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茶”理念 让世界爱上中国茶
——首届中国(福州)茶叶交易会侧记

2023-05-30 08:17李昕
优质农产品 2023年2期
关键词:六堡茉莉花茶福州

文︱李昕

展馆内景

2022 年岁末的最后两天,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暨中国茶产销升级发展高峰论坛”在千年文化古城福州成功举办,在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后,这是农业领域会展的一次成功尝试。期间通过组织多场活动及创新运营模式,促进了中国茶贸易交流,做强了中国茶品牌,弘扬传承了中国茶文化。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致辞中说,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当前,茶叶自身的产业特性和文化承载功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有效途径,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举办茶交会,做强茶产业,有助于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拓宽流通渠道,增强行业发展信心和活力,带动茶农增收致富,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福建是我国的茶叶大省,茶产业基础扎实、茶文化底蕴深厚、茶科技机构集中,人才聚集。在福建福州举办茶交会,应天时、占地利、得人和,有利于搭建茶叶交易平台,打造“三茶”信息交流平台,必将进一步推动茶文化交流互鉴、茶产业贸易合作和茶科技推广应用。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茶”,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茶论道”,倡导国际关系中“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茶产业是我国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此次茶交会可以为参会各方搭建起交流分享的平台和桥梁,共同探讨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交易会期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与福州振兴乡村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五里亭国际茶叶联合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力争将五里亭茶叶交易市场打造成国际茶叶联合交易中心。据悉,在本届茶交会举办的3 天时间内,共有37 个展团197家参展商参加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展出各类茶叶和茶器、茶玩等周边产品共计3500 多种;产生线上线下订单总额超9.2 亿元,其中,线下交易额超1886 万元。

一盏茶,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

走近茶交会会场,一股富含春天韵味的幽幽花香从远处飘来,一路追寻花香的源头,几位身着中国特色服饰的茶艺师正在台上手持特制器皿,晃动着盘中的茉莉花。他们正是本次参展的福州代表团请来展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茶艺师父。

自古以来,茶人对花茶就有“茶引花香,以益茶味”之说。而窨制,也可以称为熏制,正是这样一种制作花茶的工艺。其原理是将茶坯与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花混合在一起,鲜花吐香,茶坯吸香,茶香与花香最终融合,花茶制成。

项目签约仪式

茉莉、玉兰、桂花、玫瑰等均可以经过窨制而后成为花茶。通过这种工艺制成的花茶有着历经数泡,香气犹存的特点。在不同品种的窨制花茶中,最受茶客欢迎的便是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因此,窨制茉莉花茶也有着“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轻嗅着茉莉花茶的香气,观赏着茶艺师傅的窨制表演,仿佛走到古香古色的老福州街头,随心走进一家茶舍,品上一盏上好的茉莉花茶。与以往对花茶的印象大不相同,玻璃盏中的茶汤浅金清透,入口没有预期的苦涩,而是一阵专属于茉莉花的“神秘东方香气”。细细回味,隐约间仿佛看到了一株盛开着的洁白的茉莉花。

福建省福州茶厂的展位负责人林琳表示,一提到福州,就会联想到茉莉花茶,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这里的茉莉花茶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 年)福州就已经成为了花茶窨制的中心。2014 年,福州茉莉花茶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而窨制茉莉花茶的总产区就在福建省福州市及闽东北地区。

茶艺体验

茶艺表演

大数据溯源产品推广柜

随着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茉莉花茶被更多人所熟知,掀起了一番茶文化推广的热潮。在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活动的主会场上,福州茉莉花茶LOGO 和茉莉花茶IP“福朵朵”正式发布,通过IP 形象将茶文化具象化,茉莉花茶也将不仅拘泥于花茶品鉴,而是将它的“魂”逐渐融入摄影、文创、音乐等作品之中。

为实现毕业生就业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就业质量。高校和政府应统筹协调市场资源,吸纳不同区域用人单位,建立宏观就业市场生态圈。同时独立学院在定期举行省、市、县就业市场的基础上,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如:西部志愿者、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使毕业生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区域意识[4]。

不仅是福州的茉莉花茶,会场中还有不少茶商都深知茶与文化相伴相生的道理,将文化元素与茶产品融合在一起。在广西展区内,一份包装着刺绣制品的茶叶礼盒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这是融入壮族刺绣元素的红茶礼盒。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壮族妇女都是出色的绣娘,据考证,壮族刺绣已有约2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茶叶盆栽

“因为我们是少数民族,所以在设计产品、包装时很希望可以把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在发展广西茶产业的同时传播壮族的民族文化。”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市场部修庆说。在广西的展位中,令人能感受到浓浓的壮族民族文化,连茶叶的礼盒设计中都加入了广西铜鼓、壮族舞蹈、大明山、绣球等特色元素,消费者在感受品鉴茗茶的同时,还能领略一番民族风情,实为一件雅事。

科技与品牌,给中国茶上“装备”

时间往往掌握着中国美食的秘密。经发酵工艺所制成的黑茶与粮食酿造的酒、醋、酱油等有着同样的特点,年份越久,味道越醇香。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的六堡茶正是其中之一,同时,六堡茶也作为广西的“特色单品”,承担了展位招待茶的重任。

六堡茶起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六堡镇,最早流行于两广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黑茶品类,喝过六堡茶的人着实不多,但这并不影响它流传千百年来的历史。六堡茶口感独特,具有淡淡的药香,因其对祛除体内湿气有奇效而成为东南亚各国追捧的茶中宠儿。修庆告诉记者,六堡茶殷红的汤色被誉为“茶碗里的中国红”。而这碗传承千年的“中国红”已经走出两广,走向全国。

