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刻着淮海战役胜利“密码”的小竹竿

2023-05-30 10:4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淮海战役前线民工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陈列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根长约1米的小竹竿。小竹竿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地名:莱东、临淄、徐州、宿县……若是在地图上将这些地名连接起来,不难发现,这条路线恰好与淮海战役的战线相吻合。

这根小竹竿的主人叫唐和恩,是淮海战役中一名支前民工。1948年9月,听到村里组织民工支援济南战役的消息,唐和恩放下手中农活,主动报名。临近中秋,他来不及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就跟随小车队出发了,被编入了当时的陶漳区运输队,并任副指导员、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第四小队队长。

济南战役胜利后,唐和恩没有回家,又随军赶赴千里之外的淮海战役前线。他带领小车队,从莱东县陶漳区西城阳村出发,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跋山涉水,随军转战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他随身带着一根竹竿,一路上,累了,就用它当拄棍;过河,便用它探路。每行进到一地,唐和恩便把地名刻在竹竿上。最终,他拄着这根小竹竿途经88个村镇,行程2500多公里,硬是将小推车从胶东半岛推到淮河之畔。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为保障前线将士吃饱、穿暖、打胜仗,数百万解放区人民上演了一场令世界震撼的奇观。他们推着独轮车,冒着枪林弹雨,把粮食、弹药不断地送上前线。唐和恩和他的小车队就是这浩浩荡荡支前大军中的一支,他曾向上级保证:“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运送什么。”

早在中央军委同意发起淮海战役的第三天,唐和恩的支前小分队就推着粮食出发了。到了莱芜县的颜庄附近,唐和恩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节粮。唐和恩指着车上的粮食对大家说:“这些粮食都是各解放区的父老乡亲们从嘴里一口口省出来的,咱们不仅一粒也不能动,还要把上级配给咱们民夫的也节约着吃,把省下来的粮食都一起送到前线上去。”他建议支前小队“要做多少吃多少,不能吃多少做多少了”,白天不行军时,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只喝稀饭。在节粮的同时,他想办法让队员们吃好,吃好了才有力气把粮食送上去,他把高粱米换成大豆、胡萝卜、红辣椒,调整着吃,又可口又省粮。

吃过晚饭,趁大家歇息的时候,唐和恩用小刻刀在竹棍上刻下了“颜庄节粮”四字。而后,唐和恩和同志们吃着“三红”——红高粱、红胡萝卜、红辣椒,把省下的小米、白面一次次送往前线。唐和恩小队总结出来的节粮办法还推行到了支前大运输隊中,直到支前运输工作结束,五个月的时间里,一共节约了将近570斤粮食,没有出现过一次浪费的情况,同志们的干劲也非常充足,运输途中,每人都能多推几十斤,总能超额完成任务。

1948年11月20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碾庄圩对黄百韬兵团展开最后的围歼。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进入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

与此同时,唐和恩的运粮的小车队正在急速行进,为一线的战士们送粮食。出发的时候,天上已经飘下了雪花,他们踏着泥泞的小路,一口气赶到了碾庄圩附近,却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如果绕路要多走20多里,而他们的任务是要在天黑前把军粮送到对岸的牌庄。望着眼前数十米宽的河水,有队员说:“还是走桥吧,这水深的地方好几尺呢,河宽也得40多步远。上面都结冰了,下去人也要冻个半死。”唐和恩看着停在河边的一车车粮食,急得两眼冒火,说:“前方急着要粮,咱们不能让解放军饿着肚子打仗吧?解放军枪子都不怕,咱们还怕这点水?”说着,他和队员们纷纷脱下棉袄,8个人抬着一辆车下了河,一趟趟地把车都抬到了对岸。运完粮食,唐和恩和队员们冻得直发抖,衣服还没穿上,远处就传来了飞机声。大家推起车子就跑,等跑出了半里路,听不到飞机声了,这才停下车来穿上衣服,一个个冻得浑身又青又紫。对于这次经历,唐和恩在自己的口述笔录中,这样说道:“停下来的时候,我才看见大家都冻得浑身青紫,可是没有一个人发怨言,反而情绪特别高涨,同志们都兴奋地说:‘敌人的飞机也挡不住我们运粮队!’”

