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初期对草原丝绸之路贸易网的开拓

2023-05-30 10:48胡晓泉
炎黄地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和亲北齐突厥

胡晓泉

突厥通过强硬的征服与灵活的和亲方式,审时度势,与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竞争与共生中妥善处理关系,开拓了完整的贸易网,双方关系的走向直接影响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突厥针对货源地、交通枢纽、贸易市场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保障贸易网的畅通。对于中原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因势而变,形成朝贡和互市两种贸易形式;对于西域有针对性地与强邦康国、位置关键的高昌国和亲;对于贸易市场中的西方国家,最初与波斯和亲夹击共同的敌人嚈哒,后因利益冲突与波斯关系破裂,经粟特人居中联络,绕开波斯,与丝绸贸易市场广阔的罗马开辟出新的东西方道路。突厥建立起来的草原丝路贸易网,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北魏的分裂导致传统丝绸之路闭塞,运往西方的丝绸价格升高、供应减少,草原丝绸之路开始发挥价值。六世纪中叶,突厥崛起建立辽阔的草原帝国,凭借优越位置,成为丝绸中西方贸易的中转站。突厥通过和亲与中原王朝交好,从中原王朝获取丝绸销往西方,因而势必要通过强硬政策与巧妙和亲来稳固已形成的藩属、贸易关系,改善与货源地、交通枢纽处、销售市场的关系。主要探究突厥崛起到沙钵略可汗附隋、东西突厥分裂期间,突厥政权对草原丝路贸易网各环节的开拓。

开辟草原丝绸之路

突厥起源于西域,在与原宗主国柔然的战争中,土门系迁移到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草原,其弟室点密系逐渐向阿尔泰山以西扩展。统一漠北是土门系,征服西域则是室点密系,突厥将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与西段打通,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土门系、其弟室点密系分别向东、向西的发展密不可分。“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突厥在北方草原建立的游牧帝国疆域辽阔,贯通东西的草原丝绸之路就在突厥境内。

土门系打通了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突厥在部落刚刚强盛之初,就主动向中原王朝示好,以羊、马等牲畜与中原王朝交换丝绸进行贸易。通过与西魏往来贸易获取丝绸,满足突厥贵族对丝织品的需求。同样也为丝绸织品找到了货源,如若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渠道售卖给西方国家,突厥可以作为中介从中获取大量利润。但草原丝绸之路由柔然控制,使得突厥通过丝绸贸易获利的道路受阻,突厥迫切需要取代柔然进一步控制草原丝绸之路。通过主动示好,寻求西魏作为坚硬的外援抗击柔然。当突厥拥有与柔然抗衡的实力,西魏需要借助突厥来抗衡东魏与柔然的和亲。

虽然经历高车覆灭后的柔然势力逐渐衰弱,但刚兴起的突厥仍然与柔然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柔然仍旧在北方游牧部族中占据主导地位。突厥要想与之抗衡,便要积极寻求外援,彼时中原北方地区西魏与东魏两政权相互抗衡,而东魏与柔然交好,西魏在与东魏抗衡中处于劣势,同时西魏为了牵制柔然,遣使出使突厥。通过对外界环境进行分析和西魏的主动示好,土门确定了与西魏通好的政治方向,意图获取西魏对其政治上的支持,提高自己与柔然抗衡的政治资本。在获得西魏的政治支持后,突厥在与柔然的争夺活动中巧妙寻求战机。在柔然下属部落铁勒出兵攻打柔然之机,突厥趁机联合铁勒共击柔然,通过此次战争,突厥势力进一步增长。

突厥想要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主动向柔然请求和亲,在遭到强烈拒绝后,突厥与柔然关系彻底破裂。西魏同意突厥和亲的请求,突厥迎娶西魏长乐公主入突厥,此举提高了突厥的政治影响力。在经济方面,突厥获得丝绸等物品的赏赐,收益巨大。突厥兼并铁勒后,外有西魏支持,内有坚兵利器,在怀荒击败柔然,柔然首领阿那瓖自杀,土门称汗建国,至此,草原丝绸之路开始进入突厥主导的光辉篇章。木杆可汗即位后,又一次打败柔然新立的大汗邓叔子所部,攻灭东支柔然,后西支柔然也被北齐击破,突厥在漠北草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统治权,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得以拓展。

其弟室点密系继续留在西域,向阿尔泰山以西发展,不断拓展,打通了草原丝绸之路的西段。六世纪初,高车的叛变使柔然在西域的统治开始瓦解,与柔然对立的嚈哒填补了柔然退出后的空缺,继续统治西域。对于向西扩展的室点密系来说,势必要与嚈哒发生冲突,方能打通西域地区,所以开始进攻嚈哒。此时嚈哒内外交困,自从渡过阿姆河后,在西边与波斯陷入持久的交战中,东边突厥的发展壮大又使嚈哒受到致命一击,经常从东边对其进行侵扰。突厥与波斯建立和亲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东西夹击,最终征服嚈哒。按照之前约定,阿姆河以东归突厥,以西归波斯,突厥与波斯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两大受益者。

