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2023-05-27 01:35张雪香
关键词:美术传统艺术

张雪香

摘 要:美术教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艺术教育活动,能体现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更加生动多彩。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研究传统文化本质的新视角,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找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积极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我国艺术教育和谐、健康的发展,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 策略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48

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重要而宝贵的历史财富。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与新形势下学校素质教育理论的结合,实践教学不断深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新世纪深化教育改革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学校素质教育阶段,积极总结和推广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将其有效运用到学校美术的教学中,可以更充分地保护、传承并发展和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充实现代的小学美术教学课程内容。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特色,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浓厚的人文思想文化和艺术氛围,进而激发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此背景下,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美术教学体系成为当代教育学者思考的命题。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艺术形式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和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国艺术之中,这种发展形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根深蒂固。在中西文化融合日益明显的今天,中西文化融合后逐渐呈现出东方特色的文化表达。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阶段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使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有了一席之地,并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1.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需求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有必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以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为了使新一代青年敢于承担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繁荣民族艺术精神的重任,必须推进相关教育。教育是实现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进一步实现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协调与融合。同时,传统文化也应该对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起到有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魅力,是充分塑造人民的文化自信的关键。将其全面融入当代美术教学中,可以全面继承、丰富和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当今美术教学的内容,引起学生对小学美术学习的兴趣,融匯中西不同文化艺术的内容,拓展现代美术文化教学的学术发展空间,为学校美术教学提供更加深刻和多元的审美内容,提升小学文化教学体系发展的深度和水平。因此,传统艺术文化素养教育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中国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美术教育的相关性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包含中华民族不同的思想文化,包括古老的历史民俗、哲学思想、东方古典美学精神等文化精华。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来说,其教学目标不仅是教授一门美术教学的专业技能,而是希望在这样一种传统文化观念的关怀和引导下,小学生能够在美好的文化中获得体验。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从小通过学习现代美术课程来全面了解祖国传统和美术文化,让每个孩子能够通过中华传统艺术知识来深入了解当代美术,让整个小学美术课程教育真正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每个学生健康、纯洁的优良思想、气质品性,为培养和完善他们成熟独立的社会人格体系和良好高尚的个人道德情操打下更加坚实、更加良好的基础。

3.运用传统文化来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首先,教师要将民族传统绘画文化很好地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个相对完整、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美术。其次,在现代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更好地吸收和渗透民族传统绘画理念,不仅可以使广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教育艺术体系中更深刻地理解和学习,熟练地掌握如何学习艺术,还可以有效运用各种线条、色彩构成等基本艺术元素。笔者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真正接触到本专业的各种美术知识,形成更加生活化的美术知识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美术,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根据各种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应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使学习目标顺利实现。

首先,在课堂上营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良好教育环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们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观看网络视频资源和高清照片,将当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充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直观、有趣、引人入胜,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对这种美术书法的欣赏,不仅能在学生的思想活动中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思想感情,达到在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目的,帮助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淳朴的道德情操。

2.鼓励个性创作,在继承中创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任何东西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变化,文化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弘扬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要不断追求创新,发展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化形式,以丰富多样新颖的形式,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从根源上更加现代化。

例如,《有趣的汉字》这门课是根据象形文字的故事进行创新的。这种创新的传统绘画和创作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们在广泛了解我国几千年来优秀的人文历史传统思想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想象力。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临摹画的俗套,而是创造出更独特、新颖、童趣浓厚、个人风格鲜明的画作。

3.重视与其他传统文化的衔接

任何古代文化都不是完全孤立的,传统古代文化起源于与人类接触的文化生活领域。各种历史文化内容经常相互交叉渗透,互相影响。例如,剪纸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还要更加注意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例如,在《偶戏》这样的课程中,教师除了戏剧教育和活动安排外,还应该介绍中国古代各地区的古典戏曲文化,并做出更适当的安排,渗透木偶戏的要素。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课外知识和文化习得能力,并對教育活动时间表进行合理安排。

4.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体验艺术生活和实践创作中才能慢慢发现一门艺术真正的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在家制作一些创意工艺品,包括陶艺、折纸、绘画、雕塑等。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问一些关于美术的问题,把一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艺术带进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方民间艺术,在欣赏当地传统民间工艺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教师也要带领班里的同学积极参加一些美术社团实践活动,观赏一些艺术圣地,如艺术展览馆、博物馆、城市的各种标志性建筑等。除此之外,在节假日时,学校可以尝试开展一系列节日活动,根据节日安排制作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如在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中尝试让班里的学生做剪纸、包饺子、包元宵或者做月饼、饺子、粽子等活动,在特殊的节日情境下安排活动,学生们就能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在欣赏评述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实践中,要注重在文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接触绘画和欣赏优秀作品也是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欣赏和学习一些关于中外优秀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在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秀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巨大艺术魅力,激发学生探索现代艺术的兴趣。在中国艺术作品比较与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些适当的地方融入一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让这些学生通过对艺术品的比较和欣赏,充分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对于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而言,在完成科学、有效的备课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系统地收集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课外知识和有趣、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所有相关的美术教材应尽可能以更适合中国学生阅读兴趣、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方式编写,逐步系统、合理地拓展美术教学的内容,加强和引导学生自身的学习,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拓展水平。

例如,在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现代鉴赏课教材中一些有特色的古代传统艺术文化题材,找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优秀美术绘本,让小学生利用这些精美的手绘插图,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你准备画关于一些小动物故事的教科书彩色插图时,你可能忘了关于这些动物的故事,但是课本插图中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彩色插图作为参考。在教学环境上,我们的绘画教师希望创造条件让这些学生平时多关注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动物作品,比如徐悲鸿画的马,齐白石画的虾,戴嵩画的牛。这些杰出的画家和杰出的作品在中国和西方艺术绘画史上都是十分出名的,画作散发出来的魅力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说,这些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优秀油画作品,甚至一度引领了世界绘画的新潮流。因此,教师要学会如何让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会欣赏和阅读我国古典历史文化作品中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在学习后,它们将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魅力,从而能够让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艺术价值。

6.积极组织课外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传统文化渗透发展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获得动手后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相关内容。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也不应局限于学生在校园的学习过程,还应该进入学生的课外学习中,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向,多和学生对话,让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教育完美结合。

7.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小学美术课程的专题讲座。教师可以把小学美术教学与专题讲座联系在一起,定期举行关于美术知识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培训课程,普及中国皮影、剪纸、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这些传统的文化与我国的美术艺术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新奇的艺术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些个人艺术作品展示会等活动,让小学生根据上课所学的内容在课下自己制作相关的艺术作品,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来欣赏自己的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相关故事,如有的小学生想做一个狼牙山五壮士的泥塑,学生就需要去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并在课堂上把这些故事讲述给其他学生,丰富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让学生从小就加深对这些绘画作品的全面了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的内涵,逐步提高他们每个人的艺术素养。

总之,在中国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实现小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体系中,一线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华珍《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研究》,《文理导航》2022年第10期。

[2] 刘昕笑《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

[3] 罗娟《让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读写算》2022年第15期。

[4] 范星妍《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策略》,《教育艺术》2022年第5期。

[5] 杨婷《“双减”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成都论坛论文集(一)》。

[6] 姚宇《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