唐和恩作为队长,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他在休息时间常常组织队员们学习讨论党的方针政策。一天上午学习时,唐和恩问大家:“咱们一路走下来,大家的劲头都很大,精神也很高,还没有一个开小差的,为啥嘞?”他紧接着说:“这次支前,上级都下了号召,村干部要带头支前,家里的农活村里有人帮着干,支前路上也设了民站,隔不远就有一个,解放军对咱们样样都照顾得很周到……”说着,唐和恩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本本,边翻边说:“这是咱们胶东支前政治部编的,名字是《担架运输队员时事政治读本》,里面讲的是为什么出夫,还有咱们为什么能一定胜利。我先给大家念一念,咱们再讨论讨论……”

1948年12月24日,唐和恩接到给前线送猪肉、香烟的任务。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次运送的物资成为瓦解敌人意志的有力武器。12月17日,华东局、中原局接到了周恩来为军委起草的电报,电文要求参战部队平均每人能分到5包香烟,猪肉半斤,凡不吸香烟者,须以其他等价的物品代替。华东支前委员会接到八天内购买三十万斤猪肉的命令后,马上通过电报、电话下达给了各专区,专区又传达给了县,各解放区养猪的家家户户都被动员起来了。一车车收拾好的肥猪很快被运到了徐州一带。徐州市民见了,说:“解放区可真富,还有这么大的猪。”

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前线分社记者沈定一在他的战地日记中这样写道:

12月18日:日夜都见川流不息的支前民工、民工队伍,赶着大车的粗壮汉子从渤海、冀鲁豫来,推着小车的、扛着担架的、挑着担子的大汉从鲁中南、胶东来,抬着绳床(作担架或者放置支前物资用)、赶着毛驴的从淮北来。粮食、猪肉、被服、弹药……前方所需要的一切都是他们送来的,伤员是他们一路护理一路抬走的,俘虏是他们随解放军押送的。成百万支前大军在保障着这场歼灭战的胜利……战役第一阶段后,后勤供应日益充足。现在更加充足,围困杜聿明集团的前线战士在战壕里经常吃到白面馒头、肉包子和大米饭,而且以此来招待对面跑来的国民党士兵……

时任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第18军军长杨伯涛被几个解放军战士押往指挥部的时候,对一路所见感慨万千。晚上,一个解放军战士给他端来了香喷喷的米饭,还有一碗红烧肉。杨伯涛不禁脱口道:“好久没嗅到荤味了。”那一夜,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最后披衣下床,借着桌子上的马灯,挥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经过几十里的行程,举目回望,不禁有江山依旧,面目全非,换了一个世界之感。但见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呈現出千千万万的人民支援解放军作战的场面。路上我们经过一些市集,我从前也打这些地方经过,茅屋土舍,依稀可辨,只是那时门户紧闭,死寂无人,而这时不仅家家有人,户户炊烟,而且铺面上有馒头、花生、烟酒,身上有钱的俘虏都争着买来吃,押送的解放军亦不禁阻。他们对馒头、花生是久别重逢的,过屠门而大嚼。还看见一辆辆车从面前经过,有的车上装载着宰好刮净的肥猪,想是犒劳解放军的,我以前带着部队经过这地方,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现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通过村庄看见解放军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像一家人那样亲切,有的在一堆聊天欢笑,有的围着一个锅台烧饭,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与军装制式不同外,简直分不出军与民的界限……

在支前民工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人民解放军一线阵地要弹有弹、要粮有粮,士气高昂。此时,淮海大地连降大雪,严寒和饥饿使近在咫尺的国民党军陷入混乱和绝望之中,一切可以吃的、烧的东西全部吃光了、烧光了,敌人内部经常会为抢夺一块大饼而发生火并,被冻死、饿死、打死的厄运时刻威胁着他们,可谓弹尽粮绝、山穷水尽、士气颓废。人民解放军频频向敌人阵地喊话:“国民党军兄弟们,过来吧!解放军宽待俘虏!大米饭、白馒头尽你们吃饱!”在凛冽彻骨的寒风中,我军的大米饭、白馒头成了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伴随着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深深渗透到敌人的内心。成批饥寒交迫的国民党兵纷纷弃暗投明,奔向我军阵地,在前后20天内,主动投诚者多达1.4万余人,足有两个师的兵力。

1949年1月6日,就是唐和恩在他的小竹棍上刻下“徐州”这天,华野连同冀鲁豫各部向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双方激战不到五昼夜,杜聿明部就被悉数消灭,连同其他兵力,共计17万余人被歼。在唐和恩刻下“薛城”二字的这天,在作战指挥室的华野参谋长陈士榘,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大声喊道:“乌拉,我们胜利了!乌拉,我们胜利了!”随后,大家都拥抱在了一起,有的笑着,有的喊着,还有的流泪了。

淮海战役胜利后,唐和恩被评为特等功臣,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称号。他带领的运输队也人人立功,被评为“华东支前模范队”,同时荣获“华东支前先锋”锦旗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唐和恩随身携带的那根小竹竿被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竹竿上每一个地名都讲述着支前民工的英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淮海战役的胜利“密码”。

88万余辆小推车奔腾在淮海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出动88万余辆大小车辆,向前线运送粮食两亿多公斤。

在前线需要粮量最大,也最急的时候。江苏宿迁县大兴区姊妹团团长朱永兰接到了送粮任务,得知她要上前线,父亲问她:“你一个女娃能行?”朱永兰坚定地说:“在家里我也推过车子,咋就不行?前线急需粮食,现在还分什么男女?”朱永兰这年才18岁。

送粮路上,担任分队队长的朱永兰带领同志们踏雪趟河,山路上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碎石,朱永兰赤着双脚,她只觉得脚步好像比之前轻快了,并不知道鞋子没了。有的人脚上的鞋子磨破了,走起路吧嗒吧嗒直响。朱永兰一边举着马灯,一边借着节拍喊着顺口溜:“同志们快点赶,不远就是收粮站,前方将士吃饱饭,才能齐心协力打老蒋!”

