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与创意:知识建构理论下整本书阅读的发展方向

2023-05-30 00:48王芳
中国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发展方向

王芳

【摘 要】中小学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之一,但是经过多种实践我们发现,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际与理论的期待相距较远。本文着重围绕知识建构理念,重构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向着问题出发—保持开放的路径—阶段性方向的修正—导向社区理论形成。在《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积极有效地完成了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在问题提出的深度、多元化观点的表征、社区理论建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呈现出持久保持的状态。

【关键词】知识建构 整本书阅读 发展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指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有研究者认为整本书阅读可以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养成习惯”这一流程开展,也有老师提出“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深化—课内外融合”的理念,还有老师提出构建阅读共同体、开展亲子共读等教学策略。前人的研究促进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理论与方法作用在学生身上似乎收效甚微,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依旧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缺乏兴趣;很多学生的阅读以情节猎奇、娱乐为主,缺乏深度思考;还有不少学生的阅读分享与交流过于形式化,缺乏新意。这些问题启发我们思考:现有的方法策略是不是适合具有不同阅读经验的每一个学生?从培养人的目标出发,整本书阅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知识建构理论(Knowledge Building)是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在信息时代的新生,它强调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转向以儿童为中心,突出过程与方法。在知识建构教学中的阅读,学生是积极的认知者,不仅要主动去阅读,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还要对他人、对社区的知识负责,与社区成员协同阅读,共同提升社区知识的理论体系。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阅读,突出“知识建构对话”①,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引领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迭代的问题、不断生成的观点,持续深入地开展阅读分享与交流活动,呈现卷入式阅读的良好状态,最终生成有创意的阅读输出,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他们的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二年级《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此书为挪威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托比扬·埃格纳所著,故事中人的善良、友好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能使强盗成为和善并值得信赖的人。整本书有天真烂漫的孩童气息,有助于加强儿童对人类美好前途的信念。知识建构理念下,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形成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整体认识,学会关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感受豆蔻镇的快乐与美好;能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并作简单的评价;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培养善于思考、乐于探索的阅读品质;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整本书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向着问题出发:开始启动知识建构阅读

在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学生开始了初步感知的阅读,对书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大概的了解。然而,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初步感知的阅读往往不能持续,整本书阅读推进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将初步感知的阅读推向知识建构的阅读,帮助学生从“问题”出发,调整阅读的方向,由浅层阅读转向符合学生个人阅读需求的深层阅读。

师:(出示《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图书封面)最近同学们都在读这本书,今天我们不比谁读得快,比谁会提问题。请试着把阅读过程中想到的问题写下来。

(学生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问题)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提出的问题?

生1:为什么巴士贤警长总是面带微笑?为什么人人唱赞歌,苏菲姑姑唱的却是怒歌?

生2:为什么小狗会唱歌?狮子不是吃肉的吗,为什么还爱吃巧克力?

生3:豆蔻镇在哪里?豆蔻镇为什么只有一辆电车一个警察?杜比雅爷爷为什么住在塔上?

生4:三个强盗每个人的爱好分别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养一头狮子?三个强盗以后是干什么工作的?

……

师:大家围绕豆蔻镇及镇上的人和动物问了“为什么”“是什么”“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读书时,如果能带着问题去读,去研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请同学们翻开书,带着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再去读一读,适当地做一做记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阅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运用了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对三个强盗偷东西感兴趣,他会研究:强盗们为什么要偷东西?在什么时候偷东西?偷了哪些东西?不偷东西时在干什么?偷东西被抓住以后是什么表现?……这样,他就会对相关章节进行精读。这样的精读使学生产生了独到的见解—强盗们偷的东西大多数是吃的,偷东西被抓住以后就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所以强盗们还不算太坏,跟我们通常说的“强盗”并不一样。有了有趣的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被点燃,他们会思考:强盗们后来还偷東西吗?是谁让他们改邪归正的?这样,阅读中的问题就会引领着学生一直读下去,有效改善了整本书阅读推进困难的现状。

二、保持开放的路径:读书记录,形成多样化观点

知识建构的阅读倡导知识可视化,其实质是将人们的隐性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能直接作用于视觉的显性知识制品,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我们都知道,有效的阅读,读者是“用大脑阅读,而不是眼睛”,阅读时大脑中尚未表现出来的经验、观点、意见、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学生可以借助读书记录来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使之转化成易于交流沟通的显性知识。因此,及时进行读书记录能促进多样化观点的形成。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疑问、收获等及时记录下来,不但做到了读书留痕,还便于与别人分享呢。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记录?

