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2023-05-30 05:13曾巧云龙新宪林庆祺卫泽斌倪卓彪吕辉雄仇荣亮
高教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曾巧云 龙新宪 林庆祺 卫泽斌 倪卓彪 吕辉雄 仇荣亮

摘  要:该文从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出发,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在深度梳理专业核心课环境土壤学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思政教学案例,将树立和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和弘扬优秀土壤科学家的精神4个思政元素贯穿于全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可以更好地构建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大格局,真正实现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三全育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172-0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jor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in-depth comb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core course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f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ere extracted, which were establish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a global vision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outstanding soil scientists, and corresponding cases were set up and run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his woul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world outlook and outlook on life.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uld be better constructed, so as to truly realize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gricultural college;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不仅要走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更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我国农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高等农业院校陆续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与综合性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农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和未来低碳农村发展的需要,服务“三农”,立志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污染农业农村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以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土壤学为例,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等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思政建设的角度和具体实施方法,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目标,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真正实现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保证专业共性的基础上,又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加强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突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生态治理技术方面的优势。我们要高度认识土壤健康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把农业院校的传统强势学科(如土壤科学、肥料科学、农业生态学等)与环境科学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防治工作的要求。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土壤与水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人类居住环境问题、土壤质量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土壤与其他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等[1-2]。环境土壤学作为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新时代环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支撑。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环境土壤学教学过程,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二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这指明了深化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和改革创新方向。本文结合乡村振兴实施战略的具体要求与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重点从以下4个角度来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一)  树立和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遵循,为推动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规定,乡村振兴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兴国安邦、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资源,土壤健康是保障生态安全和支撑美丽中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陆续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有关土壤保护与污染修复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在讲授土壤污染修复原理与技术时,任课教师将相关新政策、法规和标准融入课程知识体系中,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党和国家赋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环境土壤学是土壤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土壤学科的发展史中也蕴育了大量的传统优秀文化。

讲授绪论时,开篇引出“土”的说文解字。早在5 000—9 500年前,甲骨文就根据土壤基本功能形象地描绘了“土”字,表明一粒种子在土层中发芽生长;在距今2 000多年的《尚书·禹贡》篇中,对“土”字也作了解释,“二”像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之形也,即构成土字中的“二”,其指表土,其下指底土,“丨”是植物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分,这是我国人民对土壤所作最早的科学解释。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而形成的,但是由于温度、水分、地形、生物等成土过程的条件不同,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土壤,其肥力特征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在《尚书·禹贡》中也有记载,其概述了九州土壤的地理分布与肥力等级等特征,反映了土壤分类的萌芽,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壤专门论著。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与提升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中的“顺天应时因地依人”和“天人合一”很好地阐释了人们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例如,中国水稻栽培已经有万年历史,培育了特殊的固碳土壤——水稻土,形成了灿烂的稻作文化,如稻鱼(鸭、虾、蟹)共生、稻作梯田与稻旱轮作,以及秸秆养畜-畜粪肥田-土地生产的闭合循环农业管理模式,这些循环利用和低碳理念与实践对于当今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3]。

当今,中华传统农耕文化面临着自身价值的合法性危机与承载主体后继乏人的困境[4]。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思政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讲授土壤的概念、土壤质量等时,巧妙地融入璀璨的农耕文化,唤醒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记忆,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为我国乡村振兴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储备军。

(三)  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

全球视野包括4个维度,即熟悉本国历史与传统,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当前,全球面临着粮食安全、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退化、全球变化和灾害频发等重大挑战,这些问题均与土壤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密切相关。如何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生态工程建设支撑功能和全球变化缓解功能,成为现代土壤学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重要任务[5]。虽然全球土壤环境问题具有一些共性,但各国在地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文化、管理政策和科学基础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在环境土壤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介绍国际上环境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更要强调中国面临重大土壤学问题,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培养学生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土壤环境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催生了土壤碳循环研究在全球的兴起,法国率先提出了“千分之四”计划,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土壤固碳,并且已经得到了多方支持。在讲授土壤碳循环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方法,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自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甲烷和化肥施用产生的氧化亚氮)和提高土壤固碳(增加土壤有机质)能力。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以“千分之四”计划为代表的土壤固碳相关的国际合作,加强农业土壤固碳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政策研究,并将土壤固碳作为农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6]。因此,以土壤固碳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成果和我国在农田固碳减排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为案例载体,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承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根据2014年《全国污染土壤环境调查公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耕地土壤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安全,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生存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題。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石与根本,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已有较为完整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但我国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污染指标较少,均为总量指标,且制定过程缺乏标准化的推导方法,仍需要持续的补充、修订和完善[7]。因此,在讲授土壤质量与评价这一章节时,补充我国与其他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国际比较中研究学习他国经验与优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还需研究的科学问题。

(四)  弘扬优秀土壤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是社会共同的精神标杆。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凝聚强大精神动能。环境土壤学能取得目前的成果,离不开老一辈土壤科学家严谨求实、对科学问题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精神;更离不开老一辈土壤科学家热爱农业、扎根农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大英百科全书》曾言:“橡胶树仅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是赤道南北10°以内”。而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大部分地区都在北纬18°以北,能种植橡胶的地方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天然橡胶,而天然橡胶作为战略物资,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禁运的重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做出“一定要建立我国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1957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华南和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我国现代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李庆逵院士任副队长,其带领一大批热血青年深入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等深山密林中开展土壤水、肥、气、热的调查工作,每天扛着土钻、铁铲负重走50~70公里,打地铺住牛棚,吃杂粮稀饭和黑面馒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橡胶树在北纬18°~24°地区内大面积种植成功。

