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歌手的秋水伊人

2023-05-28 14:31张丽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伊人柳永诗词

张丽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师。

一、作者印象

中国文字里有一个奇妙的词语——秋士,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以“秋”来形容“士”,实在形象而恰切。摇落、萧瑟、衰飒、悲凉,人的处境与心情,切合秋的特性与格调。《水浒》曰:人生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而这些读书人,敏感而执着,孤傲而清高,他们不甘于寂寂无闻,虽屡战屡败,仍屡败屡战。一辈子的好年华都在追求功名中逝去,只留下满头萧疏白发在秋风中抖动。

这样的例子太多,柳永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看看《乐章集》的内容,或干谒,或离别,或羁旅。大都基于一个事实:功名未就。所以才投赠高官,夸饰承平;才都门帐饮,泪别情人;才漂泊渭南,思亲念乡。满满的伤心和失意,都化作了笔端沉重凄凉的秋景: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暮霭沉沉,红衰翠减……柳永笔下的秋天,虽然走出闺阁庭院,走到开阔高远的山水天地之间,在宋词的发展史上有着开拓之功,毕竟夹杂着秋士的悲凉叹息和痛苦哀怨。

“奉旨填词”“白衣卿相”,不过是受挫后的牢骚之语,牢骚过后,他依然执着地奔走于仕途。狂傲不羁自由浪漫的性格或许并不适合官场,然而他却削足适履地硬要挤进去,他一边翘首企足地望着“杳杳神京,盈盈仙子”(《曲玉管》),一边咬牙切齿地恨着“蝇头利禄,蝸角功名”(《凤归云》)。他不知道,早期的狂诞放荡已为命运埋下伏笔。他的科考和仕途出奇地坎坷,五次应试,十年薄宦,有功不调,沉沦下僚。47岁才考中进士,57岁才选为京官,而且是品阶最低的京官——屯田员外郎。这与上层社会对他的贬斥不无关系。宋仁宗大笔一挥“且去填词”,他的名字轻轻地落到了榜下;他苦心写就的应制词《醉蓬莱》上呈皇帝,希望能够借此“改官”,却无意间惹得龙颜大怒;无奈求情于宰相晏殊,这位小他四岁的富贵宰相却说:我虽作词,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他只能无语退出。

才华是把双刃剑,既为他赢得了名声,也给他带来了冷遇。尽管柳永为官有能,作为三百年间少有的良吏被载入定海县地方志,却依然是薄宦羁旅,暮年飘零。因此他对萧瑟秋景更加钟情,亦常以悲秋始祖宋玉自比,“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雪梅香》)“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戚氏》)。柳永晚年创作的212字的长调《戚氏》,应该是词人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与总结,所谓“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羁旅奔波之中,他想起曾经遥远的爱情,那凉薄人世间唯一的温暖。那“执手相看”的知己,那“妆楼颙望”的佳人。美丽深情的女子,热烈地崇拜着他。她们说: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而柳七啊,在最轻狂的年岁和最悲伤的时刻,想着她们,恋着她们,然后在最留恋的时刻默默地转身、离开。他那“都门帐饮”的“无绪”里,有多少悲伤属于爱情?“倚栏杆处”的“凝愁”里,有多少痛苦属于功名?他在爱情与功名之间苦苦挣扎,“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忆帝京》)。他终不能长久地留恋,他终是要辜负她们的。

不能怪他不够纯粹,封建时代有几个文人不渴望“西北望,射天狼”?太平盛世没有给他投笔从戎的机会,一介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唯一的途径就是科举功名。出身于儒宦家庭的柳永,天性浪漫多情,也曾放浪形骸,但最终未能冲破世俗的尘网,对功名复杂而又执着的追求贯穿他的一生。

作为一个词人,他具有开创之功——创体、创意、创技;作为一个个体,他始终不被认可和接纳。柳永坎坷失意的人生道路和复杂幽微的情感世界,折射出封建时代众多落魄文人的价值诉求和悲剧命运。

二、教学设想

作品的背后是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虽然听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对学生而言,柳永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应该让学生通过赏读词作,了解这个著名的词人,了解他内心的纠结与挣扎,悲伤与眷恋。

高中语文教材一共选过柳永词三首:《望海潮》《雨霖铃》《八声甘州》,它们代表柳永不同时期不同内容和风格的作品。《望海潮》写于1003年,是柳永17岁时写于杭州的干谒词,内容是极写杭州的优美繁华,物阜民丰。《望海潮》在柳词中别有神韵。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类。可称开了豪放派的先河,正如叶嘉莹评价:“总被后人称腻柳,岂知词境拓东坡。”但这类词并非《乐章集》的主流,以《雨霖铃》《八声甘州》为代表的羁旅行役词铺叙描摹、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和諧,才是柳词本色。《雨霖铃》写于1024年,38岁的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离别而作。1033年,47岁的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抒发思乡怀人、漂泊羁旅的愁苦。为了让学生对柳词有一个更全面和完整的了解,将三首词组成群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三首词的研读品味中,领略柳词独特的美,走进词人柳永的情感世界。教材怎么说?

