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2023-05-30 13:09王超颖宁波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王超颖 宁波

【摘要】 自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就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进一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汲取养分,不断打造文化精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文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12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40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项目《金源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SJGSZD2021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文化自信之构建相生相伴,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后者又给予前者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进程中去汲取中华文化自信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文化自信之发展演进

鸦片战争后,民族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文化走向衰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开始传播。自此文化自信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密相关,中国人民最初对马克思主义只是进行了教条式的解读,此时的中国依旧弥漫着文化自卑的情绪;直至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以不断坚定。

(一)深重危机中陷入文化自卑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秦汉的大一统格局,再到唐宋的繁荣经济,元朝的广阔疆域,在这期间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华文化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曾一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发挥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一度处于高度的文化自信之中。然而,1840年的一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在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中,中国人渐渐丧失了文化自信。“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由‘我的所以必是真的’逐渐转为‘西方所以必是真的’”[1],文化自卑感油然而生。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踏上了救亡图存之路。张之洞、魏源等人率先提出了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试图在器物层面进行改革,然此变革以甲午战败告终。在分析此次变革失败的原因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优越性,于是发动了“戊戌维新”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试图在制度层面救国。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的内政外交依旧一团乱麻,一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例如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糟粕,制约着国人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就此展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一经喊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了一个被强烈批判的靶子,自此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严重危机,中华民族一度深陷文化自卑情绪,无法自拔。

(二)救亡图存中重塑文化自信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在文化自卑心理影响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条主义思想在党内极度盛行。事实证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未能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依旧陷在文化自卑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开始觉醒,出于救亡图存、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需要,多地先进知识分子组织发起“新启蒙运动”,提出要批判继承中国文化,“对于旧文化的各种传统,都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好的我们要继承下来,并给以发扬;不好的我们绝不顾惜”[2],纠正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简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片面性。同时在党内毛泽东同志用人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中国话语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3]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这之中得到了重塑。

(三)不断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不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文化就得不到长足发展,中华文化的自信力也得不到长久坚定。因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國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应对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文化展现出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生机活力,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撑。在国内,“国潮”成为青年人极为推崇的对象,“人民网研究院与百度联合发布的《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全面提升,‘国潮’热搜上涨超过5倍”[4]。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力量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正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得以坚定。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给予了文化自信以科学的方法,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给予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動力,让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力量之源

只有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会持续焕发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交融发展,形成了众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正是这些文化思想成果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一)中华五千年中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可见环境对种子的重要性,种子只有长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才能结出甘甜的果子。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文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同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得益于中华文化“礼失而求诸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灵魂”[5],红色革命文化是在革命年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革命年代独特的红色血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先进成果后,在当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指导中国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并将其付诸实践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此诞生,它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同时完全是中国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因此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我国专家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研究,二者相契合的部分被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因此能更好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其自身的转化和发展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个方面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中得以彰显。

(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红色革命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精神相结合所衍生的文化,是在革命时期所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主要成果体现。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是真正扎根于中国大地,融入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以“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核心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勇于牺牲为核心的长征精神、以执政为民为核心的延安精神等在内的红色革命文化,不仅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更沿袭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思想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纽带。

“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7]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敌强我弱、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一步步推向深入,形成了全新的文化形态——中国红色革命文化。革命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红色革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发生发展,同时又给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精神推动力量,深深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文化自信注入了红色基因,“革命文化的诞生和逐步发展不仅使中华民族找回了文化自信,而且使‘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8]。

(三)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催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当代形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资本主义糟粕涌入中国,中国文化生态乱象频出。文化软实力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党中央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自觉,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进而逐渐将文化建设不断推向高潮”[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不仅吸收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还将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纳入进来,交融互鉴,不断发展,“通古今”且“贯中西”,扩展了文化自信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为人民的文化,在此基础上,人民对这种文化会产生由内而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至今在对内凝聚力、对外感召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进一步坚定。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文化自信之启示

坚定文化自信,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首先,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华文化精品力作,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中涵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在一起,坚定人民立场、立足社会实际,不断创新;最后,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精品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精神文化需求却存在巨大缺口。中华文化在其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创新的途径。

1.打造“旅游+文化”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国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而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中国旅游业发展正逢其时。推动国内旅游业发展要深入研究本土旅游胜地,寻找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系统化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文化精神主体。还可根据从众心理,利用政府宣传,公众人物代言等手段扩大文化的影响力,让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可见、可感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由此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创新传播文化的多元载体

善于运用多元载体,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基础上,创新传播载体,可通过文化节日、饮食文化、学校课堂等打造多样化传播平台。聚焦各大电视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歌舞、小品、综艺节目,打造有质量、有内涵、有新意的节目,尽可能达到“看即熏陶,悦即收获”。比如河南卫视出品的《唐宫夜宴》,虎年春晚舞蹈《青绿腰》以新颖的文化创意,深厚的历史底蕴、先进的科学技术,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博单位还可利用网络直播的直观快速、交互性强等特点,进行展品网络直播,推广传统文化。

(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产物”[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坚定文化自信就需要将这三者融合起来。

1.涵养初心使命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大地上生长起来的,兼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民性,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坚守的人民本位思想,是批判继承了“民贵君轻”的传统文化思想,加以融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后的彻彻底底的民本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条红线。文化自信指的是人的自信,主体是人。文化艺术要创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的心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汇集广大人民群众智慧,推出更多人民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

2.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整体性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整体性,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和精神状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11]”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不仅厚植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情怀,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激励着中国梦的实现。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一分子,更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深刻理解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阐发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文化,从中发掘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借此发扬“四个伟大”精神,最终实现中国价值,壮大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三)促进文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内部交往是外部交往的一种表现,外部交往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内部交往,这个国家就强大到何种程度”[12]就文化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多大程度上提高国际话语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坚定到何种程度。为此,我们需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13]。当今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文化冲突日益凸显,为防止在文化冲突中失掉文化自信,更好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守住文化传播阵地,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本国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继续增强文化自信的力量,有力抵制某些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价值观认同和道德绑架。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西方话语仍在国际舞台中占据主导地位,为防止在文明冲突中重演失掉自己文化的悲剧,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深入人民群众,洞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提炼归纳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和风格,用人民熟悉的语言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构建人民话语。其次,中国文化要体现世界价值,还需构建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价值的国际话语体系, “给世界各国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中国”。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总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二者缺一不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与中国历史和现实实际相契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此中华文化熠熠生辉,中国人民的文化的自信力不断增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我们更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找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借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陈宇翔,张潇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推进文化自信[J].南京社会科学,2018,(01):138-143.

[2]陈伯达.思想无罪——我们要为“保卫中国最好的文化传统”和“争取现代文化的中国”而奋斗[J].读书,1937,(3).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马凌云.“国潮”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129-131.

[5]郭明姬,张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中心意蕴[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21-32.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丁燕.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06):52-61.

[9]何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自信[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04):5-9+83.

[10][11]张谨. “三种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审视[J].学术研究,2021,(11):1-6.

[12]沈湘平,ChiZhen.从重塑中华性的高度理解和推进新“相结合” [J].孔学堂,2021,8(04):15-18+121-127.

[13]金民卿.以文化自信塑民族之魂[J].人民论坛, 2019,(31):48-51.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21.

作者简介:

王超颖,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宁波,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