稳定货源渠道

西魏、北周时期

公元554年,木杆可汗彻底消灭柔然,统一漠北,对北周与北齐采取中立政策,以和亲为诱饵,双向获利。为了拉拢突厥,北周与北齐主动请求和亲。西魏权臣宇文泰掌权时期,以大量重金丝绸相赠主动请求与突厥和亲,后因宇文泰去世,和亲作罢。木杆可汗又答应另择公主嫁于周武帝宇文邕。北齐恐慌北周与突厥交好,以重金求婚突厥致使突厥动摇。北周先后十多次派遣使节以重金赠予突厥,力促和亲。公元565年,北周派“陈国公纯、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阳(安)公杨荐等奉备皇后文物及行殿,并六宫以下百二十人,至俟斤牙帐所迎后”。派遣大规模的使团出使突厥迎接和亲公主,使团到达突厥后,北齐使者也同样以重金求婚突厥,在北周使团的争执交涉中,最终促成了这次和亲。可知北周对此次和亲的重视程度极高,展现出北周对于与突厥结亲的迫切。

“朝廷既与之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常以千数。齐人惧其寇掠,亦倾府藏以给之。”突厥作为需要拉拢的第三方势力,在北周、北齐通过和亲示好中,为达利益最大化,大量财物珍宝以不同形式被送到突厥。突厥本就在漠北草原一家独大,再加上与中原地区贸易往来使大量資金涌入突厥,使突厥的经济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如若中原地区北周与北齐持续相争,那突厥便会一直有源源不断的丝绸和所需从中原运来,对于突厥来说,希望继续保持这种局面。

公元577年,北齐灭亡,北周独大,突厥感受到了危机,担心利益受损。因此突厥决定帮助北齐复国,收留北齐文宣帝三子范阳王高绍义,出兵协助他攻击北周。周武帝率军亲征,在途中战死,北周班师,使北齐高绍义的复国行动有机可乘。后因宇文神举击败范阳叛军,控制住局势,高绍义、高宝宁与突厥兵败退入突厥地区,突厥帮助北齐复国的方针破产,导致突厥想以一家独大,牵制北周北齐的计划彻底破灭。

北周此时面临国君更迭,稳定突厥才是恢复之策,因此便开始主动向突厥示好。周宣帝继位之时,册封嫁给武帝的突厥公主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向突厥传达示好之意。为了能够从中原地区获取丝绸和所需物资,面对北周的示好,突厥欣然接受,并积极回应,使得突厥与北周关系开始正常化。突厥遣使向北周进献彩礼,迎娶公主,有利于稳定局势,促进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突厥能够看清当下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迅速的转变,以和亲为交好渠道,追求利润最大化。

隋朝初期

突厥掌握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权,通过与西方进行丝绸贸易,获利巨大,这就要求突厥人必须持续获得大量的丝绸才能保证交易正常进行,因而突厥的丝绸需求量是巨大的。中原王朝对丝绸的供应量是有限的,而突厥对于丝绸的需求量却无限增大,随着供求减少,需求增加,两者的矛盾势必被激化。在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贸易中,双方实力的变化影响着贸易的走向。隋朝初年,突厥出现内乱,各方势力逐渐衰弱,中原王朝日益强盛,突厥及时改变外交策略,通过贸易的形式获取丝绸销往西方。政治形势能够影响双方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双方贸易的正常开展更多是建立在突厥与隋朝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

由于隋朝前期并不需要再像北周、北齐那样依靠突厥制衡敌方,因此改变了对待突厥一味的包容政策。隋文帝在诏书中指出:“竭生民之力,供其往来;倾府库之财,弃于沙漠。华夏之地,实为劳忧”,表示对北周包容突厥的做法强烈不满。这种包容并没有杜绝突厥进犯,大量的丝绸织品、财物流入突厥,反而加大了突厥的野心,还使得突厥在与西方的丝绸贸易中获益巨大,成为中原之大患。隋文帝想彻底解决北方边疆事宜,因此将本应赠予突厥的物资用来赏赐将士,缓解了百姓的劳苦。

突厥此时陷入土门系可汗的汗位争夺,导致汗国内部开始分崩離析,沙钵略可汗的权威不断削弱,大小可汗矛盾逐渐表面化。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突厥妄想通过转移矛盾,控弦之士四十万大举攻隋,来重新聚拢汗国内部的各分散力量。隋文帝“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政策为破碎的突厥汗国带来致命一击,进一步激化了突厥内部矛盾,导致攻隋战争失败,突厥汗国东西分裂。

