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2023-05-30 23:28易欣欣
考试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阅读习惯学前教育

作者简介:易欣欣(1990~),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甘肃省临夏市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小衔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提前关注幼小衔接过渡时期幼儿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在教师指导下梳理文本内容、理解内容,全方位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语文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文章重点研究的是,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幼儿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家园共育等全新教学手段有助于完善阅读习惯和能力,为幼儿未来的阅读和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彰显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时代性,促进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顺利、平稳地过渡到小学教育奠定基础,使幼儿园教育在和小学教育衔接的时候不至于过度分散,这也是文章幼小衔接前提下培养幼儿阅读行为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学前教育;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154-0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幼儿教育。学龄前儿童年龄在3~6岁,包括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层面的习惯还在逐步发展。也就是说学前阶段是儿童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在学前教育结束后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候,孩子们会真正接触到系统的语文课程。在大量不同种类的文章面前,他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文章有更详细的认识。所以幼儿园衔接小学的这个关键时刻要十分关注孩子的阅读活动,带领孩子们正确地认识、对待阅读,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阅读方式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今后的小学学习过程中增强阅读能力奠定基础。但是根据目前的学前教育的大环境,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现状很令人失望,可以从以下两个原因来解释:首先,幼儿园阶段的阅读范围一般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绘本等方式来展示。大多数儿童对阅读和学习不感兴趣。与更抽象的纯文字的文学作品相比,生动鲜明的图片更易得到儿童的喜爱;其次,从教师角度出发,需要更加重视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幼儿学习到具体的阅读方法,通过指导和监督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 探究幼小衔接背景下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明确提出:“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创造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并为幼儿提供符合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的幼儿读物,帮助幼儿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学习、理解、探究兴趣,从而为幼儿的小学学习生活和未来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一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书是我们的良师诤友,是能够指引我们人生方向的指路标,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让我们更能懂得书中所教所感所悟。幼儿阅读习惯养成的目标是为了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形成主动阅读的态度,让幼儿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的享受,助推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培养幼儿成为终身的阅读者;另一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其他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的接受能力较强,是学习的好时机。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体现在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想象能力,带领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认识世界,发展个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和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等都有很大的意义,有利于以后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非智力品质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幼小衔接作为新课改环境下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幼儿进入小学生活打好基础,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阅读作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中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既符合幼小衔接的教学目标,又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幼小衔接教育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学习习惯,幼儿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式,这就等于为幼儿未来长久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加上了一层保障。所以,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二、 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行动研究

(一)在正确引导下,完善幼儿阅读方式

一个好的阅读行为能让孩子在小学的学习阶段轻松自如很多,到了小学,孩子需要看图说话,这就要求孩子具备对图片的细致观察能力以及内在逻辑的理解水平。学习阶段存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基础,那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3~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五颜六色的图片中,但与此同时存在一些幼儿会因为图片而直接忽略文字,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规范出发,首先是对幼儿读书行为进行一个纠正,并做出示范,比如从如何拿书、翻开一本书先要注意哪些内容开始。然后教师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图片内容出发,先引导其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内容,把图片中的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慢慢过渡到文字阅读。其次,按照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顺序来看,他们能够重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教师还应该关注并系统地认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阅讀困难还有阅读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有限度地参与到幼儿的阅读过程,诱导幼儿在阅读中先提取出重要的关键词并将它们进行浓缩,认识读物大概的内容;再将关注点放在读物中的形容词和描述性文字,欣赏人物或事物的美感。

在幼儿的阅读初期,可以从寓言故事出发。比如,幼儿在欣赏《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率先出示乌龟和兔子的图片,以图片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将乌龟和兔子的形象特征和大致的特点初步树立在幼儿的心目中。在幼儿对乌龟和兔子的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可以继续指导幼儿尝试理解故事内容,深入介绍乌龟和兔子的比赛过程,提升幼儿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选择适宜的好书,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一切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多加注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选择阅读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学习兴趣。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放到幼小衔接教育中也同样适用。幼儿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年龄、性别、心理特征等条件来为幼儿筛选阅读的绘本和故事书,保证每一名幼儿都能阅读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绘本,从而激发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大班幼儿的年龄基本上都在6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阅读一些色彩艳丽、有细节描述的绘本。为了进一步锻炼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颜色丰富的图片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加上这个年龄段幼儿初步形成的逻辑思维,他们能够阅读一些复杂的故事和内容,为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不是简单的、单纯的读书,我们必须展开各种各样的阅读来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采取故事情景阅读,也可以采取角色扮演,让幼儿在表演中提高阅读兴趣,适当地设置疑问也是引起幼儿阅读兴趣的良好办法,能取得较为良好的阅读效果。

