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实践研究

2023-05-30 20:37雷丽
学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主题情境学生本位探究教学

雷丽

摘 要:情境教学是聋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常态。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常规情境教学的“升级版”,但现阶段存在主题情境“浅层化”和探究教学“低效化”的问题。根据聋校数学新课标要求,在基本素养的视域与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引领下,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实践的设计路径如下:从学生已有的成长經验中挖掘情境;从教材内容的深度学习中感悟情境;从知识应用的生活延伸中体验情境。

关键词:主题情境;探究教学;聋校数学;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7-016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55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创设有助于聋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情境教学是聋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常态,由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从而深刻理解教材,并促进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

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常规情境教学的“升级版”,在常规情境教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个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师生之间围绕这一个情境展开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提升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目前聋校数学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何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真正发挥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问题诊断

(一)主题情境“浅层化”

1.缺少对情境内容的深加工,忽略了情境创设的实效性。有的老师一节课设置若干个情境,试图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信息都囊括其中。但事实上,聋校课堂中,学生因听力障碍,接受信息是受限的。从聋生视角看,材料过多过碎,传递出来的信息“眼花缭乱”,其中的无用信息,更是会遮盖主题、虚化知识点。聋生非常反感“逛大观园”式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里,每一种材料都只“蜻蜓点水”地被探究,学生无法从中发现问题及深层次地解决问题。

2.漠视主题情境材料与知识的匹配度,忽略了情境创设的针对性。相比较而言,主题情境探究教学,能够克服课堂教学成为“大观园”“游乐场”的嫌疑,但有的教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东拼西凑组装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情境。教学中我们建议:相关联知识点之间可以共用一个主题情境,一个主题情境也可产生多个子情境。反之,主题情境若不具有与知识相匹配的适用性,不能针对知识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长,教学中也应坚决杜绝。

3.过于看重在教学中开展主题情境探究,忽略了情境创设的必要性。是否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能开展主题情境探究?笔者认为显然是不能的。我们鼓励在聋校课堂中开展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基于聋生成长的现实需要。教师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不引入主题情境,也能达到教学效果的课型,老师们可以视自身业务水平和学生学习状态统筹调整。

(二)探究教学“低效化”

对应着上文主题情境呈现出的问题,探究教学也相应产生“连锁反应”。首先,探究任务贪多求全,探究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探究过量任务,思维波动一直处于浅层,不能够真正展开思辨。其次,探究问题轻重不分、难易不分、主次不分,呈现随意问、浅显问和指向不明问现象。其实对于显而易见的任务,根本无须兴师动众地进行探究。再次,探究理念理解不当。笔者曾一度错将提问当探究,认为只要有问答就是在探究,课堂上通过不断发问牵着学生往前走,导致学生思路不开阔、研学不自主,学习效率明显低下。

二、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优化思路

(一)从学生已有的成长经验中挖掘情境

建构主义强调,走进教室的每位学生,头脑里并非完全空着,而是带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验。数学教育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活动与已有经验相联结,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新能力。

对于聋生来说,他们中大多数的求学之路是“杆状”的,即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到高中都在本校完成,出于安全考虑,聋生广泛接触社会的程度并不深。所以,主题情境可更多地关注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思考。

以《统计的初步知识》为例,笔者这样设计:

主题情境:老师在学校自动售货机里发现饼干共有草莓、奶油夹心、巧克力、葱油4种口味。为了知道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口味,老师要求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按步骤完成调查统计。第一步,设计包含姓名、最喜欢的饼干口味等信息的调查表;第二步,分工调查班级所有同学的口味;第三步,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问题探究:(1)本班同学最喜欢的饼干口味是什么?(2)假如本班转学来一位新同学,你认为他最可能喜欢什么味道的饼干?(3)能否根据本班学生最喜欢饼干的口味,就能建议自动售货机供应商只放这种口味吗?为什么?(4)怎么才能知道全校同学最喜欢吃哪种口味?

这一设计,笔者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趣味引入“本班同学最喜欢饼干口味”这一常见的生活情境。通过预习,学生们知道接下来要开展调查统计了。开展调查统计活动是聋校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活动情境。学生们组成合作小组,分别制作好调查表。问卷调查后,大家收集数据、组织数据,描述数据、解决问题(1)(2)。而问题(3)(4),从信息的构成看,已经超越原有情境,是下一个问题探究过程的开始。笔者引导学生认识新问题与原情境信息之间的关系,尝试理解不同层次数学问题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对照等思维操作最终解决问题。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聋校数学教学还应承担全人教育的任务,这就需要数学教师们建立跨学科课程资源观,开发与其他学科相关联资源,引导聋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思想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在九年级下学期教授《全等三角形》一课时,笔者根据当时正是早春时节的契机,知道学校很快要春游的背景,创设了吟诵古诗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主题情境,导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探究主题。新课讲解中,围绕风筝情境,笔者设计“拼一拼风筝”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课上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辅助突破本课重难点;课后,指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了解到“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的历史故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完成了个体的学法建构。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跨学科教学之前,教师要细致了解其他学科教学情况和学生已有相关经验情况,注意跨学科的前置条件。如为了导出“角平分线”,数学老师创设“光的反射”这一情境,但是很可能有的聋校初中物理还没讲到光学,结果导致要么临时更换情境,要么花很长时间去讲物理知识。

