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3-05-31 06:03李静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时代

李静

摘要:新的互联网媒介尤其是新媒体,在推进新时代的互联网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网络文明内容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创建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创新网络群众工作、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有力保障;是建设网络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新媒体时代,加強网络文明建设,弘扬地域文化,应着重从源头上防范引导,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坚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明;传播

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网络与其他技术的运用,使得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强的可伸缩性,从而推动了网络自身的功能定位。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人们靠互联网连接,构成了真实的社会关系“镜像”,并由多个节点的互相结合和扩展而维持。在网络不断深入和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加强互联网的文明规范和秩序构建是当务之急。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和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大国”的发展趋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文明上网,健康适度上网,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所以,我们要始终把网络文明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确保主流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首先,构建和谐的网络文明有助于舆论环境的净化。互联网是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社会舆论产生的重要场所。在思想观念、文化风尚和道德追求上,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和良好的网络法治氛围,以及文化条件支撑。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的文明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健全有序的互联网环境,才能保证正确的政策和法律的传递和贯彻,才能保证公众舆论的正确导向,从而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高效。

其次,构建和谐网络文明有助于形成共识,形成意识形态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在哪里,宣传工作就在哪里,互联网是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平台和通道,就是我们的政治生态。”做好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传媒工作推向更高层次。实现“意识形态引导”包括多种层面的内容,以突出的专题报道推动传媒的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网上文明;加强网络公共文化建设,推进“线上线下”的全民精神建设。

新闻媒体在建设网络文明信息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明观念的引导、培养都离不开媒体平台;在建设“同心圆”中,行为准则、生态治理、文明创建等都离不开政策监管、平台自律、媒体责任、网民素质等诸多保障。媒体要从“流量至上”转向“流量向善”;网络媒体素质是指大众传媒素质的提高,要从“情绪传播”向“理性建构”转变;要使问责对象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沟通”;要能够从顶层的角度进行政策调控,制定长远的、互利的、可实施的管理方案。

总而言之,在网络文明的构建中,规范网络空间主体行为、强化网络空间道德实践,是网络强国建设和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化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民对网络的依赖度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但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扰:谣言等虚假信息的传播频繁发生;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网络媒体中充满了大量的有害资讯和不健康的内容,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中一种“公害”;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等网上暴力行为时有发生;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泛滥、网络欺诈案件频频发生,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遭到了严重的侵害。网络信息的混乱必然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就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的创建和网络公益、网络文明传播是新媒体时期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强化互联网内容构建舆论主导地位

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对于增强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面对海量的互联网资讯,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在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服务上,努力创建具有广泛受众喜爱的特色和原创作品。既要以主旋律、积极的形式引导网络民意,推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创造性地发展,并引导各大网站、广大网友生产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加强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向,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大力度,使新闻网站、商业平台形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激发其活力,积极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丰富网络文化产品,引导网站、公众号、客户端等多种平台创作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宣传的主题和内容绝大多数为健康向上的,但依然会存在部分不文明现象,这不仅阻碍了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还折射出人的道德素养缺失,因此,网民是否重视网络文明对于网络社会安定有序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网络的隐秘性损害了社会文明的道德风尚

网络空间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充满各种形式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载体。在这种自由、开放的环境中,一些人经受不住网络上各种不良资讯的诱惑,尤其是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人,更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资讯所感染,从而导致他们的言行举止失范,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导致网络犯罪。而网络本身具有的隐秘性,使得广大的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可以随心所欲。但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它削弱了用户的信赖感和责任心,不再需要面对面地沟通,不再受到来自真实世界的各种监督和管理,它使得一些人脱离了道德和法治的束缚,损害了社会文明的道德风尚。

