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司法”守护山城颜值

2023-05-30 17:27杨涛
当代党员 2023年3期
关键词:输液瓶人民法院协作

杨涛

前不久,合川人曾某文、米某成收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因滥伐林木,两人需共同连带赔偿生态环境功能损失及人工费用39.16万元。之前还自认“承担了刑事责任、缴纳了罚款,就没道理再赔钱”的两人,终于认罚。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法治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通过一桩桩典型案例、一次次司法协作、一场场保护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尽心守护山城颜值。

小集体办大案

在市一中法院环资庭副庭长包颖眼里,环资庭是一个立下无数战绩的地方。

自2016年4月成立以来,该庭斩获多项荣誉:环资审判专项评估连续6年位居全市前列;2021年被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表彰为“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集体”;202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环资庭历史不长,且仅有11人。如此一个小集体,何以凝聚起强大战斗力,在全国众多环资庭中脱颖而出?

答案是: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精进业务能力为导向开展工作,不断激发全体干警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责任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司法的新期待。

“遇到复杂案子,大家常一起讨论、研究。有次庭里组织集体春游,大家走累了坐在一块儿闲聊,聊着聊着又聊回案子,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包颖笑着说。

心齐则事成。近年来,市一中法院环资庭办理了多个典型案例。

2018年8月,重庆某医用输液瓶回收有限公司从医疗机构回收玻璃输液瓶后,明知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仍以每吨320元的价格,将约1300吨输液瓶出售给对方。针对输液瓶中混杂的针头、棉签、输液管等废物,对方工人直接掩埋了事。此后,该医用输液瓶回收有限公司又给对方介绍业务,赚取差价。对于医疗废物,对方工人的处理方式仍旧简单粗暴:清洗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针头、棉签等废物被随意堆放在厂房内。

“这对当地环境卫生造成严重污染,极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是一起典型的非法处置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承案法官伏虹瑾表示。最终,该医用输液瓶回收有限公司因犯污染环境罪,被判处罚金20万元;被告人关某岗、李某芳等人因犯污染环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不等,并处罚金。这一案例也于202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希望鱼”修复生态疤痕

两江交汇的江北区江北嘴水域,在众人见证下,7万余尾鱼苗欢快跃入江中,溅起层层水花,其中不乏胭脂鱼、岩原鲤等长江珍稀濒危鱼类。

这是2022年6月1日,“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联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开展的增殖放流公益活动。

现场放流的7万余尾鱼苗既是“希望鱼”,也是“悔过鱼”。原来,这次购买鱼苗的钱款,来自市一中法院环资庭审理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的执行款。

时间回溯到2020年11月。夜幕下的北碚区嘉陵江某水域,看似平静的江面下,一场犯罪活动正在悄悄进行。为赚“快钱”,顺带满足口腹之欲,蒋某鸥、陈某兴等6人共谋后,穿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瓶,摸黑潜入江中,使用电击方式捕鱼,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因6人认罪认罚,主动缴纳了生态修复金,得以从轻处罚。

将这笔生态修复金用于购买鱼苗、增殖放流,就是为修复被破坏的长江生态环境,向市民传达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市一中法院环资庭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一项举措。

“法律既有威严也有温度,恢复性司法便是彰显以人为本司法温度的例证。”包颖表示,在依法惩治犯罪、用法律红线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推行恢复性司法措施,既能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生态疤痕。

不仅是增殖放流,在地处渝北区的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被告人可在指定地点补种复绿,以植代罚。2019年1月以来,市一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已引导被告人补植树木4900余棵。

不仅要办案,还要向市民普及生态环保知识,这种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是市一中法院环资庭一向秉承的工作理念。

“有时村民朋友上山会遇到原矛头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烙铁头蛇。这可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杀哟!”干警提醒。在铜梁区安居镇象山村,一场普法宣传活动正在进行。

象山村紧邻涪江,当地村民有采砂、捕鱼的传统。通过党支部结对共建,市一中法院环资庭、铜梁区人民法院安居法庭的党员干警走进农家院坝,向村民讲解打击非法采砂、保护“三有”动物等法律知识,以案释法,释法说理。

多地协作共护一江绿

“庭里起草的试行办法很快就要实施了!”

2022年12月20日,由市一中法院承办的嘉陵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联席会召开。四川、陕西、甘肃、重庆4省市共话嘉陵江保护。来自陕西宝鸡、汉中,甘肃陇南,四川广元、南充、绵阳、遂宁、巴中、达州、广安和重庆的11家中级人民法院,联合签署了《嘉陵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之送达文书和调查实施办法(试行)》。

这样的司法协作起源于1年多以前。作为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蜿蜒流经川陕甘渝,是沿岸居民眼中亲切的“母亲河”。

守护一江碧水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多地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这一理念获得多方认同。2021年4月20日,上述11家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嘉陵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计划通过建立日常联络、信息共享、审执协同、能力共建、联合宣传共5类13项協作机制,形成嘉陵江流域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格局。

在协作机制的推动下,协作内容正不断丰富。包颖介绍,流域犯罪具有跨区域特点,在诉讼文书送达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各种状况。例如,一起非法捕捞案中买鱼、吃鱼的人在重庆,实施非法捕捞的人在四川遂宁。要将诉讼文书送到捕鱼者手中,虽可邮寄,但不能百分百保证对方能收到,可能是对方搬走了,可能是外出打工不在家。

针对这类问题,本次签署的《办法》就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将协作主体由4家中级人民法院扩展到嘉陵江全流域的协作法院,增加了“线上委托+异地下载打印+线上回传结果”的材料线上传递方式,并将协作细则扩展至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协助执行等方面。

“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可以请协作法院帮忙送达文书,进而提高执法效率。”包颖说。

借助类似司法协作机制,市一中法院环资庭正串起多地司法力量,共护生态环境,为重庆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司法力量。

猜你喜欢
输液瓶人民法院协作
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以党建促队建、促审判
输液瓶内的压强
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高邑县人民法院 7天成功调解17个案件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安平县人民法院:知行合一践行“两学一做”
医药大输液瓶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协作
工艺参数对输液瓶瓶坯注塑性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