我国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祖祥,老先生早期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后,坚持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其对土壤化学和土壤物理学有很深造诣,较早研究了几种主要黏粒矿物类型对土壤阳离子的吸附特性,提出并系统地论证了影响吸附性离子有效度的“饱和度效应”和“陪补离子效应”等概念,在土壤化学环境和污染物的转化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国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已有半个世纪,特别在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成为土壤、水系、空气中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中污染物也严重超标,食物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时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的朱祖祥院士积极提倡成立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和环境保护系,创建了全国农业院校中首个环境保护系,这为全国环境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国为民为社会,求真求善求美弘文化”,这是朱祖祥自己的题言,也是其一生的写照。

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入我国优秀土壤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感悟到了土壤学拓荒者科研报国的初心,弘扬老一辈土壤科学家对土壤科学的献身精神,传承一代代土壤科学家的知农爱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

三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  提升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要求教师拥有能够做、善于做、乐于做课程思政的本领和技能。教师不再是只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专业人员,而应该是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关怀国计民生、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感的育人能手。

专业课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思想意识,是专业课教师执行课程思政的起点。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团队全员利用“学习强国”“一日一学”等在线平台,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等,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和专业水平。根据环境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全球视野为课程思政元素。在备课过程中,教学团队全员搜集和整理有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土壤科学发展前沿、优秀土壤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等文献、资料、图片和视频等素材,构建课程思政资料库。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明确每一个教学内容对应的思政元素和相关案例,精心设计和认真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授课时间分配等,巧妙地将思政元素隐性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团队全员会定期进行教学活动交流,针对教学过程中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二)  深度梳理教学内容,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非显性地存在于教材内容之中,而是需要在对课程内容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来统筹与筛选思政元素。

通过深度梳理环境土壤学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4大区块。(1)土壤是什么?包括绪论、土壤固体物质组成、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环境意义、土壤化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2)土壤从哪里来?包括土壤的形成、发育与分类。(3)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土壤养分元素循环与环境效应、重金属污染与环境效应、有机污染物与环境效应、新型污染物与环境效应。(4)土壤质量评价与修复,包括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原理。在“土壤是什么”区块,可以融入“土”的说文解字、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高岭土与景德镇瓷器文化、土壤科学家事迹及科学精神等案例。在“土壤从哪里来”区块,可以融入“五色土”与中华传统文化等案例。在“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区块,可以融入土壤碳循环与碳固定、传统农耕文化与循环农业、镉米与癌症村、农膜与塑化剂污染、抗生素与超级细菌等案例。在“土壤质量评价与修复”区块,可以融入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发展、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蕴含理念的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等案例。

通过深度梳理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内容,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構建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大格局,真正实现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  深化思政案例教学,丰富教学模式

思政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载体,依托相关专业领域和时事热点的事例,通过教师对相关素材的提炼、加工与解读,将思政教育资源整合至案例中,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完成外化专业课程中隐含的育人功能[8]。在教学组织的设计环节进一步凝炼,最后通过科学的、具体的、灵活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无声、思政育人的效果。

在讲授“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部分时,可从重金属“源流汇”的过程及影响,介绍日本痛痛病/水俣病的成因、治理及防控现状;介绍国内重金属污染影响的实例,如镉稻米、癌症村、血铅超标等事件,从而引发大家对于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深思及警醒;介绍有机物利用现状,尤其是PPCPs/表面活性剂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造成的隐形威胁,如生物蓄积、高度致病因子、环境迁移、隔代母婴遗留等,引发学生对目前全球发展模式的思考,提升其创新思维水平。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引导从国家需求、生态安全、人体健康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和思考环境土壤学中热点问题。

通过“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基于对实际情景的思考,借助案例来活化课程知识,拓宽学科视野、丰富学科知识的教学目的。例如,依托“抗生素耐药性污染”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以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小组选择与深入调查一个相关的主题,如抗生素与人体健康、超级细菌、抗生素与畜禽养殖、土壤中的抗生素等,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小组间的相互讨论和评价。

(四)  开展课程全过程思政教学,系统巩固思政改革成果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含研究性学习与讨论、课程实验或涉及多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拓展实习、课程考试等多个方面,课程思政教学应该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方面。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环境土壤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含了课堂出勤率、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也能调动学生全过程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目前的课外研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主要针对课本理论知识点,在以后的改革中,可以采取撰写科普文章、讲述土壤科学家的故事等形式,适当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进一步外化专业课程中隐含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引导学生基于对实际情景的思考,来活化课程知识,拓宽学科视野、丰富学科知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期末考试中也适当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观性试题,督促学生对学科发展动态的及时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

四  结束语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仍需要不断从中挖掘整理教学素材,构建更加系统的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尝试与创新,更加深入地将价值观培育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吴启堂.环境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陈怀满.环境土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4-29.

[3] 张旭辉,潘根兴.稻田与稻作农业对碳中和的启示[J].科学,2021,73(6):18-22.

[4] 陈能场.土壤健康:让中华文明更加璀璨[J].中国经济报告,2021(4):17-19.

[5] 沈仁芳,颜晓元,张甘霖,等.新时期中国土壤科学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土壤学报,2020,57(5):1051-1059.

[6] 王宇飞,王语宽.重视农业土壤固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积极应对农业土壤“千分之四”计划[J].环境保护,2021(49):17-18.

[7] 李勖之,姜瑢,王国庆,等.不同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比较与启示[J].环境科学,2022,43(2):577-585.

[8] 冯梅,曹辉,李晓辉.以思政案例为载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20(Z3):37-39.

基金项目: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粤教高函[2017]214号);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2021JG126)、“土壤类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多学科与多维度之融会贯通”(2020JG095)

第一作者简介:曾巧云(1974-),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壤环境科学。

*通信作者:仇荣亮(1967-),男,汉族,江苏兴华人,博士,教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土壤环境科学。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