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攀登成就

2023-05-30 10:48陈楚俊童章浩郑朝辉
户外探险 2023年1期
关键词:冲顶刘总山脊

陈楚俊 童章浩 郑朝辉

本奖项授予年度最具探索精神和先锋性质的攀登活动。我们推崇高效、干净、安全的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鼓励中国攀登者参与具有开创性的攀登。

⊙刘峻甫&陈楚俊羊满台峰新线路“川西硬汉”

⊙刘峻甫&陈楚俊幺妹峰“自由之魂”

⊙王永鹏&童章浩幺妹峰“自由之魂”

⊙郑朝辉&陈洪平依寺夹塞峰首登—“21天”

“川西硬汉”——羊满台

线路:羊满台峰新线路“川西硬汉”

攀登线路长度:600米

难度:IV/Rock 5.8/M4/65a

提名理由

羊满台是四姑娘山长坪沟尾的一座金字塔形山峰,虽然在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上都没有幺妹峰突出,但由于其山势险峻、山体多为冰岩混合地形,因此从技术难度上丝毫不逊色于幺妹峰,且攀登记录甚少,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是一座相当艰难的山峰。

2021年11月,刘峻甫和陈楚俊搭档,以轻装、快速的风格,仅耗时14小时在羊满台开辟了新线路“川西硬汉”,该线冰岩混合路段长且持续,技术难度颇大,难度:Ⅳ/Rock 5.8/M4/65°/600m,可称之为2021年內中国阿式攀登的典范之一。

羊满台,位于长坪沟尾,又名“将军峰”,也是一座外形金字塔的酷酷山峰。这座山是小海告诉我的,他告诉的山我一般比较偏门,但我都极为重视,比如他还告诉过我“大黄峰”,可能我登山的目标及计划都是他在一步一步地帮我制定吧。

关于羊满台,网上能找到的山峰资料极少,我们唯一知道且确认登顶了的就是Charlie Fowler在爬幺妹之前来这座山拉练,单人solo登顶。这是我和刘总开始搭档的第一座山峰,我们希望爬一座海拔和难度都适中,能一天往返的山峰,来检验彼此作为攀登搭档而言是否合适。他想要爬小贡嘎,而我更想爬羊满台,把攀登时间定下,结合天气周期,我们便决定了爬羊满台。

11月初,沟里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雪,大雪之后恰好就有一个很好的周期。我和刘总早早地就把时间空在那了,阿左也正好有时间,想着能否拍一点东西,我们便一起进山了

我们计划是到冰川末端建C1,中途航拍发现冰川右边裂缝特别多,便临时调整,在整个冰川与岩石交界处的中部扎营,海拔5100米左右。第二天冲顶线路约为600米左右,阿左原本是计划和我们一起,沿途把这次攀登记录下来,但考虑到线路难度,担心三个人速度会放慢很多,怕一天完不成线路,影响我俩的攀登,便决定不冲顶了,在C1航拍我们,真是好大哥。

羊满台从长坪沟方向看过去完全是个金字塔形,但是走近了你就会发现西山脊其实不是山脊,是一个巨大的面,我们计划便是从西面开始爬,但是真正靠近山峰之后,很明显的能看见,冰川的退化让西壁的岩石裸露出来更多,裸露出来的岩石路段完整光滑,攀爬难度也大大增加,所以到达C1后商量决定,第二天先走到西壁下方,观察线路,选择一条相对容易一点的线路,先攀过这片光板岩石区,再调整至西壁。

我们计划在天亮之后开始技术线路的攀登,早上5点起床,6点半出发,约一小时左右穿过冰川,选择了一条看起来相对容易一点的线路开启了技术线路的攀爬。我们交替领攀,但刘总过于硬核,一段他根本过不了瘾,我们便三段为一个交替来相互领攀。

第一段刘总先爬,线路刚起步有点光滑,镐点和脚点都只是一些竖缝,不过难点只有4米左右,难度还行。但我们爬的西面,早晨刚刚好没有太阳,从毕棚沟吹过来的风不停地往下刮,天气预报显示体感温度零下20℃左右,第一段爬完,我们手都冻僵了,缓了一阵,才有了继续爬下去的信心。

