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3-05-30 17:51鲍李宾乔策策
文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协同育人高校

鲍李宾 乔策策

内容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各类媒介为高校家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在此环境下,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实际,又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协作且互相适应的育人模式,是目前具有时代机遇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研究分析可知,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存在教育孤岛现象严重、交互流程混乱和协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当构建微平台,智慧型合作;搭建微讲堂,专家引领式合作;建章立制,构建协作体系等方式来建设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顺应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为解决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提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高校 协同育人 家校社协同

全媒体是指由将现有的媒介衔接,将传播形态进行整合,使得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媒介相互交叉和互涉,达到一种深度的融合。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正确对待媒介,有效利用并使三方协作育人,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第一,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构建家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加深青年学生对家庭、学校及社会情感价值观的理解;第二,从高校角度看,改变大家对传统高校主导模式的刻板印象,减轻高校单一育人的压力;就家庭本身而言,避免成为高校教育的附庸,找到家庭教育的本身价值;第三,就社会而言,实现资源交涉,提高社会公民整体素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协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协作模式,是当今社会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一.全媒体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各类媒介全方位的传播形式为高校家校社育人协同机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无形中推动着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化和升级。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现实感和立体感使得高校、家庭和社会都无法再模糊自己的责任边界。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有一些问题。

1.孤岛现象严重

全媒体时代下,传播媒介为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便利的技术支持。但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思想认知偏差,三方存在着教育的孤岛现象。第一,从学校教育来看,安徽科技学院为家校协同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安徽科技学院扎实推进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人文学院家校协同“云家访”汇聚育人力量等。但安徽科技学院主要以优势农科和新型工科为重点,文科类专业相对较少,对三方协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管理和研究认知不全面,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无形中使得自身承担了过多的育人压力;第二,从家庭教育来看,安徽科技学院的学生来源于农村生源的较多,父母素质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缺乏有效的指导,家庭习惯性依赖学校教育,大部分家长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诉求,只关注学生就业和考研等方面;第三,从社会教育来看,安徽科技学院主校区设在一个小县城,地理位置的狭隘导致了社会对学校的重视度不够,政府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合作方面引导不足,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投资经费较少,使得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也仅限于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及志愿者等活动。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教育孤岛现象严重,三者之间责任不明晰,边界不清晰,影响着家校社协作育人的效度。

2.交互流程混乱

全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可以延伸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空间,拓展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渠道。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中关键与灵魂人物,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科技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高,但辅导员配备不全,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忽略了辅导员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专业化教育。另外,辅导员工作日常业务繁忙,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关注及研究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容易导致交互流程混乱。第一,从交互前来看,整体在布局上缺少规划,容易忽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预设工作,既没有清晰的育人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计划;第二,從交互中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各类注意事项安排不够,没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边界,交互过程混乱,大多限于电话联系,缺乏沟通的有效渠道;第三,从交互后来看,交互结果不清晰,没有形成总结层面的报告,缺乏交互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容易导致无效交互。交互流程的混乱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协作体系不健全

如何使全媒体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调控好全媒体下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的效度,这是家庭、高校和社会都亟需关注的事情,而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得全媒体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达到好的效果。当下,安徽科技学院比较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积极鼓励各学院和辅导员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但没有明确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此项工作,整体上缺乏计划性、整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一,从主题上看,主题上不明确,不能精准定位,随意选择性严重;第二,从内容上看,协作内容不聚焦,分不清主次,把握不住核心和重要矛盾,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第三,从时间上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鲜有交流,算是有交互,也是在学期开始或者学期末尾,交流时间极其少而不固定;第四,从方式上看,基本只限于电话联系,有的家长甚至孩子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见过自己孩子的辅导员长什么样子,而辅导员就更别说认识家长,甚至自己带的学生都不一定全部认识。长此以往,使得家庭、学校和社会人员都无法找到育人活动的规律,形不成一个科学和有序的协同体系。

二.优化全媒体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应用效果的路径

通过以上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问题的分析,作为具有育人目的和传播优势新时代高校,有义务也有责任的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全媒体时代为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发挥自身引导的关键作用,积极探索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模式的规律。笔者从以下方面浅析了几条优化策略:

1.构建微平台,智慧型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媒体环境下,智慧型合作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也是合作的高级表征阶段。所谓智慧型合作,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都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三方自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学校要发挥出高校应该发挥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三方智慧型合作,树立平等的意识和正确的观念,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首先,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最灵魂的地位,应该利用有效的媒介,积极研发家校社协同手机app,建立高校教育微平台,拓宽教育理念的传播渠道,利用微平台对广大辅导员、家长及社会人士进行多样的培训,将微平台变成联系和服务学生的坚强堡垒,使其成为广大家庭、高校及社会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可以叠加社会等力量加大对微平台的投资,呼吁各省政府积极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与高校共同承担起开发和建设微平台的责任。

