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专用性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2023-05-30 05:23梁宏中
关键词:专用性湾区粤港澳

摘要: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的特点,形成了以湾区人文精神、湾区跨境合作能力、国际化能力为主要内涵的湾区特色人才培养要求。湾区特色人才培养是具有区域专向性、特殊性和适切性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且需要粤港澳三地高校、用人单位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才能有效完成。湾区特色元素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湾区特色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从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逻辑和机理来看,要通过激发动机、搭建平台、财税优惠、制度整合等途径,提高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促进湾区特色人才培养。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本专用性;特色人才;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48-05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区位、制度、文化、经济环境,对大湾区内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特殊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外,还要注重使学生通晓湾区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规律与特点,具备适应、支撑和引领湾区发展的能力,促进大湾区发展。这种对大湾区的专门针对性、适用性特质实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专用性,需要高校和用人单位通过额外的专用性投资才能形成。目前,不少高校和用人单位缺乏专用性投资意愿,导致学生适应能力不强,影响了大湾区建设。因此,从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视域分析问题成因,探讨强化湾区特色人才专用性投资的对策,对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的培养内涵和方式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在政治、社会、法律制度上具有显著的“一国两制三法域”特点,在经济上是“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在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汇特征,在地理区位上处于沿海开放前沿,背靠泛珠三角区域腹地,在“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地位。大湾区这些显著特点对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方式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的独特内涵

1.鲜明的湾区人文精神特质。区域历史、社会、文化特点对区域人才具有潜移默化的综合影响,形塑区域人才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行为模式,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岭南文化、粤商精神、西方文化交融成为大湾区文化风俗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特点,其中,岭南文化是大湾区的主要文化底色。岭南文化具有包容、务实、变通、崇利、守土等基本特质,有利于推进现代商业文明和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学习借鉴先进文化,减少和克服发展阻力,构建和谐共进的生产和生活环境[1],既是大湾区人民人文精神特质的鲜明体现,也是大湾区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湾区人文精神融入学校价值观、办学精神、思想文化中,成为广大学生理想信念、思想价值、道德品质、职业意识、行为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2.深厚的湾区跨境合作能力。湾区内部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非常频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三地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增强。但是,粤港澳三地之间存在一些制度差异,一部分产业的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经营理念、营商模式、业务流程等均有较大差异性,亟需大量熟悉三地语言文化、法律法规、商业运作模式的跨境合作人才,促进相互合作[2]。湾区高校应当强化学生从事相关行业跨境交流合作业务的能力培养,使学生熟悉三地有关制度、规则和产业运行状况,能够与港澳地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有效开展跨境业务交流合作。而港澳地区高校也应该强化学生对内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情况的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更好地深化与内地的各种交流合作。

3.良好的国际化交流合作能力。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港澳地区国际化程度高,大湾区国际化水平领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湾区要“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在此背景下,大湾区内高校,尤其是内地高校要加强学生国际化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并掌握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了解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同时具有全球化思维和视野,熟知有关产业的国际经贸规则,掌握全球发展最新动态,对各种涉外工作具有良好的胜任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的独特内涵,需要有特殊的培养方式实现。内地高校一直坚持和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并形成了比较可行的培养方式,而港澳地区高校本身国际化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大湾区高校对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制度差异和边境分隔,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了解程度总体上并不高,内地高校学生对港澳地区特殊的制度、法律、经济、文化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港澳高校学生对内地实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熟悉程度也较低,湾区人文精神特质和跨境合作能力培养一直未受到湾区高校重视,亟待补齐短板。

要针对湾区人文精神和跨境合作能力培養需要,构建“双向、全领域、深层次”的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体系,将湾区元素深度融入粤港澳三地高校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人才培养全领域、全过程。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是指将粤港澳大湾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区域特色要素作为教育教学内容融入常规性、一般性的人才培养活动,提升学生对大湾区建设和发展适应性的教育方式。这是一种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是湾区特色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构建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体系,除了高校自身开设相关课程和组织有关教学活动外,关键还在于三地高校、用人单位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共同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治理。内地高校吸引港澳高校和用人单位开展办学合作,强化港澳元素教育。港澳地区高校与内地高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弥补内地情况教育的不足。因为湾区特色元素的知识来源是多样化的,单一高校自身在对经济社会运行状况、湾区内其他区域的发展状况等相关知识掌握上难以具备完全的优势。要创设双校园、双主体、双环境、双文化的跨境跨界育人平台,使三地学生均能熟悉大湾区内粤港澳三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更好传承湾区人文精神,形成知湾区、爱湾区、建设湾区、贡献湾区的精神和能力,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