第二段换上厚手套继续爬,还是刘总先锋,这一段应该是最难的一段。岩石光滑且正好是个开放式的夹角,略微有一些仰,只有一条0.5号塞子大小的缝,爬起来心理压力会比较大,我们大概评估难度约为M5。不过身体已经完全热开了,手也没那么冻了,所以爬起来还好。后边几段都很顺利,整体难度一般,但风比较大,刮着浮雪打在脸上,巨冷,刘总直接穿上厚羽绒开始爬了。岩石比较干净,偶尔会有一些难点,前几天的大雪盖住了很多地方,很多地方的浮雪没有支撑力,踩下去发现下面都是一些光板,很难找到很好的保护点,所以我们调整线路,直上切到西南山脊。

切上去之后,山脊岩石破碎了很多,整体难度降低很多,我们便开始行进间保护,大概爬了两段,就已经能看到顶了。不过到顶的最后一段也有一个小难点,比较光的一个小直壁,翻上去后也是一个小山脊,不过已经没什么海拔爬升了,沿山脊走过去,就到山顶了,短暂的拍照停留之后,便开始下撤了。

我们6点半从C1出发,4点左右登顶,8点左右回到C1,爬升垂直高度600米,共计花费14个小时,成功完成了羊满台的攀登,很开心。新线路还是该有一个新的名字。综合我们的风格和整个线路情况,我们命名为川西硬汉。

这篇攀登报告写的很没头绪,可能是因为过程太顺利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搁置太久了才写,很多感受都没了。但是我觉得,这一次攀登更重要的不是攀登本身,而是我和刘总通过这个攀登来寻找大家能否作为攀登搭档的一个契机。

因为在我心中,搭档是神圣的,他需要你去寻找去试,可能每个人能力到了,相互随意搭档一下都能爬一些厉害的山,但是山峰都是危险未知的,在极限环境下,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力强的人,你还需要一个心理支撑。而我俩作为第一次搭档,其实相对来说是很顺利的,也许是我俩都是干登山出身的,对山的认知及风险的判断经验都比较丰富,除了一些对于技术操作上的不同,整体我们都很合拍。这是初始印象,后边我们还会继续攀登一些山峰,寻找这种感觉,培养相互的默契。

请期待我们下一次的攀登吧。

“自由之魂”攀登报告

线路:幺妹峰“自由之魂”

攀登线路长度:1200米

难度:D+/70°/M4+/A13

提名理由

在國内的山峰中,没有哪座技术型山峰比幺妹峰更受瞩目。其南壁中央直上路线“自由之魂”更是中国自由攀登者的代表作之一。从2009年“自由之魂”线路开辟至今,已有十余年没有人重复攀登过该线路。

2021年12月,国内新生代自由攀登者刘峻甫和陈楚俊耗时三天两夜,轻装快速地完成了“自由之魂”的首次重复攀登,时过境迁,线路的情况有所改变,二人凭借自身出众的能力和经验完成了攀登,并给出自己的难度评价:D+/1200m/70°/M4+/A13。这是国内年轻一代攀登者崛起的宣言,也是中国自由攀登崛起的宣言。

报告之前说个搞笑的事,在2021年12月6日11点半登顶的那一刻,我应该是国内登顶幺妹最年轻的小伙,想想还有点小骄傲,可惜这个纪录没保持两天,就被逍童给破了。

2020年我、华枫、小牦牛三人一起尝试了幺妹,因天气原因和准备不充分,在海拔5960米的地方选择下撤,看着近在咫尺的顶峰和身边的同伴,我第一次觉得很可惜。

2021年开始,我觉得我需要更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个事。首先,我需要一个熟悉信任可靠且能长久的搭档,环顾身边的攀登朋友,我找到了刘峻甫,正好他也有这个意愿,我俩便一拍即合。从10月开始,便一起训练,一起攀登,慢慢磨合,同时寻找合适的天气周期。为这次攀登我俩预留了俩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们爬了二三峰山脊线,爬了羊满台,一切的攀爬都在为幺妹铺路,但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11月,疫情开始蔓延,我们被困在了成都。山区气候变化总是特别快,每天我们都在反复地查看天气预报,判断下一波天气周期,感觉1 2月初应该会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周期,被压抑在成都20多天的我们,选择了直接开干。11月30日,我们到达了四姑娘山镇。按照计划行程,我们根本没时间再去适应海拔了,唯独1日晚上在巴郎山隧道旁边睡了一晚,海拔3800米,纯粹适应了个心理安慰。2日从镇上出发前往大本营,3日,我们精简大部分装备,出发前往C1。

我们的线路和去年一样,准备重复周鹏老师和严冬冬老师的“自由之魂”。我们去到冰壁下面,准备先把第二天要爬的第一段线给布好。到了才发现,冰壁还是断开的,但还行,大概也就5米,上去和冰壁接上就好了。5点挂好线,回C1安心睡觉。