快到目的地时,大家的裤子被刮得破烂不堪,有的裤腿还短了一截。朱永兰也是一样,她要在树丛和冰河里指挥,还要来来回回探路,两只棉裤腿都被树枝和锋利的冰块剐没了,露着两条光溜溜的大腿,站在冰天雪地里格外显眼。到达目的地后,一个女护士看到朱永兰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又见她大腿内侧有血迹,就赶忙脱下大衣给她穿在身上。她悄声问:“妹妹,看你冻得,腿上还有血,是受伤了吧?”朱永兰摇摇头,脸腾地红了。护士明白了,她双眼含泪,一下子把朱永兰拥进了怀里,哽咽着说:“妹子,你真是受苦了!”

这天,恰好陈毅从这里经过,他下了车快步走来,老远就喊:“民工同志们,你们好哇,你们辛苦喽!”大家都纷纷围了上来,陈毅握着朱永兰的手道:“你一个女娃子,可真是不简单!要是到了队伍里,肯定也是个能冲锋陷阵的花木兰!”

淮海战场上,像唐和恩、朱永兰这样的民工数以万计,他们将物资从后方运到前线。当时,缺乏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运粮主要依靠肩挑、牲口驮和用小车推。

1948年10月31日,上级单位“出20辆车子支援淮海战役”的通知传来,山东省泗水县芦沟、土洞等14个偏僻山村的群众立即响应,纷纷报名要求参与支前行动。临行前,部队干部勉励大家:“同志们到前方去,家里的生产生活完全像对待军属一样,给大家照管好,假如在前方牺牲,家属按烈属优待。希望同志们安心支前,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光荣立功!”说罢,“支援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打到哪里,支援到哪里”等激昂口号响彻动员会现场。

不久,最终入选的86名支前群众推着小车、载着粮食,浩浩荡荡向前线进发。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不畏艰难,还经受着超乎想象的过度疲劳的考验。晚上休息时,由于宿营的村子太小,床位不够,绝大多数人只能露宿街头。冬夜,狂风大作、沙土飞扬,大家伙儿拼命挨挤在一起,仍然冷得无法入眠。

跨过三条冰河、翻过十数座大山、战胜一个又一个严寒之夜……一个月后,支前群众终于越过陇海铁路,到达前线。

然而,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解放军行军速度加快,补给线也不断延长。为了保证部队的粮食供给,这86名支前群众又在敌机的隆隆声中,冒着生命危险、忍着严寒饥饿,跟随大部队日夜行进。经历多次空袭后,他们还总结出一套丰富的防卫经验:行进时候拉长线,敌机来时撒大片,找个掩体就卧倒,机智沉着保安全。

1949年1月初,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根据战场保障需要,指挥部要求后方迅速筹集军粮运往前线,这支支前队伍再一次积极响应,并迅速行动起来,仅用3天时间就运粮11.2万斤。雪后的道路被太阳一晒、大车一轧,坑坑洼洼、泥泞难行,推车极其困难。车子不能推,大家便用手拉、用肩扛,他们说:“山高挡不住太阳,困难吓不倒好汉。我们能推就推,不能推就扛,困难再大,也要保证战士们吃上饭!”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泗水县86名支前群众满载荣誉凯旋,他们使用过的运粮独轮车则被命名为“功劳车”,后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收藏。

一天,陈毅从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小李庄出来,到附近的公路上,看到公路上的支前群众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时有拥堵的担架、大车、小车和不断摁着喇叭的卡车、吉普车,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后来广为流传的《记淮海前线见闻》: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除了运粮,群众们还担负起运送弹药的重任。山东俚岛的群众将从大连运来的弹药等军需物资卸下船,从大船搬运到小船,从小船卸到岸上,再由岸上陆路运输。从船上卸货时,他们“耳朵贴耳朵”地争相抢着搬运弹药。运送弹药时,遇到空袭,他们害怕得跳入水中,飞机离开后依然推着小车前进。弹药运输在干线上主要由部队后勤部门协调地方运输公司负责,但淮海大地铁路、公路网不如东北发达,且火车汽车不能开到前线,弹药运输从卸车到前线这一过程,大多由负责前线担架运输的民工带上去。