二、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意识和覆盖面不足

尽管从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以来,湾区内不少高校都将服务大湾区发展作为办学目标、理念和服务面向,但是这种战略构想却较少落实在具体操作的战术层面。很多高校并未专门根据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特点,深入研究湾区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理清大湾区特色的内涵及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融合方式,设置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全面优化學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尽管目前有一些香港高校已经或计划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办学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基本还是沿袭香港办学模式,偏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能力,对大湾区发展本身的特殊人才要求关注不多。因此,从总体上说,湾区特色元素教育尚未能够全面融入常规人才培养过程。

(二)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碎片化和浅表化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湾区高校开展的湾区特色元素教育主要表现在:开设一些与大湾区相关的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举办三地间的短期访学、竞赛、实习实践活动。这些培养活动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未能从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方案、模式、质量评价等全链条、全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和全面优化,碎片化、浅表化现象突出。因此,湾区特色元素教育与常规性、一般性教育活动未能有机结合,成为湾区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的重要要素。

(三)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的多元协同格局有待强化

粤港澳三地高校、用人单位协同育人对达成湾区特色元素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但是,目前粤港澳三地育人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共治格局尚未形成,严重阻碍湾区特色人才培养。《广东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聚集高地”“支持粤港澳高校联盟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建设,鼓励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的人才联合培养”。广东省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教育部、广东省联合印发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大湾区教育合作。除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设立办学机构外,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港澳高校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筹建办学机构。从2016年起,已有“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等10多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三地高校合作内容包括举办办学项目、跨境招生、师生交流与互访、共建在线课程等。

但是,从总体上说,这种合作仍处于磨合期,并未取得理想效果[3]。首先,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主要限于部分高校之间,社会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度较低,而且广东省内参与高校主要是该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中的“冲一流”板块高校,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并未真正开展与港澳高校、用人单位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同时,不少香港知名高校都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独立法人性质的办学机构,与内地高校的办学合作不多。其次,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合作主要是高校自发开展的,依靠高校自身的社会关系自主搜索合作对象,达成合作项目,政府部门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并不明显。最后,这种教育合作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当前,港澳高校介入、参与内地高校人才培养的项目相对较多,港澳学生到内地开展访学交流较多,但是内地高校、企事业单位参与港澳高校人才培养活动非常少,到港澳地区开展教学活动也相对较少。港澳地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虽然高于内地高校,但是内地高校、企事业单位在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上具有熟悉内地制度、文化、环境的天然优势,是重要的教育主体,而且内地学生到港澳地区进行交流学习,也是熟悉港澳情况的重要渠道,这种交流上的单向性大大限制了湾区特色人才培养。

三、人力资本专用性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因为湾区特色元素具有区域专向性、特殊性和适切性,这种专用性投资会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但是离开了湾区特殊的时空场域其经济、社会价值将会大大减少。这种专用性产生于区域、产业、组织三个维度,是它们交互作用的结果。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有其自身的运行逻辑和机理,投资主体有效投资不足,将使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有效供给不足,湾区特色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大湾区发展要求。

(一)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内涵与机理

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概念源于资产专用性,而资产专用性则是经济学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撑某种具体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的显著特点是一旦交易提前结束,资产改用于其他用途或由他人使用,其投机成本将要低得多。也即是说,这种交易的对象被锁定在特定范围内,交易资产的用途具有严格的限制性,如果转移到其他交易当中,其价值就会减少。这种特殊性容易引致专用性投资者的“套牢效应”和资产接收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即合作一方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因为如果专用资产的接收者以终止交易威胁投资者,投资者由于面临巨大的退出成本,处于不利地位,就会被迫同意对方要求,其专用投资收益将可能被对方所占有。资产专用性问题有三种治理方式:关系导向型治理、法律规制型治理和纵向一体化。关系导向型治理是指合作双方通过关系维护和管理约束双方行为,而法律规制型治理则主要采取签订明确型合同(即正式的书面契约)形式,详细写明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4]。纵向一体化则是通过产权并购形式,将专用性资产投资的接收者变成企业内部组织的方式。