现场直播带货

观众现场品茶

六堡茶传统制作采用的是当地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采摘标准是成熟新梢的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5 道工序制成,不但在原料的选择上要精确到每一片叶子,之后的每一个步骤也会因制茶师傅的手法不同而使得茶叶的风味有所变化,因此,六堡茶传承下来的每一道工艺皆凝结了茶农的智慧。

那么为什么具有如此悠久历史、文化、工艺的中国黑茶,却并没有为消费者所熟知呢?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产量较低。传统手工工艺制茶重在传承。在过去,只有用传统工艺制作且出自六堡镇的黑茶才叫六堡茶。所以,依赖传统制茶工艺的六堡茶,在产量上可能并不足以支撑它走向全国市场。

修庆告诉记者,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解决。自20 世纪80 年代,大部分六堡茶的厂家就已经开始使用现代工艺制茶,六堡茶的产量已不成问题。现在,只有六堡镇的茶厂和茶农保留着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生产。

第二个问题在于目前的消费者对六堡茶的认知度较低,品牌不够响亮。

“我们有好的产品,那就需要打出品牌。”修庆说,牌子打出来了,消费者认可了,市场打开了,产业自然也就发展了。六堡茶原本只走广西区内的线下销售渠道,而近年来为了打响六堡茶的品牌,广西农垦正在积极开发线上渠道,让更多人认识、接触到广西茗茶。在与修庆交谈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广西农垦正卯足了劲头,在茗茶遍布的中国为六堡茶赢得一片天地。

“现在茶叶市场还比较乱,比如武夷岩茶,什么天花乱坠的味道都有,但那并不是茶叶本身的味道。我们认为,茶叶一定要有它原本的味道。所以打造品牌也是规范市场的必经之路。”茗兮录品牌的创始人之一魏子醇说道。他是一位来自武夷山岩茶世家的95 后。

武夷山展位

精美产品

“茗兮录是三个茶硕士的店”,直白有趣、年轻富有朝气的店名,不禁令人莞尔。将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滑爽回甘的奇兰命名为胭脂;将不以香气诱人的茗品纯种大红袍命名为仙骨;将散发淡淡桃香的金牡丹命名为喜桃……这三名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茶硕士总能抓住每款茶叶自身的特色,取出意蕴悠长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茶品包装、品名是茗兮录的一部分,而茶叶的高标准、高品质才是这三位茶硕士的根本追求。魏子醇表示,茗兮录的推广语是“用科学的角度,分享标准的中国原叶茶”。茶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风味,作为生长在岩茶世家的年轻人,魏子醇始终怀着对茶的敬畏之心,追随着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茶叶风味,励志用求学期间所得的专业知识打造出一本实体的“茶叶教科书”。

在与茶商们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不敢轻易尝试茶叶的原因有二,一是不懂茶叶,怕商家以次充好;二是认为茶叶单价昂贵,门槛较高,动辄几百上千的价格确实令人望而却步。

茗兮录的另一位创始人毕婉君表示,其实茶叶本身的风味就足以吸引茶客,不需要另外的香精、添加剂等。但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呢?这就需要以品牌做背书,打造出让消费者安心的品牌,这也是规范茶叶市场,避免市场价格混乱的有效手段。

说到茶叶门槛高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消费者思维转变的过程。现在的年轻人、上班族常常奶茶、咖啡不离手,一杯饮品花二三十元的情况比比皆是。而细细核算下来,即使是千元一斤的茉莉茶王,一泡的价格也是不及绝大多数奶茶,更不用说三百多一篓的六堡茶,五十元一盒的武夷岩茶。中国茶品类之多,不仅各具风味,而且对健康的益处远超其他饮品。从众多品类中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品类,冲泡出自己喜欢的味道,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在茗兮录的产品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品鉴小套盒,可以一次尝遍十款岩茶,以挂耳包的形式冲泡,无需功夫茶具也可以喝到正宗的味道。外包装是极简风的透明塑料小盒,相较传统礼盒,大大降低了包装成本,核算下来,一包挂耳茶只需要6 元左右,入手价格非常友好。魏子醇告诉记者,这样的贩售方式从品茶方式、价格等各个方面降低品茶的门槛,武夷岩茶的品种很多,风味各不相同,这样的小套盒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品种的岩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4700 多年的历史,且因其独特的魅力而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文化几乎贯穿了整条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

“以茶代酒”“品茶论道”“三茶六礼”“谦师得茶三昧”等成语典故正体现了茶文化的重要性。在与各位茶商交流的过程中,记者不仅品尝到了醇香的饮品,习得了不同茶品、地域文化,还相互分享了一些工作中的趣事。回想起来,我们不正是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以茶会友”吗?

茶虽古老却不“守旧”,中国茶自古以来便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受、包容着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发展,延续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文化与科技的带动下,新的制茶技术、品茶形式、销售方式等越来越多元素的加入正在以难以估量的速度辐射着全世界的消费者,让更多人爱上这一盏中国好茶。

猜你喜欢
六堡茉莉花茶福州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基于电子鼻和ATD-GC-MS技术分析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产地差异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柚子花在茉莉花茶窨制中的应用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与茶相逢在六堡
福建茉莉花茶品质特征、审评技巧及其拼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