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2023-05-30 00:38余明慧李航宇李培培黄靖元谈武朱德焰樊琦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信阳市花生机械化

余明慧 李航宇 李培培 黄靖元 谈武 朱德焰 樊琦

一、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信阳市花生规模化生产有所发展

信阳市花生种植始于明代,1933年,固始县、罗山县和息县等地的总种植面积为1.33万hm2,1957年达到2.07万hm2;20世纪60年代多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种植面积下降,1968年只有0.4万hm2 ;20世纪7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回升,1976年达到0.93万hm2;20世纪80年代市场开放,花生需求量剧增,种植面积为2万hm2 ;21世纪花生种植面积为6.67万hm2。近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花生种植面积增加至8万多hm2。面积在1.33万hm2以上的有平桥区、息县和淮滨县;固始县一般在1万hm2左右;羅山县由于政府奖励政策较多,种植面积从0.13万hm2发展到0.67万hm2;光山县、商城县、潢川县面积在0.53万hm2左右;新县、浉河区花生种植面积较小。信阳市花生种植农户有16万多户,种植面积约为5.3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6.67%。信阳市发展花生种植合作社347个、种植大户705家、家庭农场347家,花生规模化种植面积近2.67万hm2,占播种面积的33.3%,主要集中在平桥区、淮滨县、罗山县等地,花生规模化生产有所发展。

(二)单产水平稳定

《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1),信阳市花生单产水平基本与河南省单产水平相当,稳定在每 667 m2产量300 kg左右。不过县(市、区)间花生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在花生高产创建过程中,千亩方的每 667 m2产量已超过 400 kg。平桥区花生每667 m2平均产量在380 kg左右,而商城县、新县等岗坡丘陵地区每667 m2花生产量只有230 kg 左右,中低产田仍占较大的比重。

(三)优质品种利用比率增加

信阳市主要推广的品种:高油酸品种有豫花37、豫花65;高油品种有远杂9102、远杂9307、信花425;高产品种有豫花22、豫花23、驻花2号、宛花2号和漯花8号等;地方品种有白沙1016,罗汉果,四粒红等;鲁花系列、天府系列品种也有在淮滨县种植。信阳市种子来源渠道:从公司购买比例占10%,农民自留种或自行串换比例占75%,产油大县和“四优四化”政府供种占比为15%。

(四)综合栽培技术应用增加

信阳市花生分为淮河两岸产业带和以丘陵山地代表的旱薄地种植带。淮河两岸花生产业带,种植模式多样,土地集中,种植历史长,但病虫害较为严重。信阳市农科院先后研究推广了夏直播花生机械化起垄高产栽培技术、夏直播花生机械化宽幅高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免耕播种栽培技术、花生小麦周年一体化施肥技术和花生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此产业带高效稳产提供技术支持。丘陵山地旱薄地花生种植带土壤条件较差,土层薄、平均土层厚度30 cm;土质差,多为砂砾土,沙壤土,土壤养分含量低,平均有机质低,土壤肥力差。针对这些问题,信阳市农科院先后推广了“三坡地”高产高效绿色种植集成技术、旱薄地保水增肥技术、机械起垄种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提升了此产业带的花生产量。

(五)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整地、覆膜、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摘果、脱壳等,其中,播种和收获是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目前,信阳市花生生产机械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平桥区、罗山县的机械化程度高于其他地市,商城县、新县目前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基本为零。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已成为制约信阳市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六)花生深加工企业少

信阳市从事花生加工的企业规模较大的有平桥区口口香食品公司、息县源丰油脂公司、淮滨县永创粮油公司、华强花生制品厂、瑞丰油脂公司,另外还有平桥区万富油脂公司,它是国内油脂生产的大型企业,年产油料150万t,其中,生产植物油40万t。目前,信阳市的花生榨油生产能力达到3万t,可转换花生果 8.3万t,相当于全市总产量的35%。平桥区万富油脂公司转产生产花生油,年产量在 30万t以上,可转换26.67万hm2花生。信阳市花生就地加工只占30%左右,基本上用于榨油,其余的由花生收购点免费脱壳后以花生仁销售,基本上以原料形式销售。

