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李渔楹联英译研究

2023-05-30 22:41傅筠茹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李渔

【摘要】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角度对卓振英翻译的李渔楹联展开研究,剖析译者对李渔楹联英译所做的适应性选择技巧。研究发现,卓振英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采用英雄双行体诗形式,牺牲译文形式的绝对工整;在保留脚韵的同时增加内韵、头韵,采用形合手段增加逻辑连词;部分保留修辞手法;适时增添注释以对原文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性说明;通过句式、词语、修辞等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最大化传递源语文化信息;为最大化传递原文交际意图,选择传递特定源语文化信息。文章构建了楹联生态翻译模型,认为译者对于三个维度的选择优先次序应为:交际维>文化维>语言维。

【关键词】李渔;楹联英译;生态翻译学;卓振英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102-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32

基金项目:金华市社会科学课题研究项目“李渔楹联英译研究——生态翻译学视角”(编号:金社课YB2022071号)。

一、引言

李渔(1611—1680),浙江金华兰溪人,明末清初文学巨匠。随着海内外李渔研究的发展以及“婺文化”研究的深入,李渔作品的翻译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李渔以戏曲、小说、文艺评论著称,人们却不知其楹联也久负盛名,文学、文化价值不可小觑。李渔题楹联缘事而发、随兴随意、直率真挚,构思别出心裁,联语状景抒情、和谐自然,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李渔时年享有“题联妙手”之美誉,他的楹联造诣使文学领域内这朵不惹眼的“小花”受到关注与热爱、焕发出持续活力,促进了传统楹联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因此,李渔楹联文化内涵与其楹联英译方法值得学界开展深入探讨。然而,李渔文学英译作品以小说为主。至今,较完整的李渔楹联仅有一个译本,即卓振英教授在2011年出版的《李渔诗赋楹联赏析》,译介60余首诗赋楹联。

本研究拟以生态翻译学为切入点,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个维度,对卓振英翻译的李渔楹联展开研究,剖析译者对李渔楹联英译所做的适应性选择技巧,并分析译者对于三个维度的选择优先次序,从而构建楹联生态翻译模型,旨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楹联外译、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方法与途径借鉴。

二、生态翻译学

(一)生态翻译学基本理论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于2001年由胡庚申教授提出,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成就了一种结合生态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视点包括“关联序链”“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等。“关联序链”指从揭示“翻译”到“自然界”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链条,构成要素包括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源语、原文、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更明确地说,指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动的整体。生态翻译学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强调译者的主导性,主张“译者为中心”,聚焦“适应”与“选择”之间的循环转换,注重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下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6-8)。相较于西方传统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这一新兴本土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视角,为李渔楹联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二)李渔楹联与生态翻译学

在讲究对仗押韵、声律平仄、引经据典、修辞文采、抒情言志的基本楹联特征之外,李渔楹联实事求是、妙用典故、构思奇巧、富含哲理,极具个人特色,被冠以“千古绝对,一字难移”的盛誉。李渔楹联在语言维上对仗工巧、音韵铿锵、形式新颖;在文化维上巧用典故、富含哲理、意境深远;在交际维上状景抒意、求真求实、雅俗共赏。其包含大量生态意象,将三个维度融于一体,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美。这与生态翻译学的“关联序链”“生态美学”“三维转换”等焦点理论完美貼合。从生态翻译学途径研究李渔楹联英译具有天然的适配性与优越性。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李渔楹联英译

该部分拟以生态翻译学为切入角度,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维”对卓振英翻译的李渔楹联展开研究,剖析译者对李渔楹联英译所做的适应性选择技巧。

(一)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8)。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楹联,又称对联,顾名思义兼具“对”和“联”的特点。“对”指形式“对仗”,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结构相对。“联”指相互“关联”,楹联语意相关,上下联相互为用。此外,楹联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音韵与声律美;联语通常运用大量种类各异的修辞手法,如用典、借代、夸饰、集句、对照等。以上语言特征无不增加了楹联英译的难度。在语言维度,译者应当在楹联英译的译语系统中最优化选择转换词句、修辞等语言形式,使译文实现最大化的对仗美和音韵美。且看以下语例:

例1:

原文: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旧传飞鸟耘田,庶物效灵,宜受鬼神报答。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兹向名山立庙,百王来祀,愈增宫圣嵯峨。

——  《禹陵》

译文:

You deserve Providence's reward by means of th' dispatch of sagacious birds to weed th' folk's fields:your food simple,with utmost devotion you have fulfilled His ordain;

You are entitled to the temple in this renowned mount glorified by the worships of many a monarch:your home shabby,you have tamed the flood with might and main!