(二)从教材内容的深度学习中感悟情境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知识来源。《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数学》依据新课标,体现对聋生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理念,符合其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教材改变了,教师在教法上也要与时俱进。聋校数学课堂开展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教师教的方式创新推动学生学的方式改进的智慧教学模式。

1.善用教材素材,优化生活问题提出方法。有些教师不愿意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其实我们仔细研读就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材料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教学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吃透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适合课堂教学的生活问题,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一课时“9加几”,同教研组的一位老师设计“小猴数桃”的主题情境,利用盘子内9个桃、盘子外桃子个数的变化,层层深入探究“凑十法”解决问题。但是,笔者考虑到所教班级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问问题的特性,决定还是选用教材中“同学数盒子”作为主题情境。新课导入时,笔者在储物箱里放了9盒粉笔,箱外又放了2盒,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吗?探讨新知时,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引导学生动手放一放、数一数、想一想,分别用“数数法”“凑十法”得到“9+2=11”。再通过箱子外面粉笔盒数量的增加,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好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比一比、议一议,体会“凑十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练习新知时,“同学们知道了粉笔盒的数量了,再来圈一圈小贴画的数量”“算一算小棒的数量”,利用游戏与练习、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动静之间灵活转换,始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学生都将自己代入进“数盒子”的“同学”角色里,借助教材内容的现实原型,主动调动生活经验建构新知识的学习。

根据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常常会出乎成年人的意料,比如教材中的“小兔子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花蜜”等等。所以上课时,教师可根据情境图特点,自编一段故事,或者配上一段视频,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串联教学各个环节。

2.利用技术力量,优化实验操作探究方法。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聋校数学课程的实施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网络化、数字化平台。随着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推进,教室配备了交互式智能教学一体机,有的学校还建立数学实验室。GeoGeBra、几何画板、网络画板等软件被引入聋校数学课堂。信息技术与几何教学相融合,弥补了传统几何实验操作中“形”难以定量的缺陷。

比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时,由于描点个数的限制,学生很难将图像画出“双”和“曲”特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引入“几何画板”软件。学生通过软件操作,可以实现点的由少到多与动态追踪,亲历两条曲线的生成过程,从而数形结合理解双曲线的意思。

几何实验情境需要现代技术支持,教师要选好“支持点”,扬现代技术之长,促实验探究之真,致力于使学生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学会学习的学习方法的转变。

3.创设“总—分情境”,优化互动关系实施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章”为单位设置“总—分情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二年级下册“表内乘法”为例,笔者设计的“总—分情境”如下图。

在“总—分”主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与情境之间存在层层递进、渐渐深入的互动关系。互动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平衡点,是数学学习“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关键元素。章首总情境提纲挈领,章尾总结练习整体把握,首尾呼应有始有终。每个分情境探究一节知识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闯关游戏,营救同伴,获得积分。整个章节的学习中,学生的精神状态是饱满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言行状态是投入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明显高涨。

(三)从知识应用的生活延伸中体验情境

主题情境努力链接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课堂、生活课堂。笔者教学《黄金分割》一课时,利用了一个现实情境:美术老师常常反馈说,学生们画画作品的布局不合理,从而导致整幅画缺乏美感。比如说画一个静物,放在画纸中间,画面看起来呆气;放得太偏,画面就没有主题;最好的位置应是中间偏边上一些。那么,为什么静物放在“中间偏边上一些”的位置最有美感?通过对这个现实情境的探究,学生们领悟到“中间偏旁边一些”位置是画纸的“黄金分割点”。由此,引出了“黄金分割”相关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后,笔者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身边。活动一,结合课上所学,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现场品析和说出修改意见;活动二,开展拍照比赛,利用手机为同学拍照,看看谁拍的美。活动一二鼓励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也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任何数学知识都要被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被验证的数学知识是有意义的。数学教师设计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时,一定不要忽略将知识应用放在主題情境的范畴内,形成既看到了“枪”,又听到了“枪声”的教学场景。

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课堂是生本课堂,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命、开拓创新,在探究中独立思考、潜能迸发。教师与学生思想交锋、情感交融,要不断积累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让聋校数学课堂变得更人文更美丽。

参考文献:

[1] 刘孝宗,徐铎厚.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基本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7(5).

[2]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

[3] 阎乃胜.深度学习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主题情境学生本位探究教学
主题情境教学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让思辨之光闪耀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