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背景下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

2023-05-31 06:10强科磊
国际公关 2023年6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校园欺凌

强科磊

摘要:校园欺凌问题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极大地关注和改善,但城乡背景下的校园欺凌还是偶有发生。以部分学校为研究对象发现,无论是何种欺凌行为,其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然而,当下的学校心理干预教育还不够深入,缺乏理论研究、原因探索和多样化策略。基于此现状,本文依据心理学理论探究城乡背景下预防欺凌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成因;干预策略

在城乡接合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学习和生活的青少年,因为受到网络、社会风气、家庭氛围等多种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之这些青少年心理机制还不够成熟、法律意识的内化还有待提高等原因,导致城乡接合地区的校园欺凌现象和事件还偶有发生,有些情节还比较严重,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拟通过艾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将总结出的一些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阐述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一、城乡背景下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校园欺凌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但在以前,由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主体对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害人身心受到的伤害及欺凌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所以大多只是在老师、学校和家长的参与下,或调解、或批评教育、或加以赔偿而进行解决。如此做法导致校园欺凌事件虽禁不止,对一些学生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或终身伤害,使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显得束手无策和苍白无力,这种情况在城乡接合地区的中小学尤为明显。2021年3月—2022年8月,笔者调查得知,白银区城乡接合部三所学校共发生九起比较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此外,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超过27 %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欺凌,其中七八年级学生被欺凌的比例高于九年级学生,男生受欺凌的比例高于女生。从欺凌类型来看,主要表现为肢体欺凌、语言威胁、索要钱物、联合其他同学排挤孤立被欺凌对象等。纵观上述种种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发现,其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有些学生存在控制欲强烈、价值观扭曲、情绪偏激、不善于处理两性关系、家庭环境不好、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存在着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欠缺或不重视的现状,缺乏对校园欺凌行为预防、干预的理论研究及有效措施,导致欺凌事件频繁发生。

二、城乡背景下校园欺凌行为心理干预研究的价值

对城乡接合部学校校园欺凌事件进行预防、疏导和干预,能起到防患于未然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最具有前瞻性,理应放在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位置来认真落实。校园欺凌行为心理干预研究,其价值表现为:

首先,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校内外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景因素(如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性格情绪等),根据研究结果采取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欺凌学生和受欺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通过心理学方法对其施加影响,可以促使其向好的预期目标转变,可以很好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有利于塑造集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有利于增强规范性的力量和校园文化建设。

其次,开展校园欺凌行为心理干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校园欺凌学生行为的心理成因角度开展分析,从理论角度解释其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为从根源上防止和解决校园欺凌行为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便于我们梳理欺凌和受欺凌学生的性格、情绪、心理等特点,有助于干预者根据被干预对象的个体特征采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最后,进行校园欺凌行为心理干预研究,既可以从源头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丰富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降低校园欺凌对部分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阳光、健康、乐观的心理,甚至还可以对家庭教育给予一些启示,从而形成更强的教育合力,实现多方面的预防、解决校园欺凌事件格局。

三、心理学视角下城乡接合地区学校学生心理成因分析

(一)社会心理发展不健全

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存在。城乡接合地区学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家长的工作性质,很难长期有效地陪护孩子,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导致青少年在社会心理发展初期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期就往往会产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从而导致行为出现偏差。学生社会心理发展关键阶段的缺失,影响了青少年对理想的追求,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认知意识偏差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理论指出:道德判断的阶段不同,道德判断的基础也会发生变化。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他们的道德发展尚处于“寻求认可” 阶段,其行为动机不单纯是受行为结果的支配,更多地是关注同龄人和其他群体对其行为的期望、满意或不满意,以及对自身的职责、对权威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对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认知意识偏差,即缺乏清晰的道德判断。故他们的欺凌行为有重有轻,若家庭和学校在纠偏过程中采取粗暴式的行为,则很容易让青少年在道德发展阶段缺失责任意识。

(三)法律心理的内化有待提高

大部分青少年缺失对法律的信仰,只是形成了对法律法规的初步感性认识,没有深入其中形成自觉,没有将所学的法律法规内化到能约束自己行为的程度。如果青少年不仅掌握了法律法规,还能深入己心,从心理上敬畏法律,在生活上实践领悟,冲动的时候能够约束,邪恶的时候能够扼制,让法律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那么欺凌行为将不复存在。

(四)情绪唤醒功能缺失

出现欺凌行为的部分青少年由于不善于处理情绪,不能恰当掌控自己的情绪,当遇到冲突或危机时,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进行宣泄。此外,家庭、社会、网络上的一些因负面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和事件,也会影响处于心智发育期的青少年的认知。例如,孩子经常看到、听到父母在情绪不好时爆粗口、摔东西,看到网络上的一些“恶搞” 视频等,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上述种种不良行为,从而出现受情绪影响的行为偏差。基于此,一定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善于发现、平静接受、正确表达、恰當发泄,巧妙控制自身情绪,减少和降低不良情绪对自身行为的干扰,掌握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缓解自身压力,努力适应环境和社会。

