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变换做“加法”,问题解决做“减法”

2023-05-30 03:53徐羽万妍青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加法正方形

徐羽 万妍青

[摘  要]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解决复杂几何问题时,加强对基本图形变化本质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能力,能从同类型问题中总结出基本模型并加以运用.文章以“正方形背景下的几何证明”为例,通过抓住同类型问题的本质特点,通过题组变式,并加以归纳推广,从而助力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 正方形;几何证明;题组变换

对于几何证明,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尤其当图形复杂或条件繁多时,就会比较慌乱,没有解题思路. 笔者曾对本校学生进行过《优化问题设计对提升专题复习效率》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几何证明感觉难以解决的原因如图1: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几何证明常涉及四边形与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图形比较复杂,对于学生的识图、研图、解图能力要求较高;同时有些题型涉及辅助线的添加,对于学生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的要求更高. 由于学生在几何证明中,没有归纳常见的数学模型,没有积累常见的基本解题方法,故只要题目稍加变式,就会变得一筹莫展.

鉴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一些典型证明题以题组的形式进行呈现,对题组做“加法”,即抽象基本模型(如A型、X型、子母三角形等),规范基本解法(如利用比例線段、锐角三角比、构造全等或相似等),力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当对一道例题进行完整的剖析,自然能培养学生化难为易、举一反三的能力. 当学生面对类似背景时,就能够很自然地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在问题解决的时候做“减法”,最终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通识通法. 笔者以“正方形背景下的几何证明”为例进行阐述.

问题背景

例题  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点M是边AB的中点,连结CM. 若点G在线段CM上,且∠AGB=90°,延长AG,BG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

求证:(1)BE=CF;(2)BE 2=BC·CE.

例题分析

1. 识图,寻找边、角数量关系

在识图阶段,学生应该将条件中的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建立有机联系,抓住关键文字、几何关系,并迅速在脑海中建立其对应的基本图形,以及联想该图形特有的性质、结论,为最终获得结论奠定基础.

2. 研图:建立已知、未知间的桥梁

在识图环节,学生已经发现图形中边、角的数量关系,并将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那么在研图环节,学生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整合这些数量关系,从而通过新的隐性结论探索与未知结论的联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

例题中第(1)问比较简单,结论需要证明BE=CF,而BE和CF位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因此通过“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结论.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结论②即可得到△ABE≌△BCF(ASA),继而得到BE=CF.

例题中第(2)问的结论BE2=BC·CE是一个等积式. 如图3,借助目标分析法,我们发现对于等积式的证明往往有以下两种方法:找到一组相似三角形,其对应边成比例;在A型或X型的基本图形中,寻找线段间的比例关系.

方法1:寻找子母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等量关系.

由结论①和结论②得△CGE∽△CBG,得到 CG2=BC·CE,由结论③和结论④得CF=CG,第(1)问中已经求得CF=BE,等量代换得到BE 2=BC·CE.

方法2:构造平行线,依据A型或X型的基本图形构造比例关系.

解法1:如图4,延长DC,AE交于点N. 由CD∥AB,得=,==,得CF=CN=BE,即得到=,即BE 2=BC·CE.

解法2:如图5,过点M作MN∥BC交AE于N,由MN∥BC,M为AB中点,得BE=2MN. 由MN∥BC,CF∥AB,得==,即=,BE 2=BC·CE.

3. 解图:积累基本模型,梳理基本方法

通过识图、研图的环节,虽然将一道题目顺利解决,但是如果就此画上句号,那么对部分学生而言还是停留在“就题论题”的层面,对于典型的例题,我们还需要做“加法”,进行追问:如何联想到寻找子母三角形?辅助线的添加还有其他情况吗?图中的哪些基本图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呢?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在于弄清‘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

问题(2)中BE 2=BC·CE中BE是BC和CE的比例中项,若从“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思考,则BE应为子母三角形的公共边,而BE,BC,CE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寻找与BE相等的线段,将CG进行代换,利用△CGE∽△CBG,最终解决问题. 若从“平行线间对应线段成比例”思考,除了上述两种构造方法,有些学生还构造了图6的辅助线. 通过尝试,发现图6的三种辅助线都不能得到最终的结论,由于E是线段的分割点,M是线段的中点,故构造的基本图形必须同时涵盖这两个关键点. 图6的辅助线都只能得到相关的一组比例关系,因此无法得到最终的结论.

