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春江花月夜》英译本研究

2023-05-31 22:34沈雨童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目的论

【摘要】 诗歌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所以古诗翻译有利于对外传播我国文化。以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忠实为指导原则,结合古诗的语言特点,以赵彦春的《春江花月夜》英译本为例,对古诗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总结翻译古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译者如何在增译、减译、补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中做出选择,才能最大程度传播中华文化,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中国古诗文化,达到语言的交际目的。以使译文更贴切地再现诗歌意境,精准传达原诗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古诗翻译;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10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34

一、引言

诗歌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载体,它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珍贵历史和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形式。而唐朝时期是历代以来古诗的发展巅峰,唐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极高的赞誉与地位屹立于中国诗歌之林,他使用简短却蕴含中国文化的词语表达出真实的意境,是中国文化艺术之瑰宝,代表着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

二、目的论

汉斯弗米尔首先定义目的论的概念,他认为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际活动,而这个交际活动也是有目的的,因为翻译活动的目的关乎对翻译方法的选择。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活动的目的决定着翻译过程是怎样的[1]。诺德将“目的”定义为译文的交际目的[2]。目的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的目的是由翻译发起者来确定的,但译者并非只能接受翻译要求,他还可以担任翻译发起者的角色,直接决定翻译活动的目的[3]。弗米尔认为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譯者的基本目的、目标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使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目的等[4]。目的论还指出读者作为译本的接受者,对翻译目的有决定性作用。因为不同的文化环境、思维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读者对于译本的理解接受能力,因此译者不需要完全做到译文与原文逐字对等,而是需要考虑读者对译文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来最大化实现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的交际功能。

目的论指出翻译活动的内容不是转换语言,翻译活动的目标也不是做到语言等值。正是由于目的论,翻译理论的研究重点由语言学层面转向功能学层面,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可以担任翻译行为的主要决策者,在翻译这个过程中就具有了决定翻译活动的能力。总之,目的论使得翻译理论得以发展,并且使其得到了扩充,提供了新的指导原则[5]。

三、目的论三原则在《春江花月夜》英译本中的应用

(一)目的原则

按照目的论,翻译活动应该首先贯彻目的原则,按照翻译活动的目的指导译者应该怎样选用翻译方式和翻译策略,即翻译能适应翻译活动发起者所提出的翻译目标,从而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转换。

例1

原文: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译文:Who's rowing a canoe against the night?

Who's by a moonlit rail missing her lad?

原诗大意为不知是谁家的游子,深夜还乘着小船在江面上漂泊?不知是谁家的女子在明月朗照的楼上思念远在千里的爱人?两个问句写出了月下闺情,原句中的女子看到月光照耀触景生情,在房中不由得思念在外漂泊的游子,诗人借此情景写出了游子与思妇因相距千里无法相见的离愁,所以在翻译这句诗时,译者应考虑到原文的目的,诗人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通过跨语言、跨文化实现这种转换。如果对这句话进行直译,显然表达过于朴素,因此,赵彦春使用了增译的方法,增译了“by a moonlit rail”,此处的围栏应是指窗户上的围栏。女子靠着月光下的围栏思念爱人,这一动作就把女子思念爱人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贴切地传达出女子内心的思愁。

例2

原文: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译文:They gaze far, each out of the other's sight

She'd go with the moonbeams to fondle him.

原诗意为虽然我们此时此刻都能望见月亮,但对彼此的思念却无法听见。希望“我”的思念随着阳光去照耀您。这句诗描写的是女子在月光下思念丈夫时的内心独白,原文是第一人称视角来表述的,而赵彦春却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描写,以第三人称视角表述可以将二人的心境都刻画出来,虽然是女子在望着月亮思量,但同样地,在外漂泊的游子也在思念女子,第二句表面上看女子内心是想通过月光将思念传递给丈夫,但深层含义是女子想跟随月光去到丈夫身边,赵彦春还使用了意译的方法,将“流照”译为“fondle”,更加能体现女子对游子的爱意之深。

(二)连贯原则

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要求对于目标语言的读者来说,译文在其文化环境中是具有可读性的,译文应是连贯、通顺的,并且能在目标语言的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下能被译语接受者所理解。简言之,就是让译文无限靠近译语读者的语境,真实地传达源语文本意境。

例1

原文: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译文:The river winds across a fragrant mead;

The moon snows the blooms with her snowy light.

原诗意为江水在花草丛生的原野里蜿蜒曲折地流淌,月光洒满盛开着鲜花的江滩树林,好似被闪烁戏密的霜花所覆盖。原文翻译的难点在于第二点,诗人将皎洁的月光比喻成洁白的雪,照耀在花上好似蒙了一层闪烁的白雪,这两句将流光溢彩的花林月色表达的恰到好处,有一种迷离朦胧的意境。但是如果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如果使用直译或者意译,读者就无法感受到原诗的意境美。根据目的论的忠实原则,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环境中对于读者来说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说译文需要贴近目标语读者的语境的前提下再现源语文本的意境。因此,赵彦春使用了补译的方法,在译文中补充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他将月亮照耀的过程比喻为下雪,那么月光自然就似雪一样,这样一来,译文既不失美感又具有可读性,真实地再现了原文意境。

例2

原文: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译文:The slanting moon looms amid the sea brume;

From him to her stretches an endless way.

