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优化策略

2023-05-30 13:07汪青梅张挺玺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汪青梅 张挺玺

摘要:选题对高校本科论文写作过程和论文质量影响显著,然而,当前却显现出陈旧重复的“内卷化”症候。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论文选题应有意识朝向、强化“本地作家作品”“家乡方言土语”“民族民间文学”“新兴的语言、文学现象”“影视剧的文学性”等维度。与学生个体较高匹配度的选题所构建的能力增值空间,以及切身性较强的选题所内蕴的思政育人契机,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更可靠的过程支持和质量保障,使学生得以实现知识能力增值,也利于教师落实增值性评价,亦能深化践行“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关键词:西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增值性评价;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18-07

自1999年始我国本科招生扩大以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迷[1],这不仅广受诟病,还曾引发本科毕业论文“存”与“废”的争议[2]。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从培养过程看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与重构深化,从评价方式看是尤其适用增值性评价的增值提升过程,也是彰显高校专业教育水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窗口,去留取舍显而易见[3]。与我国高等教育“以本为本”时代新吁求相应,高教研究界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探讨,也愈加鲜明地聚焦到如何切实提升其质量。选题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起始点和关键处,对论文写作过程和论文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是此类研究的重要议题。同类研究大多已谈及学校、院系和指导教师的外部监管干预,以及选题应遵循或强化的原则;或从各自专业方向出发,具体而微地提供选题的优化策略;又或是针对地方院校、民族院校、新建院校、独立学院等具体类型院校探讨其论文选题的原则和路径。但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优化更具有操作性的研究上,尚有较大留白空间。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实施及其研究,大都还集中在专业理论课程上,对毕业论文写作这个人才培养终结环节的实践探索及其研究有待跟进。就评价方式的运用而言,如何切实有效地促进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实现个体成长,从而落实增值性评价的研究也较为薄弱。本文选题既是笔者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实践探索的案例总结与反思深化,又恰好在逻辑上力求对上述客观需求情境作出及时回应。

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卷化”及其主要症结

选题作为论文写作的起始、奠基之步,是观察和评估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成效的首要着眼点。从理论上可以预设,当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过于集中于少数方向或某些维度时,选题极可能出现重复陈旧的“内卷化”症候。本文对西部地区某省属师范大学(下文简称“G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的5年连续追踪调查,从经验上印证了预判。

(一)G校2017—202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G校2017至202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直观地显示出如图1所示的鲜明特点。

第一,文学类选题数量远远多于语言文字类,二者比例悬殊较大,这与语言文字类研究选题显而易见的难度密切相关,这在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也得到证实;第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选题比例明显高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方向,这一特点粗看仍与选题难度相关,但通过访谈细究发现,在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版图中,与学生更为切近的时空范畴内的作品更受欢迎,从而顺延影响到选题方向;第三,作为师范类院校,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选题占有一席之地,且随着该校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课程的深化改革推动,该方向选题在近两年出现骤增趋势;第四,民族民间文学方向的选题虽然偏少但稳定出现,与G校地处西部多民族地区具有内在关联,学生选择论述的民族民间文学活动和现象,均归属于学生生源地地域和民族类别,此外,这也与其指导教师具有民族民间文学专业背景有关;第五,与学生在校生活中消耗不少时间用于观影“追剧”相反,对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研究选题持续存在但比例不大。此外,暂时归属为“其他”类别的选题,主要是指不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范围,不符合专业性要求的论题,例如“黄平谷陇苗族婚俗研究”“衡水模式对贵州寄宿制高中的影响”“教师学习风格对学生的影响”等。