加速网络综合整治,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是促进我国网络文明社会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部法律法规条文。在全国范围内,“清朗”“净网”等一批活动中,大力推进网络舆论、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领域的整治,依法查处非法网站,网络环境持续清朗。深入推进网络信息系统,不断壮大网络信息工作队伍,加强网络信息工作队伍的规范化培训,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网络治理力度持续增强,网络治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开展网络文明实践活动,使网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把文明创建工作扩展到网络,同时加强网络文明诚信、网络公益、网络文明传播等,积极推动网络文明新风,在网上、线下同时开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满足网络空间的精神文化诉求。此外,还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自由网络空间的需求。采取多种措施,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加快建设文明强国进程。

第一,就是网络文明宣传的问题。网络上的种种社会观念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在互联网上快速地蔓延,尤其是以网络的意识形态输出为最直观的手段。网络舆论的诸多不良思潮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理论与意识形态的发展。

第二,关于网络文明的生态管理问题。网络的侵权和盗用等现象是长期存在的,对良好的社会风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等问题,已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经济利益和网络文明生态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饭圈”的混乱现象日益突出,导致年轻人盲目追逐明星,从而导致了不良的网络风气。

第三,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新的应用程序,如互联网上的直播等,大量的私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滥用和泄露,严重损害了公众的权益。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深度伪造”等技术,在网络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等,使得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都在网络上传播。

坚持“以中国特色”为指导,坚持“以德治国”的原则

新时期,我们要深入挖掘和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网络文明宣传理念、宣传内容、宣传形式的创新,使科学的理论更加清晰,使思想更加生动,让创新理念走进人们的头脑,“走进千家万户”。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传播体系,进行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传播,健全效果评估制度,持续提升网络文明传播的覆盖率、阅读量、点赞率,增强引导的建设目标和效果,使网络文明建设的正面导向充满整个网络。要把精力放在总体要求上,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网络文明的构建是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可视化呈现、交互性传播方面下功夫,以广大网友用户喜爱的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典型事迹宣传,实现小而美、多而精,从而实现“珍珠下玉盘”的效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来。要引导和鼓励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等生产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党的思想,深刻地体现群众的心声,在网络上兴盛社会主义文明,充实人民的心灵。

坚持立竿见影,坚决打赢网络文明思想战

掌握网络战的特征,在网络治理中出重拳、亮利剑、见实效。一方面,严厉查处传播民族分裂、煽动暴力、恐怖主义等各种新闻,对散布色情、人身攻击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对有建设性意见的积极采纳,对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不了解情况的及时查明,对模棱两可的理解要清晰,对错误要及时改正。要建立强大的网络舆论风险预警和分析管理系统,对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预测,总结出网络热点事件的典型传播模式,提升网络舆情的处理能力。要对网络违法信息进行统一的举报和处置,严格控制在网络中恶意传播。与此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要在宣传内容及宣传形式上进行创新。

共同创造,大力推广网络文明实践活动

首先,要使线上与线下、面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真正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和宣传通道。例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引领广大网民与互联网公司携手,共同营造网络文明。不仅要把群众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延伸到网络,还要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模范标杆,把群众的思想和意见集中起来,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协会、新闻媒體协会等网络社会团体的作用。如推进“中国好网民”和“网络诚信”等网络社会服务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网民依法上网、诚实守信,为全社会创造一个良性、健康的网络空间。

最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网络媒介不断扩大网络文明宣传、树立网络文明意识,加大文明交通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促进和谐文明的新风尚,实现全面覆盖,群众全面参与。

统筹推进互联网综合治理

依法强化网络文明管理,推进依法建网、依法办网,使网络文明在法律的轨道上正常运转。统筹推进网络综合治理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党政机关为主导、以政府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监督体系,互联网治理的方式有经济、技术、法律等多种形态。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推动现有的网络法律、法规,完善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公信力。要大力推进各类网络专项整治,创建网络主题活动的特色,并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遏制。要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工作的协同体系,加强综合、协调,建立起各自的职能、紧密合作的监督,使监督工作没有死角,执法不留空白。加强新媒体技术网络文明建设,要提高网络运营的社会效应,必须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广大网民进行正面宣传,增强其自身素质,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张瑜.网络文明的概念辨析[J].青海社会科学,2021(6):154-159.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4-26(02).

猜你喜欢
传播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