四、基于心理分析的心理干预策略

(一)在劳动课中丰富学生的社会和认知技能策略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有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危机。”[1]如果因家庭、学校和社会原因使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和教育出现缺失,那么将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有失败感。而城乡结合地区学校和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在外打拼,使不少孩子缺少家长的陪护,导致他们出现不敢跟陌生人交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大声说话等胆怯、自卑的行为和心理。当这一心理没有被很好地关注和重视,就有可能由自卑转化为另外两个极端:一种是受他人欺凌;另一种是欺凌他人。艾里克森还认为:“青春期阶段的危机还表现为面对不同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种混乱中发现自己正确的身份。”[2]青少年往往有多个角色,一方面是学习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欺凌同学的坏孩子。在不同的角色环境中他们找不到自我,又因为角色的多变很难被学校发现。这些有角色混乱和自卑心理导致行为偏差的青少年就需要在集体环境中纠偏,劳动课、课外素质拓展课就成了很好的选择,这也是基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当家庭功能有缺憾时,学校要相应承担起调节功能,这是预防欺凌行为的必要的干预策略。学校的劳动课和课外素质拓展课能在集体的磨合中帮助青少年迅速找到自己的角色。例如,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学校开展了军事素养拓展,部分学生观看并体验了军事训练,在军事教官的讲解中,青少年克服了自卑心理,在集体协同体验中相互融合,找到自我角色,进而扼制偏差行为。可见,在劳动课中能丰富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进而调整其认知,达到防止欺凌行为发生的作用。

(二)思想接触性安慰策略

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控制型和放任型两类。[3]控制型父母具有民主权威性及较高的双向交流性;低控制型和放任型父母则会出现忽视、忽略或不参与。这两种类型中民主教养方式是最有效、也是目前很多家庭主要采用的教养方式。而城乡结合地区学校的青少年,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大多是放任型。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很少或不能从父母那里了解、学习到必要的社会规则。城乡接合地区学校的许多家长需要外出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回应青少年的需求,更无法参加他们的活动。这时,学校就要承担起这项责任,及时有效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帮助青少年顺利完成社会性发展。在青少年活动基地中,以基地和学校相结合,班主任在活动中对青少年实施接触性安慰策略。接触性安慰即班主任在集体活动中更多关注父母缺失家庭的孩子,弥补父母缺失的遗憾,在思想接触中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如举行包饺子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站在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身边,不动声色又巧妙地进行示范、指导,让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包饺子,积极参与活动,享受劳动带来的欢乐。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安慰胜过冗长的说教,能有效预防校园中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依托心理团辅课,逐渐完善青少年道德判断策略

劳伦斯·柯尔伯格通过研究道德推理,建立了道德发展理论。[4]道德推理就是人们在某种情形下对行为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过程。社会需要青少年接受正确的道德判断价值体系,并以正确的道德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校园欺凌中的青少年往往对欺凌行为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界限还不够明晰。这与学生、学校所处的地域、家庭有很大关系。学校在预防欺凌行为中,可依托心理团辅课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判断体系。心理团队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心理建构和干预。生动的课件、趣味的活动等形式,可以加强青少年对个体行为的正确认识。

(四)唤醒正向情绪和营造班级情绪文化氛围策略

青少年的情绪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关注。当孩子受到家长的责骂时,可能会赌气离开;当孩子受到父母的表扬时,可能会开怀大笑。这些都是通过情绪唤醒孩子对于正在经历或想象中事件的行动来完成的。从社会环境看,情绪会影响社会交往。那些情绪不能正常释放,不能被正向唤醒的孩子,可能受愤怒、悲伤的驱使而产生不理性甚至破坏性的行为。情绪还会影响认知功能,它可能引发青少年的负面情绪。也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或失去亲人的家庭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时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长期积累可能会产生負面情绪。还有些偶发的欺凌行为很可能只是负面情绪导致的行为偏差。基于此,对青少年进行正向的情绪唤醒就显得十分重要。心理室的沙袋、心理剧的表演等就是很好的唤醒形式。这些方式基于认知纠正和情绪宣泄,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步入正轨。

另外,还可以营造班级情绪文化氛围。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营造班级情绪文化氛围。使学生理性表达自身需求,正向输出情绪,疏导负面情绪,形成良好的班级情绪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良行为甚至是欺凌行为的发生。

(五)青少年法律心理校本课程建构策略

虽然普法教育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学校,但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抽象,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遵守还需要更多努力。有些欺凌行为实际上是把法律和现实生活分离开了,不能很好认清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触犯了法律,对于已经习得的法律法规缺乏敬畏之心。学校还可以开展“法律大讲堂” 和司法实践活动,以此来内化青少年的法律认知。例如,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中有“法律大讲堂” 课程,通过鲜活的事例拉近法律和青少年的距离。将抽象的法规化作一个个生动事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自信。又如,学校开展“我是小法官” 司法实践活动,可以在青少年的心里种下法律信仰的种子。法律教育融入校本课程后,青少年接受长期生动的教育和实践,信仰的种子定会开花结果,这对预防校园欺凌行为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城乡结合背景下的校园欺凌行为很多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实施干预,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协调发展。[5]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运用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手段,积极探索心理干预策略。学校要在劳动课中落实对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塑造;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慰辅导工作,抓好心理团辅课的开展及班级情绪文化的构建,用正向引导化解学生的负能量,从心理角度对青少年成长进行多方面干预,努力从源头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同[1].

[3]    同[1].

[4]    同[1].

[5]    奚艳香.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校园欺凌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失落的一角
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