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跨度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2023-06-04 17:09吴崇义何有军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彩钢板山墙拱架

吴崇义 何有军

摘   要   日光温室是陇东地区蔬菜栽培主要设施,为了提高设施建设质量,扩大设施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改进提出10 m跨度钢架结构日光温室,跨度10 m、高度4.8 m,采光角腰角30°、顶角22°、底角60°、仰角55°,水平投影1.2~1.4 m。采光屋面采用热镀锌椭圆管拱架,空心墙,后屋面彩钢板、混凝土防护层,配套自动卷帘、通风装置,增加了密闭性、保温性和坚固性,作业空间增大,土壤利用率高,有利于立体栽培和机械化种植,适宜陇东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10 m跨度;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发展,日光温室蔬菜面积不断扩大,设施蔬菜已成为农业增效主导产业,但是存在日光温室面积小、土壤利用率低、建设技术不规范、生产性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设施蔬菜的发展。为了扩大日光温室面积,提高机械化、现代化水平,适应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总结提出10 m跨度日光温室建设方案,为陇东地区日光温室建设提供了技术规范。

1   温室结构与性能

1.1   场地选择   选择地形开阔,东、西、南三面无遮挡的地块;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避开水源、土壤、空气污染区,确保符合绿色蔬菜产地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

1.2   方位   坐北向南,东西延长,以正南或南偏西5°~10°,土地无法调整的可接近正南方向建造,保证温室日出即可揭帘受光。

1.3   间距   温室间距为温室脊高2倍,冬至日下午4:00前排温室不遮挡后排温室,一般间距10 m,东西长60~80 m。

1.4   结构   日光温室主要由墙体、后屋面、前屋面、缓冲房构成(图1)。

1)墙体。墙体分后墙和两侧山墙。墙体宽 1 m,内墙37砖墙,外墙24砖墙,空心51 cm,山墙靠缓冲房一侧设宽50 cm踏步。

2)后屋面。后屋面是后墙与屋脊之间的斜坡,又称后坡,由彩钢板和混凝土防护层组成,屋顶设宽60 cm竹胶板混凝土顶板放置棉被。

3)前屋面。前屋面由钢拱架、透明覆盖物和保温棉被三部分构成。钢拱架由30 mm×70 mm椭圆大棚管及组件连接而成,支撑屋面和后坡;透明覆盖物采用PO聚氯乙烯三防膜,主要用于采光和保温;不透明覆盖物采用5层加厚棉被,用于夜间保温。

4)缓冲房。建在温室山墙一侧,缓冲室内外温度,储存农资、农具等。

1.5   温室性能

1)屋面角与采光性能。前屋面角底角60°,腰角30°,顶角22°,后屋面仰角55°,水平投影1.2~1.4 m。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透光率一般在80%以上,后坡及墙体无光照死角,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

2)墙体、后屋面与保温性能。墙体厚100 cm,空心砖墙,后屋面采用彩钢板混凝土防护层,能够在密闭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散热,具有良好的保温和蓄热能力。在最寒冷季节,晴天室内外温度相差25 ℃以上,连续阴天不超过5天时,室内外温差不小于15 ℃。

3)跨度。一般10 m为宜,跨度过大抗风雪能力降低,雪荷载≥0.2 kN/m2,风荷载≥0.25 kN/m2,屋面集中活荷载≥0.8 kN/m2,作物荷载≥0.15 kN/m2;跨度过小,种植面积和空间减少,不利于蓄热保温和机械化作业。温室的结构强度能抵挡较大风雪荷载,既稳固耐用又避免骨架材料大面积遮光,符合GB/T 18622-2002规定要求。

4)高度与性能。脊高4.8 m,高跨比1 ∶ 2~2.5,前底角60 cm处,高度1.2 m以上。温室结构具备通风、排湿、降温等环境调控功能,便于环境调控,有利于作物生长。

5)长度与适用性。长度一般以60~80 m为宜,不得少于40 m,最长不超过80 m,种植面积1亩。作业空间大,适宜于果树、蔬菜立体栽培和无土种植,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温室长、宽、脊高、前后坡、屋面坡等结构合理,采光、保温覆盖及建筑材料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注重实效、降低成本的原则。

2   建造技术

2.1   布局及定位

1)场地平整。确定地块,对日光温室用地进行平整,清除各种附着物、障碍物,平整土地,确保单栋温室地面水平,前后排温室高差控制在50 cm,然后根据日光温室方位定桩放线,确定日光温室位置。

