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跟上“新要求”

2023-05-30 10:48谢嗣极
关键词:新要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谢嗣极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训练要戒跟风、善应变,要少而精、固根本。为了用好新教材、落实新课标,要正确理解教学评价的功能,让课堂教学慢下来;创设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构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之本,应试为末。教学要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只有抓住根本,教师和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规律;核心素养;应试训练

语文新高考卷有哪些变化?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命题原则”和“教学建议”,语文新高考卷今后的命题趋向如何?高中语文教学怎样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本文以语文新高考Ⅰ卷为观察点,谈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一、 语文新高考卷的变化及其预示的命题趋向

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学科便多了两套“新高考卷”。从时间上看,这两套试卷应是契合新课标理念的。这既有探索的意图,又有对高中语文教学施加影响的作用。2020年新高考Ⅰ卷与同年的全国Ⅰ卷比较,主要不同有二。(1) 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同。新高考Ⅰ卷选信息类和文学类两种文本,全国Ⅰ卷选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种文本。(2) 主观题占分比例不同。除作文外的90分里,新高考Ⅰ卷主观题60分,占667%;全国Ⅰ卷主观题51分,占56.7%。如果只看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题的话,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主观题分值为20分,占57.1%;全国Ⅰ卷共36分,主观题分值为18分,占50.0%。语言运用题,两卷均为20分,新高考Ⅰ卷的主观题17分,占85.0%;全国Ⅰ卷的主观题11分,占55.0%。在以上两类试题中,新高考Ⅰ卷主观题的分值占比均比全国Ⅰ卷高。

2022年的新高考Ⅰ卷与2021年的同类卷比,稳中有微变。稳体现在:(1) 试卷结构没变,全卷仍由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个板块构成;(2) 各板块的分值没变,分别是35、35、20、60;(3) 各板块材料组合没变,如现代文阅读板块依然是“信息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组合;(4) 总题量没变,仍为23题。微变体现在:(1) 分值分布,现代文阅读Ⅰ的分值由19分降到了17分,相应地,现代文阅读Ⅱ的分值由16分增加到了18分;(2) 主观题分值,主观题由54分增加到60分,增加的6分全为语言运用题;(3) 答案,成语考查题由唯一的答案变为开放的答案,相应地,题型由选择变为填空。

经上述横向和纵向比较,并对照新课标的命题原则,首先可看到命题专家为落实新课标所做的努力:

其一,“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1]。新高考Ⅰ卷的信息类文本是对全国卷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整合,正确解题,需要做信息筛选、整合加工、辨析推断,这对学生综合性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求较高。

其二,“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2]。新高考Ⅰ卷主观题明显比全国Ⅰ卷占比高,2022年的试卷比上一年的同类卷也多6分,且出现了开放性的试题。

其三,避免“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固化而“形成新的应试模式”。现代文阅读Ⅰ和现代文阅读Ⅱ之间的分值虽然只有2分的变化,但这可看作突破试卷结构的一种尝试。

还应看到的是,这些努力距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命题原则还有较大的距离:

其一,测试形式没有创新。

其二,没有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当然也就无从体现学生的个性;主观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还不够“多”。

其三,试卷整体结构没有变化,“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3]的良好愿景并未完全实现,反而可能形成新的应试模式。

更要看到的是,“微变”预示着变化是必然的,意味着还有巨大变化和改进的空间:

其一,语言材料的选择将更突出“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并向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向努力。比较2022年和2021年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和语言运用题所选材料,可看清这一趋向。

其二,主观性、开放性试题将逐年增多。2022年的新高考Ⅰ卷已经向这个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其三,“死记硬背”类题型将会很快从试卷中消失。2022年的新高考Ⅰ卷中,仅名句默写是考记忆性的,涉及文化常识的考题也无须死记硬背。

其四,试题的综合性将会更强,目前试卷各板块虽然有综合性试题,但还不够。2020、2021两年,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均选非连续的信息类文本,两则文本组合,兼有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的特点,而新高考Ⅱ卷均选一则信息类文本。我以为,这是新高考卷所做的不同探索。相对而言,一则材料比两则材料综合性更强,这可能是今后新高考卷的命题方向。

其五,固化的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将会有所突破。2022年的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和现代文阅读Ⅱ之间虽只有2分的变化,但这突破了现代文阅读板块的内部结构。别小看这2分的变化,这个变化大大解放了命题者的手脚。每个板块固定的题量和每小题固定的分值,是对命题者的双重束缚。在这双重束缚下,命题者大多有过这样的遗憾:有时一个好的命题点,因为分值不合适而不得不放弃;有时难免为分设题,为赋分凑答案要点,导致答案不够科学,赋分不够合理。如果题量和各小题分值不固定,就能做到随文命题,上述弊端便可避免。既然板块内的结构已被突破,那么,突破全卷板块结构将是必然,且合乎新课标“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4]的命題原则。

二、 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用好新教材,落实新课标

基于新高考卷已经发生的变化、还存在着的改进空间,高中语文教学如何积极适应“三新”背景?