原文大意为月亮斜下,慢慢沉在海平面上的水雾中,“我”与所思之人的距离好似碣石与潇湘之间的距离,相见无期。需要注意到原诗中使用了文化负载词,“碣石”和“潇湘”这两个词语都具有文化特征和意义。“碣石”指北方渤海边上的一座山,“潇湘”则指湘江与潇水的合称,位于南方的湖南省。这两处地方在地理距离上相隔甚远,深层含义便指游子和思妇相隔的距离好似碣石与潇湘那样遥远。由于目标语读者缺乏中国地理文化相关知识,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到目标语读者可能无法理解这两处相隔甚远,那么就不能采取直译或拼音加注的方法,为了能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原诗想要传递的情感。赵彦春采取意译的方法,译为“From him to her stretches an endless way” 这样一来,目标语读者便能理解游子和妇人相隔遥远而无法见面的相思之情。

例3

原文: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譯文:From older generations new ones grow

And find the moon this year just like that last.

原诗意为人生苦短如朝露,代代相继,轮世轮回没有尽头,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总是相像。诗人从江月永恒领悟到生命虽然如流水般转瞬即逝,时间匆匆不止,而天地却依然如故。因此,这句诗使得整首诗的境界不只局限于情爱,而是升华至对人生的感悟。原诗句用了两个叠词“代代、年年”,但在翻译时无法用重复的英语来表达。根据原诗使用的修辞和所要传达的人生哲理,译者需要确保目标语读者在自己的文化范畴内能够理解原诗传达的内容。所以赵彦春使用了意译的方法,译为“From older generations”和“this year”,这样一来便写出了人生从上一代到新一代的接续,今年江上的月亮还是和去年的一样,人生转瞬即逝的哲理便呈现出来,这样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将诗人所要传达的人生哲理以及思考含蓄地表达出来。

(三)忠实原则

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在某方面存在一致关系,原文和译文内容并非要字字对等。尽管译语文本既要达到交际目的还必须忠实于原文,但译文对于原文的忠实程度和忠实形式,取决于翻译活动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是怎样理解的[1]。

例1

原文: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译文:Her light follows waves for ten thousand li,

And the spring river is bright everywhere.

原诗大意为亮丽的月光,随着波浪照到千万里江面上,波光粼粼;哪里的春江没有被明亮的月光朗照啊。原诗第一句中的“里”,是汉语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起源于中国西周时期的井田制,井田制废除后,由面积单位演变为长度单位,现常用于计算路程、地理距离。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所以此处的“千万里”应该是形容月光洒过的江面的距离之广。而英文中常用的计量单位为“英里”,如果将两者换算,那么1里约为0.31英里,可见这两种计量单位差别过大,如果将“里”翻译为“英里(mile)”,那么译文中描述的江面的距离就无法与原诗中辽阔的江面之意形成对等。因此,赵彦春将“里”音译为“li”,这样目标语读者在了解到“里”与“英里”的差别后,便可理解原文所描写的广阔江面的场景。

例2

原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译文:No dust, of one hue are river and sky;

So lone, the moon above shines bright and bright.

原诗大意为江水与天空融为一色,不见一粒灰尘,只有一轮孤月高高地悬挂在明亮的天空中。原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之美,景物浑然一体,还表现出人内心的自然纯净。此句诗的翻译重点在于第二句,诗中用了叠词“皎皎”,写出了天空的明亮,实则是在侧面烘托了月光的绮丽明净,赵彦春将其翻译为“bright and bright”,连用两个“bright”与“皎皎”就有了形式上的对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忠实。另外,这两句译文对仗工整,都使用了倒装,将两句诗中的意境放在了句首,突出了重点。第二句中的“孤”字不仅是写月亮,更是写诗人自己的心境,宇宙过于苍茫,诗人处于这广阔的宇宙中不禁感到一丝凄清。因此,“So lone”放在句首使译文的境界得到升华。

例3

原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赵:Away, away floats a wisp of cloud white;

On the Green Maple Shoal I feel so sad.

原诗意为游子像白云缓缓游动不肯离去,只留下思妇一人站在离别的岸边苦苦思愁。原诗中使用叠词“悠悠”,来形容白云在天空中缓慢游动的场景,白云飘忽不定,渐行渐远,而这一意象与游子常年漂泊在外的状态恰好相似,白云就成了离人相思的烘托。所以汉语常用漂浮不定的“白云”来指代流离他乡的游子。为了在形式上能与原诗中叠词“悠悠”保持一致,赵彦春将“悠悠”译为“away away”,不仅达到了译文的交际目的,在形式上还与原文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表达出白云缓慢漂浮的景象,伤感意境油然而生。

四、结语

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对古诗进行翻译时,由于中文与英文语言特点差异巨大,所以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对等翻译。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语接受者的需求等来确定翻译目的,译者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将关注点放在语言和文化转换的交际活动上,对译文进行灵活处理,使译文更加忠实,这样一来,译文读者可以在自己的文化认知范围内理解原文传达的信息。

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意义重大而深远,同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对于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翻译古代诗歌时,尤其要注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既要考虑其在社会、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还要体现其在原诗中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另外,还要注意诗歌所要传达的意象与情感,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因此,在翻译古诗时,不能完全只遵循忠实原则而一字一句地直译,这样就会阻碍目标语读者理解译文内容;也不能只顾传达作者情感而脱离原文限制,选取意译的翻译方法。要根据古诗的不同特点,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而在直译、减译、增译、意译、选译、补译之间做出选择,使古诗的翻译在保留原有文化的同时还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

17(1):35-37+13.

[4]张美芳,王克非.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张璇.目的论综述[J].海外英语,2019,(04):65-66.

作者简介:

沈雨童,女,青岛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語笔译。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