2)温室布局。根据地块大小确定日光温室群排列和布设,合理安排田间道路和排灌渠道,然后确定日光温室方位角、跨度、长度,山墙位置、缓冲房面积位置。

2.2   墙体建设

1)地基处理。基础开挖深度60  cm,寬140  cm,用原土(底层40 cm)和3.7灰土(顶层30 cm)反复碾压夯实,浇筑110 cm×15 cm的C15混凝土垫层,在温室后墙内侧浇筑60 cm×30 cm×10 cm走道。

2)墙体建设。墙体为空心砖墙,内墙37#砖墙,外墙24#砖墙,中空部分51 cm,厚度     100 cm。用70#红砖砂浆满铺、满挤法砌筑,内外墙中间每3 m砌筑一道24#连接墙,下3~4道6 mm拉筋,并在高2.2 m处预埋6 mm拉筋吊环,用以固定吊蔓钢丝连接内外墙。内外墙顶部逐渐向内放大合拢,以便顶部混凝土浇筑,内墙水泥砂浆抹面找平,外墙水泥砂浆勾缝。

山墙与后墙垂直搭接,高度和孤度与拱架高度和孤度一致,在山墙缓冲房一端紧靠后墙预留高1.8 m、宽60 cm口,外侧建高25 cm、长30 cm、宽50 cm踏步13阶(高度与后墙齐平)。在两侧山墙与后墙连接处、3 m、6 m及前角1 m处预埋12 mmPE管,高度与后墙吊环齐平,方便固定吊蔓钢丝,在山墙顶部中心位置安装 “T”字横拉杆预埋件,安装压膜卡槽,水泥砂浆抹面。

2.3   拱架制作及安装

1)钢拱架制作。拱架采用30 mm×70 mm椭圆大棚管或双弦梁拱园形拱架,椭圆大棚管由大棚管加工企业加工,双弦梁拱架采用弯管机制拱焊接而成,上弦采用DN25镀锌大棚管,外径32 mm,管壁厚度2.8 mm,下弦为DN20镀锌大棚管,外径26.9 mm,管壁厚度2.2 mm,上下弦间距为15~20 cm,用连接件连接或DN20镀锌钢管焊接,连接件间距1~1.2 m,拱型和孤度如图3所示。

钢拱架需防腐处理,首先将焊接好的钢拱架表面用钢刷处理干净,不得有锈迹斑点,然后刷两道防锈漆,第一道漆干燥后刷第二道。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磕碰、污染,保证漆面不受损伤。

2)拱架安装。拱架顶部固定在砖墙顶端的混凝土顶板上,底部固定在前屋面底角的砼梁上,间距1~1.2 m,安装横拉杆5道。安装前先在前屋面底角开深40 cm×30 cm的砼槽,整平夯实,在两山墙内侧1~1.2 m处分别安装第一拱架,拱架安装在后墙内侧15~20 cm处,插入前角砼梁10 cm,两端分别用钢管固定,钢管斜撑支撑,并在温室中间安装2道拱架,调整水平。在温室后坡、顶部、腰部、前角分别挂线,然后从一侧依次安装,用横拉杆弹簧卡或连接件连接,横拉杆调平调直,均匀布设于温室前底角1 m、前腰和后腰位置,横拉杆与山墙预埋件连接,钢拱架安装完成后进行再次调平,保持屋面水平拱形一致,然后进行混凝土顶板和砼梁浇筑。

3)混凝土浇砼。拱架安装调平后,进行顶板和底圈梁浇砼,固定钢拱架。在后墙顶部用C20混凝土浇筑两边高20 cm、中间15 cm槽形顶板,宽度110 cm,向后外凸10 cm,以利背墙防水,预埋DN50PVC落水管;在前屋面底角浇筑40 cm×30 cm的C20混凝土砼梁,高度同墙体混凝土垫层,并在顶板中间位置和底圈梁拱架外侧分别预埋地锚(6 mm钢筋),用于固定压膜线和保温棉被,在底圈梁紧靠钢拱架位置安装压膜槽。