生1:我记录了四点。第一点,豆蔻镇有一个警长,一辆电车,几个居民和三个强盗,它离我们非常远;第二点,豆蔻镇是一个欢乐的小镇,那里的居民脸上每天都带着笑容;第三点,警长巴士贤是个善良的人;第四点,有一个理发师对三个强盗进行了改造。

生2:我记了关于三个强盗的内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强盗“救火”的情节,我还给三个强盗画了名片。

生3:我记下的是三个强盗和苏菲姑姑。苏菲姑姑太严厉,她想改造三个强盗,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太严厉虽然能在表面收服人,暗地里却管不住人心。

师:为这三位同学的精彩发言鼓掌!我们在做读书记录时可以“书海拾贝”式地把读到的内容一点一点写下来,可以记录印象最深的情节或人物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还可以记录自己是怎么读这本书的,等等,图片记录或者文字记录都行。总之,在读书时,你脑海里出现的任何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记下来。

这一过程续接上一环节,教师课内指导学生阅读时适当做一做读书记录,及时把自己的思考、收获等写下来,课后学生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形成个人观点。回到课内,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向他人学习,为实现个人的阅读活动向集体的阅读活动转变奠定基础。整个过程在保持开放路径的同时,统筹安排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活动,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又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三、阶段性方向的修正:小组建构,改进与提升观点

在阅读中,学生认识问题时会产生一些“幼稚”的想法、“错误”的理解,这些都被知识建构的阅读视为可以改进或提升的观点。如何做到改进与提升呢?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建构的方式来实现,即学生在持续探究的过程中与他人形成协作小组,在协作小组中融合各自不同的个人知识,互相补充、修正,或确定新的研究方向,从而形成成熟的小组知识。

生1:我们这组讨论的是“豆蔻镇在哪里”这个问题,我认为豆蔻镇在靠近海边的地方,因为插图中有椰子树,而椰子树都是长在海边的。

师:你能通过插图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很会观察。作者有没有在书中明确写出豆蔻镇的地址?

生2:好像没有。

师:那作者有没有什么暗示呢?比如,提到孔雀舞我们会想到—云南,听到京剧我们就会脱口而出—北京,书中有没有类似的暗示呢?

生3:书的开头向我们介绍杜比雅爷爷时,说他是镇上最聪明的人,他最关心的是天气,这里经常下大雨。

生1:我发现书中的人都很喜爱音乐,理发师是单簧管乐队的头头,杂货店老板是喇叭手,电车司机能编出《杜比雅之歌》,贾斯佩会巴松管,哈士贝会吹笛子,乐纳丹会打鼓,小贾莱亚会弹钢琴,几乎所有人都会唱歌。这个地方的人多才多艺。

生2:我要补充,这个地方每年还有一次盛大的夏季游园会,就像过节一样。

师:可是,它究竟在哪儿,我们还是不知道。那最有可能知道豆蔻镇在哪里的是谁?

生3:我觉得应该是作者,是他写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

师:对了,再去了解了解作者,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经过讨论,这一组改进了自己的观点(见图1)。

整本书阅读就像跑马拉松,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加油助威;又像丛林探险,需要不断改进方案,不断调整方向。这一环节的开展,从话题分组到组内交流,学生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实现了个体阅读活动的进阶,提出了更有创意的想法。在交流中,学生还养成了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积极参与讨论,愿意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见闻、想法等习惯。

四、导向社区理论形成:全班共享,促进观点的概括与升华

知识建构的阅读要求每一位学生共同承担推进社区知识生长的任务。一方面,学生要了解他人(组)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同伴改进观点;另一方面,每个人要吸收他人(组)的观点,升华自己的观点,向社区展示自己的理论。这一从团体认知理论出发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个体与集体的学习共赢。

“强盗组”:我们从爱好、生活环境、性格和职业四个方面列出了三个强盗的变化:之前三个强盗喜欢偷东西,爱争吵,还经常闹别扭,后来他们爱上了演奏乐器;之前他们住的地方完全就是个猪窝,后来他们的居住环境很不错;之前他们好吃懒做、不爱干净、斤斤计较,后来变得爱干净,还乐于助人、爱学习;之前他们是强盗,后来一个成了消防员,一个成了马戏团领班,还有一个成了面包师助手。

生1:你们说的都不错,但我还想知道这三个强盗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谁让他们改变了?

“巴士贤及其太太组”:这个问题我们有讨论,请到我们这边来,我们觉得是巴士贤警长和他的太太改变了强盗,巴士贤警长对强盗很宽容,他的太太真心地关心强盗们,给他们舒适的环境,还给他们做好吃的,我们觉得巴士贤太太就像三个强盗的妈妈一样。

“苏菲姑姑组”:我们来补充,还有苏菲姑姑也想改变三个强盗,可是她没有成功。因为她脾气太暴躁了,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三个强盗说话,三个强盗虽然表面怕她,但并不想听她的。

全班性的共享提高了学生的整體认知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整本书阅读要突出一个“整”字,从个人建构到小组建构,再到全班性的建构,学生在多次的建构中,形成了对整本书的立体认识,他们走进了豆蔻镇,在豆蔻镇乘坐电车,与豆蔻镇的居民交流,和小动物玩耍,看到了小镇居民的善良、小动物们的可爱,感受到了小镇处处充满的欢乐,深受文学作品美的熏陶,童心童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纵观《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学生群体的阅读投入显著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沿着“初步感知—多元理解—创意表达”的方向发展,走进深度学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关注并提取信息的能力、猜想和推测的能力、解释并整合观点的能力、判断与评价的能力等均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邗江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发展方向
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