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说话能力训练的策略

2023-05-30 20:30李永旗
学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

李永旗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为协调关系、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这对未来人才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性展开分析,了解说话能力对人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进步产生的作用,并重点论述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策略,形成以激励教育、用好教材、优化措施、实践应用和科学评价为主的说话能力训练体系,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驱动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说话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7-011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38

语文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锻炼他们在不同语境背景下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升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以创新化的课堂形式、多样化的语言材料、激励式的教育引导策略等作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说话素材,驱动他们有序地组织语言材料,并通过口头语言抒发情感、表达想法。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与语言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阶段恰好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说话能力训练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多类型的语言材料,也能促进他们语言思维、灵活性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可以依据语境的变化而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正确表达出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围绕着某一个话题或者某一篇文本展开说话训练,他们需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要明确阅读文本或者探究性话题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在这一阶段内,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会更为透彻,他们会更为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1]。同时,说话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在学生展开说话训练时,课堂上的氛围会愈渐活跃,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策略

(一)激勵教育,鼓励大胆说话,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在初中生的说话能力训练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首要任务,只有学生不断强化信心,他们才能敢于开口、不怕犯错,而在勇于尝试的情况下,他们方能积极参与到训练活动之中,进而构建一个多元互动的训练平台。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教育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让他们产生表达意愿、提升表达的能力。

1.巧用倾听艺术,让学生敢“说”。说话能力的训练重在敢“说”,若学生一直不敢开口、迟迟找不到表达的切口,那么他们自然也不能灵活地根据不同的场景表达自身的想法。因而,在培养初中生说话能力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最关键的任务便是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信心。这里提到的“说话”,自然不是随心所欲地说闲话,而是要让他们合理地表达自身的诉求,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发表自身的意见。为了让学生敢“说”,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倾听艺术,当学生开口表达自身的见解时,要表现出认真倾听的状态,并利用一些语言助词肯定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敢于继续表达,而后,待学生表达完毕后,教师统一给予评价和鼓励,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和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师生之间会达成默契,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也会逐渐提高[2]。而倾听艺术不代表一言不发,教师要围绕着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发表符合正确价值观的言论,这样既能达成良好的训练效果,也能强化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2.创设表达情境,让学生想“说”。在激励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敢“说”,也要让他们主动地想“说”,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说话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可以依据激励教育的诉求,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情境,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情感故事、感人至深的电影素材、艺术感染力强的音乐材料等,激活学生想说话的欲望。在这其中,教师穿插激励式的教学语言,满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说话的过程中肯定自我,如此循环,学生的信心逐渐增强,他们乐于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愿也随之增强。而且,要想达成上述的效果,教师不单单要关注情境的创设方式,也要重点考察情境中的内容,选择与初中生真实经历相关、他们喜爱的音乐素材和电影素材作为情境内容,这样的内容才是如虎添翼。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地把握介入时机,不能随意打断学生,而是要在学生缺乏灵感、没有思路的情况下,以点拨式的语言帮助他们再一次找准说话的切入点,从而增强学生表达的意愿,让他们获得说话的灵感。

(二)用好教材,挖掘多样材料,丰富说话训练内容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就要拥有丰富的训练素材,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为规避说话训练中的形式主义、真正丰富说话训练的内容,教师要用好语文教材,从教材中的各个教学板块中挖掘多样化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口语交际等过程中,积累说话的材料、提升说话的能力。

1.利用阅读文本,积累语言元素。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历经改革和创新,其选文质量不断提升,文本的类型也更加多元化,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高质量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指导学生积累文本中的语言要素,按照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性类型以及短语、句子等不同的语言单位,对语言元素进行合理划分,并将其记录在专门的语言积累本上,供学生反复品读和咀嚼,让他们能够扎实地记忆不同类型的语言材料,以便在口语表达时可以灵活地调取语言素材。另外,在借助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时,教师也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提出互动性的问题,将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之中,让他们在问题的启发下展开思考,并在思考后利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完成了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任务,他们还能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提升临场应变能力,进而根据不同的问题调取不同的语言素材。

2.利用口语材料,锻炼说话技能。基于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中将口语交际作为单独的板块,穿插在每一个单元中,旨在为学生提供说话的素材。为此,在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展开说话能力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口语交际板块中的口语材料,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写作等板块中习得的知识、积累的语言要素展开语言交流,针对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交际需求,灵活地变换语言表达方式,以此锻炼学生说话的技能,让他们熟练地掌握与人沟通和交际的方法。而在学生与同伴展开口语交际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观察和协调的工作,根据每一个小组的真实交际情况,临时为他们增添新的交际任务,考查他们面对新任务时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出自身的想法。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教师给出可行性的意见,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除此之外,以教材中的口语素材板块为基础,教师也可以创建生活化的交际场景,让他们将教材中的知识迁移和运用于真实的交际任务之中,增强说话训练的实际效果,这样既能推动学生运用知识,也能真正体现出说话能力训练的现实价值。