——  Couplet for Yu's Tomb

原文上下联构成了因果关系:“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是“旧传飞鸟耘田,庶物效灵”的因,“兹向名山立庙,百王来祀”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果,联末分别加上了作者的个人观点。译文调整了原文语序,通过增译主语“you”将联末的观点句前置至句首,并颠倒了前句的因果顺序——先果后因,以符合英语行文开门见山、直言主题的语言习惯,凸显如原文前文所述而可达到的积极结果。这与以铺垫手法见常的汉语行文相反。从形式上看,译文接近英雄双行体诗,上下联句型相似、字数相近、讲究押韵,包含行内头韵12处、行内韵7处、尾韵1处。在修辞方面,“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引用自《论语泰伯》,“庶物”出自《孟子·离娄下》,“百王”出自《汉书·武帝纪赞》。为避免译文整体繁冗,译者并未以批注等形式赘述以上词句出处,以保证译文的交际功能。

例2:

原文: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  《芥子园杂联〈其六〉:月榭联》

译文:

Be it spring,summer,autumn or winter,the bright moon invites people to ascend;

From the south,the north,the east or th'west,a coziness the winds cordially lend.

——Couplets for the Mustard-seed Garden (No.6):The Moon Pavilion

楹联讲究平仄相合,传统通常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句末尾字为仄声,下联句末尾字为平声。如此,汉语音调方和谐,楹联才能彰显出律动的音韵美。原文中,“夏”为去声,属仄,“西”为阴平声,属平,上下联平仄严密相对。初观译文,上下联分别调整了语序,将主句置于后而将状语提前。该处理方式看似破坏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实则在译语系统中“舍一得二”:(1)“ascend”与“lend”押韵,押谐元韵、尾韵双韵,若将“winter”和“th'west”置于联末则无法达到该音韵美。(2)“Be it spring, summer, autumn or winter”与“From the south, the north, the east or th'west”在句式和词性上相较于“the bright moon invites people to ascend”与“a coziness the winds cordially lend”都更对等。将对等度更高的部分置于句首,可对读者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使整副楹联的对仗还原度更高。在修辞方面,“风”和“入座”的主谓搭配构成“风”的拟人化,译者通过“the winds lend a coziness”的主谓宾结构复刻了拟人手法。“有月”是“登台”的条件状语,“登台”的主语应是被省略的“你、我或人们”,译者增译了“people”,并精妙地选择“invite”一词,起到了双关作用:“invite”理解为吸引,即明月引得人们登台;“invite”理解为邀请,将明月拟人化,即明月邀请人们登台。

(二)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要求译者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还应当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胡庚申,2011:8)。李渔擅长引经据典,其楹联中经常出现各类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在一定语言背景下特定文化意义的反映,是从属于某种文化范畴的词汇,具有专有性、陌生性、不对等性的特征,可分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四类(王燕,2020:124)。翻译文化负载词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词本身,而在于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楹联英译的生态环境中,译者对文化负载词文化内涵所做的选择转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读者对我国文化的感知广度及深度。请看以下语例:

例3:

原文:

并无尘俗到衙斋,高踞在白云深处;

现有神仙居省署,漫劳问黄鹤遗踪。

——  《题高钦如臬宪衙斋》

译文:

In fleecy coulds the office nestling deep,terrene dust finds no way to contaminate th'study here;

The immortal presiding o'er th'provincial government,isn't the Yellow Crane's whereabouts clear?

