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3-05-30 15:20蔡雪丽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双减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蔡雪丽

摘要:数学中的说理教学属于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其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文章在分析构建数学“说理课堂”价值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双减”背景下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策略:制定明确的说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说理兴趣;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为学生提供说理材料;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自由说理的机会;教师有效引导,培养学生说理思维;结合赏识评价,提升学生说理水平。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说理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2-0089-04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各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解读“双减”政策可知,要想缓解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教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增效也是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究学科教学方法,以期实现课堂教学增效,说理教学就是探究的成果之一。说理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似,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通过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掌握数学知识,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说理课堂”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可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运用不同的策略为学生构建“说理课堂”,让学生在“说理课堂”中探索数学知识,做到知“数”达“理”,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增效。

一、数学教学构建“说理课堂”的价值

“说理”是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知识学习实现语言的内化,其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明辨事理、对话交流等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积极构建“说理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形成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运用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阐述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数学“说理课堂”,学生可通过表达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明确阐述数学原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联系起来,从而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对此,在数学“说理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说、多想、多实践,使其真正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并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即“说”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可见,在构建“说理课堂”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说理的机会非常重要。学生只有经历“说”的过程,灵活地阐述数学知识,才能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很显然,这种“说”的学习方式比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制定明确的说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说理兴趣

“说理课堂”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导致学习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构建“说理课堂”时,数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说理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热情去探究数学知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影响因素之一。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并使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构建“说理课堂”时,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小数乘整数”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知识。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整数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加法与整数乘法的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在具体场景中了解小数乘法的相关意义;利用面积模型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整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算法、感知算理;完成小数乘整数的简单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在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中,了解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就是数学说理的重要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教学开始呈现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了解小数乘整数相关内容的积极性,进而为接下来的“说理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2.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为学生提供说理材料

(1)为学生提供表达数学概念的说理材料。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是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谓数学概念,就是指采用特殊的符号或语言完成数学定理、法则等的表达。数学表达是数学概念的特点之一。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要用简单、精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以此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样,在构建“说理课堂”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表达来提升其对于概念的认知。例如,“长方体的认识”涉及与长方体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长方体并发现其特点,然后再将其特点准确表述出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长方体模型,并将这些长方体模型当作说理材料,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长方体模型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让学生从观察中获取长方体的棱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与长方体进行积极的“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长方体的棱、顶点、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使用数学语言描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描述的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进一步完善数学认知。可见,长方体模型作为说理材料不仅让学生经历了抽象化的数学活动过程,还能发现长方体的数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学生再通过“说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深化对长方体概念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说理能力。

(2)为学生提供能够揭示发生过程的数学说理材料。学生探究数学知识需要建立在知识发生过程这一载体上,同时它也是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索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挖掘其中涉及的数学现象,并通过数学现象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可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上,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进行探究,并将自己的发现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自然而然地开展数学说理教学。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提升数学探究能力与说理能力。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距离与间隔长”是学生解题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演练活动情境,为学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植树情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距离与间隔长”之间的数量关系。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如下“植树情境”:在50米长的道路的一边种植小树苗,每间隔5米种1棵树,并保证道路两端均有小树苗,计算所种植小树苗的数量。在设计完活动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前往操场,结合问题条件组织学生在50米长的小路上每间隔5米站1个人,在保证50米道路两端均有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数出小路上一共站了多少人。接着,教师改变站位条件,引导学生数出小路两端不站人的情况下学生人数。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了解不同情况下小树的数量变化,进而对此形成深刻认识,掌握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还能将自身的自主性发挥出来,将不同类型的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进而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使解题经验不断丰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激发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有效锻炼了数学说理能力。

3.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自由说理的机会

(1)构建教学情境,打造和谐的环境。学生可依托教学情境学习数学知识,教学情境也能够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有效的教学情境所激发,这样,学生就可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构建“说理课堂”时,可以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身处轻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中获得说理自由。例如,在教学与圆柱的表面积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经历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上,让其扎实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用硬纸片制作一个圆柱体,并将制作好的圆柱体进行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了解圆柱体的构成,同时将以往获得的数学经验运用其中,结合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未知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形成对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初步认知。在教师构建的动手操作情境中,学生有非常高的积极性,根本不需要教师引导,便能自主体验情境,在操作、观察与描述并进的过程中了解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构建的体验情境中还能自然而然地锻炼数学说理能力,使数学学习水平更上一层楼。