显而易见,占比巨大的文学类选题集中在传统的中、外文学方向,主要研究范式为作家作品论,且无论古、今,所选作家作品篇目和所论述的问题大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家经典和已被学界研究较为充分的论题,甚至选题直接来自于教科书上的现成论述,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边城》中的人性美、真善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李清照词论”,外国文学中的“《简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女性意识”等,此类选题几乎历届都有,不仅选题陈旧,论述方法和所出观点也大多因袭前人了无新意。为数不少的“其他”类选题,也反向证明这种“内卷化”趋势,即要么在常规选题方向下重复守旧,要么则索性偏离专业范围节外生枝。此乃国内许多高校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通病[4]。其根源通常被归因为学生的态度和能力,且主要指向能力因素制约,认为这是“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5],部分学生甚至误认为论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献越多,就意味着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的资料越多,写作就越容易,因而在论文选题时自然趋向陈旧,或是当前本科教育也越来越偏向于“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仅仅满足于通过考试”导致“学生没有对一些专业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6],学生通常没有接受过研究性文档写作的训练,也就提不出像样的论文选题。这大抵不错,但有个问题需要廓清,即到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本科生在校期间知识能力培养的主要过程已近尾声,在此节点上,要调集征用以支撑论文选题和写作的能力层级相对而言似乎“已成定局”,此时再谈能力不足以致选题不佳,已无建设之力。许多相关研究提出的改善本科毕业选题状况的方法和策略,要么有较高的前置要求,如要求学生平时所学过程中即要有意识持续积累与专业知识相關的研究论题;要么耗时费力,如进行广泛的文献检索和浏览从而确定选题。而我们依然需要直面学生那个当下的实际状态,不断深入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法,也因此需要再度进行其他面相的归因诊断。

(二)论文选题“内卷化”的关键症结

造成上述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内卷化”症候的诱因及其机制是复杂多样的,但是,“题好文一半”,选题的适宜性切实关乎写作过程的推进和写作目标的实现,这对科研能力普遍薄弱的西部高校本科生而言尤甚。由此,需要从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角度分别考察影响选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之处。

1.选题与学生个体情境的契合程度。与通行的科研论文选题有所不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学生个体的契合度应当是考量选题的关键指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师生双边密切互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活动,与此前实施的其他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明显不同,这也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应当是因学生而异,高度个体差异化的。作为论文写作的承担者,学生自身是决定论文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指导教师的专业见解和教学策略,最终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并通过其转化才能实现。因此,学情是第一位的前提条件,指导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并立足学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生的来源地、民族、主要生活经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大学期间学业修学情况,甚至主要性格特点都应成为师生在论文写作之初沟通交流的内容。基于此确立的选题,较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实际,既在主观态度上最大程度争取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投入意愿,又在客观可行性上找到了足够可靠的支持条件,从而降低了论文写作过程的风险[7]。以此反观本文样本,年年重复的选题、文学类选题中高频出现的知名作家代表作品、对教材内容的直接搬用等选题情形,显然与学生的个体情境相去甚远,选题并不基于学生的写作意愿和既有能力基础,而外在于学生这个写作主体,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增值和最终的论文成果质量,也就难以指望。就G校而言,上文图1所见,因该校新辟多所学校供学生进行集中实习且配备专门教师密切跟踪指导,2020届和2021届师范类汉语言学校文学专业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选题明显增多,查看其论文,发现选题大多合理可行,问题意识较为明显,不乏学生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探讨了鲜活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问题。可以认为,较为充实的教育实习经历让学生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此例在相当程度上表明,选题与学生个体情境的高度契合是写作过程和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

