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地膜覆盖+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

2023-06-04 11:21孙炳权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拱棚洋葱除草剂

孙炳权

摘   要   对山东省诸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洋葱“地膜覆盖+小拱棚”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洋葱“地膜覆盖+小拱棚”高效栽培中,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到病虫防治、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

关键词   洋葱;地膜覆盖+小拱棚;高效;栽培

诸城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209天,常年降雨量700多mm,境内有潍河、涓河等河流,土质肥沃,近年来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栽培模式发展洋葱产业,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其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苗木繁育

1.1   育苗时间   多在白露后10天(9月18日前后)播种。播种过早,易造成来年春季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播种过晚,幼苗生长期不足,苗子定植后越冬时抗冻性差。

1.2   播种方法   选择肥沃疏松土壤作为育苗地。先进行土壤耕翻,施入商品有机肥200~300 kg/亩。为防止秋涝,宜采用起垄育苗法,播种前先起垄,垄底宽1.75 m,垄高15~20 cm,垄面宽1.25~1.3 m,播种10行。育苗床面积依据大田种植面积确定,一般大田栽植1亩洋葱用种量约1.5桶(100 g/桶),每桶种子可播25 m苗床。9月份播种温度适宜,一般可干籽直播,无需催芽。

起垄后,在垄面上开沟,行距10 cm,沟深1.5 cm,在沟内条播,播后覆盖细沙土,覆土厚度l~1.5 cm。行间铺设滴灌带,每2行铺设1条,播种后浇透水。规模化基地育苗大多采用专用精播机,播种均匀,用种量少,且出苗后无需间苗,节约用工。

为提高播种质量,苗床土壤要疏松,湿度不宜过大。为确保按期播种,播种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如遇大雨,要提前将苗床用塑料薄膜等遮盖,大雨过后将覆盖物除去,避免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无法播种,延误播期。

1.3   苗期管理

1)除草。播种后3~4天喷洒1次除草剂,可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每亩150~200 mL,对水40~50 kg喷雾。喷药时要“一遍过”,不喷“回头药”,否则易造成药害,影响出苗率和幼苗质量。

2)浇水。播种后8~10天出苗。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要干地皮。如果土壤过干,要及时浇水,浇水时注意畦面不要见明水,避免造成土壤湿度过大,影响出苗。出齐苗后控水,不旱不浇,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引起幼苗生长过快,导致移栽后越冬时幼苗过大,过早通过春化而抽薹。

3)施肥。出苗后第1次浇水时,随水施用黄腐酸类冲施肥5 kg/亩,促进幼苗根系生长;苗高10 cm后,可结合浇水,随水施用大量元素冲施肥5~7 kg/亩。

4)防病虫。苗期重点预防猝倒病,药剂防治一定要跟上,这是保证苗齐的关键。幼苗刚出土时,喷1次普力克72.2%霜霉威盐酸盐,每亩用20 mL对水30 kg喷雾,3天噴1次,直至幼苗心叶长出。出现疫病时,可用烯酰吗啉10%水剂60 mL/亩对水30 kg喷雾。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等杀虫剂,随水灌根。

2   苗木定植

2.1   定植时间   一般在立冬(11月7—8日)前后,苗龄50~60 天时定植。

2.2   整地施肥   大田种植要选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种植基地要选建在生态条件良好区域,远离工矿企业和主要交通道路,防止大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土壤耕翻前先撒施基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 000~4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800~1 000 kg,用撒粪车均匀撒施。撒肥后对土壤深耕,耕翻后用旋耕机旋耕,随后施入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16-16-16)50~60  kg/亩、生物菌肥150 kg/亩,施肥后再旋耕1次,耙细整平。

2.3   起垄覆膜   起垄栽培,垄底宽1.75 m,垄高10~15 cm,垄顶部宽1.2 m,起垄不宜过高,高于15 cm不利于保持地温,容易产生冻害。起垄后,在垄面上铺设4条滴灌带,间距26~30 cm(2行洋葱用1条滴灌带),喷1次除草剂,然后覆盖地膜,选用1.7 m左右宽度的地膜覆盖,每亩用地膜3~4 kg。

除草剂可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每亩用量200~250 mL,对水40~50 kg喷雾。