4日,我们计划爬到5800米左右。早早的6点就起床烧水吃饭,7点半左右就出发了,太阳还没照上南壁,格外的冷。顺着昨天布好的绳子,我们很快就到达了冰壁上方。然后便开始相互领攀,行进间结组,几乎没有休息。我们真的很快,12点左右就已经到达了5500米。爬到4点过,开始寻找营地。在一处雪厚的地方,硬是平出了一个能躺下的平台,异常舒服,海拔5800米。我们带的都是山之厨,这玩意吃久了恶心上头。但刘总是个牛人,他一直在我旁边对我说,你要使劲地吃,把自己灌饱,让身体能补充今天的消耗。我能看出来他也吃着恶心,不过他很会积极地暗示自己,边吃边大声地说“好吃,我喜欢吃”,结果吃着吃着,一声干呕,直接吐了出来,厉害的是,吐完他还继续吃,佩服至极。

5号,同样的6点起床,8点左右出发。我们继续行进间保护,一直爬到了6000米。之后难度明显增大,全是冰岩混合线路,整个暴露感增强,我们开始转为分段保护。从6000米开始,我们都开始有一些高反,刘总先领攀了几段,然后又换我领攀,我们都累到不行。4点左右,到达雪檐下方,6150米。巨大的雪檐罩在我们头上,全是硬雪,但完全不具备保护作用。

6日,我们留下一个背包,沿雪檐一直往上。果然,切过去后有一条沟可以直接通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离开了南壁的庇护,开始暴露在风中。刘总一马当先,翻过去,我便听到了刘总激动的嘶吼,绳子开始收紧,我也开始兴奋起来了。仿佛很不真实,真的要登顶了,如梦如幻,人还没上去,情绪倒先起来了。我也抓紧,一翻过去,好大的风,便是幺妹的三个尖尖了。

12月6日上午11点半,我们登顶了。我俩在风里肆意嘶吼、喧嚣,享受着登顶的快乐,但是“蜀山之后”并不温柔,在大风中吹了20分钟,我们开始下撤。

在我看来,幺妹峰是一座攀登类型很全面的山峰,你几乎能遇到所有的攀登类型,冰雪、混合、岩石,每个类型都不会特别难,但1200米的线路加上6250米的海拔,综合难度颇大。它要求你一定要有丰富的攀登经验和强大的心理来应对它的多种攀登地形。登顶至今,刚登顶时的兴奋、成就感和扬扬自得,已经随着时间和生活平淡下去了。不再有靠攀登什么山来获得认可的念头,反倒更多的是希望能找到下一个目标,并开始为此准备付诸行动,继续享受攀登这个过程,从头到尾。

幺妹峰攀登报告

线路:幺妹峰“自由之魂”

攀登线路长度:1100米

难度:TDNI/M5/A13+/SNOW65。

提名理由

在高山探险中,即便是同一座山的同一条线路,两组人也很少面对完全一致的情况。在2021年12月6日刘峻甫和陈楚俊完成自由之魂线路后,王永鹏与童章浩也对该线路发起挑战。

尽管是自由之魂路线的第三组完成者,此次攀登对于王永鹏和童章浩来说仍然是一次完全独立的攀登。他们面对了与前一组攀登者大不相同的情况,线路底部的冰壁断裂、温度升高造成线路落石,他们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能力,以阿尔卑斯式风格完成了这条线路的攀登,同样是2021年最令人瞩目的攀登成就之一。

2019年第一次帶队攀登大二峰,主领队手舞足蹈地和客人聊着对面这座殿堂级的技术性山峰——幺妹峰,从小就喜欢冒险的我听得相当入迷。

我叫童章浩,大家叫我逍童。我的搭档王永鹏(小牦牛),是一位四姑娘山土生土长的精神小伙。我们认识于2020年自由之巅阿尼玛9即实习时,后来一起攀冰、攀岩、干攀。很早就约定要一起搭档爬座山,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2021年11月末,四下无事的我接到一通小牦牛的电话:“兄弟,过来搭档一下哇。”简单询问后我几乎没多想就说:“走!”第二天拿上装备就去了四姑娘山。