当年,围绕着淮海战场,数以万计的小推车日夜奔腾,运输线上,人如潮涌,川流不息,吱吱呀呀的小推车,一个追着一个向囤粮点、兵站和战场飞驰。整个淮海战役,动员了随军、二线转运常备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约为参战部队的9倍,出动了大小推车88.1万余辆,共向前线运送约9.6亿斤粮食、1460万斤弹药和大量其他军需物资,转运伤员11万人,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后勤保障任务。战役胜利后,人民筹集的军粮还剩余约5亿斤。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解放区的人民刚刚翻身解放,家里并无存粮。加之连年天灾、土地歉收,人民缺衣少食。他们却勒紧裤带,把一碗一瓢省下的粮食,毫无保留地送到前线。后方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不仅在物质上使前线部队得到充分的供给,而且在精神上也激发了广大指战员英勇杀敌的革命斗志。

担架队的“三件宝”:狗皮、蓑衣、葫芦瓢

作为淮海战役中重要的支前力量,担架队的民工们日夜在战壕中穿梭,冒着枪林弹雨运送伤员,把伤员当作亲人,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陈列着三件极为朴素的物品——狗皮、蓑衣、葫芦瓢,这三件物品被称为淮海战役担架队的“三件宝”,讲述淮海战役中担架队的感人故事。

狗皮,农家御寒保暖之用,天寒地冻的北方大平原,拥有它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淮海战役中,来自山东省费县梁邱马踢河子村担架团5营连指导员王奎行就有一块狗皮。但是再冷的天,他也没用过一次。每次遇到伤势严重的伤员,尽管自己衣着单薄、冻得直打颤,他都会先把狗皮铺在担架上,因为重伤员特别是流血过多的伤员最怕冷。王奎行带着8名同伴,多次冲上火线,奋不顾身营救伤员,即便是得知父亲病故,仍选择留在前线。他强忍着泪水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决心一定打垮敌人,打不垮敌人绝不回家。”王奎行后来被评为一等功臣。纪念馆里陈列的狗皮,正是这位一等功臣捐献的。

马中灿同是淮海战役中负责运送伤员的民工,1948年,58岁的他仅带了一件蓑衣就来到了淮海前线。当他看到伤病员们暴露在风雨中,就把蓑衣取下盖在他们身上。他说:“解放军是在为老百姓战斗,我要一心一意照顾好他们。”转运途中,马中灿总是想方设法减少伤病员痛苦,步子走慢一点稳一点,轻放轻起。

前线条件艰苦,不少担架员都将家中的葫芦瓢带到前线作为舀水吃饭的工具。照顾伤病员时,担架员发现不少伤情严重的战士难以起身大小便,看着他们痛苦的表情,一位叫刘同吉的民工拿出自己的葫芦瓢给一位战士接大小便:“别起了,用这个吧。”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民工都曾用葫芦瓢给伤员接过大小便。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还珍藏着支前特等功臣李兰贞的背心和布鞋。来自苏皖边区淮阴县张集乡的李兰贞,抗战时期就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参加敌后工作,解放战争打响后,由于丈夫患有心脏病,李兰贞便“代夫出征”,主动报名参加了担架队,奔赴前线抢运伤员。到淮海战役爆发前,李兰贞已经三次参加担架队,走过数百里路,抬过数不清的解放军伤员。淮海战役时,为保卫家乡,李兰贞再次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村里组織的担架队,出发时,她穿着的便是淮海战役纪念馆里的那双布鞋,这一次她行军200公里赶到了前线,连续服务了32天,辗转350公里长途行军,积极抢运伤员。当时,有四名壮汉与李兰贞同在一个担架组,两个男人抬着担架一头,李兰贞独自抬着一头,路上都不让别人为她换一下肩。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李兰贞一个晚上可以抬着伤员行军20公里,她抬的担架又快又稳,遇到敌人炮火,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扑到战士身上。每到中途休息时,她还会拿出自己的积蓄,买盐买菜买花生,为伤员加餐,补充营养。待伤员如亲人一般的李兰贞让战士们感动不已,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位嫂子太好了,就是妈妈也没有这样”。很多战士为了记住这位“妈妈”,都将李兰贞的名字写在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支前英雄王立法回忆在担架队的日子时说:“没有三天的饿肚子,不能当穷人,更不能当担架队员。”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向鲁南解放区进攻。“国民党军队打过来,那些外逃的地主们就会跑回来,抢我们刚刚到手的土地啊。”时年20岁的王立法,立即报名参加了担架队。“当时村长不想让我去,因为我是村里的民兵队长,很多事还需要我,再就是家里老人也没人照顾……可我没什么可想的,抬起担架就上前线啊。”他先后参加过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