尊重幼儿独特的阅读方式。成人的阅读模式往往循规蹈矩,但是幼儿不一样,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拿着一本书就开始哗哗地翻书,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家长赶紧纠正幼儿,生怕幼儿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其实幼儿这些行为都是自己独特的兴趣表达,父母不应该过度干涉,但是需要做出一定的正确引导,以免影响幼儿的阅读热情。

允许幼儿“玩书”。幼儿的阅读兴趣,往往是从玩书开始的,很多幼儿小的时候喜欢拍书,甚至是撕书,其实这都是他们喜欢书籍的表现,他们只是还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对书籍的喜爱,在这个时期,对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只能通过口和手来表达,为了能够保护幼儿对书籍的兴趣,家长不要制止幼儿的行为。当然,也可以换上布艺书籍,以免书籍受损。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幼儿的阅读学习能力

传统的幼儿教育不仅忽视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采用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也比较单一,这对天性活泼的幼儿来讲无疑是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幼儿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创新教育方式,让幼小衔接课堂中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增添更多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幼儿教师结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制作了与绘本内容一模一样,但增添了动画、语音的“电子书”。比如在《好饿的小蛇》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语气词。幼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使小蛇开了嘴巴准备吞果子,点击小蛇就出现了“啊呜”的声音。这种既结合了现代化元素又别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对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帮助。

1. 创设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他们喜欢的东西入手。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就可以多方位地进行阅读氛围的创造,打个比方,可以在图书角落置放三种不同类型的阅读书本:不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熟悉的图书,根据幼儿的不同阅读水平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图书区,教师每周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一到两次的阅读。其他时间,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幼儿平时的阅读情况,选择出幼儿很少看的图书,跟幼儿一起阅读,或者讲给幼儿听,有意识的介入能提高幼儿对各类图书的阅读兴趣。更换图书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幼儿的阅读过程及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能够时刻引起幼儿的注意。在大班下学期即将毕业前,在幼儿的图书区摆放舒适的类似小学的课桌和椅子,让阅读活动安静、有规则地进行,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在不断的阅读中,幼儿认识并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汉字,图片中的汉字他们也会主动地去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猜着阅读,有时也会主动地请教老师。在美工区开展“制作一本图书”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加上封面和封底,把听过的或是自己创编的故事画成图片制作成册,最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做“小画家”“小作家”的成就感。另外,在美工区里,幼儿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制作一些头饰和小道具,然后投放到表演区中,进行进一步的角色表演。还能一起合作制出表演要用到的道具,并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在班级表演角以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现场演、讲、续、创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对所读内容进行表演和表达。为孩子创造轻松、享受、快乐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学会自由、大胆、自主地选择,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他们体会到自由享受的感觉。这也是能够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绘画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的能力的一种方法,与此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创造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把阅读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和方法

阅读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对大班幼儿来说,大部分幼儿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如可以按页码顺序看书和按从左往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大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板块,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书中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乃至人物、动物、表情、色彩以及一些小的细节,加深理解前后的联系,最后获得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梳理书里的内容,并帮助幼儿理解知识点。如:在绘本故事《逃家小兔》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达出来。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大多体现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但还可以交叉、融合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

3. 举办不同的阅读活动,引起幼儿的注意,他们对阅读感兴趣了自然而然就能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利用周六时间组织全班家长带孩子逛书城,购一本图书活动。鼓励家长给孩子购买不同种类的图书。第二,《我是故事大王》比赛活动。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来讲述,参加班级的故事大王比赛。第三,进行“图书漂流活动”,保证幼儿每天的阅读时间。第四,亲子故事表演活动。父母和孩子利用空闲时间一起协商,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一起制作表演所需的道具,参加班级的亲子故事表演活动。

