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023-05-27 15:45赵平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赵平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性地区性重要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凸显,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十分重要的国家力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将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的教育理念融合到现代教学当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在学生日后人生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也同样要承担起德育教学的责任,利用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期为教育部门、各地小学的数学教师和广大学生家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20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渠道,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支撑着人类发展进步的每一次尝试。如果没有数学,就不会有手机、电脑和电视;如果没有数学,就不会有“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宮一号”;如果没有数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学好数学,能让思考变得更理性、思维变得更敏捷、头脑变得更灵活,能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缜密,不至于陷入紊乱的思绪中。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本身,更可能让我们完成对观察实验、收集信息、逻辑推理、精确计算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起点,而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价值观体系还在建构阶段,因此,小学阶段是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它是反映我国独特的民族特质和风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还可以反映出蕴含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中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宝贵成果。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56个不同民族的深度融合、诸子百家的激烈思想碰撞、光辉璀璨的优秀诗词歌赋,等等,共同构成了宏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它从炎黄时期发展到当下,从戏曲服饰发展到国画书法,从元宵赏灯发展到春节团圆,不断变化的是表达文化的方式和载体,不变的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信仰和希望。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无须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而是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中,让教学环节和育人思想完美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人生态度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促使教学目标的完成。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被高度重视,也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开辟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数学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目,课时安排多、覆盖范围广。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单纯地在数学课程中加入固化的传统文化内容,而是在课程内容中挖掘知识点背后蕴含的文化观点和文化底蕴,将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相连,循序渐进地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既学到专业的数学知识,又能学到蕴含在知识背后的传统文化思想,从而获得综合性、全面性的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

1.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迎合了新时期小学数学发展的需要,能够帮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接受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单纯通过在语文学习里加入国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普及传统文化的需要。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并以此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深入,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们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传承中华文明。

2.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性格,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反复的新冠疫情、极不稳定的全球经济形势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也极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故事中获得正确的思想,形成积极的情感,养成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也有利于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比如,通过在《数学广角——对策》一课中介绍田忌赛马和孙膑受刑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孙膑在遇到困难时灵活转变思想和看问题角度的机智,以及遭遇巨大挫折时坚毅勇敢的精神。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问题分析

1.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些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数学教学日益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但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操作却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对传统文化这类隐性知识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查。很多学生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却对重要历史时期的朝代顺序、重要历史人物的关键事迹、重要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等一无所知,无法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

2.对数学传统文化元素的设置不够丰富

在很多学校里,只有语文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相对较多,通过学习诗词、文言文和成语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人物事迹、风俗习惯和文化常识。而在其他学科的课程中,除了在介绍基础概念时可能会引入一定历史文化知识以外,很少会对课程本身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挖掘拓展。即使有些小学数学教师明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时常因其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易把握、与数学考试成绩关联不大而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数学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灵活掌握教学进度的能力有限等问题,也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数学课程中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对数学学科的考试方式太过单一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对数学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最好方法,当然是进行实际的应用与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生活中的数学”,并可以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由于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十分抽象,很难与数学发生直接的联系,考查结果难以衡量,导致大多数学校只对数学学科知识进行考试,放弃对传统文化教学成果的考查,这就使很多学生只一味应付考试,不重视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

4.对数学课程中传统文化学习环境的塑造不够完善

要想将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就要明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解决的能力是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利用学生的求知品质和好学积极性,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让传统文化促进自己数学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很少,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多,教学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职业情感弱化,直接影响着数学课程中传统文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让传统文化教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边缘地带。

5.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升传统文化水平的主动性不足

很多小学生只知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知道要努力学习课本知识,用最快的速度解出试卷上的题目。极少有学生对传统文化水平有高度的重视,他们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也很少具备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这些都造成了他们对数学学科本身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愿在挖掘数学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园轻松愉快的生活相比,小学阶段的课程更多、难度更大,上课方式和作息时间都有明显变化,让小学生们常常只关注教师和课本上明确提出的要求,忽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6.数学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想让广大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来提高传统文化水平,数学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对课程的灵活掌握能力必须过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数学教师必须能够灵活、熟练、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拓展和延伸,尽量多地将数学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古代风俗习惯和传统处世哲学紧密结合,创造让学生爱上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但在大多数学校里,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能力很强、教学技巧丰富,但传统文化教学能力较差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也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上升空间受到限制。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对策探索

1.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秉承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宗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文化底蕴塑造、综合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将数学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纲要求下,教师要深刻领会教学大纲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学课堂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深入挖掘小学数学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使其自然地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将最新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系统地加入各学科教师的备课指导书中,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并自然地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潜移默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数学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

要突破传统的只有语文课程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语文教师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限,在所有课程中都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载体,将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和提升传统文化水平完美结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兴趣和动力。在介绍圆的周长时,可以引入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在古代,圆周率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天文、历法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只能把圆周率定为3。祖冲之认为前人的研究成果还不够精确,于是潜心多年、反复推演,终于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多介绍跟数学有关的传统文化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求索的精神。

3.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和有趣的数学历史故事,精心设计一些古代数学知识应用的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课堂之外,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探讨与交流,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点、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创造一个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大环境。比如,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回到《孙子算经》,假设此问题出现在热闹的集市上,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买鸡和卖鸡的人,就笼中鸡兔的数量进行激烈地的辩论,从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4.注重情感教学和日常关爱,培养学生提高传统文化水平的自觉性

在有些学生看来,数学学习单调枯燥且有一定难度,他们对数学课程常有抵触情绪,对从数学课程中挖掘传统文化知识更是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和分辨力,结合学生的心态和喜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抵抗自卑感,建立起对数学学科的热爱。通过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历史故事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们分组打擂台、自编情景剧、抢着做展示,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凝聚力,在玩中学、在乐中练,全面提升水平。

5.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进修,提高传统文化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引入方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展开方式以及提问的有效性、纠错的科学性和对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精准度,都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和传统文化水平。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投入饱满的热情、做好充足的准备、掌握足够的能力,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准确全面的学科知识、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和先进高效的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导学生的同时,拿出实际行动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性、传统文化内涵和教师职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有学识、有爱心的优秀教师。

當今社会,人才资源是社会的核心力量,是我国的重点可持续资源之一,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小学作为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第一站,肩负着为祖国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为民族复兴补充新鲜血液的时代重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和数学知识与能力,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在未来,我们仍需积极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保持终身学习心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将科学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环节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期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掌握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创新趋势、提升思想政治品格,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科幻画报》2022年第4期。

[2] 兰存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研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A5期。

[3] 李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