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3-05-30 15:10胡睿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三新语文阅读教学新高考

胡睿

摘要:语文是基础学科,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影响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影响高中生的高考成绩。“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基于当代教学需要、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一次全面改革,是探索符合“以生为本”教学原则的一次教学创新,旨在突破传统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制约。基于“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有助于发现语文教学策略的不足,完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体系,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语文阅读教学

“三新”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次全面尝试。“单元教学、任务群教学”是“三新”最突出的特征,坚持“以生为本”、转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凸显高中生语文阅读的主体地位是“三新”的本质所在。当前,高中生阅读能力不足、教师教学方法存在偏差、教学偏离“三新”标准是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无论是从高考成绩还是从素养提升角度来看,均有必要增加高中生阅读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促进“三新”实施,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况

1.1学生阅读能力弱

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其理解能力。从相关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部分高中生阅读能力不高是客观事实,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均存在阅读能力不足现象。从高考卷面及数据统计结果分析,部分考生可以基本读懂文本,但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概括能力不足,划分不合理,答题要点重复,答案零碎、分点模糊,以上这些均表明高中生阅读能力亟待提升。

例如,新高考考查重点——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较多,表现在古诗句理解不透彻、翻译不准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文言句式、虚实词累积方面有所欠缺,日常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足。

1.2教学与“三新”标准不相符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符合“三新”标准的现象还存在语文阅读模式化、忽略了学生思维拓展。阅读教学旨在通过大量阅读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阅讀教学方法错误通常会加大目标实现的难度,有时甚至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从相关调查结果分析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他们依然未能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未能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精髓,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课堂氛围沉闷。例如,教学手段依然停留在段落分析、词语解释等传统方式上,阅读路径程式化,使用占用学生大量时间的知识点背记教学模式。有部分语文教师依然沿用讲解式教学,这种教学解读缺少新意,而且课堂时间被教师大量占用,学生参与时间很少,应试教育模式、填鸭式教学痕迹依然存在,固化了学生思维。

1.3形式化问题突出

尽管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大部分学校使用了翻转课堂、情境教学等方法,但由于对现代教学理念理解得不充分,再加上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过重,导致部分高中生并未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依然处于被动听课、强背强记的学习状态。例如,文言文教学,课文翻译依然是教学重点,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时间不充分。究其本质,依旧是应试思想的影响。整体来看,部分学校、教师实质上是以现代教育为名行传统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之实,影响了教学改革政策的实施及改革初衷的兑现。

1.4阅读材料缺陷

首先,阅读材料选择失当,所选阅读材料不符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的整体方向,难以体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群阅读效果;其次,阅读材料质量存在缺陷。当前,阅读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给师生都造成了较大困扰。最后,阅读材料错漏问题比较突出。

2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的必要性

“三新”改革的初衷在于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注重人的教学,推动高中生整体素养提升,在注重人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同时,凸显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高中语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直接决定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而培养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则是拓展高中生思维、提升高中生理解能力、提高各学科学习成效的根本保障。只有增强读题、解题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胸有成竹地应对高考。

“三新”要求语文教师注重转换“教与学”的主体地位,凸显高中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第一要务在于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激发高中生阅读兴趣,拓展高中生思维,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新”背景下,高考语文学科试卷中有大量阅读题。从此类试卷设计角度来分析,阅读能力已经成为高中生必备的能力。谁的语文阅读能力强、理解能力强,谁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反之,则很难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基于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让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更具自主性、针对性、广泛性,才能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让高中生在获得更多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自我阅读认知。

3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措施

3.1增加阅读量,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将语言能力作为四维度之一,且排列于四个维度首位,表明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具有超强语言能力的高中生,其笔下千言如涓涓细流,阅读其文则有醍醐灌顶之感。思维能力强的高中生通常会条理清晰、语言深刻犀利;能分辨善恶美丑,明辨“真假”。

