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3-05-27 03:45赵敏
关键词:教学活动素养传统

赵敏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的重任。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受到更多关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出发,开阔学生的眼界,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丰富课堂文化,营造音乐环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 传统文化 教学研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53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优化音乐教学流程,促进音乐教学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教学改革趋势,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但是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问题,没有深度发掘音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不利于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开展音乐故事演讲活动、邀请音乐名家进入课堂、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活动、家校协作开展教学活动四方面出发,为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提出建议。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得到重视,这些汇集古人智慧和思想的文化,为人们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人生哲理,值得传承和学习。小学音乐课程中蕴含很多传统文化,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小学音乐教师层面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中,音乐课堂受到的关注比较少,教师教学经验少,不能为学生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也比较固化,无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学生对音乐知识缺少全面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也缺少必要的了解,不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显著提高。随着教学改革,小学教师对教学活动产生了新的认知,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端正学习态度和文化传承态度,深度领悟音乐艺术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理念,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深度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从小学生层面而言,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学习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深度探究学科知识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欣赏音乐,难以将作曲家的经历、情感等较为全面地介绍出来,导致学生不能在音乐课堂上深度探究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多方面能力得不到培养。

小学音乐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影响下,要优化教学流程,营造好的教学环境,在充分了解音乐内容以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深度融合,帮助学生系统学习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这不但能让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学生在渗透传统文化的音乐课堂上,能够开阔视野,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感受音乐的文化深度及感染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鉴赏力和审美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各项能力。

从小学音乐教学发展层面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多方面能力。但是在以往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多,不能将传统文化与音乐知识相融合,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不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课程中,改变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具有新意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待提高

小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跟上教学节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学内容以及传统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相对碎片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错误的教学理念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学生音乐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得不到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师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化,学生课上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违背,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课上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得不到显著提高。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将枯燥、沉闷的课堂转变为有趣、生动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化,不会及时变通,对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没有进行深度探究,导致教学时很难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为学生设计的音乐教学方案缺少创新性,传统文化也没有深度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学生课上学习热情较低,与教师的沟通较少,课堂氛围沉闷。

3.忽视学生和家长的重要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比较缓慢

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比较重要,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的作用也比较重要,需要教师能够理清教学方向和思路,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形成自主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学习氛围中,积累实用知识,锻炼实用技能,为以后的高效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现有的音乐课堂上,教师一般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重要性不够突出,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主动性不强,学生家长教育意识不强,不能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对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缺少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对策

1.开展音乐故事演讲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音乐作品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舒缓学生压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都相对较弱,不能依靠自身能力学好各科知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传统文化与音乐具有紧密的关联,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二者紧密关联在一起,开展混合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了解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提高音乐素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音乐故事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故事,挖掘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新疆民俗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搜集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使学生能够明白《新疆好》这首歌的创作故事:刚刚解放的新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问题,王震率领全军将士,点燃了开垦荒原的熊熊烈火,经过一年时间的起早贪黑,战士们吃上了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在荒原上建起了厂房,基本实现油料、蔬菜和粮食自给的奇迹。在正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有关新疆民俗的音乐作品:《新疆舞曲第一号》《新疆好》《我爱雪莲花》等,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增加对乐曲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音乐故事分享给其他人,从中明白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从民俗文化中探究传统文化,使学生懂得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音乐素养。教师通过音乐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掘音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也能锻炼学生的搜集能力、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2.邀请音乐名家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音乐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付出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探究教学方向与技巧,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教学内容,树立端正的态度,与教师互相配合,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深度探究音乐知识,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邀请音乐名家走进课堂,不仅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也能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理清音乐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发音时,可以在课前与当地音乐名家进行沟通,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更为专业的音乐名家为学生讲解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師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搜集音乐名家的教学视频,为学生播放,使学生能够投入到学习中,深度探究音乐知识。教师一方面需要为学生制造课堂惊喜,另一方面也需要与音乐名家进行较为全面的沟通,让其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与音乐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从发音出发,深入了解有关的音乐知识。

以戏曲为例,戏曲的虚拟性及舞台表现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的发展和舞台表现又为传统文化增添底蕴,两者相辅相成。戏曲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为学生播放《大回朝》《奇双会》等戏曲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有关音乐发音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通过邀请音乐名家走进课堂,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惊喜,也能将传统文化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和“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角度探究教学方向,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音乐课堂上。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号手与鼓手》时,可以从乐曲出发,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并进行演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传统民族乐器:骨笛、古琴、瑟、箜篌、方响、八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乐器,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让会弹古筝的学生演奏《十面埋伏》,其他学生进行欣赏。通过民族乐器教学和演奏活动,使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家校协作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主要教授学生知识的引导者。除了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构建良好的关系,一起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负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全方位的培养中,明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记忆歌曲,了解歌曲的内涵,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引导家长开展相应的家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深度挖掘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特征,是立足当代实践、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前提。学生家长带着学生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身临其境,演唱时情绪更为饱满,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能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目,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水平,也能舒缓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流程,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教学改革的趋势,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音乐知识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占山《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对接京津——区域发展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年。

[2] 张志萍《刍议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成都论坛论文集(一)》。

[3] 刘永红《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路径及策略》,《教书育人》2022年第4期。

[4] 黄嘉欣《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究》,《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

[5] 彭娜《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北方音乐》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素养传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