公元583年,达头、阿波和地勤察各部联合攻击沙钵略可汗导致其战败时,隋为了制约突厥,由中立转向支持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可汗向隋表示和好,“开皇三年、五年、六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七年、二十年及大业三年均遣使朝贡”。隋的强硬政策阻断了突厥从中原获取丝绸的路线,由此突厥开始采取新的通商策略。突厥通过对中原王朝进献彩礼,中原王朝对突厥贵族进行大量赏赐,突厥以良马牲畜、皮毛等物交换中原王朝的丝绸织品、布帛、农产品等,保证了突厥可以持续从中原获取所需,并通过掌握的商贸网销往西方获取更大的利润。

控制关键交通枢纽

西域城邦国家数量繁多且分布广泛,导致西域各国势力都比较弱,当强大的突厥对西域进行征服时,无还手之力。但各政权经济类型差异较大,突厥又难以逐一进行有效统治。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以西域地区原有政权继续统治西域,向突厥“称臣纳贡”,将西域地区纳入突厥汗国的势力范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突厥初期对西域是以强制的高压政策进行的武力征服,使得西域各政权被动地接受突厥的统治,从而导致这种统治是岌岌可危的。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政治统治,增强西域各政权对突厥的支持力度,和亲成为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突厥与康国、高昌国的和亲最具代表性。

由于商贸经济的繁荣,康国在西域政权中的影响力巨大,已逐渐成为西域各政权对抗外来势力的力,西域大部分政权都与康国有贸易往来。突厥作为外来势力以强大的武力征服西域各政权,要想稳定西域加强统治,势必要联合主心骨的力量对西域各政权进行统治,处理好与康国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西突厥可汗将女儿嫁给康国国王代失毕为妻子,强化突厥在康国内部的控制力,作为西突厥统战联姻控制康国的手段。突厥与康国的和亲基本上是平等的,两者更多的是为达到各自的目的。突厥以与康国的和亲来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康国以与突厥的和亲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西域地区是突厥草原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经之路,与西域强国康国的和亲,对于丝绸之路的畅通绝对是有益的。

高昌国地理位置优越,是天山南路北道沿线的重要枢纽,因此,处理好与高昌国的关系在突厥草原丝绸之路贸易中至关重要。草原丝绸之路为突厥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益,保障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直接关系到突厥获取利益的多少。“在西域诸国中,突厥与高昌和亲次数最多。突厥在将公主嫁给高昌的同时,也曾两次娶高昌公主为妻。一次是突厥首领娶高昌王麹宝茂的女儿为妻,另一次是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长子呾度设娶高昌王麹伯雅的女儿为可贺敦。”通过双向联姻,突厥加强了对高昌国的管辖,以此控制了西域的交通要道。西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与康国、高昌国的和亲,使得突厥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加强,保障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

开辟新的销售市场

在获取了稳固的丝绸货源后,最重要的是寻找需求量大的消费市场,将货物价值最大化。草原丝绸之路一直是通过波斯方可到达罗马,波斯掌握了突厥与西方贸易的主导权,并且获益巨大,使得突厥与罗马的利益受损。为了进一步扩大利益,突厥遣使至波斯,请求在波斯境内自由销售丝绸,波斯王担心利益受损,杀害使者,拒绝请求,从此突厥与波斯关系破裂。

粟特人马涅亚克建议突厥可汗绕过波斯,直接与东罗马交好,罗马人使用丝绸数量巨大,开辟东罗马市场至关重要。马涅亚克携带价值千万的丝货赠给罗马皇帝及贵族大臣,主动示好,表示通商。东罗马查士丁皇帝即位的第四年初(568),东罗马与突厥结为盟国,开辟了新的丝绸交易道路。“一条是由锡尔河出发,通过碱海的北岸,另一条是沿着阿姆河,通过碱海的南岸,两条道路在乌拉尔河口会合,通向伏尔加河,最后到达黑海港口。”通过这条新的东西方交往之路,突厥与罗马开始直接联系,将草原丝绸之路的范围进一步延长,使得突厥在获得大量丝绸后不用再与波斯分利,可直接与西方国家交易。

突厥统一漠北、征服西域,建立起疆域辽阔的草原帝国,保证了对草原丝绸之路的绝对控制权。以强硬的手段征服和怀柔的和亲互补,先后与西魏、北周、隋、唐、康国、高昌国、波斯帝国等政权结成姻亲关系,保障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突厥通过强硬征服手段建立起的草原游牧帝国,内部凝聚性差,不足以维系突厥与内外部的稳定友好关系, 达到巩固草原丝绸之路的目的。突厥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在交流中产生竞争与共生的关系,双方关系的走向直接影响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和亲作为两个政权之间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稳定政治局势、缓解军事冲突、促进双方间经济互补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和亲,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保障了突厥与中原的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稳定了货源渠道,经西域地区将丝绸运往罗马,由此形成连贯东西、通达南北的草原丝绸之路贸易网。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古代草原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影响深远,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和亲北齐突厥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腊节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