但三首长调如何处理?以《望海潮》为主补充另外两首,还是三首平均用力?考虑到三首词都是柳永的代表作,写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表达不同的情感,而且三首词串联起来,恰好看到一个人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壮年时的缠绵悱恻和中年后的沉郁纠结,看到一个人在功名爱情之间的徘徊挣扎。所以选择平行模式。那么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选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不可能,精彩语句的赏析又不可缺少。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议题将三首词串联起来,让学生看到柳词在内容或手法上的一些共性特色,形成一个整体印象?我反复品读,反复寻找,反复思考。一个词人思念什么追求什么,总是会在自己的词作中流露出来。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千古名句,而他为之执着不悔的“伊人”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有基本的诗词文化常识,应该明白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一脉相承,后世诸多写美人的诗词都有寄托,“美人”可以是君主朝廷,可以是理想抱负,可以是诗人矢志追求的某种人生目标。所以,柳永为之憔悴的“伊人”不应当仅仅理解为他爱恋的那些女子,也应该指他一生都在孜孜追求的功名。他词中不断出现的“凤池”“帝京”就是明证。这样,三首词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伊人”,而且作者对于“伊人”的描写方法和情感态度也各不相同。透过对“伊人”的深情描写,让学生看到柳永真实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失意与追求之间苦苦奔走,在爱情与功名之间屡屡挣扎。

另外我们能够看到,柳永词中有大量的关于秋景描写,而且他出色的才能往往让秋景的描写成为全篇的亮点。无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抑或是“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都是极为人们称道的名句。可以用“秋景”将三首词的赏析串联起来,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柳永钟爱秋天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外,也与他独特的身世遭遇——屡试不第、飘零落魄有关。从而明白人的身世经历与作品的关系,读懂柳永“秋士”的悲伤与眷恋。至此,可以用“秋水伊人”作为议题串联起整节课。将铺叙点染、白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穿插其中。

教学内容、目标和主线确定了,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与议题相关联的情境任务和教学活动?需要提供哪些教学资源?在预习过程中,有学生质疑柳永作品和人品,这种质疑就成为本课的真实情境,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

柳永及其作品备受争议,有学生提出他的作品“格调甚低”,他也不过是一个“落魄文人”,你怎么看?学习柳永代表作品,得出自己的结论,写诗评价你眼中的柳永。

要让学生评价一个诗人,必须提供更多的诗作,群诗阅读也需要更广阔的阅读视角,所以需要补充相关的学习资料。我印发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包括柳永生平经历、轶事典故、以及代表作13首词,附有注释。推送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212字),和唯一留下来的一首诗《煮海歌》。补充历代词评家对柳词的评价、梁衡的《读柳永》。推荐学生阅读《宋词鉴赏辞典》中选录的柳词及名家鉴赏文章。阅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沈祖芬《宋词赏析》、王国维《人间词话》、蒋勋《蒋勋说宋词》等著作中关于柳永词的评价。推荐阅读简雪庵的《晓风残月——柳永传》

本节课前置学习需要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自读三首词,理解大意,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拓展阅读,选择一个角度,或者一首代表词作,赏析作品,写鉴赏文章。写诗评价柳永的词。

任务需要分解为活动,本节课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1鉴赏:鉴赏秋水伊人,赏析精妙之处。

活动2探究:卑俗还是高远?

活动3评价:无行文人或失意才子?展示诗作。

三、主要环节

(一)梳理填表,点面结合

让学生梳理三首词的相关内容,完成表格。从中看出柳词的主要特点:以写相思离别和羁旅之愁为主的婉约词人,也有豪放健朗的作品。形成对文本的整体印象。这种梳理具有整合的性质,属于“由点到面”的学习,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主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

(二)名句欣赏,以词读人

诗词名句的赏析永远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点,目的是“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名家评价,引导学生对“秋水伊人”进行深入鉴赏。首先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词中的名句。

1.《望海潮》中相传让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的词句是哪两句?说说好在哪里。

2.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雨霖铃》词中有一“千古俊句”,你认为是哪一句?“俊”在哪里?

3.《八声甘州》中被苏东坡认为“不减唐人高处”的是哪几句?“高”在何处?