梳理整个解题过程,图7是例题中涉及的基本图形,而积累常见的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是将问题化繁为简的重要手段. 通过从复杂图形中剥离基本图形,可以将复杂问题变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小问题,通过串联小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题组变式

题组变式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方式. 瑞斯尼克深刻地指出:高阶思维具有不规则性和复杂性,能够产生多种解决方法,需要多种应用标准,学生能够自动调节,且包含不确定性. 而题组变式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加工、补充、完善,使问题更具灵活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1. 对调条件和结论

变式1  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点M是边AB的中点,连结CM. 若在边BC上取一点E,满足BE 2=BC·CE,连结AE交CM于点G,交DC延长线于点N,连结BG并延长交边CD于点F.

求证:∠AGB=90°.

解法分析:尽管题目的结论和条件发生改变,但是问题的解决路径还是一致的,问题的突破点还是在于如何转化“BE 2=BC·CE”. 由于“∠AGB=90°”由已知条件变为所求结论,故寻找子母三角形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但是构造平行线,利用比例线段求解的方法还是可行的,通过比例关系得到BE=CF,再证明△ABE≌△BCF(SAS),得到∠A=∠CBG ,最终求得∠AGB=90°. 这样的解题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2. 改变考查形式

变式2  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点M是边AB的中点,连结CM. 若在边BC上取一点E,满足BE 2=BC·CE,连结AE交CM于点G,交DC延长线于点N,连结BG并延长交边CD于点F.

求:tan∠CBF的值.

解法分析:由于題目中未出现线段的长度或明显的数量关系,故对求具体的三角比产生了不小的难度. 由“BE 2=BC·CE”,得E是BC的黄金分割点,=通过变式1的探索得到BE=CF,继而得到tan∠CBF==. 黄金分割比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点的糅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 改变元素关联

变式3  如图8,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CAB的平分线分别交BD,BC于点E,F,作BH⊥AF,垂足为H,BH的延长线分别交AC,CD于点G,P.

求证:(1)AE=BG;(2)GO·AG=CG·AO.

解法分析:本题是一个新的背景,但是可以发现的是图形中还是存在着子母三角形、X型基本图形. 在第(1)问中,解决方法还是围绕着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在(2)问中,解决方法还是通过利用相似三角形、平行线间的比例线段证明线段间的比例关系. 不仅如此,本题还可以利用tan∠OBG=tan∠CBP来解决,由此产生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这无疑提升了学生的类比、联想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

以上三道问题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变式,提升了学生不同维度的思维能力. 对题组进行变式,也是学生对知识再发现、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 在分析例题时,教师已充分挖掘题目内涵、总结通识通法、积累基本模型,这样做“加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构了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发展了深度化的高阶思维. 因此,当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只需要做“减法”,剔除多余线段,抽象基本图形,利用相关结论,化未知为已知,问题便可解决.

教学建议

1. 应倡导“以题会类”而非“以题见类”

教师若采用“就题论题”的传统练习题教学模式,缺乏对知识本质的挖掘和方法的归纳,则只能起到“蜻蜓点水”之效. 虽然学生见识了多种类型,但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处理,恐怕只能取决于学生的自悟能力或平时量的积累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因此,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几何证明时,往往显得手忙脚乱. 其实,若教师对每类问题逐一举例剖析,并适当地进行题组变式,则一定能把培养学生“以题会类”的迁移能力落到实处.

2. 应强调“基本方法”而非“剑走偏锋”

相对于代数问题,学生认为几何问题更难把控,一旦没有思路,整道题就只能被束之高阁了. 其实几何题的难度很大程度上由图形的复杂程度决定,而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往往由多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 如果学生已熟练掌握基本图形,他们在解题时就能对复杂问题进行拆分,做到化繁为简. 在几何教学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积累基本图形、基本解决方法,注重题组变式,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 应突出“学法指导”而非“实战演练”

解题方法是教学内容的精髓,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它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及问题解答过程. 专题复习的意义不在于检测学生的课堂解题能力,而在于解题方法的传授与思维方式的完善,着力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转化”和“如何类化”. 因此,借助“目标分析”和“知识溯源”把思路生成的随机性转化为分析的必然性,妙用“本题属于什么类型”和“同一类型还可以怎么做”来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的深度思考,必然能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在题组分解、变换时做“加法”,才能最终在解决问题时做“减法”,从而全面提升分析问题能力,发展数学高阶思维.

猜你喜欢
加法正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正方形大变魔术
浅析质量强国战略中责任感的重要性
浅析质量强国战略中责任感的重要性
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苏州西部生态城:创新思维做好生态“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