首先要从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干扰最大的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

其一,训练要戒跟风,善应变。

既然变化是必然的,训练就要力戒跟风,努力使学生通过训练,提高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的能力。所谓“跟风”,就是训练紧追近年尤其是上一年试卷的考点和题型,试图收到“靶向治疗”的效果。

2021年,江苏改考全国卷,为适应考试模式的变化,在“八省联考卷”面世之前,江苏各地的模拟卷紧追2020年的全国新高考Ⅰ卷。尤其是语用题,因题型和考点与江苏卷差异较大,于是便模仿这份试卷所考知识点和题型。“八省联考卷”面世后,又追“八省联考卷”,同时兼追全国卷。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有一题涉及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于是“视角”“叙事人称”“叙事腔调”“叙事速度”“圆形人物”“扁平人物”等一连串的概念术语纷纷出现在2021、2022年的模拟试卷中。教师结合试卷,花许多时间,讲了一串此类概念。其实,2020年试题的题干对“冰山”理論做了解释,学生只要具备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完全能根据题干的解释答题,可见命题者并没有考相关概念术语的意图。写作训练也是如此。2021年八省联考卷的作文题,有专家将其归为“宏大主题的情境任务驱动型”,接下来的模拟卷就沿着宏大主题和情境任务的方向命题。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虽然不属于“情境任务驱动型”,但材料与“宏大”沾边。于是,2022年许多模拟卷的作文题继续追“宏大主题的情境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追考点,还追题型,机械模仿上一年所考知识点的题型,希望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答题套路。但长期模式化训练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一旦所考题型稍有变化,学生平时训练的那些套路便派不上用场,已经习惯的那一“套”,完全不适合新考卷的“路”。如成语考查,多年来都是选择题,学生运用排除法,选对的概率很高,结果平时不注意成语积累,只重视解题技巧。而2022年变成了开放性的填空题,学生考后反馈,做得很不理想。可以想见,假如某年语用题有要求修改所给语段中错别字的题,定会让学生措手不及。

跟风是教师心中目标不明的表现,一味跟着过去的题型和考点转,最后必然迷失方向。事实一再证明,试卷是变化的,跟风就会“掉队”。故训练应该着眼根本,要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不受既往的考点和题型所限。比如语用题,可以给出标点、用词、语句有问题的语段让学生修改。这样的语段,可以直接从媒体上选,也可以从学生自己的习作中选,还可以比较鉴赏著名作家的原稿和修改稿。理解性的名句默写也可以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训练,如果所选用于考查现代文阅读理解的文本恰好引用了新课标推荐学生背诵篇目的名句,可把文中所引名句删除,请学生根据文意填写,不必拘泥于现代文阅读的既定题型和题量。这样训练,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而言,效果是一样的,且更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在“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尝试阅读未加标点的文言文”。据此,文言文阅读训练,可以直接给学生没有标点的短小语段,让学生断句,根据语境推测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全文翻译。只要广大教师开动脑筋,不囿于固有题型,经过这样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后,考前再用较短的时间,练练各类题型,相信无论什么内容,何种题型,学生都能应对。

其二,训练要少而精,固根本。

与跟风训练相对的另一种倾向是“霰弹训练”,“贪多务得”,希望总有一颗子弹能命中目标。

比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了文化常识,江苏卷在2017年后便没考过文化常识题,这对江苏考生来说算是新的知识点,于是江苏各地每次模拟考试必有文化常识题。已有复习资料把所谓的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归纳得至纤至悉,试图穷尽文化常识的所有“点”,且出现在不少学校学生的课桌上。其实,就算教师为学生从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条目,学生也未必记得住。就近利说,为了3分,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完全没有必要;就远功说,这些所谓的常识,多数“非常”且“已死”,就是在今后的阅读中碰到,查查工具书也就解决了。这样复习,完全背离了新课标“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的“命题原则”。只要研究一下近几年的试卷,就会发现涉及文化常识的试题,答案都能从具体语境中推出,2022年的题目也是这样。

训练题要力求“少而精”。所谓“精”,就是题目要科学,答案要合理。命语文题难,命出一道科学的语文题更难,特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诗歌鉴赏题,有命题经历的人都知道,每命一题,都要反复推敲题干,力求表达严谨、指向明确,努力将考生的思路引向命题者预设的方向,让学生能作出相对科学的、合乎命题者期望的、要点又比较集中的答案。因为题难命,故各类复习资料中,严谨科学的题难得,有瑕疵的题常见,因此,教师首先要精选题目。凡给学生做的题,教师要先做,对有瑕疵的题,教师可以修改完善,否则,学生做了只会适得其反。训练的目的是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能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能举一反三,故训练不必多,但要精,要从固本上下功夫。我认为历年的高考题,虽不能说毫无瑕疵,但相对各种复习资料而言,是最科学的。过去的题目,题型可能不新,但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是一样的,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效果也是一样的。题目虽旧,同样可以用作考前训练。其实只要翻翻十年来甚至二十年来的高考试卷,便会发现考点与题型常常循环往复。比如新高考卷的衔接连贯、句式变化题,以往的全国卷早就考过,题型也超不出主观和客观两类。

