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策略

2023-05-26 00:36康澄心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物作业实验

康澄心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生物课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生物教师要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优化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今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生物高效教学概述

(一)高效教学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运用,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要想创造一个高效的教学环境,必须要有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促进。首先,在符合教学目标和计划的前提下,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革新教学方式,力求用最短的课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其次,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上变得更活跃,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程度,这种观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拥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建立高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二)生物高效教学的原则

1.能力标准。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主动参加教育培训活动,跟上时代步伐,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2.学科基础原则。

初中生物是学生将来深入学习生物知识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将生物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重培养其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增强其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3.询问标准。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优化学生的学习理念,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第一,大多数生物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很难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清楚怎样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第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互动,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需求。

(二)生物实验教学方式陈旧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实验名称、操作过程和实验结论一次性告知学生,学生进行实验时,就像在完成学习任务,缺乏探究的热情,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导致生物实验变得乏味。

(三)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较低

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物知识,对一些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很多学生具有排斥心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都是非常具体的、形象的,但是生物课中涉及的细胞、基因等很多概念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加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很难掌握这类知识,从而导致生物学习兴趣下降。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策略

(一)布置预习任务

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对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基本认知,对重难点有所了解,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更多时间思考,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习:第一,通读课文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第二,上课之前将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目标相联系,将不明白的部分做好标记,上课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第三,预习完课本知识后,学生可以独自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将不会的题目画出来,在课堂上询问教师或与同学探讨解决。

例如,在教学“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内容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课堂上比比谁调查得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关注生物圈环境在退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周围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并提出治理措施,培养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二)开展游戏化教学

初中物理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先了解学生的需求,深挖新课标的内涵,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物理课堂,促使学生主动研究物理知识。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放松和自由的氛围中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还可以促使其积极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學“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些卡片,包括动物、植物、阳光等,学生将卡片贴在身上,将教室当作“地球”,创设生物圈情境,开展“我是谁、我吃什么、我要被谁吃掉”的游戏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对相关生物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

生物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初中物理大部分知识和练习题,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时,不应该局限在教材课本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提问的方式,构建生活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吗?”有的学生说:“绿化可以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丽,给地球增加美丽的色彩。”有的学生说:“是为了净化空气。”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因为现在全球释放的CO2不断增加,所以要大力倡导绿化,以更好地缓解碳排放问题,而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CO2转换成氧气,从而保持空气中的碳氧均衡。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引出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又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师除了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其了解和掌握一些自然界的现象。生物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将一些原本很难理解的问题变得清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发展过程,从而构建生物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单细胞生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显微镜观察水里的一些单细胞生物,学生通过显微镜能看见水里的眼虫、衣藻、草履虫等,并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的特点与形状。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大量实验,是对生物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活动,学生的实验能力是衡量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与其相适应的研究性实验,注意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使实验更有针对性,制定完整的实验方案,确保学生能够成功地完成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实验全过程,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还可以在确定操作流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无论哪种实验方式,都必须严格按照生物原理进行。

(五)精心设计习题

教学的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要教会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有一定的坡度,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前复习和巩固练习中设置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作为衔接,引入新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也可以引入新知识。课后练习要有针对性,查漏补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制作表格,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反应条件、反应地点、反应原理等,不仅能检测和总结本节课所學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知识点。

再如,在教学“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鸽子、沙虫、蚂蚁、章鱼、鲸鱼等进行分类,并对分类依据加以讨论,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六)建立课堂有效沟通

物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相互学习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弱点和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措施,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发挥物理课堂的实效性。想要构建生活化物理教学课堂,就要透彻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在空闲时间给学生分发,深度学习调查表,让学生自己填写,明确这一周学习的内容,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复加深知识印象,改正学习中不足之处。物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进丰富学习资源,播放给学生观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在因材施教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七)优化课后作业布置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巩固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创新思维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改变以往题海式的作业模式,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提升作业完成的质量。在作业的内容上,物理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内容,重点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设计作业时,教师先将作业中的习题做一遍,大致了解题型,然后再让学生完成。这样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清楚学生对于什么样的题型掌握得不熟练,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专题训练。在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固定作业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教师要记录下来,写在自己的教案中,提出有效解决措施,避免学生以后在做题时,出现类似的错误,还要用红色的笔批注,告诉学生错在什么地方加以改正。

(八)科学评价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知识能够体现自然规律,但是一些生物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到,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生物学习的评价不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这样才能使生物学习氛围更浓郁,形成良好的循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导向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以科学、理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知识。

四、结语

初中生物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学科,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生物教师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物作业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作业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