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导论教学探索

2023-05-30 10:48李涤非王芳芳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性

李涤非 王芳芳

摘 要:良好的导论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门课程讲授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理性和思辨性。在导论教学中,首先,我们动之以情,让学生亲近马克思;其次,晓之以理,用理性折服学生,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真信仰;最后,在情理交融的基础上,通过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学生信仰的具象化和现实化。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性;生活世界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虽然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它着实最鲜明、最牢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个体间未来的互动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中的“首因效应”也普遍存在,影响甚至决定整个学期的教学实效,这也正是探索“原理”课导论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界对导论的教学改革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不乏理论深度和实践高度。但是立足情理交融之视域,促使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系统研究,尚属少见。课题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粗浅思考。

一、以情动人:走近马克思

在认识论意义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体。其中,情感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追求,也必须带有“人的感情”,它是师生非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持久动力。笔者认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情怀要深”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融入情感,可以影响学生对讲授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以期实现新时代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宗旨。较之于其他思政课,“原理”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因此,有学者总结该课程有三个“最”,即系统性最强、学理性最强、思辨性最强。这些特质使得寓理于情、以情动人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否则只会留下纯粹的政治教条和空洞的理论说教。

调研发现,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青年学生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呈现简单化、肤浅化、口号化甚至教条化的倾向。针对马克思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消除学生心中尚存的距离感、模糊感。为此,课题组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寻找教学实践中与学生情感体验相结合的生长点。

(一)营造合适的教学“场域”,实现情感移情的有效出场

“场域”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著名的思想大师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指“具有自己独特运作法则的社会空间”。布迪厄的“场域”概念,被其后的学者广泛用于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中。教育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不同位置之间存在的主客观关系交织的一个网络或构型”。情感移情可被视为教育场域的独特运作法则之一。美德伦理学家斯洛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移情能力或者移情反应。在具体的教学场域中,课题组设置阅读燕妮的书信片段这一环节,让学生感悟在长达40年的流亡岁月里,燕妮对马克思及其事业至死不渝的追随,旨在实现学生的情感移情;在网课留言区发起“爱情的真谛”这一话题讨论,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而实现本课程的价值引领。

(二)讲好红色故事,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在淬炼教学质量中,我们把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作为课堂教学发力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在学马克思。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学的只是马克思的表层,不包括他的内里;看到的只是马克思的身体,不包括他的灵魂;读到的只是马克思的教条,不包括他的精神”。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开讲红色故事会“致敬人类的伟大导师”环节,课题组通过让学生欣赏教学名师徐川对马克思“大胡子”“表情包”“富家子”“大贏家”“落魄人”五张面孔的深度解读,使其心目中的伟人具象化为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进而达到涵养情感、启智润心之功效。

课题组主张,理性和情感可以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呈现递进关系,共同服务教学实践。换言之,情感的作用在于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用理性去折服学生,使学生真信、真学。

二、以理服人:走近马克思主义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同样,“原理”课教学所追求的入耳入脑入心,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也需要抓住问题的根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课题组秉承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教学原则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发现矛盾论点,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吐露心中的疑惑,而非直接教条地进行课堂灌输。

经过小组访谈,课题组获悉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怀有距离感甚至不信任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心中有迷雾笼罩。课题组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而必须依靠“灌输”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列宁早在1902年已有经典论述:“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在此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信念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肩负起“灌输”的任务。我们严格区分“灌输”的任务和“灌输”的方法,在牢记“灌输”任务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回应学生的质疑,施之以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并提高觉悟。

(二)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进程的加深,一部分错误信息和思潮充斥大学生的头脑。再加之外界对思政课的理论“灌输”存在误解,思政课教师被视为“传声筒”“复读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做好源头防控,课题组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开展“原理”课导论教学,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这种意愿实质就是公民的政治情感归属,即政治认同。现阶段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理”课的教育目标是建立在唯物辩证理解基础上的政治认同,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归属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自我认同具有统一性。为了更好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我们注重方向的引导,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寻找解释。比如,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探索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系列有益举措,我们采用引证式融入经典原文——“资产阶级要对生产工具,进而对生产关系,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让学生更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整。

综上,通过释疑解惑,学生得以窥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情感的理性升华,进而在情理交融后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回归生活世界:践行马克思主义

“生活世界”理论最早是由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旨在对欧洲科学危机进行现象学视域观照。生活世界作为人能够存在于其中的基本图式,涵盖了“现实的人”的本能、劳作、交往、语言等要素。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在生活世界中得以形塑,个体的人也在其中得以全面发展。因此,课题组将“现实的个人”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以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领会和把握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探寻自身成长规律,最终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回归生活世界,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实化的重要表征。课题组认为,大学生基于情理交融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课题组秉承“原理”课回归生活世界这一问题意识,结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整合教学内容,在情感体验中实现生命叙事

“体验是以图景转换为主的图景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動不是知识累加性的,而是在受教育者的大脑中发生着的其生活阅历、生活场景和未来希冀蓝图的关系与结构的自组织转换活动”。在此意义上,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就是通过激活学生的情感因子,使教学实践变为图景思维活动的过程。从教学目的和要求来看,“原理”课导论教学要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在此意义上,导论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验,对授课教师讲授活动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不是纯粹的知识叠加和积累,而是通过对学生生活阅历、生活场景的充分挖掘,实现其与未来希冀蓝图关系与结构的自组织转换活动。通过设置情境,使之与学生本身的经验、体验、情感、追求相“契合”,让学生以某种方式叙述、表达置身世界之中的自我生命存在,叙述、表达“我”的生命在世界中的感受,表达生命存在的状况,表达生命的被改造与提升的价值诉求。

比如,课题组充分挖掘本土元素,以河南小吃胡辣汤登上《舌尖上的中国3》为话题,由“一碗河南游子的乡愁”引导学生认识地方小吃与“价值”“价值评价”的关联。课题组通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在生命叙事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有效避免了学生“主体精神的丧失和个体丰富个性的遗忘与忽略”。当然,在注重生命叙事的同时,在教学中也要避免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应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

(二)更新教学理念,在理性观照中和合人生

通过纲举目张,用“理性”奠定一学期授课的主基调,具体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向学生传达用理性反驳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二是教师用理性包容差异,尊重多元。关于前者,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哲学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思维模式停留在感性层面。课题组抛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等命题让学生进行“思维热身”,慢慢体悟本课程即将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关于后者,课题组致力于探索学生个人诉求与国家话语的可通约性机制,倡导“用个体心声唱响国家话语”。在后工业化时代,学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其个体诉求多元化,“与主流话语并行的青年亚文化或其他异质思潮,为国家宏大叙事提供了新的整合维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课题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嘱托,秉承欣赏个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构建重叠共识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可靠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宗旨中和合人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2]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孟,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李志强.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段伟,郑忆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定位、目标与原则[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

[1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2]陈飞.回归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编:向 新

基金项目:201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互动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实践机制研究”(编号:2019SJGLX043);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编号:17JDSZK020)

作者简介:李涤非(197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伦理学;王芳芳(19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性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2016年,转向“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的幻觉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