人力资本专用性是资产专用性的一种类型(其余分别是专用地点、实物资产和特定用途的资产),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特定范围和用途上具有专门使用价值的品质、知识、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专用性产生于区域、产业、组织三重维度。从区域维度考察,区域特有的制度环境、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状况对劳动者产生的特殊要求形成人力资本专用性。从产业维度考察,特定产业的生产技术、运行机制、服务管理方式对劳动者产生的特殊要求形成人力资本专用性。从组织维度考察,组织特有的技术、文化对劳动者产生的特殊要求形成人力资本专用性。当然,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生产和服务组织的人力资本专用性要求。在同一国家内,一般而言,由于制度环境相近,人力资本的区域专用性差异并不明显。区域内不同产业间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差异,随产业性质差异增加而增加。同一区域相同产业内不同生产、服务组织间,人力资本专用性随组织生产技术、文化、制度差异增加而增加。

人力资本专用性具有多样化投资主体和教育实施主体,学生、高校、政府、各类生产和服务组织均是投资主体,而高校是最普遍的实施主体。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行业组织、企业等校外机构越来越多参与人才培养,不断成为人力资本专用性教育的实施主体,而且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遵循成本收益比较的效率逻辑,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投资主体才会进行相关投资。当然,高校和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在投资决策时主要注重社会效益,而私人组织则关注个体经济效益。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共建专业、课程、师资队伍、产业学院、实践平台等,强化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作为人才供给单位的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定向的专用性人力资源供给,而且其合作深度随专用性程度增加而增加。威廉姆森指出,人力资产专用性增大,各连续生产阶段应该用共同的所有权统一起来[5]。对企业而言,具有市场需求的专用人力资本是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的充要条件,需求较少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或者偶然性的校企合作满足需要[6]。企业对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越高,越倾向采用深层次合作方式,顶岗实习学生流失率越高,越倾向于浅层次合作方式[7]。只有这样,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才能较大且有保障。

(二)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的专用性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是具备适应湾区发展需要的思想品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用性人才。它具有的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学生掌握的通用性人力資本融合在一起的,共同体现在学生身上,共同发挥对湾区建设的支撑、服务和引领作用。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以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为基础,该教育方式体现出鲜明的湾区专用性特点。在教育目标上,具有明确的大湾区指向性,专门针对大湾区发展培养适切性人才。在教育内容上,针对大湾区特有的“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法域”特点,开展制度、产业、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领域的特色元素教育,因此具有显著的区域专用性,对学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就业创业促进作用不明显。在教育方式上,由于专用性是区域、产业、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强调粤港澳三地高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同进行专用性教育投资,不能脱离湾区特有的时空场景。为了更好理解三地的区域差异,学生应当具有在另外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场景的学习经历。同时,从知识形成的中观、微观场景而言,高校对产业、企业组织的传授具有间接性、中转性的不足,生产和服务组织中具有传授实践经验和知识,理解产业、企业特有文化和管理方式的直接性、体验性、情境性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掌握。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用各领域共同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协同开展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将专用性教育有关元素植入校内人才培养活动,或者直接在校外单位进行专门性教育,是形成湾区特色人才专用性特点的根本途径。

(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专用性投资不足的原因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需要遵循成本收益逻辑。如果投资收益不能弥补成本,投资主体(特别是私人组织)将不会实施这种投资活动。目前,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存在的覆盖面窄、系统性不足、多元共治格局尚未完善、“校热企冷”“内(境内)热外(境外)冷”等问题,都是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渠道不顺畅、投资收益率不高、有效投资不足形成的。

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非独占性。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是投资接收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投资者无法独占投资收益,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湾区特色人才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是区域、产业和组织具有的特殊专向性共同组成的,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对企业而言,要使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其教育内容不能只涉及本单位的特殊情况,要将区域、产业特有的相关专用性内容融合在本单位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中。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粤港澳三地制度、产业和文化等区域宏观、中观环境差异性较大。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进行湾区特色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不能仅仅投资于本单位层面特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也要投资于区域、产业特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因此,这种投资对私人企业而言具有外溢性,对区域内相同或相近产业也有适用性。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学生在接受专用性教育后,不愿意在该企业就业,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就无法收回。在当前状况下,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高校和企业一般都无法强制学生在特定企业就业,容易造成其他企业“搭便车”享受了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投资收益,因此,投资者不仅难以独占投资收益,还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造成大量私人企业缺乏投资动机。