—— Couplet for the Study of Gao QINRU,the Provincial Governor

该楹联中,包含“白云”与“黄鹤”2处生态文化负载词,即特定地域的动植物、地形、地貌等相关词汇。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白云”绝非单单指“白色的云”,而承载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在先秦時期,无论是《楚辞》还是《离骚》,都将“白云”撰作各路神仙的坐骑,飘飘然而带有仙气。自魏晋南北朝起,“白云”被赋予隐逸的象征意向,体现出无拘无束的闲情雅致。可见,在中国文化中,“白云”自古含有吉祥、超然的褒义内涵。因此,以“白云深处”作为“衙斋”的地点用词,足见作者对楹联主人公高钦如冠以超凡脱俗的积极感情色彩。为此,译者未将“白云”直译为“white coulds”,而译为更具文学色彩的“fleecy coulds”,在单一的“白色”信息之外增加了“又轻又软”之意,传递出灵动、讨喜的文化内涵。“漫劳问黄鹤遗踪”一句采用了用典手法,“黄鹤”出自崔颢名诗《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为了呈现出该典故,译者在直译“黄鹤”一词之余,将单词首字母大写并加以批注。先通过首字母大写构造专有名词吸引译语读者注意力,后详细解释典故诗句含义,以此最大化传递源语文化内涵。

例4:

原文:

孙楚楼边觞月地;

孝侯台畔读书人。

——  《芥子园杂联〈其一〉》

译文:

Beside Sun Chu's Tower th' place where th' poet invited th' moon lies in view;

Below Zhou Chu's Terrace resides a student who does knowledge pursue.

—— Couplets for the Mustard-seed Garden (No.1)

该楹联描写了李渔私宅“芥子园”的地理环境与楼台位置,以暗寓其个人志趣与爱好,含蓄雅致而隐秘幽远,艺术效果别具一格。汉语白话文读者需在理解文中典故的基础上方可理解楹联蕴藏的历史人文文化,译语读者尤甚。上联中“孙楚楼”为古酒楼名,位处金陵城西,后泛指酒楼。“觞月”即对月饮酒。语出李白所作《玩月金陵西孙楚楼》:“昨晚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译者将“孙楚楼”直译为“Sun Chu's Tower”,保留了“孙楚”这一文化信息。通过注释,译语读者可知孙楚是晋代文学家。“Tower”的选词尤为精妙。中国古建筑“楼”的建筑外观与西方读者所理解的“塔”更接近,因此,中国古代大多数带“楼”的建筑通常都译作“tower”,如“鼓楼”译为“drum tower”。若将“楼”译为“building”,或将“孙楚楼”意译为“pub”(酒馆),则失去了中国古建筑的风韵与中国古代酒楼这一文化意象。此外,译者通过增译“th'poet”与注释的方式补充了“李白”这一文化信息。下联中“孝侯台”指周处的读书台。周处年少不羁,后立战功被封孝侯,因此其读书台被称作孝侯台或周处台。译者将“孝侯台”译为“Zhou Chu's Terrace”,并对此加以注释,使译语读者更为直接地知晓此处“孝侯”指谁,同时加深了对“周处”的印象。译者通过适应性选择转换,筛选出更为关键的文化信息。

(三)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8)。除了关注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译者应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旨在与译文读者达到最佳关联。为了使译文最大化体现原文所要传递的交际意图,译者应当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知识,从原文语言形式、内容等各层面推导出隐藏于原文后的交际意图,寻求原文信息与语境设定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取最佳的交际语境效果(黄冬群,2016:38)。请看以下语例:

例5:

原文:

上关国计,下切民生,问粮务如何称职;

内慊寸心,外调众口,奉官箴俨若临渊。

——  《别驾堂联》

译文:

Competence is hard to attain in the management of provisions,which count much for both the nation's fate and people's livehoodindeed;

Officials are supposed to observe displineswith such prudence as if they were facing an abyss,for th' sake of conscience and public need!