俊在哪里?高在何处?好在哪里?学生通过比较鉴别,基本上都能找到每一首词中最精彩的句子,并进行个性化的赏读。学生觉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景物的选取非常典型。教师就引导学生背诵写西湖荷花和灵隐寺桂子的诗句,告诉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据说灵隐寺附近的桂花是从天上月宫中的桂树上掉落下来的。学生觉得这两句用了数字,而且对仗,读起来很美。教师就补充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秋一夏,一时间一空间,一山上一湖里,一香味一艳色,一实一虚,非常典型、凝练生动地写出了杭州西湖之美,进而让学生仿用两句八字描写自己学校现在的景象,学生写成三秋桂子,十里樱花,老师提醒学生,学校不仅有樱花还有乐群湖。改写成一湖春水,两岸樱花。

“唐人高处”学生认为应该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几句,因为写得比较开阔。老师追问唐人高处指什么,学生说想到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想到盛唐边塞诗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老师补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告訴学生唐人高处用叶嘉莹教授的话来讲,就是描写阔大高远而又能有强烈感发的诗句。教师进而问“霜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秋风”“金风”“西风”呢?学生说霜使人想到秋天的霜露,有一种颜色感。霜字还有冷酷的意思。教师联系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指出“霜”又有锋利的意思,让同学们想一想,那寒冷的锋利的风吹到身上,何等凄冷!让学生想象词人形象。学生想象中,词人伫立楼上,双手撑着栏杆,寒风吹来,吹乱了他的头发,他放眼望去,关隘萧条河水冷落,一轮斜阳照在楼头,把天地映得灿烂。教师赞赏:走进诗词、融入自己,是最好的鉴赏方法。继续启发学生,这个46岁的游子,站立楼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红衰翠减,江水东流”,想到了故乡,佳人。教师总结:想到了回不去的故乡、忘不了的佳人、换不回的功名。(教师深情诵读)“不忍登高(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真的是不忍读这样的句子,一读就会潸然泪下。(哽咽)我是一个山西的游子,漂泊到了美丽的江南。这些羁旅诗词总会拨动游子脆弱的心弦。青春年少的你们还不能完全懂得这一份情感,有些诗句是要用一辈子来读的。师生共同总结柳永笔下秋景的特点及内涵。

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鉴赏力求深入真实具有个性特色。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要适时而巧妙,具有专业性。师生共同鉴赏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柳永的秋天,不仅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寒蝉凄切、骤雨初歇”,是“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笔下的秋景特点是阔大、衰飒、悲凉、高远。为什么作者喜欢秋天而且语多悲伤?除了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与自身坎坷不遇的经历大有关系。所以,“秋水”是秋士的悲哀。

接着让学生赏读柳永的“伊人”。教师设计补写题——根据三首诗的内容补写句子:柳永的“伊人”是执手相看的女子,是 (     ),是(      )。第一句是《雨霖铃》中的句子,学生仿照第一句的提示,很容易根据《八声甘州》内容写出第二句:是(妆楼颙望的佳人),但是学生在《望海潮》中找不到“伊人”,无法将“伊人”与“凤池”联系起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伊人一定是美人吗?还可以指什么?柳词中一再出现的京城意象说明什么?学生在引导下能够写出:是(异日归去的凤池)。然后将“执手相看”与“妆楼颙望”比较,让学生思考,这两句描写有何不同?学生明白一实一虚,一白描一细节。教师解释对写法的特点和妙处——不说我想你,而是想象你在想我。这样能够委婉曲折,情深意长。让学生通过两首词想象柳永笔下“伊人”的形象,感受伊人的深情。从“归去凤池夸”一句可以看出他对功名的羡慕与期许。然后回到柳永的态度:爱情不是他的全部,功名才是他的追求。总之,“伊人”是才子的眷恋。

“秋水伊人”串起了精彩句子的赏读品味,也串起了柳永的性格与情感。将“赏词”与“读人”结合了起来。

(三)探究格调,评判高下

比起那些慷慨深沉的爱国忧民诗词,一味抒写自己的相思离愁和功名爱情是否格调不高呢?学生谈看法。明确: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词本来就是歌舞酒宴间供歌女们吟唱的,所以内容以离愁别恨居多。如范仲淹、欧阳修、晏殊那些建功立业或者身居高位的作家,他们的词也多写相思离别。而柳永仅存的诗歌《煮海歌》中,对盐工的苦难给予深切同情。

柳词中多有高远之作。郑文焯评价柳词,“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大鹤山人词话》)。王国维评价《八声甘州》:“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柳永的爱情羁旅词的内容从“春女善怀”变为“秋士易感”,把相思离别从狭小的闺阁庭院移到了广阔的天地间,大大地拓展了词的境界。柳永以《望海潮》为代表的一类词,往往语言华美,意象丰赡,多用典故,体现了柳词雍容雅致的一面。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通俗不等于卑俗,不能认为写离愁别绪就格调不高。当然,《乐章集》的有些篇目的确过于露骨,要学会理性辨析区别对待。

(四)写诗评价,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提倡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又说“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教师应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