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发是否精细多元。面对学生自身难以独立提出恰当选题的窘境,指导教师与其“定题”,不如加强引导激发。许多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有通行惯例,较为常见的做法是“题库选题”模式或以题库为基础进行的即时调整变造。即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将事先拟定的题目提供给学生选择,学生以此定题并顺延确定与论题对应的学科教研组的指导教师。此举初衷在于以现成既定选题作为纽带,一端连接学生,兼顾其选题意愿,另一端通达教师,为学生的选题配备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看似科学合理,实则难尽人意。主要在于,以此提供的选题相对陈旧过时,加之,虽然学生在主观上实现了主动选择,客观上却未必较好地具备完成该选题的论文写作所要求的相应条件,指导教师仍然不得不重新与学生修订选题甚至换题。所以,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行动方向,可能不是“以题圈人”,而是“量身定做”式“因人设题”,也即上文已述的选题与学生个体情境尽可能契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指导教师要陷入具体琐碎的“一人一题”的“一事一议”,而是可以在其所指导的学生小组内通过精细的定向引导激发来进行统筹管理。每个学科专业自身逻辑内涵之内都关联有数个下属学科(课程)方向,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下分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即是该专业学生规范的论文选题方向。但是,就地处西部的G校而言,由于诸多不利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尤其是本地生源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欠缺,仅仅紧贴这些通约性的方向进行选题,学生无力进行旧题新论,亦无法驾驭“深、冷、偏”题,于是仍然很难跳出陈旧过时的内卷化窠臼。相比对专业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精耕细作之上的推陈出新的创新研究选题,更切实的出路之一应该是在这些方向内部进行更加精准细致的分化开掘。也即,前者是向纵深推进,后者是往橫向拓展,是对选题方向的内在结构性优化,也更符合学情特点。

相关研究提出了多种保障选题质量的方法,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应该实施选题答辩[8]。由于培养目标、过程和方式不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若像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一样进行开题答辩,看似以此督促各方引起重视,但可行性和收效却有待验证。相较而言,依照上述两方面原则,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当是打通选题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增量”与选题方向优化

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切合学生个体在投入论文写作时的具体情境,还要在其专业性规约之下又能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延展度,方能更好地守正创新。写作者、指导者和专业方向三者是毕业论文工作中最为核心的三要素。论文选题的优化,端正态度、优化流程、加强监管等措施并不够,遵循一些原则和路径也仍然是外在于选题本体的认知。究其关键,应当回到专业自身寻找突破点,即以专业性作为弦上之箭,向各个可能的方向开弓发射,在其较为宽广的射程之内择取论题。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怀等重要品质低迷徘徊,一定程度上在于上述之“射箭”方向单一以及“射程”不远。而多维度的选题和延伸性的论域拓展,或许又紧系于对所设专业知识的持续性的认知重构和界定刷新。由是,作为表述的权宜之计,本文借用宏观经济学领域常用,且早已被多学科广泛援用的“存量”与“增量”概念,提出专业知识的“存量”与“增量”之区分,并据此讨论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优化的关联。

(一)G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存量”与“增量”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各地各类高校中,无疑是开设历史最长也是最为普及的文科主流专业。其课程设置在各学校相对趋同,长期以来该专业知识总量增长相对平稳缓慢。尽管如此,随着人类探索自然和认识自我的进展越来越快速,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新生事物频频出现更迭换代,社会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愈加丰富与多元化,相应地也就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经验和信息。尽管其还未被纳入既有规范的专业知识范畴内,但我们完全可以将之作为既有学科知识的新的外延审慎地加以观察讨论。形象地譬喻,这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存量”与“增量”之并置。G校作为西部地区省属师范大学,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存量”和“增量”,前者主要是指语言文字、文学知识各自的传统内容、主要类型,及其承载和传播所依赖的媒介形式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当下社会生活中陆续涌现出的语言和文学的新的内容与类型,新的创作和产生机制以及相应的媒介形态,如图2所示。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关涉的一些语言、文学知识形态,向来有之,并不属新兴事物,但据经验观察,它们过往并未得到足够强调。因而,在认识上,每当言及,同样给人新鲜之感。例如,没有或尚未引起全国性影响,也因之没有进入主流文学史教材的各地方作家作品,又或是囿于师资困难、课时限制等具体实施因素,在现有课程设置中难以充分观照各地方言土语、民族民间文学和影视文学等。但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总量增加的客观现实之下,从知识整理细分精深化的角度出发,也应当有意地在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中,实现专业知识“主干线”之外的分支“延长线”的清晰绘制。以此所开辟的论域与学生个体情境相结合,则有可能促成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优化,这在G校类似的西部地区高校中显得尤为具体可行。

