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实践路径

2023-05-30 05:23杨绍琼周金超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榜样教育意义

杨绍琼 周金超

摘要:榜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时代精神、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兼具时代性、引导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榜样教育,契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如盐化水的要求以及多元化的特点。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榜样选取的确当性是前提,发挥师生主观能动作用是关键,教师自身榜样力量的传递是保证。推动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榜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意义;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60-03

当前,我国教育理念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引领我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不断回应挑战,在深化改革中找到一条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新特点的道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既回应了时代关切,又符合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传承升华,又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融入榜样教育,依托榜样阐释理念、施加影响、传递价值观,对于推动全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榜样教育的时代性契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育具有时代性,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榜样教育是教育时代性的典型表征之一。不同时代选树的榜样及据此开展的榜样宣传教育,是时代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榜样教育可以成为联结时代精神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契合点,通过榜样教育为课程思政建设铺路搭桥,推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这是新时代教育追求整体精神的根本体现。学校教育作为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帮助学生掌握人类生存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体现出一种整体精神。这种精神,既包含个体全面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养如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又涵括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规范如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等,还包括符合民族和国家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即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是学校与社会链接的桥梁,在学生的精神塑造和价值观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必然是通过新时代教育精神内涵的探求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课程思政的推进,是使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渠道,是新时代追求教育整体精神的一种努力。

榜样是时代的产物,榜样精神折射出的是时代的价值观。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弘扬什么样的榜样精神,往往是由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决定的。榜样教育具有时代性,不仅体现在榜样教育所传递的理念通常是时代精神的表达和凝练,凸显出强烈的时代特色;也体现在榜样教育所采用的榜样本身具有时代性,榜样的选树既要符合社会的总体价值要求,也要符合时代的核心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榜样精神所带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永恒的定格”。“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1]。榜样教育是弘扬和学习榜样精神的过程,将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既有利于传承榜样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力量,又能够牢固树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所追寻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榜样教育的引导性契合课程思政的要求

“对人的探索是对世界和社会探索的必然延伸。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人的问题、自我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永具魅力的”[2]。人的問题、自我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讨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命题,回答这些问题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使命。榜样教育可以成为回答这些问题的纽带,通过榜样的力量能够推动学生的思考与实践。

课程思政的整体性推进,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向更高阶段推进的必然要求。在追求人类更高文明形态的历程中,物质资料的积累只是一个方面;社会整体精神与理想的建构同样必不可少。推进课程思政,就要围绕立德树人整体目标,在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或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盐化水,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教师如果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就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找到知识技能、价值引导和学生兴趣的契合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认知自觉。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一,兼有历史经验的积累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契合学生的认知度和兴趣点的榜样教育不但能滋养学生的精神,还能引导学生的实践。

“榜样教育的本质在于其示范导向性”[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榜样教育能够在多样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存在,为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提供示范。榜样,往往是某种思想品德或优秀品质的具象化体现,而榜样教育的过程则是通过榜样本身生动形象的典型事例将这种品质或价值观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更易于使受教育者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效仿榜样的实践进而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情操。榜样教育可以为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一种观照,使学生从榜样的力量中得到“理想之我”的精神要义。通过榜样教育的方式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更加显性的教育意义。作为引导主流价值导向的载体,榜样教育的引导示范性契合课程思政如盐化水的特点。通过榜样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对榜样事迹的学习和榜样精神的凝练中,能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完善学生的全面人格,涵养学生的道德自觉。

三、榜样教育的多样性契合不同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多元化的特点

要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6],就需要在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榜样教育能够成为不同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桥梁,榜样的多样性能够很好地契合课程思政多元化的特点。

课程思政多元化是在所有学科中整体推进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所有课程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是课程元素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和贯通,另一方面是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理论、技能中凝练育人的精神内核。既要牢牢贯彻立德树人这个共通的目标和理念,也要体现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和本质,多元化建设是必然趋势。这种多元化,既体现在不同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教学设计的多元化,又体现在具体的课程建设方式方法、考核模式、评价体制机制的多元化。为了适应课程思政多元化趋势,结合课程具体教学目标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具备丰富学识涵养的前提下,还需要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多样性的榜样教育多元化推进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达到既润物无声又引领示范,既生动形象又升华精神的效果。