2.4   后屋面处理   后屋面由钢拱架、彩钢板和混凝土防护层组成。在钢拱架紧靠顶板及后坡中部焊接两道30 mm×3 mm热镀锌扁铁,屋脊顶部及前屋面60 cm处焊接两道L50 mm×    50 mm×3 mm热镀锌角铁,固定彩钢板支撑后坡。顶部安装60 cm竹胶板,后坡安装10 cm插缝式夹芯彩钢板(用120 mm钻尾丝固定),彩钢板插缝要紧密,内角用混凝土抹实,以防露风,然后浇筑C20混凝土5 cm,下好钢丝网片,用混凝土砂浆抹平,做好防水处理。

2.5   通风口设置与卡槽安装

1)通风口设置。在顶部屋脊处设置上通风口,上通风口宽1~1.2 m,在前屋面底角设置下通风口,下通风口宽80 cm。通风口覆盖60目防虫网,采用扒缝式通风,也可安装自动卷膜器,下缘用卡箍固定于卷轴上,摇动卷膜器通风。上通风口用于日常通风降温、排湿,下通风口主要用于夏秋高温季节通风降温。

2)卡槽安装。在屋脊顶部,通风口下缘,屋面底角20~30 cm、80 cm处拱架上用6 mm钻尾丝安装压膜槽,在前角底圈梁、山墙中部预埋件上安装压膜槽,并嵌入混凝土中,防止露风。卡槽采用热镀锌固膜卡槽,宽28~30 mm,厚0.7 mm,长4~6 m。卡簧采用浸塑或包塑卡簧,浸塑厚度0.3 mm。

2.6   覆盖棚膜   選用厚0.12 mm聚氯乙烯PO三防膜,采用三膜覆盖法,上膜(风口膜)宽1.2~1.5 m,大膜宽10 m,裙膜50 cm。覆膜选无风的晴天中午进行,正面向外,先覆裙膜,后覆大膜,再覆风口膜。将大膜铺在钢拱架上,两侧长度一致,拉展绷紧,依次固定于山墙上下通风口卡槽内。下缘用卡箍固定于卷轴上,上风口膜上缘固定于屋脊顶部卡槽内,下缘用卡箍固定于卷轴上。覆膜时上膜压下膜叠压搭接,上下叠压20 cm,裙膜固定于上下及山墙卡槽内,棚膜覆盖好后每隔3 m压一道压膜线,以防大风将膜吹起。

2.7   蓄水池建造   蓄水池建在温室缓冲房一侧,距前角1 m、山墙50 cm,长2 m、宽1.5 m、深2 m,蓄水量5~6 m3。蓄水池半地下式,地下1.2 m,地基夯实浇筑20 cmC20混凝土防渗层,池壁地下砌筑12#砖墙,地上砌筑24#砖墙,并用土回填夯实,水泥砂浆抹面,防渗胶处理。

2.8   缓冲房建设   缓冲房建在温室靠路一边的山墙外,长2.5 m、宽3 m、高4.5 m,24#砖墙,10 cm夹芯彩钢屋顶,钢门钢窗,门朝南安装在温室紧靠山墙一边,防止寒风直接吹入,进入冬季在进棚门挂棉门帘保温。

2.9   防寒沟设置   在温室前角砼梁外20 cm处,挖深50 cm、宽40 cm东西走向防寒沟,沟内填农作物秸秆、炉渣或珍珠岩等隔热材料,覆盖棚膜,覆土压实,北高南低,以免雨水流入沟内。也可挖深50 cm、宽20 cm的防寒沟,填充20 cm EPS苯板。

2.10   卷帘机安装   自动卷帘系统由卷帘机、撑杆、立杆、卷轴、电动机、倒顺开关、棉被、卷绳等组成。卷帘机选用YS-5-50撑杆式小五轴卷帘机,电动机380V、2.2KW,撑杆、立杆、卷轴用DN50热镀锌钢管焊接而成,棉被采用五层加厚棉被(两层拉力毯、两层黑心棉、一层珍珠棉,外加防雨布),长13 m,宽2 m,符合DB65/T 3640-2014标准。先将棉被均匀覆盖在温室屋面上,压缝搭接深度10 cm,压好粘扣,后坡棉被用铁丝固定在地锚上,前角系在卷轴上,安装卷帘机、撑杆、立杆,调试至卷轴水平。

猜你喜欢
彩钢板山墙拱架
陈沛捷 庄绿妮
椭圆管单管拱架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分析
彩钢板屋面渗漏水与大面积防腐处理
U型钢柔性拱架承载能力及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3)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4)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型钢拱架协同支护研究
隧道拱架壁后空洞对拱架承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彩钢板建筑的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