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与我的手机“事件”

2023-05-30 10:48陶敏
新教育·校园 2023年3期
关键词:事件小狮子本真

陶敏

矛盾

昨天晚上,孩子与我彻底打破了家里的“伪和谐氛围”。

那时她正在书房写作业,我来到她跟前,说现在电费越来越贵,两人在一个房间学习可以节约用电,还可以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征得她同意后我便坐在一旁读书。

但我并没有认真看书,因为我要实施一个预谋已久的计划,那就是要搞一次“刺探”!是的,我佯装翻着书,其实是在偷偷观察她到底在做什么。

原来,她写作业的间隙,总是把手机频繁地拿在手上翻看,我先是好言相告,可她每次都用一句“知道了”回应。几个回合后,我败下阵来,只好忍气吞声继续观察。听声音我便知道她是在浏览网络短视频,一刷就是几分钟,或者看群消息,“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半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我想,不能再忍了,还是得主动出击。于是我让她把手机放到书房外,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回绝:“不行,我要关注老师发的消息!”又经过几次严正交涉无果,她甚至变本加厉地拿着手机不放,明摆着一副你奈我何的挑衅表情。我隐忍了许久的情绪在此刻彻底爆发,我一个箭步冲到她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她手中夺下手机,狠狠地砸向地板,只听“乓”的一声,她瞬时就跳了起来!像一头愤怒的小狮子发出咆哮声,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哭诉,“我平时学习压力那么大,回来抽个时间玩下手机都不行,你赔我手机,你赔我手机上的漫画图片,那是我辛辛苦苦积攒了两年的几百张动漫图片……”

我还在想应对之策的时候,她还在不停地数落我,说我扼杀了她唯一的爱好……“你把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和心愿都强加在我身上,对我不公平。我每天六点起床到晚上九点熄灯,一整天都处于高负荷的学习状态,周末回家放松下还要被你监视。”

我跟她分析手机带来的弊端,试图打断她的说辞,却越发激起了她的怒火。我一时没有办法,只好以静制动,认真耐心地听她讲,默默地记下她说的每件事。或许是说累了,愤怒的“小狮子”趴在沙发上,变得萎靡不振。

看着她这副模样,我便见缝插针,搞起了“怀柔战术”,马上去客厅里给她冲了一杯蜂蜜水端到她面前,然后我立马走开。我用余光瞥了一眼,她先是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悄悄地端起来喝了几口又轻轻地放下。

又过了一会儿,她终于起身,捡起地上的手机,说了一句:“你必须负责给我把手机修好,手机我不用了,但里面的动漫图片必须有。”我赶紧举双手赞同,低頭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惨不忍睹的屏幕花屏了,后壳也碎了。

“小狮子”最后“哼”了一声,关上了房间的门。

改变

女儿一直以来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周末我加班或者晚回家时,她总会给我制造小惊喜,有时我进门就可以直接吃饭。偶尔在我忙的时候,她会冲杯自制的奶茶端给我,晚上也总是嘱咐我早点睡。

不仅如此,她人缘也很好,还特别能担事。一放寒暑假,大人、小孩都喜欢找她玩,各种活动邀约、出游,她一直扮演着大姐姐的身份,呵护着每一个小人儿。每次远行的吃穿用她也会操心备好,我也就能落得清闲,只需跟着她的步伐前行。

“手机事件”后,我开始反省自己,平日里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当,思索她控诉的每一个细节。该怎么打开她的心结,让她回到开心、快乐的学习时光?

首先,改善周末伙食,我变着花样做她喜欢的美食;给她准备喜欢的零食;主动去接她放学,跟老师沟通近况;看看她平日阅读的书籍,沿途找个共同话题,适当聊会儿,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默默解决她吐槽过的不满的事情。偶尔我也会不露痕迹地提及手机带来的影响,适时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多探讨她喜爱的历史书籍,一起去图书馆寻找知识,增加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机会……

我知道,目前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只能做好引导,让她从内心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进一步表明心声,聊聊理想,谈谈感受,真正做到关爱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过程。

和解

为了跟孩子保持同步,我果断卸载了抖音短视频等APP,也不再拿着手机或者小爱音箱听书、听音乐,在孩子面前减少看手机的频率,在家里自觉把手机放得远一点。在她写作业的时候,我也认真读书、写作,间或送去牛奶、温水,适度关心;等她上兴趣班时,我去收拾房间,拖地、打扫卫生。让孩子回家面对干净、整洁的房间时保持心情愉悦,更加高效地写作业。

慢慢地,孩子的态度有了改变,对我也逐渐敞开心扉。她会主动对我说说学校的趣事,谈谈学习的困惑,聊聊自己的想法。在又一次愉快的聊天氛围中,“小狮子”再一次问我手机能否修好时,我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告知已无法修复,只听她说:“没事,确实坏了,说明老天都在提醒我不要沉迷玩手机了。”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也慢慢领悟到,父母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扮演各种角色,当跟孩子意见有分歧时,需要快速找到一种适合、有效的育儿之路,边摸索,边总结,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默默地改变,接纳孩子的本真,从而达到平衡,和睦相处,共同成长。正如《父母的觉醒》这本书里所写:“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纳孩子的本真,才能与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

这一场手机事件,终于以“化干戈为玉帛”告终,胜利者有两个。

猜你喜欢
事件小狮子本真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可爱的小狮子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小狮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小狮子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