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2023-05-31 23:16胡嘉涵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思维导图小学生

胡嘉涵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右脑超强记忆能力,开阔思维,在培养立体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先简单介绍思维导图的内涵和特点,而后重点分析了借助思维导图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小学生;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210-03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更加广泛地应用思维导图,尤其是高年级数学教师,这对促進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意义重大。教师需基于思维导图多个方面的特点,明确和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和策略,以最大化求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和价值。

1.思维导图概述

(1)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也称之为心智地图或脑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也是一种具备思考和整理优势的工具。在应用思维导图时,主要是通过线条和符号激发大脑的发散性思维,通过线条可以相关事物串联起来,表现出事物之间的层级关系,事物之间的内涵、逻辑关系也可以因此直观呈现。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一特点,所以使用者可以很好地整地学习思路和学习内容。总的来说,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整合左脑和右脑,逻辑、想象、条例、文字、顺序、空间、整体均可以得到有效结合,以此起到增强思维能力的效果。

(2)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散性,二是个性化,这两大特点均可以较有效地开启人脑的无限潜能。就发散性这一特点来说,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会有核心主题,需要围绕这一核心主题向四周发散,所有的内容均与核心主题之间有紧密的联系。通过阅读思维导图,可以系统整理知识点,构建起学习思路。再就个性化这一特点来说,思维导图极具个性化特色,因为每个人左脑与右脑思考问题的思路有一定差异,所以绘制思维导图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最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在事物呈现、逻辑关系联系方面会有所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变得广泛起来,在帮助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与提升思维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所起的优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显著作用,越来越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这三个关键环节,均可以发挥好良好的作用。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预习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以便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初步激活数学思维。或者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已经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让他们借助思维导图预习知识点,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进一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逻辑,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课前便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记数学笔记,既可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培养数学思维。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记数学笔记时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且这一过程中缺少思考,无法深刻理解知识点。但在使用思维导图时,学生不再需要记所有的知识点,而是可以记录关键词和关键知识,以段落式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记数学笔记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也可以顺势厘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更重要的一点,在后续学习时再次查看数学笔记,学生可以在脑海中迅速建构知识框架,对知识点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全面,数学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在课后复习阶段,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快速梳理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具体来说,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需要厘清知识要点,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梳理重点难点,以此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而思维导图正好具备这一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思维也可以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策略措施

(1)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见

数学课堂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均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新授课,因为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无法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此阶段的思维导图绘制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但教师应极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自主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在复习课,因为学生已经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且基本上建构了知识体系,所以此时可以将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交给他们,由他们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进行独立性的学习。相信通过对比性分析和联想式思考,学生可以绘制出基于自己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效能可以有效发挥。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均要努力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这需要将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环节巧妙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在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见时,教师可以重点从四个环节着手,即学前质疑、课末总结、单元反思、体会数学方法。

第一,学前质疑。在激活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关键之一是让学生产生知识矛盾,对知识点发出质疑,有所思考和期待。为此,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质疑知识点,让他们可以自主思考和分析,对知识点产生深入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节教学前,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导向。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分数乘法”这一节教学知识与分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用思维导图呈现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努力与“分数乘法”这一节教学知识建构联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质疑,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比如:与分数乘整数相比,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有何不同,又是怎样计算的?借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确立课堂学习的目标,数学思维可以更加集中,并处于激活和发展状态。

第二,课末总结。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查看自己课堂学习的收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课末总结的方法单一,多是向学生提出“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这样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的学生一时半刻无法找到突破口,难以有效在脑海中回忆和构建知识点,所以并无法实现最佳的课末总结效果。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末总结,教师可以考虑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和真实地梳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点,顺利建构知识网络体系,达到数学思维可视化的状态。仍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课前所提出的质疑问题说一说自己的课堂收获,并使用思维导图表达出来。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回顾课堂收获,既解决自己所提出的质疑问题,也可以促进思维发展,顺势建构起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三,单元反思。待学生较系统的完成学习任务,掌握较多的知识点和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后,为进一步激活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单元反思这一教学活动。在单元反思活动中,教师要极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独立思考、自我梳理知识的良好氛围,并使用思维导图完成单元反思。在单元反思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时,学生可以对某一个单元知识点进行系统思考,并使用思维导图加以整理,此时可以完成知识点的结构化整理,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单元反思活动,要求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系统性的整理所学习的知识点。具体来说,学生在绘制“百分数”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时,可以重点把握四个知识点,即求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改写、用百分数。以“用百分数”这一知识点为例,学生可以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想象学习和生活中用百分数的场景,具备使用百分数知识的能力,相信较多的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纳税、利息、折扣均与百分数有较大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编写百分数的习题,继而互相沟通和分享,在解题过程中势必可以培养思维品质。

第四,体会数学方法。在长时间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与技巧,而且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进行数学学习的方法,数学思维也可以同步获得发展。比如,在学生顺利学习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正方体和长方体”、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些知识点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学习立体图形的思想与方法。基于此,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可以要求学生绘制“正方体和长方体”与“圆柱与圆锥”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并在课堂上组织共享与辩论的活动,将自己所理解的立体图形学习经验与方法表达出来。应该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均可以变得更加灵活和可视化,能实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2)把握思维导图应用的要点

作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种重要的手段,思维导图所发挥出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思维导图也并不是无所不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无法适合应用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必须明确和掌握思维导图应用的要点,科学使用思维导图。总的来说,在使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把握两个点,一是避免“一图到底”,二是做到“先扶后放”。

從避免“一图到底”这一点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要将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和充分表达作为课堂教学的强有力抓手,吸引学生参与到这些学习活动中。而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应充分考虑知识点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引入新知”“整理复习”这些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此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整理复习”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以此提升思维能力。

从做到“先扶后放”这一点来说,虽然教师要极力凸显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但却不能出现“放任”学生的情况。具体来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早期绘制思维导图时要做到“扶”,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要点和技巧,而到后期时要做到“放”,不应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应该让他们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深度思考。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阶段绘制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阶段绘制“分数的意义”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而在系统学习知识点后则可以绘制“分数的性质”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可以说,通过分阶段绘制思维导图,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科课程特点的,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会有十分大的裨益。

(3)做好思维导图应用效果的动态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积极引入评价机制,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开展动态评价。教师需要明确一点,思维导图的重点是思维而不是图,所以评价时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所呈现出的数学思维这一方面,包括数学思维的系统性和创新点。以思维的创新点评价为例,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的数学思维,也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点是否形成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若是有则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这些创新点,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总的来说,在评价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效果时,教师要立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将思维导图与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和素养结合起来,挖掘思维导图应用的更多路径,更好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好的应用优势,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抓手,教师应注重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努力融入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紧密联系起来,逐步拓宽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范围,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尝试思维导图更多新型的应用方法和路径,以求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助推他们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芸霞.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策[J].考试周刊,2022(09).

[2]林雅梅.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学习“可视化”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02).

[3]马桂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思维导图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