能被画面色彩及故事情节限制,而要充分利用空间符号展开设计,刺激儿童的阅读思维,激发其探索意识,从而提高其语言输出能力。

空间理论中的空间包括社会、精神及物质三个层面,即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与实践空间的组合,也被理解为生活的、构想的和感知的空间。就儿童立体绘本而言,其呈现了空间上的生活、构想与感知三个层面的内容。儿童立体绘本的物理属性可被视作感知空间,是可以通过触觉和视觉感受到的文化符号。读者自身文化修养、教育基础、兴趣爱好等的积累所形成的观感体验则被称为构想空间,不过由于读者存在差异,因此其构想也存在差异。生活空间指读者在阅读时所处的空间物理环境,不同的环境氛围带来的阅读互动影响也不同,读者只有处于适宜的空间环境,才能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

(二)立体化阅读与空间知识的融合

立体化阅读属于新文化实践和新阅读方式。立体化阅读改变了传统绘本的单向传受关系,并能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立体多元的阅读空间。在立体多元的阅读空间中,儿童能够按照自身情感需求、年龄认知、动手水平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儿童立体绘本,从传统的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在自我认知层面,儿童主要通过视觉选择和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儿童立体绘本,同时,大多数儿童立体绘本也通过新颖的装帧、独特的设计、简明的文字、绚丽的色彩以及具有递次性的空间结构等吸引儿童深入阅读,建构二者间的文化联系。

例如,儿童立体绘本《花木兰》通过300多个立体零件打造了7个立体场景和9个翻页小立体模型,通过抽、拉、折、翻的设计,鲜活地呈现花木兰的形象,使儿童能够穿越时光近距离地感受花木兰的传奇人生,引发其灵魂深处的情感共振,从而给儿童带来观影般的视觉体验。儿童容易被该绘本的内容故事和物理空间吸引,并引起情感共鸣,他们按照提示翻折绘本,沉浸在花木兰的生活场景中。儿童立体绘本通过搭建不同的空间场景及文化场景,给儿童提供具有递次性的新知识,进而使其养成稳定的阅读习惯。再如,儿童立体绘本《十二生肖演奏会》将十二生肖与立体纸艺、西洋乐器、传统乐器等元素相融合。该绘本中的十二生肖神态各异,且性格特征独特,儿童打开每个跨页都能发现不同的生肖在乐器旋律的配合下表演。该绘本还搭配了柔和简约的色调,十二生肖的整体配色丰富多彩,从而吸引儿童的目光和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再塑儿童阅读感知的思路

(一)打造多维空间培养儿童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多维空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多变性和包容性特征,这使立体阅读更加多元化,且富有一定的张力和活力。对儿童来说,若图书中单一使用图画或文字都会产生一定的枯燥感,这也难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立体绘本将各种艺术手段及创意融入多维阅读空间,增加绘本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并在立体设计中嵌入文化符号,以外化空间呈现平面图文,延伸了空间符号的表征,为儿童理解绘本内涵和内容提供了便利,帮助儿童全面感知立体空间文化知识并给其带来文化浸染[2]。

儿童立体绘本中的立体化空间设计生动地呈现了故事内容,拓展了文化叙事及符号表征手段,增强了绘本的内在感染力和吸引力。一般而言,儿童通过阅读平面图画的内容不仅能够提高认知和理解能力,还能锻炼空间文化延伸思维,如色彩、符号、文本设計思维等。儿童立体绘本不只是单纯地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更能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培养和锻炼其空间思维及方向感知力。因此,儿童立体绘本的设计者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普能力,能够通过创新绘本内容、构建递次空间等方式增强儿童立体绘本的吸引力,以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和加强儿童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例如,儿童立体绘本《故宫的秘密》不但解密了历史知识,也让历史“活”了起来。该绘本设计的互动机关有50多个,故宫建筑15个,历史知识点80多个,以立体结构、翻折推拉机关的方式打造多维空间。儿童通过阅读此绘本既能认识故宫文化,也能了解历史知识。该绘本还通过设计身份腰牌来吸引儿童参与和穿越到清宫故事中,体验古代人物的日常生活,了解故宫的主要文化背景和历史科学知识。同时,该绘本还利用互动操作机关带领儿童探索故宫的秘密,让他们通过强化身份认知去完成闯关任务,从而实现历史感知、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这对培养儿童的探索意识、感知能力和艺术审美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打造沉浸式体验的空间文化符号