(二)基于西部高校学生个体情境的几个主要选题维度

经过上述整理与观照,既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要求,在排除师范性这一个体化因素之外,又契合G校学生具体情境,乃至适用于整个西部地区高校,在学科规范选题方向的统领之下,可以加强或增设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维度便得以彰显出来。

1.本地作家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学科知识建构中,从特定的文学史观念出发,秉持特定的取舍标准,全国各地的作家被分而置之。一种是进入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公众视野中取得声誉的作家,最典型的也许莫过于现代文学史上流寓于京沪的乡土小说作家。另一种是阈限于地方的作家,例如现代文學史上与郭沫若、巴金同时代的四川同乡作家李劫人等。前者得以深入研究且进入主流文学史教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熟知,后者远不能及。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作家都应当大小并重、等量齐观,但是,恰如李怡所指出的,“这也不意味着在一个文学史观念尚面临考验的、转型的年代,不应当时时检讨我们的知识框架,不断回首我们踏过的道路,留意于那些不经意间被遗弃的部分,特别是当我们曾经过于依赖总体的历史叙述而对个别、局部和异质都多有忽略的时候”[9]。由是,便有一批李怡所称的“边缘作家”有待以更新的文学史观念发现或重估。至于尚健在或活跃于地方文坛的当代作家,亦需要跟进观察。这些不为主流学界专业学者所密切注视的作家及其创作,就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可以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的对象。在笔者及几位同人的有意识推动影响下,G校样本论文中,关注本地作家作品的选题每年都有3~5篇,尚可加强。

2.家乡方言土语。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方言作为国家语言文化资源越来越引起重视,一些濒危方言相继被纳入相应的采录保护,语言学者也基于紧迫感越来越多地展开研究,但这通常是非该语言的使用者以语言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所开展的。虽然学者有着相应的专业眼光和研究水准,但这种研究工作视野下的方言土语,更像一种没有生活气息灵动之感的“冷冻品”。相反,对来自该方言使用区域的学生而言,各自的方言关乎他们“自我”的鲜活的经验、情感和记忆,对家乡方言进行探究,能够唤起和激发他们对自身语言文化的自觉,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语言文化资源的传承和活态保护。尽管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而言,在方言研究范式的驾驭上可能会有较大困难,但这仍然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方向。甚至在论题的具体设计上,可以有意识地扬长避短,例如,鼓励并指导学生多进行方言语料的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较语言本体而言更容易为本科生所胜任的语用研究和方言文化研究。此维度的选题在G校样本论文中有,但年均不足2篇,应当值得开拓。

3.民族民间文学。长期以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中,有着两种明显的倾向,一是重汉族文学,轻少数民族文学,二是重作家书面文学,轻民间口头文学。与上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主流作家与边缘作家所获得关注度悬殊相似,这种极不平衡的局面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中华多元民族文学史观”的大力倡导[10],对此问题的探讨逐渐由要求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的倡议,更加具体到探讨相关实际问题的落实解决,如陈国恩的《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和陈平原的《编一册少数民族文学读本,如何?》等[11-12]。如此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继续在实践中有实效地进行操作。作为文学教育极为重要的阵地,除了依托相应的教材,开设相关的课程,西部多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可以有更积极主动的作为,例如,以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选题及写作的方式,带动本地生源的学生通过搜集、翻译整理而亲近、熟悉并尽可能深入地理解本地民族民间文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浪潮奔涌中,任教于北京大学的刘半农、沈尹默等先驱即在蔡元培校长的积极支持下,设立“歌谣征集处”,发起面向全国的“歌谣征集运动”,随后还成立“歌谣研究会”,创刊《歌谣》周刊,此等相关举措波及甚广影响深远,开启并引领了现代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也为五四新文学尤其是新诗的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处西部的青海师范大学本科生多年来都惯以自己家乡的民俗事象作为研究对象,相应选题通常经过指导教师加以调整即可采用[13]。笔者具有民间文学专业背景,多年来均有意识引导学生循此方向选题作文,历届毕业论文小组中,常有学生对家乡或本民族民间故事、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俗歌谣、花灯等民间戏曲等进行采录搜集、翻译整理,并开展文学性分析、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研究、传承和保护现状探讨。