其次,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拓宽思路,增强协作活力。比如在微平台可以设置主题焦点、在线咨询等各项专栏,不仅关注青年学生的学业安排、教育理念等方面,也要注重习惯养成、德育养成等方面,让家庭、学校和社会人士都能参与讨论,可让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深辅导员主持微平台,由辅导员、家长及社会人士共同探讨三方协作育人的经验、方式及方法,利用好家校社协作育人的有效载体,形成固定化、常态化及信息化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平台,营造出协作互动的教育环境,保障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机制有效运行。

最后,家校社会三方人员的认知层次、素质水平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具有多元化,所以在构建微平台过程中,要引导三方积极参加,使三方的育人经验通过网络得到聚集,进行智慧型合作,充分传输和宣传新教育理念,使微平台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作的有效载体和促进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成为家庭、高校和社会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慢慢让高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得到良性的发展。

2.搭建微讲堂,专家引领式合作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家校社协作育人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它逐渐成为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的一种新型辅助方式。但无论媒介存在形态怎样变动,都只是作为辅助和服务家校社协作育人的手段,所以专家引领式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专家引领式合作是由智慧性合作延伸出来的一种合作形式,毕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水平有限,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而一些教育类相关的研究学者,长期进行教育教学育人研究,能及时掌握国内外三方协作育人的最前沿经验。

首先,在专家引领下搭建微讲堂,面向全校师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开展贯穿全年不断线的学习活动,以恰当的方式,比如直播、录播的方式邀请专家为广大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进行授课,全面提升大家对教育理论的了解,可在线与教育专家沟通和交流,了解到教育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发挥讲堂中活跃的家长积极分子作用,进行榜样示范和现身说法,让社会带动学校,学校带动家庭,家庭带动家庭。

其次,开拓三方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其成为一个台阶,提升育人合力。政府在场地、设施等资源方面向高校教育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扶持,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因为大学生及家长来源于五湖四海,距离较远,要利用微平台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和参加线上微讲堂,由之前的被动者变成主导者,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参与教育育人的自主权,达到“浸润式”的教育效果。

最后,通过全媒体,搭建微讲堂,坚持力量下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辅导员动员广大同学青年的力量开展家校社协作育人维护工作,统筹构建以校学生会为主导、各学院学生会维护工作部门为支撑的三方协作维护工作队伍,慢慢理顺我校家校社协作育人运行机制,打破并补充传统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枯燥单一的育人形态,打造出资源共享的微平台,形成家校社会协作互动,更好地发挥家庭、高校和社会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

3.建章立制,构建协作体系

首先,對高校来说,要抛弃以前封闭的育人理念,转变思路,改革创新,在积极学习各类法律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对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提高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从制度和教育培训入手,明确辅导员在家校社协作育人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模式中最核心都终究是内容,这需要高校发挥引领作用,遵循教育目的,建立规章制度,加强育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序性。

其次,对社会来说,要发挥承上启下的引导作用,支持家校社协作育人模式的开展。要从规章制度这个关键点入手,以完善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支撑,颁布和出台合适的政策制度,在履行协作育人职能的同时,不仅要按照家校社三方关于加强和改进家校社协作育人机制的指导性意见进行,更要注重建立健全具体管理制度,明确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育人的方向,强化执行落实。使三方短板互补,形成有规则、有规律、有制度、有方法的协作机制,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系统、完整的协作体系。

再次,对家庭来说,要主动跟上全媒体时代的育人理念,发挥自己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学习教育类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配合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自身修养,遵循教育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在周末或寒暑假时期,到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服务机构对接社会,社会要建立学生安全保障机制来保障学生的安全,主动与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

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要坚持深化协同育人,通过组织建设的强化,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形成一条链环,呈现探究化的态势,慢慢完善运行和联通机制。家庭、高校及社会可以主动与青年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信息,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或载体提供反馈与评价服务,完善三者协作机制。比如运用师生评议、家校评议、第三方测评、综合测评等方式,及时改进自身工作方法,整合全媒体时代的各类资源,构建完善而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通讯手段及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为家校社会协作育人打通了良好的平台。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对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高校和社会要三方同盟,密切联系,利用好全媒体的媒介,强化协作思维,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实践,形成家校社会1+1+1>3的“抱团式”教育协作合力,体现出全媒体时代高校家校社协作育人机制的核心价值,更好地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亚星,高倩倩,苑春永.家校合作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子女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22(03):69-74.

[2]陆云泉,刘子森,杨双伟,韩姗杉,刘平青.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人民教育,2022(01):60-62.

[3]王淑清.《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下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管理,2022(01):46-49.

[4]刘子森,闫阅,刘东旭,刘平青.基于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发展指导理念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37-241.

[5]以六大机制实现家校社高质量合力育人[J].人民教育,2021(Z3):73-74.

[6]毕诚.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文化思考[J].人民教育,2021(11):61-63.

[7]倪闽景.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进行顶层设计[J].人民教育,2021(08):19-22.

[8]彭茜,郭凱.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J].教育评论,2001(04):28-30.

[9]吴重涵,张俊.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十年家校合作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68-75.

[10]吴颖.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评《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42.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2021年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JTJY202106).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协同育人高校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