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之以理

2023-05-30 11:31
人力资源 2023年1期
关键词:惠勒达克柠檬汁

达克效应

1995年的一天,一个大块头的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他没有戴面具或任何伪装,在走出银行之前,他甚至还对着监控摄像头微笑。晚些时候,在警方给被捕的麦克阿瑟·惠勒看当天的监控录像时,惠勒难以置信地说:“可我涂了果汁。”

原来,惠勒认为把柠檬汁涂在皮肤上会使他隐形,这样摄像机就拍不到他。柠檬汁可以被用作隐形墨水,用柠檬汁写下的字迹只有在接触热源的时候会显形。所以惠勒觉得,只要他涂了柠檬汁而不靠近热源,他就是完全隐形的。最后警方的调查证实,惠勒没有疯,他只是很夸张地“搞错了”柠檬汁的隐形用法罢了。

这件事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的注意,他与研究生贾斯廷·克鲁格对此发起研究。研究组通过重复实验得出结论: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受试者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也就是说,能力欠缺的人在缺乏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而无法意识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这些能力上有欠缺的人们常常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这种认知偏差被称为达克效应或邓宁-克鲁格效应。这可能就是达尔文所说的“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知识圆周说”告诉我们: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之内,是你拥有的知识,而圆圈之外,就是未知的世界。你拥有的知识越多,你的圆圈就越大,接触的未知范围也越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也有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想要避免自己陷入达克效应,必须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一是认识自己的内心,对自身行为有觉知。二是了解别人的想法,倾听不同的声音。三是改变意识现状,让认知不断升级。

面对无知之海,我们只有不断延伸孤岛的边缘去探索,才越能看清真实的世界,看清真实的自己。

冒充者综合征

有些人常会有这样的体验:自己明明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或者有着很强的优势,自身优秀、能力出众、前景一片光明,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一切自己不配拥有,自己拥有的一切和自己的努力以及能力是不相称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冒充者综合征”。

冒充者综合征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保琳和苏珊娜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被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认为,他们并不是他人所认为的那样有能力的人,当他们取得成功以后,会把成功归结于其他因素,如幸运或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他们的自身能力。他们的典型心理是: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保琳提出,对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打破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循环作用。当他们接手一项新任务时,会受到担心、自我怀疑和焦虑的困扰。为了消除焦虑,他们对待任务不是拖延就是过度准备。而当任务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又都能取得成功,并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这样的结果会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喜悦和放松。然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很快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轮的焦虑。因此,对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来说,新的成功反而强化了他们“正在欺骗他人”的感觉,而不是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自信。

不少成功人士受到冒充者综合征的影响,最普遍的症状是思想消极。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工作,在工作场所不想引起注意,并形成加班到深夜或者不给工作量设定适当范围等补偿行为。他们失败后会过度指责自己而不是寻找导致失败的其他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陷其中的人們对此往往毫无察觉,而是把对自己能力的否定评价当作了事实。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增加沟通,去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并相信他人对你的正面评价;享受自己取得的成就和赞誉,不必妄自菲薄。

猜你喜欢
惠勒达克柠檬汁
一个柠檬,多种清洁功效
鲍里斯·约翰逊,拜相之前先离婚?
柠檬汁在厨房中的妙用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