“共产党对老百姓很照顾,一般不让担架队到一线抬伤员,大部分都在二线等着。”王立法回忆,最累时担架队连续两天转运伤员4次,累计行程500余里。

“路长无轻担,何况是抬着伤员啊。”在转运伤员的过程中,担架队员有一次一天半没顾上吃一口饭,“一队人,就喝了9锅白开水”。虽然顾不得吃饭,但队员们个个情绪高昂。路上队员们相互鼓励:“上前线就不能怕饿肚子。”

担架、担架车、担架篷被称为支前担架队的“三大发明”——根据战场实际,担架有抬着走的、拉着行的,更有可防风挡雨的。战场上,担架队完成了11万伤员的转运任务。为了保护好这近11万个生命,他们在自己受伤后,依然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完成转运任务……

在商水县胡吉镇东胡行政村的一片田野里,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像,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一个普通农民,他的双手下垂,手中紧紧握着担架的前端。他就是支前英雄徐乃祯。1948年12月5日,他志愿参加了第一批担架队。但是那一年,他已经56岁了,乡亲们一再劝他回家生产,但他总是坚定地回答说:“打敌人,我也有一份,我还能为革命做点事,为啥不能去,我坚决得去。”随后,徐乃祯和同乡一起奔赴淮海战役前线,他被分配到了商水县担架队固墙中队胡吉二班担任担架队队员。冬天,寒风刺骨,徐乃祯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转运伤员,没有因为劳累而放弃,也没有因为敌机轰炸而退缩。

战斗激烈,转运伤员任务极其繁重,徐乃祯每夜转运伤员往返120余里,加之气候严寒,鞋袜穿破,致使双脚冻伤,但他忍着疼痛坚持转运伤员。在一次转运完伤员回到民工营地后,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急救所所长给他量了体温,发现他已经发烧至39.5度。据徐乃祯的队友回忆:徐乃祯的高烧,是因为当时没有及时对脚部磨破的伤口进行清理和治疗,从而感染发炎所致。当医生脱下他用布条缠着的鞋子,才发现他的双脚已经红肿,脚趾已经溃烂,渗着脓水。可他依旧没有休息,第二天又奔走在运送伤员的路上。

完成转运任务回家后,徐乃祯病情逐渐恶化,久治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7岁。当时,村里人只知道他是一名普通支前民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个同村人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看到了他的事迹介绍并告诉了村民们,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位支前英雄。

淮海战役中的民兵担架队,被称为“不穿军装的战士”。淮海战场人民解放军共伤亡约13万人,几乎所有伤病员及阵亡战士的遗体,都是由担架和小车完成的送回后方。战后的总结显示,一线的担架数量比小推车多出一倍。很多民工冒着敌人炮火,在不能抬也不能背的情况下,就趴在地上,再把伤员背到自己身上,驮着向前爬行,他们从参加担架队的那一刻起,就作好了用生命救助战士们的准备。

参与支前的人民群众远不止543万

据统计,淮海战争的第三阶段,支前民工数量与战士数量比例达到了9:1,即每名解放军背后,就有9名民工提供后勤支援。其实,实际参与支前的群众远不止于此,因为543万民工中并不包括在后方积极筹粮、照顾伤员、做军鞋、站岗放哨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以及军工厂、军服厂、面粉厂中积极生产物资的工人们。

粟裕曾经说过:“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淮海战役的炮弹主要产自大连建新公司,这家公司是我党在1947年至1950年,为争取和加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苏军军事管制的旅顺、大连地区,以民办公司的名义组建的一个大型军工企业。作为当时人民解放军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军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弹药,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各个战场。

淮海战役前夕,建新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在“一切为了前线”号召的鼓舞下,与各解放区干部群众一起投入到生产支前运动中。兵工厂干部职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绝对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紧炮弹的生产和改进研发。生产的每一颗炮弹,都要经过技术人员的层层检验、实弹发射、打靶合格后才能出厂送往淮海前线。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每一批炮弹的质量检验,都是在极其危险的条件下进行。没有精准的测试仪器,工人们只能凭借望远镜、测量经纬仪等简单的工具计算炮弹的初速值和最大射程,再加上没有正规靶场,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

著名劳动英雄、被称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写的《把一切献给党》一书中,描述了当时的壮烈场面——时任大连建新公司炮弹引信厂厂长的吴运铎和炮弹厂厂长的吴屏周,在一次炮弹试爆过程中,因为没有大炮进行试射,只能采用绳子拉火引爆,致使吴屏周当场牺牲,吴运铎也被炸得全身血肉模糊,左胳膊被炸断,右腿下部被弹片削去了一截。为了解放战争的需要和军工事业的发展,吴运铎多次身负重伤,眼睛也被炸瞎,但他坦然地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不幸,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成为兵工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准备随时为事业而牺牲。

为把粮草、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运到前方,必须保证交通畅通。为此,山东和苏北各地都组织了广大民工抢修铁路、公路和橋梁。

