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委大院”,看到小人物与大时代

2023-05-30 11:27
记者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院小人物基层干部

身处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尽管具体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在《县委大院》这部剧中,众人却分享着共同的集体情绪。剧中,“欠发达地区——光明县”的改革治理脚步不曾停歇,农商环境内忧外患频起,搞好乡村振兴的道路步履维艰。无论是小城中的基层干部,还是群众们的日常生活,大家的未来都被拴在了一根绳上。历经拆迁、迁坟、环保整顿、招商引资等大事小情,光明县的好与坏,也牵动着剧情之外的观众。在以“温暖现实主义”为基调的一个个叙事单元,《县委大院》清晰地呈现出“体制内的真实”和基层的人生百态,用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彰显着“大时代”。

群像剧里的“小人物”

《县委大院》生动的故事之下,是丰富立体的群像。从剧集“共建光明”版海报中可以窥见一隅:梅晓歌、艾鲜枝等领导现场指挥,林志为等基层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添砖加瓦,一幅充满温暖现实主义的基层千群全景图就此定格。

跟随梅晓歌从上任光明县县长到下基层的脚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陆续登场:在拆迁规划中流露出小市民属性、连夜加盖二层的油坊主老樊夫妻,为配合迁坟而带头当表率的信访局长郝东风和纯朴憨厚的长岭村村民,梅晓歌的儿时玩伴宝根等人。梅晓歌个人,则携带着童年的记忆和职责的寄托,无形中抹除了与工作对象的身份差异感,更为这一关系范式注入了强烈的情感浓度。

如果说梅晓歌代表实事求是和信任,县委副书记艾鲜枝则代表务实。光明县文化广场、安置房的建设、法兰厂的整改等都是她实际负责,由此,精明的中小企业家郑三、为鹿泉乡的经济发展疲于奔走的党委书记李来有等各路人物纷纷亮相,并相继变得丰满,为光明县发展这个母题,或锦上添花,或增加反衬。由基层干部到普通群众的视角转移,在推进故事之外,巧妙地将建构人物的立意,融入了每一个角色。

林志为则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叙事切口。作为刚考进来的新科员,他的职场遭遇让人倍感真实,他在县委大院的所见所闻,是观众“进入”县委大院的一个新鲜又接地气的途径。

作为一部群像戏,《县委大院》细腻地刻画了众多人物的性格,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是多维度、立体化的。干练的梅晓歌因财政紧张,会“腆着脸面”向其他县借钱;行事一板一眼的吕青山被钉子户引到现场,也会开始好言相商;开发商郑总听说居民拆迁变卦,被训之后强颜欢笑撇清关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普通人的真实一面:有进退两难时候的迷茫,也有焦头烂额的疲惫,因此造就了每个角色鲜活生动、充满记忆点的性格特点。

《县委大院》的人物设计丰富,在真诚、真实的同时,也是因以“人”为本而夯实的故事基础所带来的。基于对“人”的多重描绘,《县委大院》将剧中每个人,都定位成了“小人物”。梅晓歌和妻子两地分隔,在带领全县人民走向光明的过程中,牺牲了相当的个人生活;林志为熬通宵做数据被同事抢功;艾鲜枝与不同的人周旋;原平乡党委书记李保平为了给乡里干点儿实事,宁可背处分……

《县委大院》讲述的是光明县的故事,也是一群“小人物”的故事。作为片名,它别具新意地聚焦一个辐射至广袤县域的行政单位,在展演大院中风貌各异的人和事的同时,更刻画出每个人在时代发展的裹挟之中,以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在奋斗、在前进。

献礼剧中的“大时代”

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献礼剧频出爆款,以《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为代表的多部优秀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出现实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创作潜力。而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要紧贴时代,不能脱离这个根本。《县委大院》的编剧王小枪对此深有体会。

为积累创作素材,王小枪前往江西大余县体验生活6个月,并挂职担任副县长,这段切身经历为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任何一個角色,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上有老下有小、在身边呼吸的鲜活的人。这几个月中,我近距离看到大量鲜活人物。县一级的生活都是很琐碎的,每天从一睁眼到下班,所有的事情都是琐碎的,没有人物的主要矛盾,都是淹没在平时,所以需要提炼编织,用真实的细节虚构出一些情节。先让观众相信,之后才能与观众共情,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路径。”王小枪希望这个故事里每个人的行为、动机和思想都有合理的心理依据,都是有普遍情感的普通人。“毕竟,平凡人的故事才最能打动人。”王小枪表示。

虽然,《县委大院》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些虚构人物背后的温度和质感都是真实的。《县委大院》顺应时代,从基层生活中创作而来,再走回人民内心深处,赋予人民精神力量。它让观众看见光明县“真实”的行政生态圈,从而得以窥见大时代背景下千千万万个基层干部。

用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细小的工作事件逐渐剖析出县委大院的各个层面:工厂生产环境考察、老城区的拆迁与重建,以及群众的突然上访,县委大院中的工作实则是一系列关乎光明县生存发展的大事,对应着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破局点。比如,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梅晓歌“明察暗访”后让羊汤店老板帮忙发起座谈会,面对面接受商家老板吐槽和抱怨。问题浮出水面.困难逐一解决。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剧情将一个个散点编织成线、成网,可视可感的基层治理图鉴一点点铺就出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主创注目于基层,基层遇到的涉及社会发展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环节,基层干部的作风与作为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对当下的基层工作有一定的示范和启发效应。”《县委大院》对不同层级干部的执政理念、工作作风描绘得细腻真实。特别是在推进拆迁、环保、医改等重点工作中,更是将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党员群众的价值观和企业老板的利益观刻画得入木三分。《县委大院》里,基层干部一边担起省市拟定的发展任务,一边着手基层治理的棘手难题,而这些困境也正是基层工作干头万绪的浓缩,透过《县委大院》整个剧情的故事脉络,观众看到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各个系统的一个个缩影。

《县委大院》“以小见大”,对县域治理结构、县域基层生态进行呈现,带领广大观众走近了这看似遥远却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层话题。《县委大院》真正做到了扎根现实,融合生活化场景和细节,赋予角色烟火气,以光明县辐射基层百态,这种从“个体”到“时代”的格局层次,也让该剧成为现实题材中颇具代表性的力作。

“县一级阵地,必须由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人坚守”,这是《县委大院》开篇的一句台词,更是国家对“县委大院”的具体要求。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虽然一部电视剧难以概括完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所有现实困境,但由此带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未竟之问却值得深思。借由这部电视剧,更多人把目光投向县域,拓展和深化了普通人对县域治理的认识和理解。

猜你喜欢
大院小人物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幸福大院”可以有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