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26 00:01代艳林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教师新课标

代艳林

最新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于2022年颁布与实施,引发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浪潮,进一步完善了培养目标,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数学教育的目的与方向,细化了教学要求,从细节入手,为数学教学应采取的手段与方式提供了清晰的依据。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揣摩与吸收新课程标准内容,将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恰当地运用到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指導数学教学活动,带给学生更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助推其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巧用信息技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教育教学领域也处处体现着信息化的特点。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新课标这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趣味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推动学生积极融入数学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时,考虑到部分抽象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在脑海中建构起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空间图,教师便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图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清晰地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也能从相交的线和点中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和顶点。直观化的教学呈现让学生看得更透彻、理解得更深刻,对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有着极大帮助,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为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探索

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才能真正融入其中,发散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得更深刻的学习认知及探索成果。新课标主张“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提倡“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标理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掌握数学知识,这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如,“剪绳子”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数学题目,通常以“把一根绳子剪成4段,每剪1段需要2分钟,剪完一共需要几分钟?”“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等形式出现。“剪绳子”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小学生容易忽略的“陷阱”,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下意识地直接运用乘法或除法计算,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可以引导学生拿出一根真正的绳子或者在纸上画图示意,明确将一根绳子剪成4段需要剪几次。这样一来,在问题的驱动下,小学生按照教师的节奏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通过实实在在的操作明白将一根绳子剪成2段,只需要剪一次;剪成3段,需要剪2次;剪成4段,需要剪3次……由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探索、实践的过程便是学生与已社会生活经历建立密切联系的过程,从而形成对“剪绳子”这一数学问题深刻和直观的理解。学生把握了问题的内涵,再遇到类似的题目,自然能有效应对,提高正确率,这显然比教师一道一道地纠正具体的数学题目更有效。

三、立足数学实际,扩展可用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新课标鼓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张教师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数学教学的课程资源。立足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拓展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以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渠道,进而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不少小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这里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本次冬奥会为什么由北京主办、张家口承办,除了张家口距离北京较近之外,气温也非常适合,因为举办冬奥会的理想气温是-17℃~10℃,其中便蕴含着正负数的相关数学知识。又如,参加冬奥会各个国家的国旗虽然很多看起来都是长方形,但实际上长宽比例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国旗的长宽比例为3:2、美国国旗的长宽为19:10、瑞典国旗的长宽比例为8:5等,这里面便蕴含着数学比例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积极观察、筛选、挖掘与数学内容相符的课程资源,再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跳出以往单纯依靠教材教授数学知识的局面,而且有助于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更能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这一层面来讲,合理挖掘与运用小学数学课程资源,成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四、改进教学评价,发挥评价载体作用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新课标明确指出,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相关知识时,学生通过回忆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知识,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初步建立对小数加减法计算规律的认知,并能用整数加减法的方式描述出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如下评价:能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这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同学们非常聪明,能实现新旧知识的巧妙转化。这样的评价既充分凸显了学生的“转化思想”,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对学生本次的数学探究活动进行了充分肯定与激励,有着非常突出的评价效果,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融入接下来的数学学习。

又如,某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回答问题时犯了小错误,但不能否定其整个过程认真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态度,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兼顾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每个人学习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出现错误没关系,找到错误原因并改正就非常棒。而且老师要表扬你站起来面对全班同学回答问题的勇气,这说明你在积极思考,思考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样的评价既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闪光的一面,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找到错误原因并积极改正。恰当、科学的评价充分发挥了其杠杆作用,有效推动了教学实践活动,为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基调。

五、组织实践活动,锻炼知识运用能力

新课标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这给了数学教师极大的启示,即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科学地组织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实践中,回顾与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促进自身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后,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社会实践活动:请查阅资料,搜集过去十天本地的气温,再查看天气预报中未来十天的气温,尝试制作反应本地最近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情况折线图。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紧扣学生刚刚学到的折线统计图相关知识,同时驱动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痕迹,将所学的折线统计图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自身的实际能力,通过自己整理的信息和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清晰、直观地看到天气变化,进而自觉增减衣物。从这一层面来讲,组织实践活动,锻炼知识运用能力,成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落到实处的重要突破方向。

六、融入德育,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由此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点的同时启迪学生心智、优化其行为习惯、呵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数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有时并不明显,需要教师细心挖掘并巧妙选择德育契机。例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少学生或看错符号,或忘记脱式计算后在等号后面写上正确答案,错误原因不一而足,但归根起来可表述为粗心、马虎。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分析这些错误的出現并不是没有学会,而是过于疏忽,进而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学科要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在社会生活中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认真仔细,不可粗枝大叶、马马虎虎,这其实便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体现,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与技巧的同时,将认真严谨的态度贯穿于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中,这一态度将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七、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崭新且富有智慧的教学思路及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此为依据,从实际出发,融合新课标理念,有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切实保障数学教学效果,为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教师新课标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