语文阅读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之所以强调语文阅读,是因为阅读是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一切学科教学内容理解的基本支撑。语文阅读量越大,越有助于高中生积累知识并完善既有知识结构,也越有助于拓展高中生的思维空间,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越有助于高中生获得理想的高考成绩。此外,阅读量越大,越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通常适合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方面,引导高中学生仔细阅读必修教材、选修教材提供的各单元文章,此举旨在引导高中生通过阅读学习基础知识,体验经典文本的内涵及魅力。为了提高高中生对教材文章阅读的重视程度,还应在教学中增加文章阅读、讲解的投入力度。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在高考中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文章。

另一方面,强化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名著阅读,奠定高中生文化审美基础,提升其整体素养。阅读经典作品是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培养高中生心智的有效途径。通过熏陶与启迪,高中生能获得更多的灵感。例如,阅读《红楼梦》有助于高中生掌握中华诗词、医药学、烹饪学、服饰学、建筑学等知识;阅读《三国演义》有助于启迪高中生智慧;阅读《西游记》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

高中生增加阅读量,能在自然而然完成知识积累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创新内驱力,其阅读能力同样会因此而不断提升,这就是阅读的功效和魅力。

3.2注重阅读方法设计,呼应“三新”标准

高中生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心智成熟度较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保证高中生合理分配时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考虑的重点课题。除了阅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外,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方法也很重要。如果方法适当,则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高中生阅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经典文本。

首先,应注重阅读课堂情境设计。阅读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对阅读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必须基于校园、教室、学生、设备现状来设计语文阅读情境,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利用课余或者居家休息时间,均需要保证环境静谧。

其次,应注重科技应用,凸显阅读教学导入。可以利用视频、微课形式,将阅读内容、架构、大意等通过文字、图片、音效整体配合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再次,适时引导,答疑解惑,为学生指点迷津。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阅读内容、高中生理解能力,设计阅读引导方案,将阅读重点、难点予以汇总,并在适当时间介入指导学生,消除学生对阅读难点的疑惑。同时,传授阅读技巧,帮助高中生在阅读中解决疑惑。

最后,注重问题设置,即基于阅读内容预先设置问题,留给学生思考解答。解答语文阅读问题时,要注重发散思维,少以或不以“对”“错”来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处理,基于学生问题解答,并结合学生与阅读内容的契合度、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来引导学生思考,获得更接近事实的答案。与此同时,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方法选择或者设计必须首先以“三新”为核心依据展开,以此促进“三新”政策落地,检验“三新”效果。目前来看,这是高中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方向。

3.3强化导向阅读,注重实质性转变

阅读导向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接近真实。这是对高中語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高中语文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与否,转变程度如何的依据。有效的阅读导向包括教学导入、设计问题、适度提问,旨在引导高中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思考阅读文本的内涵,思考教师设计问题的意图。例如,《过秦论》一文中,内容阅读、精读是重点,但同时有必要辅之以同类作品,例如,《六国论》《阿房宫赋》,让学生尝试群文阅读,通过阅读同类题材的文章,了解同类事件、创作手法,以加深对《过秦论》的理解。具体问题设计、提问、作业留置均可基于《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共同完成,使枯燥乏味的阅读变得更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群文阅读也是“三新”标准之一,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促进学生理解《过秦论》原文。

3.4注重阅读材料筛选,保障阅读针对性

学生读什么取决于教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均为经典作品,有助于高中生获取语文知识。但是,仅局限于必选和非必选教材,内容依然略显不足,也不利于高中生拓展知识面和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应保持时代敏感性,及时发现各行各业的经典新作,关注时事新闻与述评,确保语文教学跟上时代步伐。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准确的辨识能力。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旨在凸显“以生为本”原则,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必须基于“三新”标准选择阅读内容,并设计教学方案,增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提升高中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黄国园.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21(24):90-91.

[2]万志.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8):25-27.

[3]钟丹.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8):11-13.

[4]李小玲.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教学应对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6):19-21.

[5]李娜.探群文之妙 悟阅读之道: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8):62-64.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三新”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2]GHBZ053)。

猜你喜欢
三新语文阅读教学新高考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