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展望

2023-05-29 03:07徐世康
公关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高专课程建设

徐世康

摘要:在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学习,不但有助于提升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而线上线下互动的授课方式以及灵活的评价体系,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过,在当前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设置中,也存在课程设置不足以及偏重功利性等问题,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而言,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文化自信

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我们更要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在立足现实与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发展面向世界和未来的社会主義文化,展现大国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发展。[1]就高职高专院校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实践党和国家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在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构成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我国近150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一批以“旅游”为特色的院校,又以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旅游职业院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以及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典型代表,而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均出现在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通常而言,相较于其余专业,旅游类专业是个充满活力的、比较外向型、综合素质要求高的专业,该专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法、懂人、懂趋势”“会做文案、能开发布会”等,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设置时所强调的史地文化素质、民俗文化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以及逻辑思辨素质等,正与这一需求相适应。

1.实现全面育人,培养复合型人才

“五星联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培养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旅游应用人才,其除了需要具备必需的专业素养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拥有社会可持续竞争力,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同类型的文化素质课程也都出现在了有关院校的培养方案之中,据《旅游类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统计可知,其中山东旅院设有14门文化素质课程,桂林旅院有9门,上海旅专18门,南京旅院33门以及浙江旅院40门,这些课程又可分为公民素养类,如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类,如旅游文案创作;人文素养类,如中国简史;艺术素养类,如中国陶瓷鉴赏;科学素养类,如人与信息、人与自然等,又以人文素养类与职业素养类最为常见,而其中的绝大部分课程,同样可归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之中。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职教成[2019]13号),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健全德技并修”,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显然,上述高校的文化素质类课程设置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意见,而不同类别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助力其成长为复合型人才而言,尤为关键,如有关中国艺术与审美类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气质与形象;而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类的课程,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等。

2.响应国家号召,蓄力职业化发展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职教成[2019]13号)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可知作为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其毕业之际,除了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外,尚需具备政治意识、社会意识、服务劳动意识、信息素养、团队意识、审美和人文素养等文化素质。而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开设,也同样服务于这一理念,如上海旅专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外,尚有美丽中国、中国美学、中国史纲要等相关课程,分别从中国地理环境、中国审美意识、中国历史文化等维度展开,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上海旅专还在每学期设立为期一月的“校服月”,并与校团委合作,积极开展汉服展示、诗词朗诵、经典阅读等活动。除了校内实践外,上海旅专还积极利用暑期时间,分批组织优秀的大学生前往各地调研名胜古迹等。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旅专还致力于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实践“大思政”的理念,并积极组织授课专、兼职教师参与到思政课程的讨论中,以提升其对于课程的把握,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课外调研活动中,也特别注重将红色文化作为重点,实现“三全育人”。

综上可知,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总体上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锤炼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为主要目标,力求通过学校教育的渗透,全面满足学生未来从作为普通社会公民到旅游职业者再到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文化素质需求,并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

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

据《旅游类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统计,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主要授课模式包括讲授/案例/讨论、专题讲座/讨论、讲授/实操、讲授/案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主要根据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来设计,其中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最为常见。具体而言,以上海旅专为例,在内容方面,授课教师以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作为教材,教师在线下课堂讲授上编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发展历程以及中编的古代教育、古代文学、古代艺术、古代史学以及古代哲学部分,而对于下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部分,则由同学通过超星学习系统线上学习,教师不定期检查。[3]此外,对于高年级同学而言,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时,除维持线上线下模式外,还适当增加了探究类、讨论类以及社会实例问题分析,并鼓励学生结合实习工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授课环节中,还采用了实际研讨等方式来开展课程。对于部分合适的课程,甚至采用了校企共建的模式,以便做到产教融合,而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积极肯定。

2.形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通常而言,传统的终结式、单一的考核方式,是高职高专院校考核模式的唯一形式,而在部分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评价活动中,则提出了创新型的课程评价体系,以适应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具体表现为:其一,注重小组汇报形式。即根据班级人数划分若干小组,以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哲学思想等为主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当堂汇报,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群体之间的团队合作。其二,免试模式的提出。鉴于传统文化及其拓展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并助力其未来的工作与就业,故而在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也创造性地提出了免试模式,对于个别积极參与课堂互动,并主动参与课程探索与研习活动的学生,给予其期末免于考核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三,注重与潜在职业相结合的模式,如部分高校的投资理财课程,采用了直接撰写理财计划书的考核方式;又如旅游文案创作课的结课方式,为当场创作命题旅游文案,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与潜在职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因其实用性强,近来在旅游财贸类专业中,越来越得到认可,并有推广至其余类型高职高专院校的趋势。其四,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为保证课堂效果,部分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除了由教务处组织巡查外,还采取了引入第三方督导的模式,定期进入课堂,随堂旁听授课教师的课程内容,并在每学期末,组织学生群体进行访谈,了解其人对于授课教师的评价,个别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还在每学年设立教学竞赛,并鼓励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教师积极参与,对于在教学比赛中获得名次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免除其部分的年度考核任务,使得教师群体得以更好地将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准备活动之中,保证授课效果。

此外,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还尝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细化考核指标,注重过程性考核,将文化习得、技能掌握、团队合作、身份自觉等方面综合纳入课程考核之中,以保证在对所有学生的考核过程中,实现公平公正。

1.相关拓展课程设置数量有限,系统性不足

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时,院校对于拓展课程的设置也没有确切的定义和范畴,缺乏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如上述院校中,浙江旅院共设有近40门课程,在各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中位居第一,但与优秀985高校复旦大学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复旦大学的同类通识课程体系已相当完善,包含有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核心课程七大模块体系共计180余门课程,可知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拓展课程设置还远没有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对财贸类专业学生来说,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中,文化素质类教育课程则更少,表明旅游类高职院校对此类专业学生只专注培养其业务能力,对他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则并不重视。

2.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功利性

旅游类高职院校强调以培养高技能的旅游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适应性为主要考量标准,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比较突出技能教育的发展,而忽视文化素质、人文情怀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旅游类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调研,在六大旅游院校开设的覆盖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中,基本都是以指导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社会类课程为主,而对于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学生的气质与形象在其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故艺术与审美课程也为各校重视,而其余一些课程的设置则意义不大,纯粹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选课人数并满足授课教师的基本工作量。在多数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对于不同岗位的教师每周的基本工作量有硬性规定,故个别课程的开设似乎也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基本工作量而并未考虑其实际意义,存在的价值不大。

最后,因为高职高专学生从入学就有着明显的就业指向性,同时,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入学后,即已将“就业”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因此对于与自身职业相关的课程积极性高,而对于有关综合素质培养的文化素质类课程明显缺乏兴趣,课程原本的“育人”功能并未很好地得以展现。

相较于数十年前,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早已大相径庭。其中,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因其特殊属性,更是设置了相对系统且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不过,总体来看,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依然相当有限,尚难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对于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而言,下一阶段在完善师资力量并调整课程培养方案以吸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其文化素质外,或许还可借助新媒体针对传统文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如设计问卷调查、清明节在线祭扫、中秋节在线送祝福等活动,[4]均是很有意义的创举。不过更为重要的还是改变师生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认知。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高等教育体制、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保障制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体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故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子而言,还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正确认知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从而在未来更好地走上职业岗位。同时,对于教师队伍而言,也应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规划中的不可或缺性,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本领,主动肩负起培养国家下一代职业人才的重任,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

本文系2021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敏俊.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J].今古文创,2021,(17):103-1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Z]. 2019-06-11.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晓娟.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咨询,2021,(19):136-138.

(作者单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1418)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高专课程建设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