(四)家园共育,树立良好阅读习惯的榜样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据调查,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告诉家长要经常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阅读,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老师,但是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就是自己的父母,相信高质量的陪伴能为孩子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要想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读书的榜样。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本要求,幼儿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一直在模仿你的行为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就会怎样学。试想一下,父母都不读书,幼儿又怎么会喜欢阅读呢?但是如果父母在闲暇时间都会拿起书看一看,幼儿肯定也会对阅读产生或多或少的兴趣,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这不仅能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也能增进亲子关系,促使家庭更加温馨和睦。幼儿一个人可能很难坚持完成一件事,例如完整地读一本书,但是如果有父母的陪同,幼儿心里的安全感骤增,便会在一旁更加专心地做给父母看,能更好地促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当然,家长要认清误区,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很多家长因为秉承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幼儿在幼儿期就开始学习,但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学习,将具有活泼有趣特性的早期阅读,变成了索然无味、枯燥无比的阅读,严重扼杀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的天马行空是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早期阅读不是为了让幼儿学习认字,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怎么交流,怎么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的能力是无限大的,我们不该抹杀幼儿的童趣。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家长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乐教乐学。

3~6岁儿童是养成良好阅读行为的重要时刻。阅读行为不仅要依靠学前教育的各教学环节的引导,更要依靠家校共同合作来促进孩子的成长。研究发现,家长如果能经常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对儿童养成良好阅读行为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教师应努力寻求家长的帮助,形成一个有效的家校联系,一起合作,争取把孩子的阅读习惯锻炼出来并能够一直保持。另外,家长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言教不如身教,热爱读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孩子,影响、感染孩子。家长还可以踊跃参加校内组织的亲子共读活动,为幼儿树立自信心,这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帮助的。

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阅读也不例外。亲子共读不应该只是一次偶发性的活动,更应该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常态,每天一起阅读既营造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氛围,又让孩子真正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家庭是孩子阅读种子播撒的最佳地,所以,家长要坚持每天给幼儿读书、讲故事。通过阅读,幼儿精神生活更為丰富多样化,有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人类最美妙的事情就是书。只有通过多多阅读,才能借此建构起幼儿的价值观。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幼儿听,书不仅可以熏陶我们,也可以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判断基础。最重要的是,幼儿一旦有了正确的阅读习惯,就会喜欢看书,自己会主动找书阅读。阅读也是有规则的,一开始读书就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书,否则一旦选择了不好的书籍,对其他的书籍就没有了辨别和鉴赏能力。

(五)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创设是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前提。

1. 要为幼儿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

由于现在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品参差不齐,有些竟然还充满着暴力等不能让幼儿学习的情况,幼儿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只会一味地吸收,而市面上这些不好的文学作品恰恰就是错误引导幼儿的最直接方法,所以我们在幼儿园必须为幼儿筛选较为优良的文学作品,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为幼儿以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2. 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的阅读环境

例如小班幼儿,我们应尽可能采取较为丰富的颜色,如图画书,借此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拥有舒适的阅读环境;如果是大班幼儿,我们就可以利用正规的桌椅来阅读,以方便其阅读,且为幼小衔接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教室环境创设上要多采用幼儿的一些小作品,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后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3. 除公共环境之外,更加注重微型环境创设

在教室里设置“绘本馆”,方便幼儿进行阅读,让幼儿边玩边学,寓教于乐。作为父母,在周末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多参加相关的阅读活动,在家里为孩子设置一个专门的书橱,各种类型的儿童书籍都能摆上。而且要告诉幼儿,要懂得爱护自己的书。

三、 结语

总之,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有:在正确引导下完善幼儿阅读方式、选择适宜的好书来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来全方位提升幼儿的阅读学习能力、家园共育来树立良好阅读习惯的榜样、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时代的幼儿视野广阔,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充电提升自我,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争取早日完成培养幼儿优秀阅读习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宇.试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2):135-136.

[2]韩映虹,张宇.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1):18-22.

课题项目:文章系甘肃省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LX[202022]GH060。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阅读习惯学前教育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