(2)组织学生参与辩论,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参与辩论活动时能够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以此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说理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抓准课堂教学时机,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活动。例如,在教学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类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如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拉伸后就得到一个长方形,因此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经过探究后认为,平行四边形只有进行切割后才能得到长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两者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这两种观点,教师可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引导学生继续对平行四边形及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并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在这样的辩论活动中能够自由地进行说理,并在说理时通过细心观察打破原有的认知,进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将以往所学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内容迁移过来,最终完成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并锻炼数学说理能力、抽象能力及知识总结能力,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在辩论活动中,学生还能形成充满成就感的说理体验,进而点燃学习欲望,积极参与其他数学学习活动。

4.教师有效引导,培养学生说理思维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用到思维这一“工具”,思维也是学生进行数学说理的“法宝”。部分学生在说理时存在说理低效、思维不清晰的问题,对此,教师可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说理思维,让学生通过有效说理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相关知识时,学生要重点掌握圆的周長与半径之间的关系。结合此项学习内容,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将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迁移,提出描述圆的半径与周长之间关系的猜想。猜测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通过思考,学生提出了“圆的周长就是四个半径的长度”“圆的周长是三个半径的长度”之类的猜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猜想,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此时学生继续思考,想出各种验证猜想的方法。例如,有的学生使用绳子围绕圆一周后测量绳子的长度以及圆的半径长度,以此得出圆的半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其实,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的过程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现象与结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数学说理的过程。在验证结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得出的结论“说”出来。这其中,有的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比半径的三倍还要多。结合学生的发现,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的有效引导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探究活动情境及说理活动情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可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同步提升数学说理能力、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5.结合赏识评价,提升学生说理水平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数学学科涉及的知识抽象性强,而青少年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说理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难以对抽象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数学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而说理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说理情感。学生可在教师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树立数学学习自信,为数学学习效率提高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构建“说理课堂”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说理过程,对学生说理时所取得的良好表现进行及时的赏识评价。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出示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小丽为促进身体健康制订了一个月共计跑步22.4千米的运动计划,那么请问,小丽每周需要跑多少米?经过思考,学生利用积累的数学经验,很快计算出小丽每周需要跑步5600米。结合学生的实际计算情况,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对此,教师要进行赏识评价,使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自信,然后再让学生对计算过程以及计算方法进行描述。不同学生给出的描述均不相同,如“先转换单位,将22.4千米转换为22400米,接着用22400米除以4后得到5600米”“先用22.4千米除以4得出5.6千米,接着再转换单位,将5.6千米转化为5600米”。在学生描述完自己的计算方法及过程后,教师要及时做出肯定,使学生获得满足感。相关数据表明,教师的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激发出参与说理的积极性,思维能力及说理能力也因此得到锻炼,最终实现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結语

总而言之,数学“说理课堂”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说理教学,通过制定明确的说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说理兴趣,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为学生提供说理材料,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说理的机会,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开展赏识性评价,以提升学生的说理水平,培养学生的说理思维。这样,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使“双减”政策能够顺利实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萍.设计核心问题构建说理课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09).

[2]曹景慧.因“说理”而“深度”让“说理”成为撬开数学深度学习的杠杆[J].天津教育,2022(21).

[3]李海军.小学数学基于深度学习的说理课堂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0).

[4]简珍梅.说理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 2020(07).

[5]柳明秀.基于小学数学说理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数理化学习, 2021(12).

[6]蔡美娜.走向说理课堂———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谈[J].数学教学通讯,2021(25).

[7]雷富玉,叶荣灼.知“书”达“理”———基于教材解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8]黄娟.借说理之力,助学习增益———小学数学课堂说理助学效益分析[J].福建教育,2020(4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Reasoning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Cai Xueli

(Xiyu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Reasoning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belongs to a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which can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eff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mathematics teachers can let students fully maste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 the truth contained in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hrough reasoning teaching,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al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mathematical learning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construct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cla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mathematical "reasoning cla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Key words: "doublereduction";primaryschoolmathematics;reasoningteaching;corecompetence

猜你喜欢
双减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