在修复济南到兖州的铁路时,沿途动员了18万民工和3.5万名技工,突击了52天,修好铁路128公里、铁路桥梁31座,保证按时通车。

在修复兖州到临城的铁路时,缺乏枕木,群众就把准备盖房用的木料献出来,砍伐自家的树木,一共献出枕木17万根。沿途支起几百个铁匠炉,敲打出752万个道钉、5万个螺丝,满足了修铁路的需要。铁路员工还争分夺秒检修机车和通信设备,使津浦、陇海、平汉、胶济铁路逐段通车。

在陇海路以北,临近战区的鲁中南地区广大群众,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在铁路以北广大新解放区修通了临沂到滋阳、台儿庄、潍县等地共31条、总长达1300公里的公路,修建桥梁380座,保证了主要交通干线畅通无阻。随着战役的发展,江淮、豫皖苏、豫西、冀鲁豫地区从后方到前线的道路、桥梁也迅速修通。

“针儿短、线儿长、家家户户做鞋忙,点灯做到大天亮,部队等着要过江;青年参军为杀敌,做鞋是为打老蒋。”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的妇女们常常接到“紧急任务”——为前线解放军做军鞋,为了赶制军鞋,她们通宵达旦,深夜里,小小的煤油灯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村庄。

在山东费县的沾化村,妇女会长李自兰兼任村长,男人们去支前,她就带领村里的97名妇女和老弱病残,在后方生产物资。区里号召做军鞋支援淮海战役,李自兰在区大会上主动报了该村妇女每人做4双鞋的任务。她说:“为支援淮海战役,别说上级还给咱报酬,就算一点不给,也应当保证按时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做的鞋子还要结实,保证验收得第一、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开封市的任庆凡为支援前线,夜以继日地密密地纳、细细地缝军鞋,她做的鞋针脚细密、鞋底厚实,重量达到1斤。她曾一昼夜就做出军鞋l双,纳鞋底3双。解放战争中,她共做了300多双军鞋,纳了几千双军鞋底。长期做鞋,使她右手拇指第二道关节粗大,伸屈不灵,留下终身残疾。济宁市50多岁的军鞋组组长杜光美大娘一连几天几夜不休息,眼睛熬红了,仍坚持工作。同志们都劝她休息,她却说:“别说熬红了,就是熬瞎了也不算什么。只要前方同志们能穿上鞋打胜仗就行。”

赵燕华为做鞋停下了卖豆汁的小买卖,说:“前方拼命流血为了过幸福生活,熬点夜,不做买卖又算啥。”沂北诸葛区新庄的烈属卢振英大娘没有接到做军鞋的任务,但她仍要求组长派给她两双,“做两双鞋叫前方战士穿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给我儿报仇!”

当时,不少妇女还在鞋上绣上“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人民杀敌立功”等革命口号。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中鲁中南区的妇女做军鞋100万双,渤海区妇女为部队缝制了棉被20万床、军袜60万双,胶东掖县妇女在半个月内就赶做了军袜22万双。

1948年11月12日,围歼黄百韬兵团激战之中,我军某部战地医院由前方转移到了单县终兴庄杨菜园等7个村庄。没有地方住宿,缺乏生活用具。工作组党支部研究决定,发动群众解决医院困难。

霍英是村里的妇女会会长。在医院驻进本村后,她昼夜不息,奔忙不停,带领大家积极为医院服务。为了伤员早日恢复健康,霍英还在群众中掀起“捐献一把粮运动”,挨门挨户深入各家做动员。一个下午时间,就收到群众捐出的豆子100余斤、鸡蛋60个,给伤员补充营养。

她还带领30名妇女拿着鸡蛋、红糖、江米、面条、麻花等礼物到医院去慰问,对伤员说:“孩子们多吃点东西,安心休养,伤很快就会好的,你们需要什么,只要说出来,一定给你们办到。”伤员感动得叫她妈妈,“我们永远忘不了妈妈,一定听您老人家的话,早日恢复上前线打反动派”。三九天她带领全村妇女围在井台或冰洞旁给伤员洗血衣。大雪纷飞,河水结冰,她不顾天冷带头砸开冰,第一个把手伸入冷水中。有一次正在洗血衣,一位首长走来,看见霍英的手冻得发紫,便劝她回去暖和一下,她对首长说:“战士们为我们受了伤,我们受点冻不算什么。”