目前规模化种植的洋葱基地普遍使用起垄覆膜打孔一体机进行作业,一次性完成起垄、铺设滴灌带、喷施除草剂、地膜覆盖、地膜打孔(图1)等工序。

2.4   移栽   移栽前浇1次小水,便于将洋葱苗插入土壤。每垄栽8行,行距13~15 cm,株距12~13 cm,亩栽2.5万~2.6万株。栽植深度3~4 cm,栽植时不能埋住心叶,埋土后将土压实,防止冬天冻伤。移栽前将大小苗分开,剔除病弱苗,保证苗子长势一致。为提高幼苗成活率,可在移栽前用生根保苗类药剂蘸根。

3   田间管理

3.1   搭建小拱棚   为防止冬季幼苗冻害,提高幼苗成活率,增加产量,要在地膜覆盖基础上搭建小拱棚保温。根据天气情况,一般在小雪前后在垄上搭建小拱棚。先用长度2 m、宽度3 cm的竹片搭建棚架,竹片间距1 m,小拱棚高度50 cm。棚架搭建完成后,覆盖厚0.015 mm或0.016 mm的无滴膜,无滴膜宽度2.2~2.3 m,每亩棚膜用量10~12 kg。在相邻竹片中间位置挖坑,将棚膜用土固定,坑深25 cm以上,将棚膜固定好,防止大风将棚膜刮坏。

3.2   撤棚   雨水前后,气温不断升高,当气温达到15~16 ℃、苗高25 cm以上时,在小拱棚膜上部进行打孔(图2),通风散温,防止温度过高伤苗。随着气温升高,在打孔后7~8 天在棚膜两侧继续打孔散温。“惊蛰”过后10 天(3月15日前后)视天气情况将小拱棚膜揭掉,拔除棚架。撤掉小拱棚后,在垄间喷施一遍除草剂,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200~250 mL,对水40~50 kg喷雾。

刚撤掉小拱棚后,洋葱生长环境尤其是温度发生变化,易引发病害,要及时喷施1次杀菌剂,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等。

3.3    浇水施肥    定植完成后浇定植水,浇足浇透,随水冲施微生物菌肥3~5 kg/亩。此后控制浇水,促使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冻能力。年前若土壤过干,可在小雪前后浇1次越冬水。

缓苗后喷1次芸薹素,提高洋葱抗逆性,防止冻害。

雨水至惊蛰期间浇返青水,注意水不宜浇得过早,要在地温稳定在5 ℃以上5~10天时进行,否则易造成低温伤根。結合浇水追施黄腐酸类冲施肥5~10 kg/亩,此后浇第2次水和第3次水时,随水施用高氮水溶肥(22-6-10) 10 kg/亩提苗。

洋葱的根是须根,分布浅,耐旱性差,吸收肥水能力弱,因此揭膜后要保持大田土壤湿润,施肥也要按照少施勤施的原则,结合浇水施用冲施肥。一般在小拱棚揭膜后施用高氮高钾水溶肥2~3次,再施用平衡性水溶肥2~3次,每次施用5~10 kg/亩。4月15日至5月15日施用高钾水溶肥2~3次,此期一般不再施用氮肥。其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不要过干过湿。到收获前共浇10次左右水,收获前15~20天停止浇水施肥。

4   病虫防控

4.1   农业防治   选用高产、高抗、耐抽薹优良品种;合理轮作, 施用有机肥、生物肥,增强洋葱抗病力。及时将发病植株带出田间销毁,以减少病原菌和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4.2   药剂防治   斑潜蝇可用50%辛硫磷乳油 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可用43%戊唑醇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

5    果实收获

一般在5月25日至6月10日收获。根据洋葱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及时采收,避免雨后收获造成洋葱腐烂。

收获要选择晴天进行,收获后假茎基部剪留3 cm。将有病害侵染的、有损伤的葱头挑出单独存放,避免感染其他葱头。根据需求分级,装入网袋储存、运输。

6   效益分析

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栽培模式,亩产10 000~12 000 kg,地头收购价1.2~1.6元/kg,亩产值1.2万~1.9万元。

每亩洋葱的生产成本0.6万元左右,主要包括:种子600元,肥料1 500元,移栽人工费800元,收获人工费800元,地膜、小拱棚材料和人工费800元,农药200元,机械费300元,滴灌带300元,土地流转费1 000元。

扣除0.6万元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0.6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拱棚洋葱除草剂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切洋葱
春伏西瓜双拱棚立架栽培技术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剥开心的洋葱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