二、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政策资金支持

信阳市的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重视,将花生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特产作物,没有加大种植和开发的力度。近几年,信阳市对花生扶植政策还缺乏力度和深度,不利于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和花生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优质专用花生规模化生产相对较慢

信阳市花生种植农户零散种植比例为66.7%,花生种植从整地、选种、田间管理、采摘、加工都是依靠传统经验,缺乏技术支撑,花生产量有很大的波动性。新品种、优质品种规模化、订单化生产程度低,优质不优价,不利于优质花生发展。

(三)花生种子商品化程度低

我国花生用种量约占花生产量的 8%,每年种用花生约 140 万 t。花生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用种量大、成本高,花生种子换种率较低。目前,我国花生种子商品化率较低,全国平均只有 4.2%,信阳市商品化率也仅有 5.0%左右,不利于花生产业化发展。

(四)机械化程度偏低

据统计,2018 年全国花生综合机械化率为 59.38%,其中,耕、种、收分别达到 76.65%、50.98%、44.76%。河南省花生机械化播种率 85%、收获率 60%、起垄栽培率 5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68%,但信阳市 种植、收获环节人工占比过重,不利于规模化种植。

(五)花生加工业滞后

信阳市目前小油坊多而分散,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出油率低。从调研结果来看,花生、油菜或油茶生产大村基本都有小油坊,而且采用的还是落后的榨油设备和技术,花生不择果、不清洗、不除壳,出油率低,油质没保障。信阳市目前缺乏花生油生产知名品牌。仅 1/3 花生产量留在本市用于油脂加工、种植留种、自留榨油和食品加工等,而 60%以上用于外调,以花生原料输出为主,产出效益低。

三、促进信阳市花生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规模化种植,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花生种植的重要性,尤其是重点宣传给农民创造的经济价值,转变农民的种植观念,调动其种植花生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农村土地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采取奖励、补贴等激励措施,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的花生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逐步扩大花生种植规模。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花生生产水平

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要加强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运用分子育种等新技术, 结合常规育种方法, 以早熟、高产为基础,选育油用型、出口型、加工型、鲜食型(含糖量高、口味好)、营养保健型(高油酸、高蛋白质、高氨基酸等)及特异型(超早熟、超大果)等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 以满足国内外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花生的综合效益,提高信阳市花生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开展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花生种植水平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方式花生的生长发育与肥水需求规律,示范推广节水节肥的高效栽培技术,减少肥水投入;围绕收获、摘果、干燥 、脱壳等关键环节,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花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花生生产成本;加强花生病虫害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及重金属、黄曲霉毒素污染、农药残留控制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逐步提高花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对一次性施肥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药多防、一次多防等)、机械化生产技术、精准投入技术等的研究,集成降低生产成本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花生生产管理的结合, 把生产管理、科技创新、农资监管、技术推广服务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不断提高花生种植的信息化水平。

(四)大力发展花生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

信阳市花生的加工利用目前以初级产品为主,存在加工产品种类少以及品牌效应不突出等问题。 政府应积极扶持企业更新改造落后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花生产品精深加工档次,开发如花生蛋白、营养保健品、花生饼粕等加工产品,培育一批以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合作研发花生精深加工技术与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更多花生加工产品的知名品牌。

(五)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花生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机 、植保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前,信陽市花生生产规模较小,以一家一户为主,面积一般在0.67 hm2以下,机械利用率低、技术技能较差,机械效能不能完全发挥。 政府部门应采取奖励、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推动花生生产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提高农机、植保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技术人员的效能,逐步提高花生种植的机械化与专业化水平。

(六)发展专家在线咨询系统, 提高技术服务效率

信阳市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三农”服务热线服务平台,整合农技推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发展专家在线咨询系统,直接对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基层用户,完善花生种植技术推广体系,逐步提高信阳市花生生产水平。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信阳市花生机械化
掏花生
信阳市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信阳市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