小姑娘们也主动照顾伤员。村里有个20岁的姑娘朱启兰,一个11岁的小姑娘闫素真,医院驻到村后,她俩就主动要求护理伤员。朱启兰一天到晚守护照顾伤员。有一位伤员伤势很重,不能坐起米吃饭,她就给伤员喂饭,伤员一次吃不多,就改为一天喂4次饭,3个月来天天如此。有的伤员由于伤口疼痛,经常蹬被子。她就不厌其烦地给伤员盖上。在朱启兰、闫素真她俩精心护理下,先后有5名伤员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淮海战役支前的大军中还活跃着一群可爱可敬的孩子。他们是山东省鄄城县苏集村儿童团的团员们,虽然平均年龄只有10岁,却以惊人的毅力,11天碾米9500斤,用稚嫩的臂膀支援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淮海战役纪念馆珍藏了一只他们加工粮食使用过的簸箕,它向我们默默诉说着孩子们艰苦支前的故事。

1948年的冬天,为支援前线,苏集村也接下了一个月内碾米3万斤的光荣任务。一个月碾米3万斤,这对缺少劳力和工具的苏集村可不是一件小事。动员大会上,看到任务这么紧急,儿童团团长苏华敬站出来朗声说道:“给俺们儿童团分配5000斤吧,俺们保证完成任务!”

5000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村长看着瘦小的苏华敬犹豫了,既心疼孩子們稚嫩的肩膀,又担心他们能否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看到村长欲言又止,苏华敬涨红了小脸,急切而认真地说:“村长,那前线的解放军叔叔为俺们拼命,俺们得让他们吃得饱饱的,不能饿肚子啊,您就放心吧,俺们保证完成任务!”

会后,苏华敬带领着团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正值寒冬腊月,黄淮平原滴水成冰,碾场是露天的,如果下了雪,更是一脚雪一脚泥,寸步难行。可孩子们没一个人叫苦叫累,你推我碾,昼夜不息。风雪之中,孩子们的小脸小手冻得又红又肿,有的还裂开了口子,棉衣上撕下块布条,包一包,接着推!肚子饿得咕咕响,孩子们看着碾好的米咽咽口水,紧了紧裤腰,互相鼓劲:“咱们起早贪黑一刻不停地碾米为了啥,就是要让解放军叔叔们吃饱了好打胜仗,咱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嘛,咱们咬咬牙,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到底!”“对,俺不饿,这粮俺们不能吃!”

苏华敬那年才15岁,已经是团里年龄最大的了。他总是带头去干最辛苦的工作。100多斤的谷子,小团员们都是两人抬,苏华敬为了赶速度,一个人咬牙扛起了比自己还重的袋子。雪天路滑,一个不小心,苏华敬摔倒了,下巴撞在结了冰的地面上,磕掉了两颗门牙,满身满脸都是血。可他双手仍紧紧攥着袋子,生怕浪费一粒谷子。团员们看着他,既敬佩又心疼,红着眼眶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反倒是苏华敬先开了口:“俺没事,不就是两颗牙嘛,这些粮食可是战士们的命啊!”就这样,儿童团的孩子们喊着“宁愿手冻烂,也要把米碾”的口号,唱着“儿童团不怕寒,碾好米来送前线,同志们吃了有力量,消灭敌人不费难!”的歌谣,在11天时间里,一共碾米9500斤,几乎翻倍地完成了这项任务!70多年过去了,如今,儿童团碾米时使用过的簸箕已成为纪念馆里的珍贵文物,儿童团的15名“红孩子”多数已经永远离开了,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淮海战役的支前堪称传奇,如此庞大的支前队伍是如何发动的?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其中土地改革是“最大动力”。

《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后,我们党在解放区开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从豫皖苏区的淮河两岸,到胶东半岛的黄河之滨;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到沃野千里的冀中平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以山东解放区为例,至1948年淮海战役前,已经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鲁中南区有200多万亩土地分给了贫苦农民;胶东区有100万农民分得了180多万亩土地;渤海区有200多万农民分得土地200余万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政治上翻了身。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他们把支前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有了群众的支持,怎么组织、怎么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力量,同样是件难题。

毛泽东对此极其重视,早在1948年9月28日的电报中就指出:“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须准备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粮秣用品。”为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央军委派时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协助华野和中野相关部门开展后勤支前工作,不仅各中央局成立了总的支前领导机构,而且各级都成立了相应的支前组织:专区成立了支前支队,县成立了支前大队,区成立了支前中队,乡成立了支前分队,村成立了支前小队,这为后勤支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为支前做好后勤保障准备工作,各支前组织鲜明提出了“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相关部门迅速布置了以战场为中心的运输供应网,设立了许多粮站、兵站、民工站,大力抢修公路、桥梁、电话线路等基础设施,对筹集军粮、储备弹药、民力调集、物资运输、战场救护和伤员后送等后勤工作作了详细周密的部署,形成了一整套战勤组织管理方法。每次大的战役发起前,战勤部门都会根据战役规模、参战部队数量,大致估算出需要多少民工参加支前。支前名额分配到各村后,由群众根据各家实际情况进行评定。谁家出工、哪家免工、谁家能担负随军支援任务、哪家可以担任后方转运任务,一切由群众评议。