(四)自发搜寻合作对象的信息成本过高

由于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需要粤港澳三地高校与社会组织、用人单位等校外主体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完成,因此,校内外各方投资供需匹配才能促成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有效投资。搜寻合适的合作对象成为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前提。当前,大湾区内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是非官方自发合作,合作各方依靠各自拥有的社会资本自行寻找合作对象。因此,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了解对方的合作意愿和能力的信息成本较高,经常无法达成合作。同时,粤港澳三地由于边境分隔,是相对独立的经济运行体系,三地间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联系并不密切,因此跨境搜寻合作对象的信息成本更高,降低了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

(五)制度差异引致的投资运行成本过高

粤港澳三地社会管理和教育管理差异较大,对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了较大的运行成本。三地之间具有跨境性质,按照目前教育管理制度,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办学合作参照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因此,跨境办学合作审批管理要求严格,限制较多,增加了办学成本。同时,三地在实习管理、劳动就业、安全保障、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制度差异较大,跨境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要遵守当地有关管理制度,需要克服的困难和解决的问题较多,也提高了投资成本。尤其是内地教师、学生到港澳地区学习交流的难度更大,因为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到港澳地区存在涉外性,需要遵守各种外事管理和经费管理规定,要求比较严格,审批程序较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流开展。同时,三地分属不同关税区,使用不同货币,学习、居住、生活的经济成本差异较大,港澳地区成本明显高于内地,对内地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而言投入较大,进一步影响了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积极性。

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培养的对策探析

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机理来看,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刺激投资动机、提升投资收益和降低投资成本。

(一)激发动机,提升湾区特色人才培养意识

要通过政策引导,使湾区高校积极开展湾区特色融合教育,自觉将湾区特色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对内地高校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把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作为粤港澳教育合作和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将湾区特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各领域,并作为教学特色培育、教学项目评审、教学奖励评选的重要参考要素。对港澳高校而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的政治和战略高度,积极开展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使学生认识湾区、热爱湾区,积极主动投身大湾区建设。

(二)搭建平台,促进粤港澳三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由于高校和用人单位自发搜寻合作伙伴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过高,抑制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当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集约优势,搭建跨境跨界合作平台,健全合作机制,推动三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和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交互合作,促进湾区特色人才培养。要将教育合作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磋商范围,形成湾区教育合作框架,定期组织各类产学研主体在框架内开展合作商洽和谈判。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联盟推动实质性合作,打造成为“政府指导、高校主导、行业和社会积极参与、协同合作”的平台。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发布各类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信息,促进供需对接。

(三)财税优惠,提升湾区特色人才专用性投资的收益

由于湾区特色人才的专用性由区域、产业和组织三部分共同组成,私人企业存在投资收益被其他企业攫取的问题;同时,区域和产业部分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政府部门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管理者,应从促进大湾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站位出发,通过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推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湾区特色人才培养。政府部门可以协同行业组织、代表性企业、高校,以区域、产业专用性技能培养为基础举办公共性湾区特色人才教育活动,避免搭便车行为。对高校举办湾区特色元素融合教育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对教师和学生到港澳地区开展跨境交流学习给予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资助,对私人企业举办湾区特色人才培养活动给予资金支持或税费减免,调动企业进行湾区特色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四)制度整合,降低湾区特色人才专用性投资的运行成本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要利用内地与港澳促进要素便捷流动的契机,构建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的有效制度安排,降低跨境跨界教育培训活动的运行成本。要制定适合粤港澳大湾区特点的教育合作制度。这种合作制度既不同于境内区域间的合作,也不同于跨国合作,不能简单照搬中外办学模式进行管理,而要充分凸显大湾区“一国”框架下的协同性、便利性和“两制”基础上的外向性、国际化优势。适当放宽内地高校教师、企业人员、学生到港澳地区进行教育合作的审批限制,便利交流合作。完善三地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实习管理、劳动就业、职业安全等具体制度安排,促进跨境教育合作。

参考文献:

[1]丁孝智.基于岭南文化特质的粤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于海峰,梁宏中.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流财经本科教育[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63-471.

[3]文香艳.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教育合作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9(24).

[4][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88,149.

[5]余海晴,俞兆淵,赵树宽.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机会主义效应与治理机制研究——一个独立和互补的调节模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1).

[6]吴冰,刘志民.人力资本专用性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6).

[7]殷志扬,冉云芳,钱鑫.人力资本专用性、学生流失率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紧密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9(4).

猜你喜欢
专用性湾区粤港澳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编读往来
横向并购对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影响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公司治理、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