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研究

2023-05-31 13:24王菁伟
今古文创 2023年3期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态翻译学转换

王菁伟

【摘要】 翻译民族历史文化书籍对传播民族文化和推广民族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通过“多维”转换实现适应与选择的活动。笔者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维”转换视角分析徐穆实英译本,以期为运用“三维”转换研究民族历史文化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徐穆实;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适应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3-01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3.036

《额尔古纳河右岸》由迟子建所著,讲述了我国东北鄂温克族人与自然相融、为生存抗争的百年历史。小说语言生动精妙,富有民族特色。笔者选取的是小说第一章,内容涉及主人公在鄂温克族即将迁往山下那天清晨的讲述部分。该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中国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美国汉学家徐穆实翻译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笔者试图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维”对徐译本中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在译文中,一方面,徐穆实主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保留了原作的民族特色,使英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徐穆实综合运用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以及音译、音译加注、增译和合译等翻译技巧,有利于英语读者的理解,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笔者认为,加大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史学研究视角来看,有利于传播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其文学作品;从全球生态视角来看,有利于全人类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疫情时代的生命观来看,有利于向全世界彰显中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类理想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额尔古纳河右岸》徐译本研究综述。《额尔古纳河右岸》徐译本是该小说唯一完整的英译本。徐译本一经出版,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该译本得到了主流媒体和评论家的好评。我国学者则多从文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翻译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文化翻译学领域,主要关注的是中国民俗文化和生态思想的传播。纵观中西方专家和学者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研究发现,其对徐译本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解读与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在生态翻译学方面的研究不足。笔者认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涉及的“驯鹿”“狍子”和“桦树皮”等自然生态元素以及所体现的“天人合一”主题思想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大对徐译本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分析研究。

(二)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生态思潮兴起。胡庚申把握时代思想发展动向,试图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2001年以来,生态翻译学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胡教授先后发表了《翻译适应与选择方法的初步探索》一文和《生态翻译学:建构与阐释》著作等。在生态翻译学的发展过程中,褒扬与质疑并存。有代表性的质疑主要包括对某些概念界定不清、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不强、研究深度不够等。王育平和吴志杰在《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试与胡庚申教授商榷》(王育平,吴志杰:2009)一文中指出,“翻译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对此,胡教授于2013年出版了《生态翻译学:建构与阐释》,回应了来自译学界的批评与质疑,同时弥补了此前研究的不足。2016年,胡教授指出该论“取向于全球旅行”“志在国际化”(陶李春,胡庚申:2016)。总的来说,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虽然遇到了许多质疑和挑战,但它正逐步发展与成熟、迸发创新与活力。在应用研究方面,生态翻译学已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包括文学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究、口译研究等。近年来,与生态翻译学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越来越多。经笔者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知网键入“生态翻译学”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11年至今,共计有700余篇相关学位论文,其中近三年就有320余篇,说明生态翻译学作为翻译理论框架,在指导论文实践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

翻译是译者通过“多维”转换,选择性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将原语的“文本生态”适应性选择地移植到译语的生态系统中。“多维”转换主要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的选择转换。其中,语言维要求译者能动地对语言形式进行选择转换;文化维强调译者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交际维要求译者挖掘作者的表达意图,实现交际效果。从保持“文本生态”的角度来看,译者通过适应与选择,有责任保持原文和译文在三者生态层面的协调平衡(胡庚申,2013)。

三、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徐译本研究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额尔古纳河右岸》徐译本是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结果。本文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来分析徐译本第一章的典型译例。