这样组建起来的支前队伍,由村干部负责带队。留在家里坚持生产的群众,都组成了互助组,帮助支前民工的家庭或军属、烈属家搞生产。后勤部门对民工自备的大小车辆和各种力畜,都折工计算。遇到运输工具损坏,都给予免费维修。力畜生病或出现损伤,都由后勤部门折价赔偿。

为调动民工的支前积极性,淮海战役支前委规定严禁无偿使用民力,各地制定了相应的报酬,努力解决群众生活之忧。豫西地区对支前民工,最初实行“供给制”,只发伙食,不发运费,不论路途远近、东西轻重,每个民工每天给3斤粮食。后按照中原局指示,改为“包运制”,除了伙食费,还要给民工发工资或运费,减轻了群众负担,增加了民工收入,也进一步提高了民工支前积极性。有一次装粮时,码头工人一不小心将一袋米掉入河中,船夫胡怀玉见状,立刻脱了衣服,跳进冰冷的河中,将其打捞上岸。胡怀玉向别人说:“这是给军队吃了打仗的军粮,哪能随便丢掉!”

民工前运物资、后送伤员的路线上,支前委每隔30里设1个茶水饮食站,架起十余口大锅为民工们准备吃食。每隔60里左右设1个宿营站,不仅供民工宿营,而且还常备有修理匠,随时帮民工维修损坏车辆。不管是茶水饮食站还是宿营站,都安排有1至2名医生为往来民工们看病。民站是后方运输线上的民工后勤保障机构,被称为“后方的后方,支前的支前组织”,是中共革命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淮海战役期间,密如织网、几乎覆盖全境的民站网,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动态历史景观。

除了在生活上免除民工们的后顾之忧,支前委员会还将民工们按地域编组成分队、中队、大队和支队。挑选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干部担任分队长、中队长。由区领导担任大队长。由各县主要领导或专署、行署的科长担任支队长。并在各级民工组织建立事先请示、事后报告、请假、早操、晚点名等一系列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上下级民工组织间定期开会交流,以便下级有问题及时向上反映,上级能及时掌握情况。

各地坚持“把支前民工队当成学校办”的方针,采取了积极措施,有的担架队还在前线办了民工文化学校,利用休息时间教民工识字,有的一个月能识150个字,民工高兴地说:“咱不光支了前,还提高了文化,三四十岁了,又上了民工大学。”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广大群众对“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有了较深刻理解,阶级觉悟有了较大提高,情绪高涨,支前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淮海战役拉开序幕后,中央把富有后勤经验,当时在在豫皖苏中央分局担任财经办事处主任的刘瑞龙,调到华野担任后勤部的部长。刘瑞龙既是淮海战役的亲历者,也是人民群众支前的见证者。在前往华野报到的路上,他这样描述道:

10月,我奉命调回华东野战军工作。因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被国民党军队控制,只好经豫西、晋东南、冀南、冀鲁豫解放区回山东。近半个月的行程,沿途见解放区一派积极生产支援前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土地改革以后,翻身农民开展劳动互助,突擊秋收秋种,踊跃缴纳公粮,浩浩荡荡的民工赶运军需物资上前线……

望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支前队伍,刘瑞龙感叹道:“人民战争,人民支援,人民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他晚年总是难忘淮海战役的支前盛况,扳着指头对女儿刘延东说:“这些(淮海战役中筹集的)粮食要是全部装上小车的话,以每车200斤算,车子从南京到北京能排成八行呢!”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敌我参战兵力之多,战局发展变化之快,人民支前之踊跃,战果之辉煌,均前所未有。当胜利的喜讯传到西柏坡,毛泽东高兴地说:“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斯大林获知消息后,也情不自禁地说:“60万胜80万,这不仅是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这句话最深刻的注脚。

数以千万的支前民工和解放区人民群众,坚定地站在60万人民解放军的身后。他们用血肉之躯开辟了第二战场、另一个前线,成为这场战役制胜的重要原因。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深有感触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献。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责编/张超 责校/李希萌、陈小婷 来源/《靠山》,铁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推出胜利”的小推车》,李晓莉/文,《党建》2021年第11期;《一件破损棉袍背后的温情故事》,郑玉倩/文,《徐州日报》2021年6月19日;《淮海战役支前往事》,张昆明/文,《党史文苑》2021年第3期;《建新公司: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姚冰阳/文,《人民政协报》2019年5月9日;《寻访淮海战役解放军的神秘军火补给线》,佚名/文,《世纪桥·纪实版》2009年第5期;《小舢板托举起淮海战役隐秘的“支前航线”》,航行志/文,《嘉兴日报》2021年4月8日等)

猜你喜欢
淮海战役前线民工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图形前线
跟踪导练(四)4
谁更老实?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
淮海战役中的攻心战
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