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 大情境 大任务

2023-05-30 10:34曹红艳杜云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诗化文体青春

曹红艳 杜云

高中语文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最根本的改变是理念与视角,新教材突出单元内课文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单元课文的整体性,加强课文整合,引导学生在把握知识点的同时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的价值”,收入五篇诗歌、两篇小说,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五篇诗歌进行整合,也可以将两篇小说进行整合。这样的教学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知识点之间缺乏层次性和关联性。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应基于学习者视角进行设计,突破文体的限制,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理念。

一、了解学情,设定教学目标

在进行第一单元教学前,我们布置了一些前置作业。前置作业并不是简单的预习,不涉及单元课文的具体内容,只是引导学生感知单元主题——青春的价值。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经常说“青春如诗”,这体现了青春的什么特点?你读过描写青春的现代诗吗?请说出你最喜欢的一首青春主题的现代诗。你听说过“诗化小说”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类小说的特点。通过检查学生的前置作业,教师能够了解哪些是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知识,哪些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从而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根据第一单元前置作业完成情况,我们发现学生对“青春如诗”的理解各不相同,对青春主题诗歌特征的认识较模糊;大部分学生喜欢读诗,但是对青春主题现代诗知之甚少;更多的学生喜欢读小说,但并不了解何为“诗化小说”。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们将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诵读感受诗词和小说中“青春”的獨特诗味;2.了解诗意青春在诗词与小说中是如何表现的,关注其表现技巧和语言风格,尝试模仿写作;3.关注相关文体知识,能够自主阅读同类作品。

二、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从而激活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我们为第一单元创设了如下情境:高一年级将举办青春主题诵读比赛,在选择朗读素材时,我们班同学产生了异议。有同学提议选择诗词,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闻一多的《红烛》等;有同学则提议从优美的诗化小说中摘选段落,比如《百合花》《哦,香雪》等。你怎么看?请仔细阅读第一单元的七篇课文,比较后说出你的选择,并阐明理由。

设计第一单元教学时,我们将“诗化青春”作为融合几篇课文的主题,其中“青春”是内容共同点,“诗化”是其共同的艺术特色。在“选择朗读素材”这一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以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比较鉴赏不同时期、不同文体的“诗化青春”特色。

这一任务又拆分为三个小任务,通过开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驱动学生深度阅读,感悟“青春的价值”。

任务一:学会朗读,体会不同文体的诗意。选择本单元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或小说选段,反复朗读,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体会其诗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基于情境关键词“朗读”设计的,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体悟作品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诗词和小说在“诗性”表现上的异同。五首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和语言的独特性角度品读;小说的诗意主要体现在对形象、场景、氛围等的描写中,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厚的哲理意味。这一任务打破了诗歌和小说之间的隔阂,摆脱了传统教学的范式,让学生既不受文体限制,又能认识到不同文体的独特性。

任务二:策划活动,展示不同文体的诗性。请你为自己选择的朗读素材写一份推荐词。这是对任务一的拓展,任务一关注文本的细节特征,任务二则重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写推荐词要求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观照,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

任务三:拓展作品,写出独具特色的诗味。选择两篇小说中的一篇或者一部分内容,将其改写为诗歌,书写你眼中的“青春”。这是依据教学目标2、3设计的,是较高层级的任务。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转换文体的同时转换视角,让学生参与“青春”的诗意表达。

三、以评促教,设置评价方式

评价的目的在于纠错、改进、提升。基于学习者视角开展学习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就想清楚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要求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规划适当的学习活动,以评促教,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重点是少想教师的“教”,多思学生的“学”。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设置了三种评价方式。第一种是诊断性评价,在前置作业中体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其学习的因素。第二种是形成性评价,评价工具包括学生的朗读情况、绘制的诗歌情感变化曲线图、撰写的朗读素材推荐词、改写的诗歌作品等,并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第三种是总结性评价,在“大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测试,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评价设置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接受程度,让学习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湖北枣阳市师苑高中】

猜你喜欢
诗化文体青春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