在数字化时代,儿童立体绘本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挑战。儿童的大脑认知和身体发育正处于起步期,在知识理解及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媒介技术不能实现儿童图书的立体触感和零辐射阅读前,纸质版儿童立体绘本仍成为儿童阅读的首选和主选[3]。儿童立体绘本提供的能够操作、感知与触摸等沉浸式的阅读方式,既能给儿童提供立体触感,也能为儿童带来直观的阅读体验。在儿童立体绘本阅读中,儿童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他们可以在各种逻辑空间中进行阅读,并获得相应的情感文化反馈,与知识进行交互,并参与绘本中的空间及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例如,儿童立体绘本《我们的中国》把中国的地理风貌分成六个板块,通过活泼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排版呈现中国的概况,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地方特产、动物植物、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4]、手绘插画和场景等对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进行系统性描述,带领儿童沉浸在书卷和中国的自然人文风貌中,促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儿童立体绘本的阅读方式通常是“亲子共读”,其中的互动环节让儿童由倾听者转变为读者,极大地增强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有效互动,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巩固亲子情感。儿童立体绘本是多维立体设计的图书,其中蕴含的文化符号和色彩都具有较强的递次感、操作性和适龄性,能够给儿童带来较好的观感体验。要想打造此种从平面变成立体,让儿童从原来的单向和被动阅读转变为互动和主动阅读的儿童立体绘本,设计者必须关注和考量儿童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设计出更具创新性的儿童立体绘本。

(三)创新文化空间符号

儿童立体绘本如何通过文化空间符号实现视觉叙事与传达的多模态交互,对设计者来说具有重大研究意义[5]。在儿童立体绘本的阅读空间中,读者、空间符号之间构成从属关系,而儿童能够通过对绘本文化符号的操作去创造新的文化空间符号,并使二者进行相互构建和产生相互影响。文化空间符号的创设是知识传播的开始。儿童立体绘本所呈现的立体空间符号如绘本含义、绘本内容、空间视觉元素等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儿童立体绘本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忽视儿童的性别、年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地域等差异因素,要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儿童视角去建构和设计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生活特征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儿童立体绘本。

打造绘本文化IP是推动儿童立体绘本发展的重要途径,绘本文化IP也能使儿童立体绘本的适配范围更广,进而服务更多的儿童。设计者打造儿童立体绘本IP要从儿童的知识文化需求出发,注意内容的充实性和逻辑的清晰性,在儿童立体绘本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科学知识,打造具有超强传播力与辨识度的儿童立体绘本文化IP品牌。

总之,儿童立体绘本为儿童读者打造了独特的文化符号空间,提升了儿童阅读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这对培养儿童的探索意识、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素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洪宇.儿童绘本的立体形态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1.

[2]杨灵.儿童立体书的多维体验设计[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3]陈海英.从绘本阅读到立体创作,绽放儿童天性[J].当代家庭教育,2018(02):115.

[4]潘艳艳,李战子.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2003—2017):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49-59,168-169.

[5]石慧.新型数字出版物视觉叙事模式与意义建构:以儿童交互式绘本为例[J].出版科学, 2022(01):79-87.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
增强现实广告中的沉浸体验及应用研究
浅析商业综合体空间中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应用价值
省级电视台VR新闻试水与前景分析
沉浸理论视角下的游记分享内容页设计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从《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解读电影视觉新形式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研究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