本節课目标是读其诗想见其人,继而写其人。我让学生展示了课前写作的“评柳永”的诗词,尽管学生还没有学过系统的格律知识,写的诗词大都比较幼稚肤浅,但也颇有韵味。

学生词示例:玉蝴蝶

瑟瑟半川争渡,弥空萧瑟,目断天荒。宋玉同悲,吹彻月魄微凉。暮山渺,蒹葭醉眼。彩袖染,残夜生香。话情长。曲王登访,红袖盈殇。

何方,逢波踏浪。几遭尘世,去路茫茫。散尽钗环,惹他天笑远潇湘。未及老,但循质性,解钓舟,江海徜徉。任疏狂。盛名俊赏,亦可流芳。

教师词示例:少年游

柳郎彩笔绘清秋,缱绻恁多愁。风紧蝉乱,红销翠减,烟雨独登楼。

平生心事谁曾懂?艳曲误封侯。梦里伊人,望中京洛,蓬转几时休?

中学生尝试古典诗词创作,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学会个性化表达。同时,在读写过程中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反思

1.精心选择议题

议题是群词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群词阅读需要找到文本间的联系,找到将群词串连起来的议题:议题最终指向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议题是群词教学的灵魂,没有议题,就没有聚焦点,散落的珍珠无法穿成项链。

群词阅读建立在单篇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在课前必须经过充分的预习,对每一首词都比较熟悉,能准确朗读或背诵,能大致理解词意,对于作者生平经历也有基本了解。没有扎实的单篇阅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群词阅读。群词阅读不等于单篇教学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主讲一篇,最后附带另外几篇。群词教学的文本之间是并列关系,因而也是平等关系,不可厚此薄彼。

群词大于单篇之和。文本之间形成互文关系,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而不是彼此割裂互不关联。同一作者的一组诗词文本经过提炼整合,剔除琐碎的和重复性的知识,比如作者简介、宋词知识、字词翻译等等,淡化不重要的或者教学价值不大的内容,比如繁琐的考证、重复性的朗读、简单的问答等等,精简教学环节,围绕学科大概念淬取最有价值的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前置学习时间,让学生细致鉴赏深入思考,进行有价值的探究,形成具有整合性质的结论。群文教学容易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样态。

2.突出诗词特征

群词教学的本质还是诗词教学,不能弱化诗体特征,而把它上成小说散文课、历史政治课、音乐美术课。群词教学依然要以语言为抓手进行赏析品味,不能流于空泛,要在语言鉴赏中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但是与单篇教学比起来,词语的品味不能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诗词中最有名最典范最为人称道的名句进行赏析,这样能够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比如“不减唐人高处”“高”在哪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好在哪里?能否仿写句子?再比如“霜风”为什么用“霜”而不用“西、金、秋”等词语?引领学生在咀嚼揣摩词语的过程中体会诗词语言独特的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诗词教学应该力求专业化。所谓专业化是指内容上要包含一些专属于诗歌的东西,比如声韵格律、炼字缀句、典故意象、对仗技法、章法意脉、抒情言志等等。方法上要教一些有关诗词读写赏析的方法。资源上要提供专业的相关材料或工具书。在本节课中,铺叙、点染、白描、对仗、意象叠加、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就是柳词重要的技法。在赏析“秋景伊人”时,都有涉及和关注,这让鉴赏有了一定的专业性。

3.注重读写结合

群词教学要避免教学内容的虚化,有必要进行读写训练。

文本的丰富性为写作训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学生更容易学习借鉴,写出带有自己情思和个性的作品。本节课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写好的评价柳永其人其作的作品,是基于读写一体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任务群教学中的任务驱动,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规定。事实证明,学生的表现永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

写作可以多样化。可以模仿句子,比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可以学习铺叙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学写秋景,可以学习使用某个意象和典故,可以鉴赏柳词中的意象“烟”“柳”,可以评价其人其作,可以模仿填词。读写关系,写,才能促进更好地读,更深地读,更专业地读。才能提高语言感受力及审美鉴赏力,形成一种诗性表达,进而成就一种诗意人生。中学诗词多样化写作可以促进古典诗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即便如此,群词教学依然会有它难以解决的困惑:比如说“全”与“粹”的矛盾,“粗”与“细”的矛盾,“深”与“浅”的矛盾,等等。群词教学如果平均用力,会不会感觉把美的诗词切碎了,没有了整体的美感?然而如果局部鉴赏不能够透彻到位,不能够从容地引申和延展,会不会有一种赏玩不到十足的感觉?这些困惑招引着我们继续探索,寻找群词教学更为理想和成熟的课堂形态。

(该课例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

猜你喜欢
伊人柳永诗词
柳永·望海潮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伊人时尚
从“柳三变”到“柳永”
伊人时尚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诗词之页
论柳永词的“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