4.新兴语言、文学现象。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至新媒体广泛而深刻地介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网络热词,以及在当下社会生活产生且通常也借助移动互联终端设备传播的新俚俗语大量产生。同样地,依托网络和新媒体进行生产传播消费的新兴文学现象也得以孕育滋长。尽管传统文学早已退出社会生活的中心,日趋边缘化,但一些应时而生的新生文学现象,例如市场化文学也在边缘角落生根发芽。凡此种种新兴的语言、文学现象,仅仅从传统语言、文学观念出发,指摘贬抑或索性视而不见显然不可取。《中国文情报告》(2010—2011)中还对学界于此观察研究不够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中都占据主流位置的类型小说作品,依托网络与传媒的传播,依靠年轻读者的追捧,在文学图书销售中遥遥领先,在实际的文学阅读中影响甚大。但与这种新兴文学版块迅速发展形成反差的,是有关文学批评的严重缺席。

同时,“报告”还分析指出造成这种文学批评缺席失语的主要原因:其一,“主流的文学批评家不了解又不屑于去介入,以为这些作品少有文学性,不值得去认真关注”。其二,“喜欢这些作品的人们,又没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和品评”“畅销不衰和读者甚众,一定有其原因,这种原因也许包含了文化性的因素与社会性的因素;又或是包含了积极性的因素与消极性的因素,这恰恰需要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作出有见解力与说服力的分析和评论,从而对这类作品的写作、出版与阅读的各个环节,产生相应的影响”。就新兴的网络语言、主要依托新媒体传播使用的新俚俗语而言,本科生将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更多地从语料搜集整理、语言传播使用的社会心理、网络亚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总之,理应鼓励引导原本就相较其他年龄群体都更为熟悉上述新兴语言、文学现象的在校本科生以此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笔者指导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L同学,即在指导教师引导启发下,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语口号调查研究”为题,搜集数万字标语口号,开展问卷调查,写出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的“优秀”等次论文。

21世纪以来,在校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终端的普遍持有使用者,其网络在线“追剧”、观影,收看综艺节目的时长惊人,远超从前。为此,利用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的契机,有意识强化引导学生对影视剧进行相应的文学性专业探讨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因此,在上述四个主要维度之外,在原有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加强影视剧作品的文学性研究这个选题维度的实施。当然,这些选题维度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指导工作制度的制定实施,囿于篇幅暂不赘述。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有的规范性的选题方向加以开掘分解和细化更新,如上述一系列可以继续强化或增设的选题维度便得以彰显出来,由此实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内在增容,也可谓之选题方向的优化,以此增加了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和多样性,让学生有题可选。“文科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在专业方向所组成的课程群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着专业特色来把握和组织选题,从论文的要求来看,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是理論联系实际的重要切入口;从专业发展的需要来看,是检测专业内容组织和专业实际运行的有效方式”[14]。由于这些选题维度较多依托地方性资源,实际上也凸显了西部地区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办学特色,也昭示了可持续改进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向。

三、增值性评价与课程思政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融合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期间名副其实的“最后一课”,也因此被当作评价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带有终极性意味的评价指标。然而,毕业论文写作长达数月,并非一蹴而就,学生在其间也有具体而微甚至显而易见的知识能力增值和相应的情感体验。此过程恰是切实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增值和开展课程育人,并藉此探索实施增值性评价的极佳教学环节。而确立选题是撬动和引领整个论文工作过程的关键,也因此是这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上文已述之选题与学生个体情境的契合,又可以从切身性和匹配度两个方面来解析,增值性评价和课程思政恰似优化确立选题并以此保障和促进论文写作这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体之两面。

(一)选题的切身性所内蕴的思政育人契机

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方向进行精细开掘和必要更新之后所凸显出来的选题维度,相比此前的传统选题维度,更加具有与学生个体生源地域,以及在校大学生特定的身心阶段、思维认知和生活方式密切关涉的切身性特点,其所内蕴的思政育人契机更加鲜明。