(三)优化措施,搭建表达支架,创新说话训练模式

在语文教学的说话能力训练中,为创新训练模式,教师应优化教学措施,为学生搭建表达的支架,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不断增强表达的意愿,从而真正提升说话的能力。

1.引入热点话题,激活表达意愿。一般情况下,说话要围绕着一定的中心和主题,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拓展,这样才能保证说出的话有条理、有逻辑。在为学生搭建表达支架时,教师也要注重凸显说话的主题,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入社会上和学生群体内部的热点话题,利用社会中的某种热点现象、时事新闻等,全面激活学生的表达意愿,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围绕话题组织语言。展开来说,教师在挑选热点话题时,要综合考量学生对事件的关注度、学生的思想高度、学生的知识面等多个要素,据此选择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热点话题,并将其设计为辩论话题,让秉持着不同意见和见解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阵营,从而在辩证思考和互相辩驳的过程中展开说话训练,由此学生既能增强思维的灵敏度,也能提升话语组织和表达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热点话题具有实时性,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将其纳入常规教学体制中,利用每一堂课的前五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热点话题展开讲解和分析,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也能激活其表达意愿[3]。

2.借助趣味图画,强化表达兴趣。除热点话题之外,图画也是初中生展开说话训练的支架之一,它以视觉冲击力强等特征,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和认可。因此,在創新化的说话训练模式中,教师可以从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入手,选择与之相关的趣味图画,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图画中蕴含的信息说出来,按照图画中的方位关系和色彩渐变趋势等,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表达兴趣。再者,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具备人物、地点等要素的图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将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迁移到口语表达中,基于文学故事中的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口述一个情节丰富、人物特征明显的故事,让学生将图画中的信息转化为口语表达形式,在学生说话和编创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说话能力明显提升,与之相随的,其文学素养也能有所加强。

(四)实践应用,开展多元活动,增强说话训练效果

1.开展演讲活动,迁移语言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说话训练一直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便难以突破自身的思维局限,也无法在实践中检验说话方式、说话技巧是否有效,所以,教师应以多元化的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言知识,以此增强说话训练的效果。在多元化活动中,演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课内阅读、写作等板块的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恰当的演讲主题,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材料、组织语言,让学生以演讲主题为中心,叙述自身的真实经历、表达真实见解,将训练中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在言语实践之中。

2.开展解说活动,增强语言思维。为了加强初中生说话能力训练的效果、增强其语言思维,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解说活动,以本土化的资源为准,要求学生围绕着本土的自然园区、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公园等,准备丰富的语言材料,尝试着撰写解说文,并向其他同学、家长和教师等介绍自然景观和物质文化遗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组织语言、运用语言,并与“听众”展开必要的互动和交流。与此同时,为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为解说活动赋予主题,以解说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创新化地解说文本,以优美、新颖的语言形式展开解说活动,并邀请其他年级的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作为解说竞赛的评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表达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针对学生在解说中存在的语序、语调等问题,展开精准指导,改变学生不良的表达习惯,以此提升其说话的能力。

(五)科学评价,明确语言弱势,提升说话训练水平

反思和总结是推动学生进步的重要渠道,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明确说话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进步的源头。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将科学评价作为说话训练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和实践任务后,组织学生集中展开评价、总结和反馈活动,让学生自述自身在口头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未来的努力方向,并要求学生之间展开互评,互相指出对方的优势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促使他们在评价环节展开新一轮的互动和交流。而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结合说话能力训练中的真实情况,展开汇总分析,将学生的问题分为不同的种类,引导他们自动对号入座,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提升说话训练的整体水平[4]。

三、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和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入的教育背景下,对人才的说话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以倾听艺术、表达情境、阅读素材、口语材料等为载体和途径,带领学生说话、引导学生说话、驱动学生说话,这样既能提升语文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性,也能增强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达成智力教育、语文教学和说话能力训练等多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玲.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课外语文(上),2021(8):44.

[2] 秦春梅.摭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甘肃教育,2020(21):180.

[3] 刘美珍.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语文课内外,2019(7):68.

[4] 秦亚锋.初中语文课堂口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33):13.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