做到以上两点,针对高考的应试训练有一学期足矣。这样,学生便可从沉重的刷题负担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教师方有时间思考如何用好新教材,如何落实新课标。

一要正确理解教学评价的功能,让课堂教学慢下来。

教学评价的功能,新课标说得非常明确:“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5]但“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问题却普遍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考试频繁,除期中、期末考试外,还有月考、联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考卷与选拔性试卷没有差别,高一开始,试卷结构、题型及所选材料都模仿高考卷。频繁的考试和评讲占去了大量的课时,结果只好压缩课文教学的时间;又因考试与所学教材关联性不大,导致师生都不重视教材。更夸张的是,有的学校高一就结束高中阶段的教材教学,留下充足的时间刷题。为赶进度,课堂教学只能快、粗、灌;大量的时间用于刷题,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读教材之外的书。哪怕是新课标和新教材推荐阅读的整本书,真正落实的也不多,甚至为应付可能涉及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把整本书阅读习题化——学生手上已经有了应对整本书阅读的习题集。这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打乱了教学计划。对此,教师应有自己的专业自信,要坚守,要坚持,要有所为,不能被频繁的考试和单一的分数评价裹挟。

第一,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功能,教师要“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6]。第二,所考知识和能力要与教材所学相关,试卷难度要与评价功能匹配,这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重视教材学习。第三,试卷结构要灵活多样,不必模仿高考卷。为此,要让语文教学慢下来。不要误以为“慢”即低效,“慢”是为了落实新课标“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建议;“慢”是为了适应“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的新高考。素养,就是平日的修养。素,即一向;养,是修养,可见素养需要长期修炼,方能养成,这就必须慢,快不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同吃饭长身高,快不了,急不得,不能吃了一年半载,觉得没长高或长得不明显,就放弃吃饭,去吃增高药。课上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读、品。教材所选文本,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典范,是“审美鉴赏”的对象,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只有通过细品,学生才能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获得进一步提升。品的作用是刷题无法替代的,品的滋味是刷题无法提供的,也不是教师所能直接给予的,必须由学生自己获得。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母亲”这么简短的一句话,怎么就包含那么丰富的情感呢?尽管这丰富的情感作者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其实是很难一下子真正体悟到的。这就需要让学生读和品,要不惜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品出其中的情感,然后让学生结合语境,分享自己对“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这句话的体悟和理解,在读和品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要创设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如何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新课标的建议如下:“必修和选修课程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7]从教师的角度看,建议的关键词是“整合”“引导”“促进”。整合是就教学内容而言,引导是就教学方法而言,促进是就教学最终达成的目标而言。从学生的角度看,关键词是“参与”“发展”,即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从具体的课堂教学看,最为关键的是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要起到“整合”“引导”“促进”的作用,收到吸引学生“参与”并获得“发展”的效果,故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特点,在创设活动上下功夫。活动要因“材”而设,要有趣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契合学生固有的知识水平。略举几例,以期引玉:

比较探究。如文言文,相同的文本,在不同的選本中存在差异。有的对同一个词语的注释不同,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注“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注“胥(xū),相互”;还有选本注“胥,都”。有的同一个句子,文字不尽相同,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注“下,降低身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注“自取下策,一本无‘下’”。可见,不单对“下”的理解不同,对是否有“下”字也有争议。有的分段不同,如“六国破灭……破灭之道也。或曰……弊在赂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一段,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则在“或曰”前另起一段。此类现象在古诗文中很多,教学时可以针对这些差异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然后讨论交流,择善而从;在辨析和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提升。

情境代入。教材所选文本,有的本身就有情境,可以还原情境,让学生代入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这个角色,便可以让学生代入情境表演。烛之武见秦伯,一共说了九句话,要演好这段台词,首先要准确体会人物的情感。兵临城下,国家危在旦夕,在这样的情境下,一个爱国的老臣当时是什么情感?他肩负说服秦伯退兵的使命,此时此刻说话应持怎样的态度?学生需反复品读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话,并思考其所说每句话的顺序;讨论他能不能“乱”说,如果说“乱”了能否完成使命。不同观点的碰撞,会帮助学生领略烛之武说话的技巧,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表演,同学评价,不断修正语速,调整语调,直至把人物的情感准确传达出来。相信在表演中,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一定能获得提升。因为有真实而具体的活动情境,效果定比单纯做语言的衔接连贯题和阅读鉴赏题要好得多。如果这样上课,2022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4题“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学生做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

田野调查。如“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可布置学生做田野调查,从报刊、网络、街头标牌等媒介甚至学生自己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搜集语言材料,归纳整理,形成调查报告,然后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汇报。目前,各类媒体、日常社交活动中,有语言运用的典范,也充塞着“绝绝子”“YYDS”“针不戳”之类的生造词。典范的要汲取借鉴,生造词要规范。不规范的语言环境,会对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深入生活的调查活动,可帮助学生切实体会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意义,可促使学生自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师生共同努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久而久之,还能收到纯净祖国语言文字环境之效。

总之,构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之本,应试为末。高中语文教学要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要坚信:只有抓住根本,教师和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参考文献:

[1][2][3][4][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9,49,49,49,44,45,41.

猜你喜欢
新要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