本地作家作品、家乡方言土语、民族民间文学这三个选题维度,均共同寄寓于西部多民族地区高校大部分学生出生、成长以及生活和学习的特定的历史地理与社会文化空间,但却通常是其熟视无睹遑论自觉地以专业眼光进行探究研析的对象。西部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立足本地、辐射西部”,因此,以地情教育促进学生“认识脚下的土地”至关重要。在开设专门课程、使用校本教材等举措之外,以“在地化”的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实践为契机[15],能够更加精深地支持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更进一步说,这还具有在全球化时代构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知识谱系”之功[16],对唤起年青一代的文化自觉,推动其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言说”而不是“被他者代言”,从而务实地建立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这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切身所置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话,那么,新兴的语言、文学现象论析和影视剧作品的文学性研究这两个选题维度及其写作过程,则可以助力学生较为清醒地进行内省反观从而认识自我。调查得知,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观影追剧通常还停留在经验常识和感官本能的层面,鲜有文学性和专业化的自觉评判。相比课程涉及和入选教材的经典文学作品数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动选择阅读的网络文学,以及以新媒体作为主要发布传播和消费阅读媒介的新兴文学作品,例如备受在校大学生追捧的所谓“二次元小说”等有日益上升的趋势[17]。而风行网络和社交媒介的网络时兴话语、网络“热词”等,也是在校大学生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凡此诸种,本科生大多“日用而不知”,流于较为盲目地迷恋追逐和体验,而缺乏专业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设若以此类现象作为观察对象提炼毕业论文选题,则其写作过程无异于打开了一个窗口,提供了学生将之纳入专业、理性的视角之下加以审视的契机,也藉此获得作为研究、旁观者的自我与往昔所沉迷之物这个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对分隔与间离,从而获得相当程度的自我觉察。

是故,我们可以认为,“隔靴”难以“搔痒”,反之,切身性的选题及其论文写作过程,则为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润物无声”的良好契机。

(二)选题的匹配度所构建的能力增值空间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课程较多使用的传统评价方式有着显著差异,增值性评价是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高度吻合的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区别于一张试卷考所有人,因人而异的“一人一题一文”较能显露学生个体在写作实践过程中知识能力的纵向提升[18]。然而问题在于,選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逻辑起点,如果选题确立不当,那么以其统领的所有后续工作,从写作内容的确定到资料搜集、问题的论证分析、结论的推导形成都毫无意义。相应地,增值性评价也就无所附丽。故而,因地制宜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选题,在此彰显出其构建学生能力增值空间的关键作用。

本科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时,已经完成了学业修学计划中的绝大部分课程的学习,相应的评价结果已经生成。无论真实的情境和过程如何,这些评价结果在客观上无异于给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和效果贴上了一个个标签,评价结果在学业成绩排名“末位淘汰”、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等学生利害攸关方面的运用也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学生有意无意间便将之进行一定程度的内化,成为对自我的定位认知,似乎整个大学期间的个人作为至此大势已定无力回天。恰逢此时开启的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对此前获得不同评价结果的学生而言,似乎都成了“不待见”的累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即使是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主动、学业成绩成就动机较高的学生,也因忙于复习考研、备战“考教”和教育实习而对毕业论文写作持有不同程度的消极被动姿态,而对此前无论以何原因获得不良评价结果的学生而言则更是抱着并不期待的心态。在此具体情境中,即使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去推动,学生也可能产生被迫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认知和体验,其过程和结果也不容乐观。若选题环节令学生感到茫然无措懵懂烦难,而选题不当紧接着又致使写作过程频频遭遇困难障碍,整个论文工作过程就变成了为确保毕业的“程序正义”而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与徘徊于此种困境的现实相反,在理论上,本科毕业论文不仅与其他课程并重,甚至具有更为关键不可或缺的教学功能及其价值:为学生此前的学业缺陷补位,再次对学生进行赋能,对此前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校,将学生能力从应对考试转换提升到开展研究等诸善并举。若能不断探索持续改进付诸实践,毕业论文写作方可堪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圆满句号。于是,与学生兴趣特长、能力禀赋甚至个性特点高度匹配,能令被此前评价结果标识为各个等次的学生“人人皆可有为”,立足学生个体而设计的论文选题,可以爆发巨大感召力,将学生有效整合进从选题到定稿的问题驱动的“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实践过程。