(一)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语言维要求译者打破原文的语言结构,运用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词汇和句式等表达,实现语言形式上的选择与转换。在以下两个翻译案例中,译者挣脱中文语言结构的束缚,从译语读者的阅读感受出发,采用英语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动地实现了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汉语多用重复形式,英语比较忌讳重复,多用替代、省略或变换来表示某个词语的重复之意(庄绎传:2002)。除此之外,汉语的重复还广泛地表现在“词语调配、句式安排和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连淑能:1993)。在原文中,作者将鄂温克族驯鹿描述为“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似马非马,似鹿非鹿,似驴非驴,似牛非牛”,采用这种语意重复的表达来刻画驯鹿的外观特征,使驯鹿的形象跃然纸上。在翻译这两个小分句时,徐穆实采取了意譯的翻译方法和合译的翻译技巧,将“似马非马,似鹿非鹿,似驴非驴,似牛非牛”的意义进行总结提炼、化繁为简,译为“they resemble these four animals yet are distinct from them”,语言简洁凝练,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满足了英语读者在信息维上的需要。首先,第一个小分句已经将驯鹿的外观特征全然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而第二个小分句与之存在语意重复。第二,如果对第二个小分句进行直译,信息过于碎片化,显得繁琐冗余。由此看来,徐穆实的处理方式是十分恰当的。中英文语言的另一显著差异体现在句法结构模式的不同。汉语句子是开放性的“竹式结构”,根据思维之流来安排句法单位的排列顺序,在意的是“思维之流”。而英语句子是封闭性的“树式结构”,句子结构必须重“形”(徐通锵:1991)。中文的逻辑关系主要通过连贯的语意得以呈现,而英文多用语言连接手段将隐性的逻辑关系显性化。原文用“喝了很多酒,还跳了舞,跳到篝火中去了”来描述尼都萨满对“我”的降生异常欣喜的情状,采用三个小分句,语言简洁活泼,一方面展现了人物动作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很好地再现了人物兴奋惊喜的情状以及当时欢快热闹的氛围。在英文中,几个小短句之间单纯用逗号隔开,且不采用任何连接手段,这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对此,徐穆实采取了合译的翻译技巧,将其处理为“drank more than his share of liquor and that was what made him dance right into the bonfire”,不仅再现了人物动作的连贯性,更重要的是,还将“喝了很多酒”与“跳到篝火中”之间隐性的逻辑关系显性化,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英语读者的思维方式,满足了英语读者在信息维上的需要。总的来说,译文在语言维的选择适应度较高。

(二)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要求译者在实现两种语言形式转换的基础上,还要将原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往往需要“掏空”异于原语的文化认知,尽最大努力理解和吸收原语文化,从而将原语的文化生态最大程度地“再现”出来。《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历史,其中涉及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食物名等众多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内容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大量四字词语和成语,语言工整,文学色彩浓厚。在对这些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融入原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去,深入了解原语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从而将原语承载的文化意义恰当地移植到译语的生态系统中去。鄂温克族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格列巴饼”是鄂温克人特有的一种食物,意为“死面面包、无酵饼”。徐穆实在翻译“格列巴饼”时,“依归”于原语生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和音译加注的翻译技巧,将其译为“khleb,our unleavened bread”。一方面,保留了鄂温克族的发音,使鄂温克族的语言文化在译语中得以“再现”。另一方面,采取补偿性处理,增译“our unleavened bread”,对这种食物的性质进行补充说明,减少了信息欠额传递,有利于英语读者理解鄂温克族的饮食文化。

另外,原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俗语以及四字词语和成语,例如用“火上浇油”来描述达西用不当言辞激怒众人的行为。哈谢去找失踪的列娜时,忘记带枪赤手空拳,母亲、依芙琳和玛利亚都担心他遇到狼群而丧生。而此时达西偏偏不顾及众人感受,说出“狼今天晚上不用愁吃的了”这样的话,使大家的情绪更加激动,对哈谢的处境更为担心。“火上浇油”是中国惯用的四字成语,常用来比喻说出某些话或做出某些行为,使别人更加愤怒或者使事态更加严重,此处用来比喻哈谢的不当言辞使大家更加愤怒。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在不会造成目的语读者误解的前提下,直译是最恰当且高效的处理方式。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火上浇油”的比喻意义和文化意蕴已为西方人所熟知和接受,英语读者不会因为文化缺失或文化差异而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火上浇油”直译为“pour oil on the fire”是十分恰当的,不仅保留了原文中“火”和“油”的形象,还充分调动了西方读者既有的文化认知,借用其已有的思维储备,达到最佳关联。总而言之,译文简洁达意,在文化维层面的适应与选择度较高。

