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发展与其城乡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23-05-30 22:45武亚楠
关键词:旅游经济

武亚楠

【摘  要】论文通过构建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发现:海南省旅游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不论是否考虑内生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受到旅游发展的影响更明显,因此海南应坚定旅游兴省的路子,大力支持各级政府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差异化开发以最大力度释放旅游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经济;城乡经济增长;自贸港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2;F323;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3-0167-03

1 引言

海南岛与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隔海相望,交通通达性、资源稀缺性、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明显,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内地大多数省份,多数年份仅优于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自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提出以来(2010-2018年),虽然海南城乡收入之比的平均值(2.45)仍低于全国城乡收入比值(2.71),但城乡收入比已经位居全国第八,仅次于上海(1.98)、辽宁(2.15)、湖北(2.18)、吉林(2.25)、河北(2.27)、江西(2.35)、广东(2.43)。海南城乡收入比与海南落后的经济地位的强烈反差带来的一个自然的疑问:海南旅游发展是否促进了海南经济发展?对城乡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各有多大?

鉴于此,本文采用海南省2012-2018年18个县市数据,在实证层面上,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IV-GMM估计)法解析了旅游发展对海南总体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并分析其原因。

2 旅游发展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计量模型设定

2.1 计量模型推导

为了计量表征海南旅游业发展与城乡收入的关系,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本框架,并参考Fayissa等的研究思想,假定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式(1)中,Yit表示i市/县t年的总产出,K、L、H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投入,α、β、γ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弹性,A代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效用函数,并假定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γ=1。式(1)两边同除以Lit:

Yit/Lit=Ait(Kit/Lit)α(Hit/Lit)γ                   (2)

式(2)中,A作为效率参数,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关键解释变量旅游经济发展和相关经济增长溢出因素,则有A=tourism?渍×Xθ,并将其带入式(2),并两边取对数:

式(3)中,Xit为控制变量集,主要包括物质资本水平(inv)、人力资本水平(hum)、政府规模(fis)、金融发展水平(fin)、人均社会消费水平(pccon);用人均GDP(pcgdpit) 表示。同时,在式(3)中加入非观测的个体固定效应τi以及随机扰动项?缀it,计量模型初步设定为:

为了探讨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考察旅游经济发展(该指标取对数后表示为lntourism)对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该指标取对数后表示为lnpcgdp)影响的同时,还细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该指标取对数后表示为lnurbanincome)、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该指标取对数后表示为lnruralincome)受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此,在式(4)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如下3个计量模型:

2.2 变量构造说明

2.2.1 被解释变量

较多文献中采用人均GDP[1-5]和人均收入两类指标[6-8]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中各市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进行度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则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urban_income)进行衡量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则采用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rural_income)进行度量。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以 2012年为基期的全省CPI指数对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消胀处理。

2.2.2 核心解释变量

衡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两种:第一种是旅游收入,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旅游收入[9];第二种是旅游人次或旅游人次比[10,11]。人均旅游收入指标最能动态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由于海南市县的旅游收入数据不可得,因此以下采用旅游人次比,即地区年度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次与地区总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

2.2.3 其他控制变量

固定资产投资水平(inv)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总人口之比表示人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水平(hum)用教育支出与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之比来表示。政府规模(fis)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金融發展水平(fin)和社会消费水平(pccon)分别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地区GDP的比重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地区总人口的比值来表示。

考虑到2012年以前涉及本文核心解释变量的直接相关数据没有统计和个别市县的数据缺失严重,因此以下通过构建2012-2108年海南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的面板数据探讨海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相关变量数据来自于2012-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海南省统计年鉴。

3 旅游发展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3.1 固定效应估计

通过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Wald检验、B-P检验、LR检验、Hausman检验,本文最终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组间异方差检验、序列相关检验、截面相关检验发现固定效应模型残差存在组间异方差、序列相关、截面相关问题,表1中FE(01)、FE(02)、FE(03)列即分别呈现了考虑异方差、序列相关、截面相关情况下模型(5)(6)(7)的估计结果,即在1%的显著水平上,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每增长1%会带动海南各市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增长0.143%,会带动海南各市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051%,会带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0.053%。这与马兴超等[12]在考察浙江县域旅游发展对浙江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中的结论一致,即旅游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高于对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首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契机虽然都把海口、三亚等经济稍为发达的城市地区作为着力点,但由于海南经济发展底子薄、旅游发展起步晚、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硬件设施距离国际一流度假胜地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海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速较慢;其次,海南乡村地区凭借黎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原始的热带生态环境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等诸多优势,向以热带休闲农业、养老养生、文创旅游等现代旅游服务形式的乡村高端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进而提高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3.2 内生性处理与IV-GMM估计

考虑到旅游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双向因果关系,将导致估计结果出现有偏。本文采用IV-GMM估计法,选择旅游发展的滞后一期与滞后两期作为其自身的工具变量进行估计。工具变量的选择合适与否,主要需满足工具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与解释变量高度相关这一前提。因为当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影响到前期的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与其自身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 3和0.705 2,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所以工具变量的选择较为合理。IV-GMM估计回归结果呈现在表1的IV-FE-GMM(01)、IV-FE-GMM(02)、IV-FE-GMM(03)列。在对旅游发展这一核心解释变量内生性进行处理后,旅游发展对海南各县市总体经济发展、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依旧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且相较不考虑内生性之前有了较大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发展水平每提高1%,海南各县市总体经济发展、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会增加0.299%、0.296%、0.336%,但与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相同的是旅游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依旧显著高于城镇。

4 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海南省18个县市2012-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可以发现海南省旅游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不论是否考虑内生性问题,相比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受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更显著。引入工具变量前后,旅游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从0.053、0.051提升为0.336、0.296,不同实证方法和稳健性检验

说明海南省旅游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

作用。

因此,坚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海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首要布局,把旅游發展作为自贸港建设的切入点,扩大现代旅游业的边界,探索旅游发展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加大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简政放权、支持县乡各级政府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差异化营销和开发以最大力度释放旅游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康,刘彦平.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12):30-40.

【2】赵磊.旅游发展能否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11,26(12):15-25.

【3】周强,薛海燕,马效.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1):12-17.

【4】张淑文,陈勤昌,王凯.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J].热带地理,2020,40(01):154-163.

【5】张大鹏,涂精华.旅游产业依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门槛效应——基于75个民族自治县的实证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1):38-45.

【6】李如友.中国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管理,2016,38(09):161-172.

【7】马兴超,马树才.旅游发展能够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浙江省县级层面的实证[J].经济体制改革,2017(01):18-25.

【8】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06):50-58.

【9】杨春宇,陈梅,徐兴花,等.旅游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45-57.

【10】Cortés-Jiménez I. Which type of tourism matters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The cases of Spain and Ital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8,10(2):127-139.

【11】李光勤,胡志高,曹建华.制度变迁与旅游经济增长——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局改委”政策评估[J].旅游学刊,2018,33(01):13-24.

【12】马兴超,马树才.旅游发展能够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浙江省县级层面的实证[J].经济体制改革,2017(01):18-25.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管理
广西区主要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