12月5日我们徒步前往大本营。抵达大本营是下午两点。简短休整后我们爬到一个山包上看了一下线路,飞了一下无人机。南壁的山体确实如阿左所说没有远看那么陡。12月6日我们上到G1,抵达时已经是下午16点。一阵嘈杂传来,回头一看起步位置的冰柱因高温断开露出光滑的岩石,这为明天的攀登增加了难度。我和小牦牛商量明天趁着一大早气温低开始攀登。今天下午落石严重就不去修第一段路了。晚上10点阿楚小刘下撤到C1,他们成功登顶了。我们早就为他们烧好了热水,在寒暄和了解情况后我们便睡去了。

12月7日

攀登正式开始,第一段因为冰柱断开就比较棘手,难度在m5+,我们轻装翻上去然后把包用绳索吊上去。再接着两段都是70°左右的冰壁,都由小牦牛领攀。60°雪坡往上约60米开始斜切两条沟槽中间的山脊,由于难度较小我们采用行进间保护,13点40分我们抵达海拔5650米。从这一段开始坡度和难度陡然增加,为了让我休息,接下来的右上斜切开始由小牦牛领攀。两段mix线路加一小段65°的雪坡后我们抵达了露营点。设置好保护后我们将贴近岩石的雪踩平压实,弄出一个刚好可坐躺下的平台。此处海拔5800米。

12月8日

这是最出乎意料的一天,从今天出发开始线路难度上升了不止一倍。一开始就是三段总长近200米坡度在60°到80°的硬雪和亮冰。坚硬的高山冰BD钢冰锥很难旋入冰中,冰屑也只能靠哈气和体温才能去除。我们一直在高山冰和mix地形间来回过渡,由于难度大,我们的攀爬效率极低,每一段的耗时都在近两小时。最终只得在天黑后才抵达顶峰下的雪檐下。不幸的是在夜晚的混战中我的一只冰镐不慎滑脱,手持单镐的我一脸丧气样。从早9点到晚9点攀爬了12个小时,共计7段。除了一段冰壁由我领攀外,其余均由小牦牛领攀。10点我们平好营地补充完水和食品便钻进睡袋休息,这里的海拔是6140米,没有帐篷的我们感觉脚一直热不起来。

12月9日

今天就是冲顶日了,心情复杂且激动,9点30分我们开始了最后的冲顶。持单镐的我只有让小牦牛先锋后尽量收紧绳索,虽然知道横切即使收紧了也好似没多大用,但就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在双桥沟攀冰时有试过无镐攀冰,现在我的感觉就和那感觉类似吧。小腿支撑的压力很大,向上打镐需要身体完全贴近冰壁。

终于我们在顶峰下5米的位置汇合。在此汇合是因为知道只要翻上去必定会遭遇强风,上去做保护狂风必定会很快地带走你的身体温度。小牦牛先上了,很快就收紧了绳子。我跟着也上了,翻上去一露头就感受到了强烈的风。翻上去就是一个相对平整的雪包,顶着风稳住身体刚想站起身。小牦牛连忙制止:“趴着爬过来,不然风要把你吹下去!”我在贡嘎区域经常遇到大风,但也未见过如此持续不停的大风。我只能压低身子,蜷缩着往前。终于到了小牦牛面前,内心是无以言表的,我甚至有些想哭。

幺妹峰是我心心念念很久的一座山,我来了两次,小牦牛更是来了三次。我们碰拳击掌相拥,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成功!他对我说:“兄弟!我们登顶了!”对,我们真的登顶了!时间是上午10点40分。

下撤

在记录好登顶时刻后,我取出一直背着的60米动力绳准备双绳降。我坐在顶峰的雪里,一点一点地将小牦牛的绳子下放回刚才的雪蘑菇。因为只有那里才能设置下降保护点。

太阳在侣点30分落山。摸黑下降了三段于,19点05分降完最后一段,共计下降了17段,消耗辅绳30米。烧完水吃完泡面后我们决定直接下撤回四姑娘山镇。一口气走出沟已经是凌晨4点30分。我有些晕又有些飘,只知道左脚中指和无名指没有了任何知觉,后来发现已经冻黑了。

依寺夹塞峰“21天”攀登报告

线路:依寺夹塞峰首登—“21天”

攀登线路长度:630米

难度:5.11a/25 pitch/60。

提名理由

依寺夹塞峰是2021年度国内少有的未登峰探索之一,并且也是唯一的一座大岩壁型山峰。这座山呈双峰金字塔形,岩石较破碎,岩壁陡峭,想要完成这座山峰,需要丰富的高海拔经验和丰富的攀岩经验。