榜样教育具有多样性。首先,体现在榜样的多样性。不论是以个体还是群体呈现,各个领域都有可挖掘的具有典型特征、可供人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榜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为学生树立不同专业领域成长典范的过程,榜样的多样性符合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多样性的特点。其次,体现在榜样所代表或传递的精神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其能够契合不同的教育目的。对教师而言,榜样教育法的运用能够切实增强课程思政实效,使不同专业的教师更易把握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契机。对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的榜样教育方法运用得当,那么不仅能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其价值趋向,涵养学生的价值观。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和说服力量,教师要借助榜样进行目的性的教育活动,榜样的多样性、具象化能够使教育实践充满人格魅力。

四、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更迭变化,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以榜样的力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推动重塑教育立德树人的整体精神,又能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要使榜样教育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增亮剂,榜样选取的确当性是前提,师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是关键,教师自身榜样力量的传递是保证。

(一)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在于榜样选取的确当性

榜样教育,是依托榜样传递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方式,榜样选取是否确当是榜样教育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保证榜样选取的确当性。首先,选取的榜样应最大限度地契合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而不能偏离更不能背离育人目标。榜样教育的素材选取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展开,以实现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榜样体现的精神内核应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使学生能够在榜样的事迹中找到学习成长的内在力量,使学生愿意信、愿意学、主动学,在榜样精神的指引下形成实践自觉进而内化为思想自觉。可见,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选取什么样的榜样、凝练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强大感召力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功能,引导学生通过榜样反哺自身,带动学生的成长自觉;另一方面,对榜样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提取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有所侧重。榜样因为是具体的人或集体,其形象是立体的,所体现的精神品质也是多维的。教师应根据专业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及需求对榜样精神进行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凝练,确保其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师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自我建构实践”[7]。对课程思政的高度重视和整体推进,能够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知识技能习得和道德价值养成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兴趣,在不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榜样教育能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就教师而言,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师在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素养的同时,还需要重点把握榜样教育的原理和规律,对如何开展榜样教育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良好的知识架构。从榜样的选取到榜样教育的实施开展,再到榜样精神特质的提炼、学生学习榜样的实践,都需要教师积极运用自己的从教经验和教学智慧,使榜样教育成为课程思政开展的有力抓手。就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榜样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判断榜样教育的成效如何,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关于榜样的知识和资料,而在于学生有无导向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实践。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和“导”,更加需要学生的“悟”和“践”,形成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并将这种认同内化为思、外化为行。从这一意义上说,榜样教育更加尊重学生作为教育实践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师生之间形成双向良性互动,是保证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关键。

(三)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保证在于教师自身的榜样力量

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和真理,更要塑造生命和灵魂。“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8]。教师本身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所谓教育,“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9]。卡尔·雅斯贝尔斯从个体生成的角度来解读教育,显然忽略了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但他更多强调通过文化传授导向精神养成,这一思想却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理念,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世界各地的课程资源。既然如此,教师的价值在哪里?显然在于教师能够参与到学生的生命历程中,推动学生通过掌握知识、习得理念、建构信仰来实现自我成长,最终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的精神养成是一方面,教师亲授的榜样示范也举足轻重。教师的教学经验、育人智慧、扎实学识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无法用精确数字计算也无法用任何量表描述的。教师的工作需要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他们一旦将自己的工作视为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这一岗位的育人功能将完全失去光泽。课程思政的大力推行,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教师探索更加符合立德树人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其本身在教育教學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是学生形成道德价值与判断的重要参照。教师本身要坚定爱国爱党情怀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成为学生身边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榜样和示范。可以说,以教师作为榜样实例是最好、最直接的教育手段。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使自己成为最贴近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去感染和激励学生。

可见,榜样教育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榜样所呈现出的精神特质往往代表了社会对人的发展更高层面的期望,承载着人们对社会整体精神的寄托。榜样是有形的力量,却具有无形的价值,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成为点亮学生人生之路的明灯。推动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在新时代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提供了一种直接的引领示范和实践参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J].求是,2021(17).

[2]李运福,陈建远.世界·社会·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

[3]彭刚.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N].中国青年报,2020-06-08(5).

[4]杨婷.榜样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420.

[6]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04-22)[2022-09-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7]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8]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 03(2).

[9][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建设榜样教育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高职院校广告创意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生之意义
浅析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