(三)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理解和挖掘作者的表达意图,另一方面,要胸怀目标读者,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与效果。笔者选取了第一章的两个典型翻译案例,并将这两处的原文和译文完整复现,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原文本中所要传达的语境意义,深入体会译者为传达作者表达意图和实现交际效果所作出的努力。

例1:(原文)吉兰特和鲁尼恋着猎鹰,因为站在达西肩头的奥木列只有在搬迁时才一露身手,他们一左一右地跟在达西骑着的驯鹿身边。

(译文)Since Omolie,perched on Dashi's shoulder,only exhibited its hunting skills when we moved camp,Jilande and Luni tagged along on either side of Dashi’s reindeer.

“一露身手”的意思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技能,此处指奥木列在搬迁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捕猎技能。在对“一露身手”进行翻译时,译者没有简单直译,而是将其译为“exhibited its hunting skills”,表达了“一露身手”在此处的具体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充分挖掘了原文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同时考虑了英语读者的阅读感受,有利于读者理解上下文的故事情节。

例2:(原文)我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

(译文)We worship the bear,so when we eat its flesh we shriek like ravens——Ya! Ya! Ya!——to convince the bear's soul that these jet-black birds——and not human beings——are dining on its carcass.

“乌鸦”是中西方共同的文化意象,黑色羽毛,鸣声刺耳,被视为报凶信的使者。同时“黑色”在中西方都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象征灾难和厄运。原文中出现了两次“乌鸦”,徐穆实分别采取直译和描述性译法,将其译为“ravens”和“jet-black birds”,一方面,譯者主动接近作者,揣摩作者的写作思维和表达意图,用“ravens”和“jet-black birds”向读者刻画乌鸦是不祥之物的形象。另一方面,译者主动接近读者,充分调动英语读者头脑中既有的认知元素“乌鸦”和“黑色”,同时用“jet-black”使色彩可视化,更能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实现了“译者-作者”和“译者-读者”的“和谐”共处。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为《额尔古纳河右岸》徐译本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译文中,徐穆实综合运用异化、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不仅凸显了原作的民族文化特性,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还考虑到英语读者的阅读感受,将原文本恰当地移植到译语生态系统,是汉学英译的典范。笔者认为,徐译本的不足之处在于单纯音译某些文化负载词,无法传递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必要时应适当加注进行信息补充和解释说明。另外,徐译本是《额尔古纳河右岸》唯一完整的英译本,因此,在进行该文本的英译研究时,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无法从别的英译版本中得到参考借鉴,实现多译本的对比研究。另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徐译本是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结果,而本文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其进行分析,完整性和全面性不足。第二,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所举的翻译实例不够丰富,分析不够深入。笔者会继续努力,对“三维”转换理论及其在文本分析中的运用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assnett,S.&A.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C].London and New York:Pinter,1990.

[2]Humes,B.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M].London:Harvill Secker,2013.

[3]Steiner,G.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 Translation[M].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4]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康慨.從额尔古纳河右岸到大洋彼岸——迟子建之鄂温克史诗小说英文本出版[N].中华读者报,2013-1-23.

[8]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林雅清.《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民俗文化的英译方法和传播效果[D].湘潭大学,2017.

[10]吕晓菲,戴桂玉.迟子健作品生态思想的跨文化传播——《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述评[J].中国翻译,2015,36(04).

[11]苗福光,王莉娜.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J].上海翻译,2014,(04).

[12]孙瑶.东方智慧的推广——《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文化传播意义[J].出版广角,2018,(05).

[13]陶李春,胡庚申.贯中西、适者存: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与国际化——胡庚申教授访谈录[J].中国外语,2016,13(05).

[14]王育平,吴志杰.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 ——试与胡庚申教授商榷[J].外国语文,2009,25(04).

[15]徐通锵.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03).

[16]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7]邹晓伟.《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其英译本的接受美学阐释与传播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2).

猜你喜欢
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态翻译学转换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化研究
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词语冷暖色调处理上的特点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