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UbD理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10:48袁谊徐扬
中学生物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甘蔗生物学课程标准

袁谊 徐扬

摘 要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以“植物的营养”复习课为例,按照UbD逆向设计模式,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前置,将大概念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概念结构,帮助学生搭建层级化的知识体系。并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活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落实新课标理念下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标 UbD单元教学设计 大概念 复习课中图分类号 G633. 91 文献标志码 B

依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阶段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倡导以素养为导向,强化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达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及“多元多样”的教学育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基于以往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学科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生物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评价前置能够实现对师生教学过程及其质量的引导与监控,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依据。

因此,为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教师首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思考如何将生物学学科大概念转化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UbD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下面将依据UbD逆向设计模式对初中生物学教学展开实践探索。

1 UbD理论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式

UbD理论最早由美国教学理论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Jay McTighe)提出,被称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UbD理论遵循“以终为始”的原则,即以预期的学习结果作为逆向设计课程的起始点。通常UbD教学设计分为3个主要阶段:① 明确预期学习结果;②确定恰当的评估方法;③ 规划相应的学习活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设计,UbD教学设计模式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更加关注评价的引导功能,致力于达成“教、学、评”一致,与新课标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按照UbD模式,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前置,将大概念转变为概念结构,帮助学生搭建层级化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真实情境的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2 UbD理论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理论结构模型

研究团队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以“植物的营养”复习课为例,构建了UbD理论下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的理论结构模型(图1)。该理论结构模型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为三个实现阶段。首先,阶段一重点关注教师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学情,进行教学目标的具体转化。其次,阶段二进一步明确教师如何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测评工具进行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最后,在第三阶段,将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转化为教师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活动,使得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具有其专属职能,以匹配《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避免冗余及无效教学活动的产生。三个阶段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实现教学环节上的“环环相扣”,各阶段均以上一个阶段作为转化的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教学过程,也让整体教学脉络更加清晰。下文将具体解析教师如何依据UbD教学理论,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2.1 明确预期学习结果

2.1.1 教学背景分析,搭建知识层级结构

教师在教学设计前期就应明确学生预计取得的学习结果,帮助学生搭建系统化的知识层级结构。“植物的营养”涵盖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七年级下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绿色植物的呼吸”和“呼吸与呼吸作用”等章节。该内容属于“植物的生活”学习主题,对应的大概念是:植物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这一大概念的核心词包括“有机物”和“水”,即植物的营养物质。围绕营养物质的运输、利用和转化等,将下位的重要概念、一般概念与事实建立联系。根据胡玉华教授构建的大概念统摄下的知识层级结构图,对“植物的营养”概念体系做如下分析(图2),为精简教学内容,实现主干知识的复习做好准备。

2.1.2 从学习结果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以往的复习课通常按照教材中知识出现的顺序,依次复习相应的内容。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内容缺乏新意和挑战性,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同时,零散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因此,为实现学生知识层级结构的搭建,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并进行目标转化。通过本单元复习,学生将深入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和原理,并探索、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在大概念的统摄下构建“植物的营养”单元教学设计,选择“甘蔗的营养”作为真实情境和问题主线,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如何给甘蔗浇水施肥”情境下的真实问题,说明植物吸收、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与其功能。

(2)通过探讨“南蔗北种”方案及分析案例,阐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初步形成物质和能量观,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对甘蔗的经济价值和甘蔗渣再利用的情境分析,体会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形成爱护绿植的责任意识。

2.2 确定评估证据

2.2.1 过程性评价

《课程标准》提出要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获得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因此,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过程性评价量表,以“探讨南蔗北种方案”为例,分别在以下3个维度进行多元主体评价设计(表1),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评价设计以素养为导向,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本单元大概念及下位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发现学生对“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的认识停留在记忆层面,因此对教学内容加以改进,编制了“甘蔗的田间管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生产实践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

2.2.2 结果性评价

本单元的结果性评价工具包括课堂作业和概念图,以达到复习课提升并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完成核心知识的复习后,布置书面课堂作业,发挥其诊断评价功能。选题仍以“甘蔗”为情境,包括甘蔗的营养、甘蔗渣的回收利用等,旨在将知识串成完整的故事。一方面核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提升其爱护绿植的责任意识。结果性评价设计如图3所示。

评价结果表明,少数学生对“结构层次”的理解不准确,误将第一空写成“茎”,教师指出要认真审题,“茎”属于“器官”层次。而有个别学生混淆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说明大概念的建立難以一蹴而就,需要自下而上,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推进。最后请学生绘制“植物的营养”概念图并进行交流与评价。课堂实践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绘制的概念图各具个人特色,该过程将助力学生实现知识内化,提升思维水平。概念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以甘蔗为线索,厘清植物光合、呼吸和蒸腾三大生理作用内在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新情境下知识的应用奠定基础。

2.3 设计学习活动

UbD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依据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为落实“内容聚焦大概念”的理念,将大概念渗透到具体学习活动中,需使UbD的三个阶段紧密关联,以活动作为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载体。单元教学中,首先要唤醒学生潜在的生活经验,为此教师创设了“吃甘蔗”的生活情境,以谈话的形式提问:① 甘蔗是什么味道的?② 甘蔗中的水分和糖类物质从何而来?③ 营养物质如何在甘蔗体内运输?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甘蔗具有的“结构和功能”和含有的“物质和能量”。随后,通过创设如何给甘蔗浇水施肥的问题情境和“南蔗北种”的探究情境,引起思维冲突,应用问题引导、资料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以此复习“植物的营养”主干知识。再创设“甘蔗与生物圈”的作业题情境,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及时反馈评价。最后,引导学生以甘蔗为主线建构“植物的营养”概念图,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促进对大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3 反思与总结

本案例按照UbD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实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分析教学效果,结合《课程标准》内容有以下几点思考。

3.1 大概念指向的目标设计,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UbD逆向设计理论认为单元设计是大概念教学的基本单位。在目标设计之前,应系统地分析教学要素,明确该单元对应的生物学大概念,根据大概念自上而下确定有逻辑的知识结构。再从理解、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出发,制定本单元教学目标,希望学生能运用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方法,实现对“植物的营养”相关概念的深入理解,提升陌生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3.2 紧扣目标的评价设计,深入理解大概念

《课程标准》重视以评促学,通过评价来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与UbD逆向设计的思想不谋而合。本单元教学中,围绕目标先进行评价设计,再设计学习活动,用多元评价衡量学生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基于“甘蔗”情境的评价内容不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知识作为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该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大概念。

3.3 连续情境下的活动设计,发展核心素养

按照UbD逆向设计理论,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利于达成目标和有效评估。本单元教学围绕“甘蔗”创设一系列情境,使目标、评价和活动的情境相统一。同一情境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有连贯性,思维上有递进性,实现深度学习。学生在问题引领下,运用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和责任意识。综上,UbD理论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以发展和深化学生的理解为目标,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了生物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7,40.

[2][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理解为先模式 — — 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M].盛群力,沈祖芸,柳丰等译.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5-129.

[3]胡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大概念及其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21 (12):13-21.

[4]郑国华,徐扬.基于UbD逆向教学理论的“传染病”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20 (01):25-27.

[5]吴成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18-119.

猜你喜欢
甘蔗生物学课程标准
花式卖甘蔗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清明甘蔗“毒过蛇”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