——  Couplet for the Hall of the Deputy Governor

这是一幅规箴联,交际意图在于警示官员奉公为民,体现了李渔的清廉思想。相较于原文,译文几乎看不到原文形式上的影子。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句式和用词,充分彰显了生态翻译学主张的“译者为中心”。如译文划线处所示,该楹联增译多达7处,其中包括连接词或连接词组(逻辑连词、从句连词)、人称代词、句型转换相关词等,这是译者在交际维度作适应性选择转换时所采用的主要翻译方法。上联中通过主语转换、语序调整、增译“which”等方式,使原文“上关国计”“下切民生”“问粮务如何称职”三个单句整合为复合句,符合英文句法重“形合”的特征,即句中的词语成分或分句用语言形式手段加以联结,旨在表达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句法方面的“化零为整”适应性选择转换技巧,有助于译语读者更为精准地领会译文所传达的原文交际意图。下联在“形合”方面的调整技巧和功能亦同理。此联中,“临渊”出自《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做事至高的谨慎程度。增译“with such prudence”这一状语来修饰“奉官箴”,呼应了后文“临渊”的文化内涵,突出了规劝官员应“慎之又慎”的交际意图。如原文划线处所示,譯文减译了该5处非实义词。此外,译者采用偏译语本土化用词来意译“国计”“民生”“称职”“寸心”“众口”5处关键实义词。以上翻译策略尽管牺牲了一定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但皆旨在最优化交际意图在译文中的体现。

例6:

原文:

休萦俗事催霜雪;

且制新歌付雪儿。

——  《芥子园杂联〈其五〉:歌台联》

译文:

Why trouble about terrene trifles,which may grey the hair?

For the silver-tongu'd Xue'er just compose one more new air.

——Couplets for the Mustard-seed Garden (No.5):The Stage

该楹联意在表达作者本人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译者在标题处增加了注释,直截了当地向译语读者说明原文立意,起到最直接的立意信息交际功能。如划线处所示,该楹联在如此有限的篇幅内增译多达5处。上联中,通过增译“Why”“which may”,将原文的否定句转换为反问句,大幅增强交际功能:(1)在译语中,相较于否定句,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更为浓烈,以此凸显因凡尘琐事而烦恼的不必要性。(2)上下联构成了自问自答的因果逻辑关系,上联是果,下联是因。通过表原因的连词“For”衔接下联,逻辑关系更为紧密,使译语读者洞悉上下联之间的关系,充分理解原文信息的内在联系。上联末“霜雪”在汉语文学中喻指“白发”。为确保译语读者能准确领会原文信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为意译,牺牲“霜雪”该喻体文化含义,选择用本体含义降低译语读者的理解难度。下联中的“雪儿”为隋末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李密每逢中意宾僚的奇丽美文,便将之交付于雪儿谱曲律歌。此处,“雪儿”喻指李渔极具艺术天赋的爱妾“乔姬”。在“雪儿”前增译“the silver-tongu'd”这一定语,巧妙地说明了“乔姬”擅长唱曲,并为后文“作新歌”作铺垫。因此,下联句内逻辑性更强,“雪儿能作新歌”便显得合情合理,而非牵强附会。

四、研究发现

经完全统计,李渔楹联卓振英译本中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情况如下(见表1):

综上所述,卓振英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包括:(1)采用英雄双行体诗形式,上下联字数基本一致;(2)用押韵体现音韵美,在保留脚韵的同时增加内韵、头韵;(3)采用形合手段增加逻辑连词,增强交际功能;(4)意先于形,部分保留修辞手法;(5)适时增添注释以对原文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性说明,增强交际功能;(6)通过句式、词语、修辞等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最大化传递源语文化信息;(7)为最大化传递原文交际意图,选择传递特定源语文化信息。本研究认为,在楹联英译中,译者对于三个維度的选择优先次序应为:交际维>文化维>语言维;以“关联序链”视点所勾勒出的“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逻辑序列和关联界面为基础,构建楹联生态翻译模型(见图1):

如图1所示,楹联生态翻译模型由楹联英译、语言、文化、(社会)交际、读者、生态六要素构成,以上要素呈关联性、互动性和递进性的特征。希望该模型能为楹联翻译、典籍英译等领域提供借鉴,为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邓向福.对联翻译的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解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1-145.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黄冬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漳州市旅游公示语翻译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36-40.

[6]李彩标.李渔思想文化研究[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7]刘翔.李渔楹联英译赏析[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5-110.

[8]沈新林.李渔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王燕.文化转向视角下的英汉翻译问题再审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10]杨芙蓉.生态翻译视域下中国对联英译探析[J].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2):214.

[11]章寿眉.李渔研究嚆矢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12]卓振英.李渔诗赋楹联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傅筠茹,女,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李渔
SOLES OF WIT
李渔的养生之道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倚帝客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
李渔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