郑朝晖与陈洪平的此次未登峰探索,虽前后共耗时21天完成,但在实际攀登过程中以阿尔卑斯式风格、耗时,全程自由攀完成线路,展现了其丰富的高山探险经验以及作为攀登者的攀岩技巧,是2021年最为亮眼的几次攀登尝试之一。

沿317国道从沟口经过,几乎一眼就能看到这座双金字塔状的花岗岩巨峰,屹立在雀儿山垭口附近,交通极其便利。但它陡峭的岩石山体犹如巨兽耸立,让人望而生畏,干万年来一直等待有缘人来接近。从网上资料得知,这座山叫依寺夹塞峰,至今还是未登峰,充满着诱惑与挑战,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2021年5月,我单人自驾徒步进山两次,用无人机接近查看了依寺夹塞峰的岩体,确认结构是比较完整的花岗岩,有一定的可行性,西北山脊看起来也更容易一些。真正攀登时发现,真实难度比想象中的大很多。计划出炉,获得自由攀登计划的支持。团队5人经过几天缓慢的自驾(特意适应海拔),9月5日到达大本营。

高海拔山区天气变化莫测,提前十来天的预报更是很难做到精准。就在我们以为这次天气周期将持续晴好时,进山第一天晚上就下大雨。第二天小雨不断,我们爬到4900米处雾也没有散开,无法看到攀登线路,只能暂时下撤。

9月8日,天气转晴,再次上到ABC并上挪到海拔4800米处,拿上所有技术装备,侦查攀登到5100米,最后选择了西北山脊线路作为攀登线路。把装备挂在安全的岩壁上,这样我们轻装下撤大本营。窗口期显示11~12日有两天晴天,而10日是阵雨。先入住到4900米的营地,果然10日下午就转晴了。

12日,我們攀登到了离顶峰仅有几百米的地方。虽然看起来只有几百米,但按三个人速度今天不可能冲顶。天气预报是晚上和明天开始阵雨了,我们非常犹豫是不是坚持爬,理智告诉我们不能冒险。回到地面,我反复和陈皮讨论冲顶的可行性,技术没问题,未来的窗口期在四五天后,意味着整个攀登周期早就超过原定的12天。海晴是没时间了,只好先撤。陈皮同意我们再来一次冲顶,17日,把必要装备简单打两个大包,请了两个背夫直接上到海拔4800米处。17日当晚不停地下雪,一场大雪覆盖了全部山域。

我大脑快速思考着,这种新雪,如果后面遇到大晴天很容易晒化。事实也如我推测,18日晒一天,我们推迟到19日出发。我和陈皮速度很快,连续攀爬12个小时,天黑前就到了第一次下降的位置。我建议继续攀登,把露营装备留在这里,轻装冲顶后返回这里休息,获得陈皮赞同,谁都不想负重攀岩。整整15段线路,折磨得手脚都开始抽筋,两个人都在干呕。眼睛看着顶峰越来越近,经常错觉以为最后一段了,结果还得往上爬。当太阳快要掉进地平线的时候,终于到顶了!

平视不远处,只有两个比我们矮的山脊凸起,确认折磨结束了!我赶紧用手机给坐在顶上的陈皮拍了几张不同旗帜登顶照,自己凑过去合了唯一一张合照,用卫星定位海拔是5458米。

天黑,地形比较复杂,下降过程中需要不停地往左切回山脊方向,半倒攀,难度可想而知。晚上10点47分,到达第三段的小平台,可以容纳两个人坐下,我决定在这里熬一夜,必须等天亮再行动。第二天晚11点,我再次安全地站在了317国道,无比亲切,心才放下来,一切都结束了。

我们为何登山?这个直击灵魂的问题,经常会问自己一遍,这就是真爱,爱上那种灵魂和肉体的折磨,这就是生命的本质,证明自己活着。人类是贪得无厌的生物,不断探索发展,这也是文明进化的原动力。最后,感谢所有队友和关心攀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化理想为行动,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我们线路名称定为“21天”,纪念被折磨的21天!有欢乐,有艰辛,也是至今为止我在5000米级山峰耗费时间最长的一次。

猜你喜欢
冲顶刘总山脊
防冲顶装置对龙门吊故障发生率的影响
Saving the life of a wolf
电动单梁起重机吊具冲顶引发起升电机坠落事故分析
电梯不同冲顶速度下的乘客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黄昏
山脊新能源
基于电梯冲顶法的电梯平衡系数测试方法研究
小老板谈生意陷入赌博骗局
小老板谈生意 陷入赌博骗局
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