在笔者连续数年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实践中,循此方向,较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成长,使一批成绩平平对自己也几无更高成就期待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脱颖而出,不仅写作完成其力所能及且竭尽所能的论文成果,且激发出相当的成就感,重建自信。

当然,正如已有研究所揭示“指导教师能力和重视程度对论文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具体体现在“选题、文献阅读、基础知识、研究方法、逻辑规范、创新性以及工作量与工作态度七个方面”[19]。但是,考虑到选题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至为关键的“阿基米德点”效应,我们的确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确立过程中教师工作思路的开拓,以及充分利用选题与学生个体性情、态度、能力的充分匹配,来构建学生个体自洽的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空间,这种个性化的指导更符合教育活动的初衷和有助教育公平的达成,亦使增值性评价有真正的依托。立足于本科生开始毕业论文写作那个当下,适宜的选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学生的知识能力短板限制,开启学生个体差异化的能力增值提升过程,使增值性评价真正落到实处。

四、结论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确与通行的科研论文写作不同,在校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初,甚至连一项研究工作基本的结构要素和流程环节都未必清楚,遑论对某一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较为熟知,更别提轻松确立适宜选题。再者,到毕业论文写作阶段这一关节点时,本科生在知识能力储备上,实际上存在两种需要辩证看待的情形。一方面,经过此前绝大部分课程的修学,本科生的在校培养此时已接近完成,从评价结果看,已可生成相应的视为阶段性总结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另一方面,该评价结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应这个修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成长发展状态,甚至是否有可能有所遮蔽和误导,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这都是需要加以审慎辨识的。而此时开启的毕业论文写作,其教学方式、过程和结果,以及评价方式,又都与此前的大多数课程学习明显不同。那么,负载着前一阶段评价结果的本科生,能否在此阶段以比较客观的姿态尽力走好大学生涯的“最后一站路”,认真热情地投入论文工作实现知识能力新的增值。相应地,教师是否能在这个学生知识、能力包括学习态度似乎都已然成为既定事实的情况下,对学生寄望甚多倾力指导从而站好一线教师的“最后一班岗”,将因材施教与相应的增值性评价切实关联对照实施,于此诘问,本文所陈之探索已呈现部分答案,而另外的答案则需要付诸新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将,梁雄,龚峰,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元化选题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25).

[2]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3]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N].光明日报,2012-05-18(2).

[4]黄克顺,涂加胜.地方高校中文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管控刍议[J].汉字文化,2020(13).

[5]赵永明.中文本科生语言类毕业论文写作漫议[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6]赵书博,王秀哲,谷文辉,等.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5(5).

[7]毛欣欣.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以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6(1).

[8]沙金,王丹凤.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

[9]李怡.边缘性、地方性与中国现代文献学的着力方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10]关纪新.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J].民族文学研  究,2007(2).

[11]陈国恩.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2]陈平原.编一册少数民族文学读本,如何?[J].读书,2017(8).

[13]文忠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民俗学 选题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1).

[14]叶岗.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一体两翼”[J].绍兴  文理学院学报,2006(2).

[15]周之涵,王仙子.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  “在地化”引导初探——以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方向为中   心[J].宜宾学院学报,2020(5).

[16]钱理群.地方文化研究的三个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  2009(1).

[17]张媚.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  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18]刘尧.教育困境是教育评价惹的祸吗?[M].北京:学苑出  版社,2017:185-188.

[19]王明涛,李茜,韩其恒.指导教师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论  文质量的?——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为例[J].高等  教育研究学报,2019(4).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新时期图书馆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问题及对策
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文化多元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